透視科學
1244 篇文章・ 1 位粉絲

談「科學」方法及「科學這一行」,內容包括:科學教育、科學史、科學家、科學行內話、科研政策、科學倫理、科學哲學、科學方法

常用關鍵字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9/07/17
很可惜,我們人類的眼睛接收到的視覺,以及所有的感官,例如觸覺、嗅覺、聽覺、味覺等,甚至是我們的記憶,其實都不太可靠,又都會受到各自觀察角度跟生活經驗的影響,而扭曲了觀察結果,因此做好科學觀察,便是科學探索的第一道關卡。
・2019/07/15
快速進步的科學與技術,看似滲透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卻也沒辦法遏止偽科學謠言,身為科學傳播從業者,面對滅之不盡、防不勝防的偽科學謠言,有時也不禁覺得疲憊。然而這也正是為什麼,科學從不只是科學家的事,而是一個需要所有人一起參與的志業(Enterprise)。
・2019/07/14
在以色列,越來越多的母親開始為死者生下孩子;而對於逝者的父母,他們是否有權在兒子去世後用他的遺傳材料延續家族血脈?
・2019/06/30
2019 年 5 月 27 日,在大屯火山群觀測研究成果記者會上,中研院地科所研究員林正洪與研究團隊經過長期監測,認定大屯火山群及龜山島為活火山。消息一出,因大屯火山群緊鄰大台北地區,噴發是否會影響民眾安全引發熱議。但科學上如何證明大屯火山群是活火山?火山噴發會造成哪些災害?應該如何監測和預防?本文專訪林正洪研究員,一一來破解。
・2019/06/27
在現代生活中,我們的周圍充滿各式各樣的電子元件,若要提到電子元件在人體上的應用,除了體積之外,另外一個重要的考量就是柔軟度,若材質是軟性且無異物感,便十分適合應用於人體等生物醫學之中。而現今的技術,電子裝置不僅可以做到可彈性變形甚至還可以嵌合到口腔內部囉!
・2019/06/26
作者蘇昱透過在嘉義大學森林系的課堂中,分享他在課堂中採集標本、製作標本一系列的過程,製作標本不只是為了收藏,更是為了追蹤紀錄植物的獨有的生命演化史。
・2019/06/24
6月25日六顆福爾摩沙衛星七號將搭乘SpaceX獵鷹重型火箭,前往太空接替老兵福衛三號,成為「太空中精準溫度計2.0」,提供即時、可靠的氣象觀測資料。
・2019/06/24
人們如何感受時間?當「時間」如此抽象的概念必須藉由語言表達,我們會因為使用的語言不同而對時間有不同的感受嗎?受愛因斯坦相對論的啟發,美國語言學家霍夫認為語言影響人類的認知與世界觀,因此相同事物會因為不同語言而有不同的認識。
・2019/06/21
在整個六枚福衛七號發射前準備的工作過程,工作項目複雜繁重而且必須與STP-2任務的眾多衛星團隊進行介面協調。這是太空中心第一次完成,與其他的任務衛星計畫同時進行發射準備作業。在六枚福衛七號星系發射準備的過程中,有遭遇問題與面臨挑戰,但解決各項問題的經驗讓太空中心團隊又再次的成長,作了「沒有最好只有更好」這一句話的最佳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