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20/01/21
黑死病之所以聞風喪膽,是由於鼠疫特別的傳播模式、疫情能快速傳播、快速臨床病程發展與如未治療的高死亡率。在抗生素尚未問世以前,黑死病足以毀滅一個時代或王朝,但時至今日黑死病的防疫仍不容大意,由於中國爆發的北京鼠疫,其當中存在疫情資訊不透明化,而使疫情未能及時獲得控制,造成民眾恐慌,也使學者們探討疫情防治及追蹤的重要性。
・2020/01/20
如果你去問狗派和貓派,養狗和養貓最大的差別是什麼?應該會有很多人告訴你狗很善解人意、很好懂,而貓很機掰難搞又深不可測。說起來,大部分的狗狗就像是內建表情包,我們可以輕易的從牠們的臉看出開心或是難過的情緒,根據研究,狗狗甚至會因為注意到有人在看牠們,而影響臉上的表情。
・2020/01/20
農曆新年將至,在年夜飯圍爐時,許多長輩總是用盡心力想要和晚輩搭話,卻被晚輩嫌煩,身為長輩的你,也有這樣的困擾嗎?不如讓我們來看看,如何成為年夜飯的話題高手吧。
・2020/01/17
前陣子,國外匿名網站 PubPeer 揭露幾位台灣教授論文上疑似造假的數據,引起軒然大波,群眾輿論。這不禁令人反思科學的定義及目的究竟為何?本篇文章透過作者從事科學研究的角度,表述他在追求科學真正意義道路上的所見所聞,並領悟出如何恆久熱愛科學的心態與思維。如果你在研究這條路上迷惘了,不妨來看看本篇文章吧!
・2020/01/15
總統大選的蓋牌效應和棄保效應具有政治上及民調研究上的重要性。「蓋牌」跟棄保都是選舉策略,如果它們有效,則它們在政治上的重要性不待多言。在民調研究上,如果它們有效,那麼選前的民調,特別是封關前民調,預測選舉結果的能力都會受到質疑,民調機構必須嚴肅以對。
・2020/01/10
過往我們最有印象的科學證據可能就是 「DNA檢驗」了,由小量的細胞或血液就可以辨識出嫌疑犯身分。而今美國法庭科學學會官方出版的《鑑識科學期刊》(Journal of Forensic Sciences)有幸宣告,未來取自現場遺留下的一根頭髮,將能作為輔助科學證據,鑑定出真正兇手身份。
・2020/01/09
本文編譯自 Nature 的文章《The women who cracked science’s glass ceiling》,作者為一名科學史學家,從 2011 年起便成為英國科學口述歷史計畫的資深顧問,負責收集從 1940 年代起的英國科學家們的生平與職涯故事。 透過這些口述歷史,作者爬梳出了英國女性科學家們的職業生涯,和在戰爭歷程、時代演變下她們的處境。看見際遇截然不同的女性科學家為事業、為科學、為社會的奉獻,為與自己相同的所有女性科學家搏得今天的位置,以及往後仍然需要面臨的挑戰。
・2020/01/09
本文編譯自 Nature 的文章《The women who cracked science’s glass ceiling》,作者為一名科學史學家,從 2011 年起便成為英國科學口述歷史計畫的資深顧問,負責收集從 1940 年代起的英國科學家們的生平與職涯故事。 透過這些口述歷史,作者爬梳出了英國女性科學家們的職業生涯,和在戰爭歷程、時代演變下她們的處境。看見際遇截然不同的女性科學家為事業、為科學、為社會的奉獻,為與自己相同的所有女性科學家搏得今天的位置,以及往後仍然需要面臨的挑戰。
・2020/01/08
根據中國武漢市官方聲明,我們能對武漢的疫情有初步了解,但目前對外公開的消息僅有僅文字新聞稿,並不容易進行推論。台灣疾管署和美國疾管中心皆發布旅遊警示,與此同時,中國卻迅速遏制有關疾病爆發的討論,而該病已在香港引起部分恐慌、民眾競相購買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