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希陶_96
林希陶
80 篇文章・ 53 位粉絲
作者為臨床心理師,專長為臨床兒童心理病理、臨床兒童心理衡鑑、臨床兒童心理治療與親子教養諮詢。近來因生養雙胞胎,致力於嬰幼兒相關教養研究,並將科學育兒的經驗,集結為《心理師爸爸的心手育嬰筆記》。與許正典醫師合著有《125遊戲,提升孩子專注力》(1)~(6)、《99連連看遊戲,把專心變有趣》、《99迷宮遊戲,把專心變有趣》。並主持FB專頁:林希陶臨床心理師及部落格:暗香浮動月黃昏。
常用關鍵字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5/08/27
「代幣制度」是行為治療中的一項技術,很多家長在家裡都會用這樣的方式來導正孩子的行為,希望小孩的正向行為變多,負向行為變少。但多數家庭實行起來經常遇到困難,也不知如何改善,最後只好虎頭蛇尾、不了了之。本篇文章將為你介紹代幣制度的使用方法,作為與孩子們互動的參考。
・2015/06/20
Trichotillomania(拔毛症)這個字乍看之下根本不會唸,這是一個希臘文,是從三個字組合而來,Trich代表頭髮,tillo代表拉,mania代表疾病的衝動。綜合這三個字,就可以知道這樣的狀態是衝動的拔頭髮,而且具有生病的意涵。大部分的個案好發於兒童期及青少年時期,當然任何年齡都會發生。目前的流行病學資料顯示,約3.5﹪是女性,1.5﹪是男性,成年人個案以女性居多,兒童個案男女比例約相同。
・2015/05/20
先前立法院訂定了兒童青少年持續使用3C產品不得超過「合理時間」之法案,此一立法引起了各界諸多反響。若回過頭來仔細檢視兒童青少年使用3C產品的狀態,會明白此一問題確實值得諸位家長重視。超過一半的青少年,每天發出50則,大約三分之一的青少年每天發出100則以上。雖然兒童青少年大量使用這些媒體裝置,但大約三分之二的孩子,父母並未與他們討論任何使用計畫或規則。
・2015/03/30
這幾天台灣媒體出現了一則關於喝了母乳,長大就會比較賺錢的新聞,很多家媒體都有跟進這一則,連公視都不能免俗。當然我知道很多人都不假思索,媒體的力量是很恐怖的,這種文章在FB上也一下子就傳開了。
・2015/03/27
這是一部相當詳實的洗腦歷史書。裡面的內容雖然較為陳舊,但把過去很多懸案、很有爭議的歷史事件回顧了一次,帶領讀者思考「洗腦」是否真實存在。作者在最後的結論,明白透露出,刑求比洗腦有用多了。雖然刑求這件事是違反日內瓦公約的,但很多知名大國在背後都做過相同的事,如美國、英國等,他們不會承認做過這些違法情事。至今,美國中情局與英國軍情五處(MI5)仍持續見不得光的研究與實驗。
・2015/03/13
在臨床界工作時間夠久的醫療人員都知道,很多時候疾病是無法選擇的,尤其是精神相關疾病,都是得了就是跟著這個人一輩子。這種無奈與傷痛,不是說風涼話的人可以理解的。
・2015/02/15
替代性創傷(Trauma by Proxy)並非直接發生於小孩身上,真實的災難事件可能在千里之外,但透過媒體或口耳傳播,卻可能在孩子的身上出現創傷後反應。雖然替代性創傷在最新的診斷準則(DSM-5)中並未正式納入創傷後壓力症之中,但其行為及情緒反應與此狀態類似。
・2015/02/13
看完DSM-5診斷準則的第一個感覺是,診斷整個被放寬了。過去很多模糊空間,被說明的更加清楚,白紙黑字被定義出來,迴旋空間變得較小,能自由心證的地方減少,個人好惡也可以被減到最低。也許這在區辨診斷上是好事,大家都有清楚的準則可遵守,個人可以解釋的空間縮小,「敏感性」與「特異度」也會大幅提高。
・2015/02/11
智力測驗的發展,迄今已超過一百年了。臨床心理師必須就其手邊有限之資料,以科學之方法,像「回到未來」的電影一般,推估其「未來」(生病之前)智能。在醫療的場域之中,此種難題,輪番上演,永無休止,持續鍛鍊臨床心理師的判斷、決斷能力。
・2015/01/28
立法院近日三讀通過「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部分條文修正案」,明訂兒少持續使用3C產品不得超過「合理時間」。身為家長與臨床心理師的雙重角色,當然相當關心此一議題。我們都知道 3C產品不要使用太久,但是時間上到底要如何拿捏,實際上是否有科學方面的佐證?或許可以參考美國小兒科醫學會對於3C產品與大眾媒體一連串的政策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