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希陶_96
林希陶
80 篇文章・ 53 位粉絲
作者為臨床心理師,專長為臨床兒童心理病理、臨床兒童心理衡鑑、臨床兒童心理治療與親子教養諮詢。近來因生養雙胞胎,致力於嬰幼兒相關教養研究,並將科學育兒的經驗,集結為《心理師爸爸的心手育嬰筆記》。與許正典醫師合著有《125遊戲,提升孩子專注力》(1)~(6)、《99連連看遊戲,把專心變有趣》、《99迷宮遊戲,把專心變有趣》。並主持FB專頁:林希陶臨床心理師及部落格:暗香浮動月黃昏。
常用關鍵字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9/10/24
轉化症(Conversion Disorder)是一個非常罕見、特別的心理疾病,他們會突然呈現出某種身體功能上的缺失,但經過詳細檢查,在生理上卻找不出任何問題。這在臨床上稱為功能性或心因性缺失。
・2019/09/25
媒體過度戲劇化地呈現自殺故事,會導致模仿效應。我們如何將自殺事件的新聞價值降低,最小化其報導,才可能減低自殺行為的傳染性。
・2019/07/11
台灣社會每次發生重大謀殺案件,就陷入加害者必然為精神疾病患者的想像。事實上,由精神病患犯下的殺人案很少,少到無法預測。若我們願意冷靜下來想想,找尋一下最新的研究資料,或許還是有機會扭轉這些根深蒂固的不正確想法。
・2019/06/21
《HUE》遊戲於2016年發行,並且橫掃當年各式遊戲獎項,對於只有兩人獨立製作的遊戲是相當不容易的一件事。遊戲中,除了運用顏色當成遊戲設計的巧思之外,這個遊戲還牽涉到一個更為基礎的知覺心理學的問題:我們人類到底是如何辨識顏色的?
・2019/05/14
許多家長在養育小孩的過程中,都面臨了同樣的困境:如果兩到五歲的小小孩不願意睡午覺,我們應該強迫這些小孩睡覺嗎?本文分析一篇2015年的回顧性研究,值得養育幼兒的家長好好瞭解一番。
・2019/04/30
從臨床心理學的角度而言,《復仇者聯盟4》其實是一部經歷重大災難的超級英雄如何逐步康復(但康復的不太完整)的故事。也因為這樣的韌性,才讓超級英雄們加添了許多人味。他們不再是高高在上,而是困擾著眾生都有的煩惱。
・2019/04/11
認真說來沒有鮑德溫,歐洲就沒有心理學。那到底鮑德溫在中年時期為何必須被迫離開?原來因為好奇心驅使,鮑德溫先生開啟了高潮迭起的人生故事。這件事情告訴我們,即使發生無法避免的錯誤,我們還是可以回歸正途,一步一步的往前走,誰知道我們哪天會改寫了哪一部歷史?
・2019/03/19
如何在最佳時機作決定,稱為「最佳停止點」。「最佳停止點」可以應用的方向很廣,舉凡需要做抉擇的事情,都可以用此方法來思考,小到午餐要吃什麼、找停車位、找旅館,大到面試新人、租房子、買賣房子、決定人生伴侶等等。
・2019/01/21
最近台灣媒體突然又關心起兒虐相關事件,報導又特別著重於虐待細節,企圖引發社會大眾更尖銳的情緒,並引起後續堵人、圍毆等私刑正義的情況。讓我們從 2014 年的一部日本特別節目《心理學家・成海朔的挑戰:少女為何必須失憶》(なぜ少女は記憶を失わなければならなかったのか?~心の科學者・成海朔の挑戦~)來思考背後為何會形成此事之成因,並著手加以改善。
・2018/12/17
死亡在許多文化中經常成為禁忌,因為種種顧慮,死亡經常成為恫嚇的語詞。許多家長都認為不要教、不用認識,但小孩無可避免會面對死亡的衝擊。因此本文站在發展心理學的角度,以兒童臨床心理師的視角討論嬰兒、兒童、青少年如何理解死亡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