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心
貓心
76 篇文章・ 118 位粉絲
心理作家。台大心理系學士、國北教心理與諮商所碩士。 寫作主題為「安全感」,藉由依附理論的實際應用,讓缺乏安全感的人,了解安全感構成的要素,進而找到具有安全感的對象,並學習建立具有安全感的對話。 對於安全感,許多人有一個想法:「安全感是自己給自己的。」但在實際上,安全感其實是透過成長過程中,從照顧者對自己敏感而支持的回應,逐漸內化而來的。 因此我認為,獲得安全感的兩個關鍵在於:找到相對而言具有安全感的伴侶,並透過能夠創造安全感的說話方式與對方互動,建立起一段具有安全感的關係。 個人專欄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psydetective/ 個人攝影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psyphotographer/
常用關鍵字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9/04/20
公共電視、CATCHPLAY與HBO Asia共同推出的台劇《我們與惡的距離》,播出後掀起了如火如荼的討論。從無差別殺人事件展開了一系列關於加害者、被害者、加害者家屬以及被害者家屬,還有媒體以及與論的探討,讓我們能從更多維度的面向去思考這樣的悲劇之後仍未解的那些事。 關於道德及是非對錯,很難有標準答案,戲裡是這樣、在戲外更是如此;而在這兩篇文章當中,作者試圖透過其他的事件以及書籍文本去探討無差別殺人事件被好的成因,以及他們的家庭。若有任何想法,也都歡迎跟我們一起討論。
・2019/03/13
在前面的依附文章中,我並未詳細地介紹這四種依附類型,因此我選擇在這個時候,寫一篇文章,詳實地介紹這四種依附類型的發展成因、大略概況,以及改變的可能性。
・2018/10/08
所謂的安全感,最根本地來自於人與人之間的人際溫度,這樣的機制,早在出生時就烙印在我們的腦海中了。當我們與人產生聯結時,腦中感應到溫暖的區域也會有所反應,反之,當我們感到人際冰冷時,我們也真的會感覺到溫度上的寒冷。
・2018/08/13
當焦慮依附的人在分手時似乎好得很快,但實際上可不一定。焦慮依附的人在感覺到對方似乎有些不在乎自己的感受時,便會很快地放大壓力,逼著自己迅速地採用各種方式接近對方、向對方抗議自己的痛苦;而逃避依附的人,一感覺到關係中似乎有些不安全感時,便會立即地躲回自己的小世界中,把壓力擋在外面,好讓自己不必面對它。
・2018/07/02
那麼這些能夠克服壓力的選手,到底有什麼特質是其他人所沒有的呢?研究正向心理學的 Seligman 認為,這些大賽型的選手,之所以比其他選手能在關鍵時刻表現得好,在於他們面對壓力情境時,能夠用樂觀的態度來看待它。
・2018/06/13
怎麼樣都無法養成每天慢跑的習慣,朋友來揪三對三卻馬上出發?連走路上學都懶,但是很想爬玉山?有時候這樣的矛盾實在讓人弄不清自己......。不過.......這也許不一定是你的內心在打架,可能只是「你受不了無聊」而已!來看看兩個有趣的社會心理學「無聊實驗」吧!
・2018/04/17
一段感情當中,只要伴侶和其他異性朋友友好、保持聯絡,就代表他會劈腿了嗎?我想,這個答案是否定的。如果從依附理論的概念來看,一段關係要有良好的關係滿意度,他最需要的是安全感。許多人進入關係中之後,為了預防對方出軌,時不時地要檢查對方手機、時不時對對方和其他人異性吃頓飯而大發雷霆,這些事情,無形中可能都會累積壓力,形成這段關係中的阻力:原本希望對方更加關心自己的感受,但卻反而把對方越推越遠。
・2017/10/27
有些人天生就是「焦慮型依附者」,他們無法輕易的從「前任」脫離苦海,必須不斷的追求新的戀情,追求安全感,然而這樣的行為容易被我們貼上「很糟糕、無縫接軌、一直換男/女朋友,很花心」的標籤,其實焦慮型依附者更能在這些歷程中學習改變自己的缺點,他們需要的是,一個真的能接納他的人。
・2017/10/12
雖然社會常叫我們笑臉迎人,但是,承認悲傷反而能拉近我們彼此的距離,此外,悲傷讓我們對於眼前事物更加專注,更有可能反敗為勝。
・2017/09/25
台灣人和日本文化相似,充滿了「將他人需要置於自己需要之前」的想法。常常,我們明明有需求,卻會選擇隱忍不說。但是,吵架真的不好嗎?有趣的是,《毛毯貓》當中的家庭,總是因為最終有人引爆了爭執,導致彼此隱忍的情緒終於宣洩而出之後,彼此的關係才得以重建、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