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1

文字

分享

0
0
1

信心的身世之謎-《信心密碼》

PanSci_96
・2015/08/04 ・3497字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SR值 564 ・九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人類密碼

信心是否深植於基因呢?沒錯—至少部分如此。不僅索米這樣認為,我們訪談過的十幾位專家也見解一致。每個人天生的信心程度大小不一,而且影響因素遠不只是 SLC6A4。「許多個性都跟基因有關。」基諾麥(Genomind)尖端基因檢測公司創辦人之一的隆巴德(Jay Lombard)說:「個性顯然跟先天及後天都脫不了關係。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已把探索基因如何影響大腦及性格列為首要目標。」

twins
twins

如果以研究規模與時間來說,在所有探討基因與信心的研究中,英國倫敦國王學院行為基因學家普洛明(Robert Plomin)的研究最令人注目。雖然他不像索米有一塊專屬園地,但也相去不遠,而且他的研究對象可是人類。二十年前,普洛明決定展開一項雄心壯志的研究,追蹤一萬五千對英國雙胞胎,從出生追蹤到成年,獲得龐大研究資料,包括智商、患病傾向與性別角色等,其中有些是同卵雙胞胎,具有相同的基因,其他則是異卵雙胞胎,基因相似度跟一般手足差不多。長期以來,雙胞胎是探討先天與後天分野的最佳研究對象。 普洛明近來調查他們的學業表現,決定把焦點擺在信心。他讓他們分別在七歲和九歲接受標準智力測驗,此外也測驗他們在數學、寫作與科學等三科的表現,接著請他們評估自己對各科有多少信心,並把老師提交的報告納入考量。普洛明跟他的研究小隊交叉比對全部資料以後,有兩個發現出乎他們的意料。首先,學生對自身能力的評估跟實際表現相差無幾,甚至比智力更為準確。簡言之,信心比智力更能反映是否成功。普洛明從學童身上的發現,跟安德森研究成人的結果可謂不謀而合。

他們也發現信心與基因息息相關。他們把同卵雙胞胎跟異卵雙胞胎的信心自評分開,發覺同卵雙胞胎的自信程度比較相近。研究結果顯示基因與信心的關連程度高達五○%,甚至可能比基因跟智商更關係密切。 信心這種難以捉摸的性格特徵,竟然可能跟智商一樣出自遺傳?我們一時無法想像,直到我們發現性格基因學有著突破性的發展。過去十年之間,行為基因出現無數重大發現,科學家不僅能有效地替基因定序,還能檢視人類行動之際的頭腦運作。目前已有數百個研究探討基因、大腦、行為與神經成像,明確指出多數性格在胎兒階段即已形成。研究人員找出形形色色的特定基因,分別會讓人個性害羞、幹勁強、容易出現犯罪行為,或傾向成為職業舞者。 有件事必須說清楚,並非所有的專家都同意普洛明的結論,認為信心有一半源自基因。人格五大基本特質包括開放性、盡責性、外向性、親和性與穩定性,他們認為這些特質確實一半源自天生,至於樂觀與信心這類情緒,也就是五大特質的衍伸面向,大概只有二五%來自遺傳。然而我們對此依然吃驚。不管信心受基因影響的比例是五○%或二五%,都高於我們原先的預料。(不久之後,孕婦就能替胎兒做快速基因檢測,再決定是否該花錢裝鎖、買書、買填充玩具,或者在牆壁裝上軟墊。)

儘管基因研究相當迷人,也有長足進展,但仍不夠。人類兩萬組基因的研究進展慢如牛步,目前仍未發現任何特定的性格基因,畢竟過去二十餘年間,基因研究關注身心疾病,而非健康快樂,但情況正在改變,學界開始留意一個同樣有意思的問題:心理健康的人具備何種基因? 一如所料,智商是最受注目的熱門主題。藉由比對基因與智商,全球各地的研究人員已發現至少一個智力基因。中國年輕專家趙柏聞(Zhao Bowen)正帶領研究團隊尋找下一個智力基因,如火如荼地檢視全球高智商人物的基因樣本。然而目前尚無研究團隊在全球蒐集高自信人物的基因樣本,我們訪談過的所有專家也都不認為會有單一的信心基因。他們認為信心跟許多錯綜複雜的人格特質一樣,受到幾十個甚至更多個基因影響,跟複雜的荷爾蒙及神經活動息息相關。信心同時牽涉情緒與認知,與後設認知有關,因為信心涉及我們頭腦的認知。換言之,信心不只關乎我們是否能做到某件事,還關乎我們是否認為自己有辦法做好某件事。即使如此,學界目前仍多方探索信心,研究樂觀與焦慮等相關人格特質,期望拼湊出一套初階基本的信心公式。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信心激起行動

Soure: flickr

如果說信心能夠激起行動,是什麼讓大腦決定採取行動呢?我們發現幾種神經傳導物質有助大腦採取行動,在腦中扮演正向傳令的角色,索米所追蹤的血清素就屬一例。如果前額葉皮質有充足的血清素,就能較理性的判斷,因為血清素有助鎮定。前額葉皮質是頭腦的指揮中心,負責各種管控、理性思考與做出判斷,在頭腦裡的地位就像《星際大戰》的尤達大師。只要前額葉皮質充滿血清素,壓力會減輕許多,更有信心做出決定。 這是因為血清素也有助抑制杏仁核。杏仁核是大腦較原始的一部分,堪稱原始中樞,在需要迅速產生情緒反應時派上用場。這類情緒多屬負面,例如迅速決定該戰該逃,遠古人類在熱帶大草原正是靠這種原始直覺求生。在今日現代社會,求生不再是日常擔憂(即使有時顯得並非如此),但杏仁核仍會激起心理威脅,造成憂鬱焦慮。血清素負責讓杏仁核鎮定,讓頭腦的理性與恐懼能「健全溝通」。

催產素是另一個直接影響信心的神經傳導物質,這起初令我們大吃一驚。妳也許從媒體報導上讀過有「擁抱荷爾蒙」稱號的催產素,科學家說這種神經傳導物質使我們想跟愛人肌膚相親,對朋友慷慨大方,遵守道義良心,做人忠誠可靠。女性分娩與哺乳時,催產素濃度大幅提高。做愛與運動時,催產素也會增加,堪稱良性循環:妳越常擁抱,催產素越高,於是妳更想擁抱對方。最近一項引發爭議的研究甚至認為催產素促進一夫一妻制。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心理學教授泰勒(Shelley Taylor)以催產素為研究主題,發現催產素與樂觀密切相關,對信心也影響重大。她認為催產素能刺激人際互動,減少怨天尤人,讓人更願意採取行動及放手冒險。性格越樂觀,行動越容易。催產素跟血清素在腦中的作用幾乎一模一樣:活化前額葉皮質,促進高階思考與各種管控,使動輒緊張的杏仁核保持安定。

泰勒甚至找到控制催產素傳遞的OXTR基因。這個基因跟血清素基因情況相近,也分為兩種:一種導致社交能力低落,易感壓力,較不樂觀,較無自尊,較難熟練某個能力;另一種則讓人更有心理復原力,放鬆自在,活潑外向。雖然我們能靠懷孕與擁抱提升催產素濃度,但有些人天生具有較多催產素,從一開始就更有機會展現自信態度與行為。

此外,一定要提多巴胺。多巴胺能激發行動與探索,與好奇心及冒險心息息相關。要是缺乏多巴胺,會變得消極被動,無聊空虛,鬱鬱寡歡。控制多巴胺的基因有兩個,一個稱為COMT,另一個稱為DRD4,各自包含不同類型。(妳猜得到我們接下來想講什麼吧?)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DRD4的其中一種類型是 DRD47R,能激起大膽行動,通常別名「冒險基因」。不妨想一下高空跳傘或愛鬧醜聞的政客。此外,極限運動員與大膽投資客多半也有這種基因,渴求挑戰極限之際澎湃湧起的旺盛多巴胺。

COMT通常稱為「好鬥煩惱基因」,錯綜複雜,但跟信心大有關連。我們想了解自己天生是傾向煩惱還是好鬥,藉機探索COMT的作用。COMT的其中一種類型會迅速清掉前額葉皮質裡的多巴胺(使人好鬥),另一種類型清除速度中等(好鬥兼煩惱),第三種類型則速度緩慢(使人煩惱)。多巴胺通常對人有利,前額葉皮質裡的多巴胺越多,專注力越高。治療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藥物都從多巴胺下手。煩惱基因讓多巴胺在腦中停留更久,智商也更高;好鬥基因讓腦中缺乏多巴胺,通常造成注意力不足。不過,COMT涉及一個難題。在壓力之下,人體會迅速製造多巴胺,湧入大腦皮質,但多巴胺過量不會讓人更加專心或大膽,而是適得其反,害頭腦壓力過大而失靈,這時好壞互易,較慢清掉多巴胺的煩惱基因不再有利,反倒成為害頭腦失靈的罪魁禍首。

在壓力之下,兩種基因利弊互換,這解釋為何原本專注可靠的員工無法應付困難測驗或高壓狀況,平素表現平平的員工反倒突然脫穎而出大獲成功。這種人得有點壓力才能發揮得淋漓盡致,例如明星運動員越是遇到激烈比賽,越是表現得令人驚豔。舉個我們更熟的例子,很多記者在十萬火急時趕出來的新聞稿反倒最精采動人。

我們立刻發覺COMT基因的矛盾特性與信心有關,解釋為何信心局限在特定領域。有些律師做起案情簡報可圈可點,當庭辯論卻荒腔走板。或者,有些行銷經理平時工作無精打采,碰到月報卻精力充沛,夜以繼日,最終想出厲害點子。某程度而言,他們天生就是如此。我們開始明白荷爾蒙如何構成信心的基礎。多巴胺激發行動,血清素幫助鎮定,催產素喚起對他人的溫暖正面態度,三者相輔相成,信心從而扎根。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信心密碼

 

 

本文摘至《信心密碼》,由先覺出版社出版

文章難易度
PanSci_96
1219 篇文章 ・ 2184 位粉絲
PanSci的編輯部帳號,會發自產內容跟各種消息喔。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癌症治療方法有哪些?臨床試驗有哪些評估面向?
careonline_96
・2024/04/19 ・2447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給 每一位剛踏上抗癌路上的鬥士與戰友

醫學中心的臨床試驗機會多,病友們也存在一些錯誤的迷思,我們需要了解,臨床試驗是依據現今最標準的治療方式進行,參加臨床試驗的對照組,也有機會可以使用到健保沒有給付的藥物。不過,現有的臨床試驗不一定都適合每一位病友,病友們一定要與主治醫師充分討論自己的治療計劃,即使是晚期肺癌,只要隨時掌握疾病的狀況,找到合適的治療方式,便能穩定控制,與癌共存!

台大醫院胸腔科廖唯昱醫師

臨床試驗增加用藥可近性 為病友延長生命

一名年約 82 歲女士,手術後確定是肺癌第三期,後續接受輔助性的化學治療,在追蹤一段時間後復發,由於當時沒有很好的基因檢測與標靶藥物,僅能接受放射線治療、化學治療控制。廖唯昱醫師說,病友面對治療仍相當樂觀,治療一至兩年後,幸運地找到適合的臨床試驗,便開始使用標靶藥物,其中有兩到三年的時間,只需單純使用標靶藥物即可控制病情,病友也因此延長生命到近 90 歲。

臨床試驗是醫療機構依據醫學的理論,於人體施行新的醫療技術、新的藥品或新的醫材。廖唯昱醫師說,最主要的目的是希望找到一個新的、更有效的治療方式,讓病友可以延長生命,甚至達到治癒。對於晚期肺癌病友而言,最佳的治療方式可能是標靶治療、免疫治療,或是化學治療,若是健保有給付,我們會選擇用健保的方式進行第一線治療;若是對病友最有利的治療方式健保未給付,我們即會想辦法協助病友尋找適合的臨床試驗。

罕見基因治療武器有限 先確定驅動基因再找合適的臨床試驗

面對臨床試驗,可以從兩個方面評估,廖唯昱醫師說,若是新發現的基因突變與新研發的藥物,病友可以先觀察第一期臨床試驗中,新藥物可以達到的治療效果,以及可能出現的副作用,等到狀況較成熟後再加入;假如已通過第一期、第二期臨床試驗,並且清楚知道新藥物的成效,即可考慮加入第三期,無論抽到實驗組或對照組,其實對整個治療都有一定的幫助。

此外,對於一些罕見基因型的肺癌,由於治療武器較有限,病友常期望可以加入臨床試驗,廖唯昱醫師說,在加入臨床試驗前,需要先確定肺癌的驅動基因突變,再去尋找適合的臨床試驗。然而,臨床試驗通常會設定一些條件,如藥物可能有已知的副作用,在臨床試驗開始前,便會需要作詳細檢查,確認病友的所有狀況符合條件後,才有機會加入。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近年來,肺癌治療有大幅進展,標靶治療、免疫治療、化學治療都持續進步。廖唯昱醫師說,即使是晚期肺癌,只要隨時掌握疾病的狀況,找到合適的治療方式,便能穩定控制病情,而且在接受治療的同時,病友可以回復正常的生活,甚至恢復工作,也能保有良好的生活品質。

他的故事 談生活品質

踩穩自己的節奏 癌後體會慢下來哲學

村上春樹的小說《舞舞舞》,不論世界如何紛亂,你要踩穩自己的舞步和節奏。我在 70 歲確診第四期肺癌,剛開始是肋骨痛,那時剛巧有人推壞我的門,花了些時間把門拆下來再裝回去,第二天睡醒,肋骨開始痛,一直誤以為是修門太費力導致疼痛,就近在診所拿止痛藥,吃了七個月,也耽誤了黃金治療期。

我從事鐘錶業,累積非常多客戶,都是靠著口碑、耳傳而來,客戶群裡有很多醫師。那時有四、五位醫師朋友提醒檢查身體,台大醫院廖唯昱醫師是我 20 年的好友,要我去他的門診掛號,我一直推拖,隔了一年多才就醫。或許是身體在抗議,過去熬夜修錶、抽菸是生活的常態,也不太吃東西,一天大概吃一餐,工作與生活都失序。

加入臨床試驗,接受免疫治療兩年與服用標靶藥物四年,目前病況獲得穩定控制。我很幸運,藥物耐受力不錯,除了體重掉 10 公斤,沒有出現副作用,就是容易累,以前可以連續工作 12 小時等結案再離開桌子;現在工作兩個半小時就需要休息,等體力恢復後才能繼續,以前閒不下來,生病後把休息排到行程表中,做個慢下來的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過去是海陸步兵,曾經四個月背 30 公斤裝備行軍,磨了三年,十年沒有感冒過,因為有練過,體力一直很好,從來不覺得癌症這件事會找上我。客戶常來找我聊天,分享生活及心裡的感受,一個朋友後來也罹肺癌,他把我當模範,看到我不會埋怨也不會負面思考,讓他覺得安心也可以樂觀面對。

工作之餘,我會帶著狗兒子到公園玩,一拿出牽繩,狗狗就興奮得狂跳,台灣土狗體力好、運動量大,常常拉著我跑,增強健康也減少肌肉衰退。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很重要,起床和睡前我會練啞鈴,各 20 分鐘,讓我維持好手力,現在還有 700 隻錶等著我,很多客戶勸我不要再收錶了,其實,「專注心之所向」可以釋放壓力及擁有成就感,反而能好好過生活。

生命自會找到出路!提醒學弟妹,接受已發生的事實,調整生活節奏,緩下腳步了解身體的需要,也不妨把罹癌當成一件事去鍛煉它、面對它,把生活重心放在自己喜歡的事物上,就不會被情緒左右。

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派大星有頭無身,不該穿褲子?!
胡中行_96
・2023/11/13 ・1778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經典兒童動畫系列《海綿寶寶》(SpongeBob SquarePants)裡,主要角色海綿寶寶、派大星、蟹老闆、章魚哥等,還有其他海洋生物,各個人模人樣。就算沒穿上衣,也至少套了件褲子。[1]這裡其實有個值得深思的前提:任何動物倘若想學人類穿褲子,得先搞清楚下半身在哪裡。[2]而根據 2023 年 11 月登載於《自然》(Nature)期刊的海星論文,[3]我們能大膽宣告:派大星不應該穿褲子。不是會被海水沖走的那種乾脆別穿,而是根本就不曉得該怎麼辦的只好不要穿。

派大星表示:「呃…。」圖/SpongeBob SquarePants on GIPHY

棘皮動物 vs. 兩側對稱動物

海綿寶寶有次請派大星,把新鞋穿在腳上給牠看。「你會想看我穿在…手上嗎?」派大星問。睿智又隨和的海綿寶寶覺得都可以,畢竟手套也能戴在腳上。[4]此處劇情的安排,很巧妙地迴避了一個相當關鍵的問題,那就是如何區分海星的身體部位。

如果今天討論的是狗、蝙蝠、蜘蛛、鯊魚,甚至蛞蝓,這些動物的身體,皆有明確的頭尾以及對稱的兩邊。因此,就算找不到手、腳,也能硬把褲子套在下半身。[2]海星、海膽等棘皮動物(echinoderms),跟昆蟲、軟體動物、脊椎動物一樣,都是從左右對稱的祖先演化而來。[3, 5]現代海星幼年時期的外型,也還是兩側對稱動物(bilateria)的模樣;不過長著、長著就長歪了,變成由數瓣完全相同的單位,所組成的放射狀造型。[2, 3, 5]嘴長在底部中央,肛門則於背面朝上,[2]與擬人化還迸出眼睛、眉毛的派大星,大相逕庭。

海星(左)與海膽(右)成年(上)和幼體(下)的形貌。圖/Grausgruber A, Revilla-i-Domingo R. (02 AUG 2023) ‘Evolution: Tracing the history of cell types’. eLife, 90447.(Figure 1A;CC BY 4.0

海星頭尾的假說

生物學家早已知道,海星內部有內骨骼、肌肉,以及消化、水管和中樞神經系統等。然而,過往對其頭尾的方向順序,卻有多種不同的假設,例如:某隻觸角為首,對面那邊就是尾;每隻觸角各司其職,依序繞一圈,分別擔任從頭到尾的身體部位;由正中央的頭朝末梢,箭靶般向外劃分;或是蛋糕般由下而上層疊,整隻倒栽蔥等。[3]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自然》期刊這篇論文的美、英研究團隊,抓成年的 Patiria miniata 海星,來跟兩側對稱動物,比較基因分佈,以驗證上述的假說何者正確。比方說,一個活化的基因,若通常位在其他動物的頭部;我們就可以將它出現於海星身上的區塊,也視為頭部。[3]

海星有頭無身

研究團隊在Patiria miniata海星身上,比對到一些活化的前腦(forebrain)、中腦(midbrain),以及中腦與後腦(hindbrain)交界的基因,確定海星有頭部。然後,就沒有然後了。[2, 3]尋遍不著軀幹在哪的研究團隊表示,所謂的「觸角」或「腕」,其實是頭的延伸。[5]總之,以前的那一堆假說全錯,而且海膽等其他棘皮動物,很可能也是這種只有頭的情形。[2]換句話說,符合最新科學描述的派大星,應該是顆嘴巴貼著海床,沒穿褲子的頭,靠著周圍密佈的管足移動、覓食。[5]

「哦~」派大星恍然大悟。圖/SpongeBob SquarePants on GIPHY

多數動物發展出兩側對稱的身體後,不會再走回頭路。[2]海星倒著幹就算了,還在途中搞丟了軀幹,而且不曉得是什麼時候遺失的。研究團隊等於才剛解開一個謎團,馬上又發現了新的問題。接下來可得埋首化石堆,弄清楚海星在演化的過程中,發生了什麼事。[5]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參考資料

  1. List of SpongeBob SquarePants characters’. Wikipedia. (Accessed on 05 NOV 2023)
  2. Nature Video. (02 NOV 2023) ‘How would a starfish wear trousers? Science has an answer’. YouTube.
  3. Formery L, Peluso P, Kohnle I, et al. (2023) ‘Molecular evidence of anteroposterior patterning in adult echinoderms’. Nature.
  4. SpongeBob SquarePants: Your Shoe’s Untied/Squid’s Day Off’. IMDb. (Accessed on 03 NOV 2023)
  5. Davis N. (02 NOV 2023) ‘Starfish ‘arms’ are actually extensions of their head, scientists say’. The Guardian, Australia.
胡中行_96
169 篇文章 ・ 65 位粉絲
曾任澳洲臨床試驗研究護理師,以及臺、澳劇場工作者。 西澳大學護理碩士、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戲劇學士(主修編劇)。邀稿請洽臉書「荒誕遊牧」,謝謝。

0

5
1

文字

分享

0
5
1
指甲刮黑板的聲音,為何讓人難以忍受?
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_96
・2023/10/22 ・2522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朱家瑩/雅文基金會聽語科學研究中心 研究員

想像一下當你聽到手指甲刮著黑板產生的摩擦聲,或者是拿著叉子摩擦著不鏽鋼碗的聲音,抑或是小孩的哭叫聲,有沒有哪一個聲音會讓你全身起雞皮疙瘩,想要用手摀住耳朵,甚至是情緒爆炸、只想要遠離現場呢?這些讓人不適的聲音,是有其特有的聲學特質?或是其他緣故呢?

想像一下指甲刮黑板的聲音。圖/Pexels

不是尖銳、高頻音就刺耳,而是流淌在你我血液的祖先智慧

一般認為,令人不適的聲音是因為刺耳的高頻聲,尤其像是手指甲刮黑板時所產生的摩擦聲,其中那種「ㄍㄧ ㄍㄧ ㄍㄧ」的聲音,似乎是造成不適感的主因。

然而,Halpern、Blake 和 Hillenbrand(1986)這三位研究者對於這個現象感到好奇,因此他們進行了一項實驗 [1],他們將那些令人不適聲音(如:刮金屬或石板的聲音)中的高頻音減弱。

結果顯示,即使減弱尖銳的高頻聲音,受試者仍然感到不適,因而主張尖銳的高頻音並不是造成不適感的主因。接續 Halpern 等人在企圖尋求答案時,意外發現刮黑板的聲音頻譜圖跟靈長類猴子的警告叫聲非常相似,因而大膽推測這個不適感並非高頻音造成的,而是源於人類祖先的記憶。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人類對特定頻率區間的聲音感知最敏感,加上跨感官的連結,讓人聽到某些音就不適

可惜,到底是不是來自老祖先的智慧傳承,這點未獲得後續研究的支持。另一方面,Kumar 等人(2008)進一步以聲學分析探究是否是因特定頻率導致聆聽的不適感時,發現聲音中涵蓋 2500-5500 赫茲這個頻率區間的聲學頻率似乎特別容易引起聽者的不適感 [2]

有沒有哪一個聲音會讓你全身起雞皮疙瘩,想要用手摀住耳朵?圖/Pexels

他們推測這可能是因為這個頻率範圍的聲音感知上最為強烈,同時也具有最高的能量,因此使得聽覺系統特別對這些頻率的聲音敏感。

但是,我們平常聊天談話中也涵蓋了這個頻率範圍的聲音,除了頻率之外,是不是還有其他因素造成對某些聲音的不適感呢?

Ro 等人(2013)發現當聽到聲音時,聲音進入大腦的聽覺皮質同時,會傳遞訊號到觸覺感官系統,啟動了觸覺感官,讓聽者聽到聲音時,「感覺」到自己的皮膚彷彿被指甲刮的刺痛感 [3]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聽聲音會啟動身體觸覺感官系統並非只存在刮黑板這類聲音,有些人在聽到音樂聲,像是聽到低音貝斯的聲音時,也會感覺到自己的身體也在震動,甚至感受到皮膚的不適感 [4、5]

也許因為這個跨感官的訊號傳遞,讓身體的其他部位也出現不適的感受,才會讓聽者對於這些聲音感到不適。

當感知到令人不適的聲音,杏仁核會依據習得經驗,決定是否啟動保護機制!

Zald 與 Pardo(2002)發現當聽到讓人感到不適的聲音刺激時,大腦中的杏仁核(amygdala)會高度活化 [6],而杏仁核在大腦中負責掌控恐懼、焦慮、害怕等負面情緒,換句話說,當聲音訊息抵達杏仁核時,它會誘發情緒反應,進而導致我們做出不同行為反應 [7]

杏仁核的啟動是大腦的一種保護機制,透過過往的經驗連結學習會對讓人不適的聲音發出警報[8] ,當聽者遇到可能危及安全的聲音時,杏仁核就會發出警報。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例如,當聽到車子緊急剎車的聲音時,這個聲音傳送到杏仁核,會進而引起我們想要逃離的反應,或者產生對駕駛者行為的憤怒反應。

由於杏仁核在聆聽這些聲音時會高度活化,Kumar 等人(2012)進一步試圖了解在聆聽令人不適的聲音時,杏仁核在大腦中扮演著怎樣的角色,以及聲音資訊如何被傳遞到杏仁核。

他們的研究結果顯示,聲音刺激會最先傳送到聽覺皮質(auditory cortex)進行聲學訊息處理和分析,解碼聲音所代表的意義,例如,聽到「ㄍㄧ」的剎車聲,解碼出來的是來自汽車或者腳踏車的剎車聲。聽覺皮質處理完畢後,將資訊傳遞到杏仁核,當杏仁核接收到來自聽覺皮質的訊號後,依據這些訊息及過去經驗發出警報 [8],誘發恐懼、焦慮或憤怒等負面情緒,並可能促使進一步的行為反應,像是尖叫、摀住耳朵,或逃離現場。

舉例來說,如果是汽車的剎車聲,基於過去的經驗,可能存在危險,因此可能會誘發恐懼情緒,並引發立馬逃離現場的行為舉動。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有些人基於過去的經驗,聽到汽車的剎車聲,可能會誘發恐懼情緒。圖/Pexels

然而,如果解碼後的聲音是腳踏車的剎車聲,根據過去的經驗,可能不會有危及生命的危險,因此即便會觸發閃躲的動作行為,但負面情緒可能不如汽車剎車聲來的強烈,可能只會憤怒的罵騎車的人不長眼。

聽到某些聲音,讓人立馬想逃或想戰,也許這個過往的經驗是來自遠古時代祖先的傳承,但更可能是因為聽到這些聲音時,觸覺感官系統被啟動了,身體上「感覺」到不適,所以當不適的聲音再次出現時,杏仁核的活化反應就更增強,讓我們除了單純的接收到聲音之外,也產生了身體及情緒上的反應。

參考文獻

  1. Halpern, D. L., Blake, R., & Hillenbrand, J. (1986). Psychoacoustics of a chilling sound. Perception & Psychophysics39, 77-80.
  2. Kumar, S., Forster, H. M., Bailey, P., & Griffiths, T. D. (2008). Mapping unpleasantness of sounds to their auditory representation. The Journal of the Acoustical Society of America124(6), 3810-3817.
  3. Ro, T., Ellmore, T. M., & Beauchamp, M. S. (2013). A neural link between feeling and hearing. Cerebral cortex, 23(7), 1724-1730.
  4. Koenig, L., & Ro, T. (2022). Sound Frequency Predicts the Bodily Location of Auditory-Induced Tactile Sensations in Synesthetic and Ordinary Perception. bioRxiv.
  5. Lad, D., Wilkins, A., Johnstone, E., Vuong, Q.C. (2022). Feeling the music: The feel and sound of songs attenuate pain. British Journal of Pain, 16(5), 518-527. 
  6. Zald, D. H., & Pardo, J. V. (2002). The neural correlates of aversive auditory stimulation. Neuroimage16(3), 746-753.
  7. LeDoux, J. E. (2000). Emotion circuits in the brain. Annual review of neuroscience23(1), 155-184.
  8. Kumar, S., von Kriegstein, K., Friston, K., & Griffiths, T. D. (2012). Features versus feelings: dissociable representations of the acoustic features and valence of aversive sounds.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32(41), 14184-14192.
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_96
54 篇文章 ・ 222 位粉絲
雅文基金會提供聽損兒早期療育服務,近年來更致力分享親子教養資訊、推動聽損兒童融合教育,並普及聽力保健知識,期盼在家庭、學校和社會埋下良善的種子,替聽損者營造更加友善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