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當科學遇到募資──〈SciMu科學募資〉平台使用說明

SciMu
・2015/07/02 ・882字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SR值 483 ・五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SciMu-1440 x 500-我要提案-01

《SciMu科學募資》開張後,你一定對我們有很多的疑問。在這裡我們用5W回答,其他沒有回答到的隨時都可以詢問我們,儘管放馬過來吧!那我們開始囉:

WHO 誰能進行?

我們歡迎所有對科學有興趣的大眾提出任何跟科學相關的募款專案,不管你是大學的研究教授、中學生的科學教師,或是對科學有濃厚興趣的小學生。

WHAT 做什麼?

科學募資不限制要嚴格的科學研究才可以來進行,我們歡迎科學研究(如台灣猛禽研究會在NPOchannel的猛禽研究經費勸募,或者我們的COMING SOON),學生科展、偏鄉科學推廣(最近flyingV有位田園老師)、或者任何其他我們沒想到但你想到了的科學活動。

WHY 為什麼來這裡?

全台灣這麼多個募資平台,《SciMu科學募資》平台和其它又有什麼不同?除了一般平台提供的金流服務、基本諮詢外,我們還提供泛科學的宣傳、協力媒體推播,泛科學聚焦台灣最了解並且關心科學議題的社群,能讓你的專案迅速被科學社群看見(並且檢視);另外,我們還提供回饋品以及宣傳方面的建議與製作喔。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WHICH 哪些專案能夠獲得贊助?

客倌這要問廣大的泛科學讀者了:但是清楚而明確地將專案內容告訴大眾,絕對是獲得贊助的第一步。

WHEN 哪時可以提案?

隨時!《SciMu科學募資》是個平台,我們希望它能漸漸成長起來;你的建議以及提案是它賴以茁壯的根源。

HOW 如何提案?

初擬企畫書後(包括你是誰、你想做什麼、怎麼做、重要性在哪);請到《SciMu科學募資》平台的提案頁,或者email: pansci.tw[a]gmail.com,也可以電洽泛科知識02-23620699#126,我們有專人替你服務。

大力徵求:《SciMu科學募資》平台專案徵求中,提案請洽提案頁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特別徵求:對募資平台的建議或者疑問。
我們預備接下來在泛科學定期討論跟科學-募資有關的議題。有任何疑問或是建議或單純只是好奇,都歡迎與我們連絡或直接在下方提出討論。

最後預告:COMING SOON

eel-1200x600-comingsoon

文章難易度
SciMu
5 篇文章 ・ 1 位粉絲
《SciMu科學募資》討論跟科學-募資有關的議題。 不管是您有任何疑問或是建議或單純只是好奇,歡迎連絡contact@scimu.tw或直接在下方提出討論。

0

8
2

文字

分享

0
8
2
快!還要更快!讓國家級地震警報更好用的「都會區強震預警精進計畫」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01/21 ・2584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由 交通部中央氣象署 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 文/陳儀珈

從地震儀感應到地震的震動,到我們的手機響起國家級警報,大約需要多少時間?

臺灣從 1991 年開始大量增建地震測站;1999 年臺灣爆發了 921 大地震,當時的地震速報系統約在震後 102 秒完成地震定位;2014 年正式對公眾推播強震即時警報;到了 2020 年 4 月,隨著技術不斷革新,當時交通部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以下簡稱為地震中心)僅需 10 秒,就可以發出地震預警訊息!

然而,地震中心並未因此而自滿,而是持續擴建地震觀測網,開發新技術。近年來,地震中心執行前瞻基礎建設 2.0「都會區強震預警精進計畫」,預計讓臺灣的地震預警系統邁入下一個新紀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連上網路吧!用建設與技術,換取獲得地震資料的時間

「都會區強震預警精進計畫」起源於「民生公共物聯網數據應用及產業開展計畫」,該計畫致力於跨部會、跨單位合作,由 11 個執行單位共同策畫,致力於優化我國環境與防災治理,並建置資料開放平台。

看到這裡,或許你還沒反應過來地震預警系統跟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IoT)有什麼關係,嘿嘿,那可大有關係啦!

當我們將各種實體物品透過網路連結起來,建立彼此與裝置的通訊後,成為了所謂的物聯網。在我國的地震預警系統中,即是透過將地震儀的資料即時傳輸到聯網系統,並進行運算,實現了對地震活動的即時監測和預警。

地震中心在臺灣架設了 700 多個強震監測站,但能夠和地震中心即時連線的,只有其中 500 個,藉由這項計畫,地震中心將致力增加可連線的強震監測站數量,並優化原有強震監測站的聯網品質。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地震中心的評估中,可以連線的強震監測站大約可在 113 年時,從原有的 500 個增加至 600 個,並且更新現有監測站的軟體與硬體設備,藉此提升地震預警系統的效能。

由此可知,倘若地震儀沒有了聯網的功能,我們也形同完全失去了地震預警系統的一切。

把地震儀放到井下後,有什麼好處?

除了加強地震儀的聯網功能外,把地震儀「放到地下」,也是提升地震預警系統效能的關鍵做法。

為什麼要把地震儀放到地底下?用日常生活來比喻的話,就像是買屋子時,要選擇鬧中取靜的社區,才不會讓吵雜的環境影響自己在房間聆聽優美的音樂;看星星時,要選擇光害比較不嚴重的山區,才能看清楚一閃又一閃的美麗星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地表有太多、太多的環境雜訊了,因此當地震儀被安裝在地表時,想要從混亂的「噪音」之中找出關鍵的地震波,就像是在搖滾演唱會裡聽電話一樣困難,無論是電腦或研究人員,都需要花費比較多的時間,才能判讀來自地震的波形。

這些環境雜訊都是從哪裡來的?基本上,只要是你想得到的人為震動,對地震儀來說,都有可能是「噪音」!

當地震儀靠近工地或馬路時,一輛輛大卡車框啷、框啷地經過測站,是噪音;大稻埕夏日節放起絢麗的煙火,隨著煙花在天空上一個一個的炸開,也是噪音;台北捷運行經軌道的摩擦與震動,那也是噪音;有好奇的路人經過測站,推了推踢了下測站時,那也是不可忽視的噪音。

因此,井下地震儀(Borehole seismometer)的主要目的,就是盡量讓地震儀「遠離塵囂」,記錄到更清楚、雜訊更少的地震波!​無論是微震、強震,還是來自遠方的地震,井下地震儀都能提供遠比地表地震儀更高品質的訊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地震中心於 2008 年展開建置井下地震儀觀測站的行動,根據不同測站底下的地質條件,​將井下地震儀放置在深達 30~500 公尺的乾井深處。​除了地震儀外,站房內也會備有資料收錄器、網路傳輸設備、不斷電設備與電池,讓測站可以儲存、傳送資料。

既然井下地震儀這麼強大,為什麼無法大規模建造測站呢?簡單來說,這一切可以歸咎於技術和成本問題。

安裝井下地震儀需要鑽井,然而鑽井的深度、難度均會提高時間、技術與金錢成本,因此,即使井下地震儀的訊號再好,若非有國家建設計畫的支援,也難以大量建置。

人口聚集,震災好嚴重?建立「客製化」的地震預警系統!

臺灣人口主要聚集於西半部,然而此區的震源深度較淺,再加上密集的人口與建築,容易造成相當重大的災害。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許多都會區的建築老舊且密集,當屋齡超過 50 歲時,它很有可能是在沒有耐震規範的背景下建造而成的的,若是超過 25 年左右的房屋,也有可能不符合最新的耐震規範,並未具備現今標準下足夠的耐震能力。 

延伸閱讀:

在地震界有句名言「地震不會殺人,但建築物會」,因此,若建築物的結構不符合地震規範,地震發生時,在同一面積下越密集的老屋,有可能造成越多的傷亡。

因此,對於發生在都會區的直下型地震,預警時間的要求更高,需求也更迫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地震中心著手於人口密集之都會區開發「客製化」的強震預警系統,目標針對都會區直下型淺層地震,可以在「震後 7 秒內」發布地震警報,將地震預警盲區縮小為 25 公里。

111 年起,地震中心已先後完成大臺北地區、桃園市客製化作業模組,並開始上線測試,當前正致力於臺南市的模組,未來的目標為高雄市與臺中市。

永不停歇的防災宣導行動、地震預警技術研發

地震預警系統僅能在地震來臨時警示民眾避難,無法主動保護民眾的生命安全,若人民沒有搭配正確的防震防災觀念,即使地震警報再快,也無法達到有效的防災效果。

因此除了不斷革新地震預警系統的技術,地震中心也積極投入於地震的宣導活動和教育管道,經營 Facebook 粉絲專頁「報地震 – 中央氣象署」、跨部會舉辦《地震島大冒險》特展、《震守家園 — 民生公共物聯網主題展》,讓民眾了解正確的避難行為與應變作為,充分發揮地震警報的效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此外,雖然地震中心預計於 114 年將都會區的預警費時縮減為 7 秒,研發新技術的腳步不會停止;未來,他們將應用 AI 技術,持續強化地震預警系統的效能,降低地震對臺灣人民的威脅程度,保障你我生命財產安全。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196 篇文章 ・ 300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募科學] 〈SciMu科學募資〉九月閱兵報告
SciMu
・2015/09/07 ・2391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SR值 504 ・六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首先恭喜大家度過七八月份的颱風與暑假(呃沒有暑假嗎)九月份開學,〈SciMu科學募資平台〉從八月底到現在增加了幾個案件,內容一個比一個熱血。這幾個案子從北到南、從純基礎科學研究(台灣光子源發聲T恤)到在地氣象服務(屋頂上的天氣先生),正好展現了科學各式各樣不同的面向。

開始介紹幾個熱血專案之前,還是要再次強調:〈SciMu科學募資平台〉依然徵求各式各樣專案,不學術也無所謂,非科普也沒關係,只要你心心念念想完成的工作內容夠科學,不管是科學研究計畫或是偏鄉科學營,或者任何我們還沒想像到的內容,都歡迎你來提案,讓群眾來支持你!

want

 

醫起嗡嗡嗡──「醫週譯小時」前進校園推廣

wikimed-800x533

先從八月底開始的「醫起嗡嗡嗡」談起。

在這個百家爭鳴的年代,人人想要留下痕跡、表彰自己的貢獻;卻有一群人抱持著「正確的知識屬於公眾共享」的心情固守在電腦前,為中文世界的大家們翻譯中文維基醫療條目,每個周五,風雨無阻。維基百科的社群精神強調知識的共享與中立,卻對於表彰貢獻者相當低調。也就是說,我們可以看完通篇精心整理過的條目,卻絲毫不會對作者留下任何印象。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個「醫周譯」計畫聚集了優秀的醫學人才、翻譯人才以及熱情的維基人,希望透過翻譯經專家審核的英文醫學條目,有效提升中文維基醫學條目,甚至夢想未來可以完成一個可靠的中文醫療資料庫。這項工作他們不求金錢回報,只希望能夠有更多的夥伴加入他們的行列;也因此,才帶出了這個「醫起嗡嗡嗡」的專案。

「醫周譯」的夥伴們希望透過「醫起嗡嗡嗡」這個專案,募集經費來進行校園推廣(染指學校),讓他們可以找到更多的夥伴,替中文的網路世界轉譯出更多可靠的醫學資訊。

下背痛-560x281
七月第一次洽談時,中文維基醫療保健小組剛剛完成長條目「下背痛」,成員的形容:「寫完那個條目,感覺每個人也都得下背痛了……」

雖然個人曾經很無禮地形容維基百科撰寫者的形象為「一群電腦宅宅」(而且居然沒有被揍XD),接觸這個專案之後, 我腦海裡他們的身影高大而神祕了起來。這群擁有醫療知識、英文翻譯能力、程式翻譯能力的熱血青年們,替我們翻譯可靠的維基百科醫療條目,認真找出可信的資訊分享給大眾。他們的形象,越來越接近以下這樣。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影集《權力遊戲》裡守望絕境長城的黑衣人:我從今天守望,至死方休……

中文維基保健醫療 「醫周譯」小組,邀請你來「醫起嗡嗡嗡」!

 

屋頂上的天氣先生

WeatherStation-2

下一位,是同時具備鄉土服務與熱血精神的〈銀星氣象研究站〉。獨自觀測天氣37年,並非科班出身,卻將一份從孩提時代的興趣硬生生打磨成一套專業的呂權恩。在早期資訊不發達的年代,提供天氣資訊給在地的研究需求;時到今日,在臉書社團每天發布彰化地區的及時雨訊。

孩提時代經歷兩個颱風帶來的興趣,直到今日卻成為在地居民仰賴的天氣資訊服務。最大的夢想,是哪一天能募到足夠的資金,蓋一座足以做為在地地標的民間氣象站。因此雖然「屋頂上的天氣先生http://bit.ly/1LkkASQ」成為〈SciMu科學募資〉平台第一個正式達標的案件,也請大家繼續支持。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且不談太認真勵志的內容,光是看到呂大哥這三十年氣象相關的收藏,編輯部就小小地沸騰了,驚呼內容包括「那個是手繪的天氣圖嗎」、「我出生那一年的資料!」、「兩個颱風!」

請期待近日將發布更詳細的報導。

引起編輯部驚呼的民國70年代天氣圖。
引起驚呼的民國70年代天氣圖。

 

支持世界最亮的台灣之光!──〈台灣光子源〉

CERN-Courier-450x600

位於新竹的〈台灣光子源〉在2014年12月底試俥完工,可以發出全世界最亮的光,這件事情有多重要呢?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對謝耳朵來說重要到列入室友合約(而且遠比情人節重要)的大型強子對撞機,其主持機構〈歐洲核子研究組織〉(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Nuclear Research)在2015年4月以封面故事的報導了〈台灣光子源〉。

以下這段影片如果在今年開拍,兩位科宅爭論的內容有機會換成:到底是誰可以來台灣參觀!

更多的介紹請見:台灣之光「台灣光子源」能幹嘛?

但是一個這麼絕對世界級的研究機構,對於大眾來說卻非常陌生,尤其是還取了一個非常嚴肅圖文不符的名字「國家同步輻射研究中心」。同步輻射中心在2015年5月底的經費爭議後,希望能聚集關心台灣基礎科學研究的人們繼續關心〈台灣光子源〉後續的進展,因此發起了「台灣光子源紀念T恤發聲」活動,所得盈餘將全部用做科普活動推廣。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同步輻射中心〉未來還打算邀請贊助者參觀世界最亮的「科學神燈」!

double

看完這麼多精彩的提案,是不是很令人振奮呢?
〈SciMu科學募資平台〉誠心邀請你,不只是贊助這些提案,也趕快來提出你的科學好點子吧!

 

【同場加映】別讓鰻魚成為只能在博物館見到的傳奇生物!人工繁殖鰻魚的第一步
未來的二十年內鰻魚的命運究竟會如何呢?需要你的關注!
鰻魚飯拯救計畫」倒數計時中!

oldeel-pansci

 

【同場加映】火箭大叔前瞻計畫
資助校園火箭隊,讓他們飛向太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single_cover

SciMu
5 篇文章 ・ 1 位粉絲
《SciMu科學募資》討論跟科學-募資有關的議題。 不管是您有任何疑問或是建議或單純只是好奇,歡迎連絡contact@scimu.tw或直接在下方提出討論。

0

0
1

文字

分享

0
0
1
[募科學] 複雜又充滿滋味的鰻魚生活
SciMu
・2015/07/10 ・3257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SR值 529 ・七年級

eel-1200x600-scimu
黃永森法國求學時,教授所贈西元1876年的黃鰻石板古畫。圖/Scimu提供。

講到鰻魚,我們都會想到日式料理中的鰻魚飯,其實日本人眼中最好的鰻魚苗多來自台灣!鰻魚的培育和養殖曾經替台灣賺進大量外匯,直至今日鰻苗數量不再,鰻魚的養殖也漸漸步入夕陽產業。

高雄大學生命科學系副教授黃永森沉浸在鰻魚相關研究二十餘年,主要研究魚類的生殖生理學。一如經過多年漂蕩、終於抵達港灣的鰻魚的生活史,黃永森經歷水試所、海生館不同的研究環境後,終於在高雄大學落腳。他從在法國留學時就開始從事鰻魚的研究,經歷二十幾年與鰻魚相伴的學術歲月,談起相關的內容依然興致勃勃。

今年,他在〈SciMu科學募資平台〉提出的募資專案〈別讓鰻魚成為只能在博物館見到的傳奇生物!人工繁殖鰻魚的第一步〉希望能在資金短缺的情況下,找到方法繼續這項研究工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因上溪下海而鮮嫩可口

鰻魚是一種耳熟能詳的食材,牠們生活史卻超乎想像地複雜。日式料理常見的白鰻(又稱日本鰻,Anguilla japonica),幼體出生在馬里亞納海溝附近,剛孵出的鰻魚幼體為半透明、幾乎沒有運動能力的「柳葉魚」,循著洋流漂到大陸邊緣時第一次變態為「玻璃鰻」,漂浮到河口的玻璃鰻開始累積色素,就是每年冬天海口魚人撈捕的「鰻線」,在淡水成長的玻璃鰻成為「黃鰻」,經過數年的發育才再一次變態為「銀鰻」,需要回到海裡才能達到真正的性成熟、配對產卵。

黃永森解釋,鰻魚之所以滑嫩好吃,和牠們的生活史應該有很大關連。用顯微鏡觀察鰻魚的肌肉組織,可以發現牠們的脂肪分布在肌肉纖維間,就像霜降牛肉,脂肪與肌肉交雜。許多魚類最嫩的地方是累積了許多脂肪的魚肚,鰻魚則是全身都散布了脂肪。黃鰻長大就是一系列養胖的過程,脂肪比例可以高達體重的60%,很可能就是為了累積能量提供不進食的銀鰻時期回游到產卵地之用。

歐洲的研究已經證實,黃鰻和銀鰻的發育重點差異之一就在於體脂肪的含量不同,目前已知,黃鰻的體脂肪需要高到某個程度,才會開始變態為銀鰻,而銀鰻則還要等到降海之後才能真正達到性成熟。

OLYMPUS DIGITAL CAMERA
Anguilla japonica” by opencage –  Licensed under CC BY-SA 2.5 via Wikimedia Commons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生命,自有出路?

最近電影《侏儸紀公園》又拍了續集《侏儸紀世界》,許多人非常熟悉這句出自《侏儸紀公園》的名言:「生命自有出路。」但鰻魚複雜的生活史,卻像自找麻煩似的,出路難尋。

黃永森表示,就生殖生理學的角度,鰻魚是個非常有意思的研究對象。大小白鼠這類實驗室常見的飼養的物種反而難研究,因為生活史太快,一眨眼所有的事情都過去了;鰻魚則是另一種困難:所有細節都充滿謎題

長成的鰻魚必須離開長大的河川潛入深海,才能達到性成熟,鰻魚的生活史和鮭魚正好倒過來。鮭魚如果受限某些因素無法降海,仍有機會演化出陸封型的鮭魚,台灣鱒就是個好例子;但假如鰻魚遲遲未能入海,牠們可以在淡水裡長得異常大隻,卻還是不會成熟產卵,停滯在黃鰻時期。2008年就有新聞報導,在日月潭裡捕捉到一隻175公分長、15公斤重的鰻魚,最後發現那是一尾澳洲鰻,推測是人為放到日月潭。

生殖生理學研究主要希望找出影響動物生理的關鍵環境因子,鰻魚入海後,會遭遇鹽分、溫度、深度、光線、運動量等等劇烈變化,究竟是哪個刺激因子誘發了型態變態和性腺發育?從黃鰻變態為銀鰻取決於身體體型,或是年齡?為何有一定比例的鰻魚就是無法人工催熟?目前為止鰻魚的生殖還是充滿謎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也是黃永森今年在〈SciMu科學募資平台〉提出的募資專案〈別讓鰻魚成為只能在博物館見到的傳奇生物!人工繁殖鰻魚的第一步〉想要解決的問題。

P6098340
黃永森介紹實驗室設備。圖/陳亭瑋攝。

一尾一億日圓的人工繁殖鰻

一條白鰻要完成完整的生活史,需要經過溯溪下海,超過三千里的漫長遷徙,因此,人工繁殖鰻魚籠罩了許多難題尚待解決。直到今日,人工養殖的鰻魚種源還是只能來自野外捕捉的鰻苗。

日本鰻魚養殖加工是非常龐大的產業,日本在人工養殖的研究砸下大筆經費。一隻鰻魚的平均產卵量是80萬顆卵,這可說是以「魚海戰術」完成的研究。2000年的時候養出了第一代人工繁殖達到性成熟的個體3隻,平均每隻花費一億日圓(依當時匯率約為新台幣2780萬);目前日本已經養到了 F3(第三代人工繁殖的子代),成本為一尾一千萬日圓(約新台幣256萬),他們期望能做到十年內將成本壓低到一尾一百日元以內。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黃永森自許以自身實驗室設計,綜合不同的環境調控以及人工注射腦下垂體研磨液,能研發出以簡易設備研究完成的白鰻催熟的操作配方,針對人工養殖建立初步可行可推廣的飼養模式。「之前曾經達到過GSI(生殖腺指數)超過20,鰻魚約30多就算性成熟了。」

國內嘗試養殖種鰻往往要大筆投資在設備,由於受限經費以及考量未來的推廣效益,黃永森希望未來參考日本的研究內容,能以簡單而關鍵的設備完成飼養模式的開發。

OLYMPUS DIGITAL CAMERA
黃永森在實驗室飼養鰻魚的設備。圖/陳亭瑋攝。

20年後還看得到鰻魚嗎?

2013年開始,農委會公告除花蓮縣及台東縣,其餘縣市每年自3月至10月底,禁止以任何方式捕撈鰻苗,並輔導各縣市政府公告轄屬至少一條河川之中下游流域,全年禁止以任何方式捕撈鰻魚,讓成鰻降河產卵,以增裕鰻魚資源。農委會之所以採取此措施,主因就是近年全球的鰻苗數量正逐漸降低,台灣的鰻魚養殖產業也因此岌岌可危。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談到大家關心的二十年內還吃不吃得到鰻魚飯,黃永森表示:「我想20年內應該都還看得到,60年就很難講了。」

他認為,因為鰻魚溯溪的生活範圍很廣,所以鰻苗被捕捉殲滅的速度沒那麼快。從台灣、中國大陸沿海一路到東北亞的韓國、日本一帶都是鰻魚生活範圍,這麼大的範圍讓牠們還有一點點喘息的空間,但是在鰻苗日漸減少、價格越來越高的情況下,可以預見捕捉範圍會逐漸擴大。實際上,最有效的資源管理方法就是盡量不要抓,至少在冬天這段人為捕捉最密集的時間裡設立一些限制,好留給鰻魚苗一條生路。

有人提議,採取放流鰻魚作為保育措施。黃永森對此採取較保守的看法,一方面,難以確定人工飼養的個體是否已感染疾病,可能會影響野外的族群;另一方面,被放流的個體很可能還沒成熟,尚未達到自然界鰻魚回歸大海時的生理狀態。近年來的保育趨勢強調「棲地保育」,與其針對一個單一物種用盡資源,有效地保護牠們的棲息環境效用會更大。

eel-645641_1920
圖片來源:pixabay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科學還只是真理大海之前的小貝殼

Q:請黃永森老師提供一些建言給泛科學的讀者。

A:(頓一下)科學不是人生唯一的解答。

對生命科學有接觸的人都知道,這些年做生科研究的成本越來越高,實際上的發現卻越了越少。以這些年很熱門的癌症研究為例子,每個學生報論文結論都說,這個研究可以替癌症治療帶來一線曙光,聽一聽就會覺得,這麼多年來這麼多個一線曙光加起來總該天亮了吧。

並不是說科學方法或科學態度是錯誤的,而是我們常用的科學研究方法重點在於控制變因,找出那個細節對結果最有影響;對於一些複雜系統的解謎能力相對地弱,只強調科學方法有些時候反而會對於解讀問題構成阻礙。就像我們現在談到中醫,中醫的系統不完全科學,有時候卻能解決西醫無法解決的問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科學研究,大概就像牛頓的名言:我們就像在海邊玩的小孩,會為了偶爾撿到的小石頭和貝殼欣喜,卻對面前的真理大海視若無睹。


 

eel-1200x600-scimu

為什麼現在的鰻魚飯越來越貴越來越少?因為到今日所有鰻苗都還是來自越來越少的野外撈捕。想在人工環境下繁殖鰻魚,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本研究需要你支持,挑戰鰻魚人工繁殖第一步:改進刺激種魚卵巢發育之方法。

黃永森的募資專案〈別讓鰻魚成為只能在博物館見到的傳奇生物!人工繁殖鰻魚的第一步

SciMu
5 篇文章 ・ 1 位粉絲
《SciMu科學募資》討論跟科學-募資有關的議題。 不管是您有任何疑問或是建議或單純只是好奇,歡迎連絡contact@scimu.tw或直接在下方提出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