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Gene思書齋】迷失在腦海中停不下來的人

Gene Ng_96
・2015/05/23 ・1890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SR值 495 ・六年級
相關標籤: 停不下來的人 (4)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A490032 9781447259374

有一陣子,我差點懷疑自己是否有強迫症,因為有時出門後,就覺得門窗沒關緊,擔心剛養的小貓會溜出門,所以出門後又回家檢查,然後再出門後又回家檢查……還好只有那麼一陣子而已。

從前也聽說過熱戀就是種強迫症,因為腦中不斷閃出戀人的身影。只是這種「強迫症」顯然過一段時間就會不藥而癒。

聽說強迫症是非常令人困擾的,我身邊可能有些有強迫性格的人,就是一些完美主義者,不過對強迫症的觀感可能就是來自這部影集吧?

強迫症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為何有人會不停地洗手?不停地檢查門窗?把東西排列起一絲不苟?雖然沒有太大的必要。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大衛.亞當(David Adam)為大眾寫了本科普好書《停不下來的人:強迫症,與迷失在腦海中的真實人生》The Man Who Couldn’t Stop: OCD, and the True Story of a Life Lost in Thought)。這本書一出版就獲得英美主流媒體高度重視,《紐約時報》、《泰晤士報》、《衛報》、《獨立報》、《電訊報》、《華盛頓郵報》、《科克斯書評》、《自然》的高度重視,這對科普書而言,是頗罕見的。

《停不下來的人》最受人矚目的是,這是一位科學記者的第一手報導,不僅是他四處訪談而已,他自己就是位強迫症患者,他把自己和強迫症戰鬥的故事公諸於世。

那是一個持久的戰鬥,他患病超過廿年。大學時和女生的短親密接觸後,朋友的嚇唬,他愈來愈擔心染上世紀絕症。他到處都見到愛滋病病毒,從牙刷、浴巾、都有水龍頭和電話都有,他懷疑碰過的東西之前都沾上了愛滋病毒潛藏的血液……

他的擔憂一再攻佔了他的心思,他不停打電話給愛滋病熱線求助,驗了一次又一次的血,他的科學訓練理性地告訴他可能性微乎其微,可是卻無法抗拒心中的魔音。他隱瞞 病情多年,至到女兒出世擔心她也感染,才受夠了向醫生求助,開始藥物的療程(每天200毫克的SSRI抗憂鬱藥),還有團體心理治療和認知行為治療,雖然 沒有完全根治,但或多或少減輕了他的痛苦。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不單純是本回憶錄,《停不下來的人》包 含了許多真實的案例,許多名人包括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1874-1965)也是,他恐懼上船,因為他擔心會情不相禁地跳下海;今天(4/28)是邏輯學家兼數學家哥德爾(Kurt F. Gödel,1906-1978)的誕辰,他晚年患有嚴重的強迫症,老懷疑別人要毒害他,只肯吃妻子親手作的食物,她因病住院後,他就只吃簡單的食物,等 到強迫送到醫院時,體重僅剩30公斤,最後因營養不良而器官衰竭過世;電學先驅特斯拉(Nikola Tesla,1856-1943)對數字「三」有強烈的執念,他寧可與鴿子相處,卻擔心人類和人類的細菌;創造不少經典童話的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1805–1875)老是擔心被活埋,所以床上總會留張紙條說他只是睡著了,不是具屍體XD

最令人震驚的是例子還不少,一位吃掉家裡的一整面牆非洲女學生;紐約市一對不斷囤積垃圾,最後竟然死於垃圾山底的兄弟;被老婆在小雞雞和蛋蛋強加三道鎖的 丈夫;有一個加拿大人被強迫症折磨得受不了了,拿槍轟了自己腦袋,奇蹟地生存下來,更神奇的是他居然根治了,說明強迫症是大腦出了狀況。

提到任何精神疾病,當然不可能繞過佛洛依德(Sigmund Freud,1856-1939),不過《停不下來的人》倒 是把佛洛依德嘲諷了一番,佛洛依德想當然的把強迫症歸咎於童年時自慰的愧咎。除了傳統精神病學,亞當報導了哲學、宗教、演化心理學、遺傳學、神經科學、人 類學、動物學和厭惡治療等等對研究強迫症的最新進展。演化生物學家認為強迫症是心理免疫系統出了亂子,原本一定的強迫個性能夠讓我們免於不潔的東西之侵 害。

強迫症是個頗複雜的疾病,他自己也沒有確切的答案,也沒有保證藥到病除的療法。這是一位被這個疾病囚禁的病人的真實探索,他知道基底核出了狀況,它參與了 記憶,情感和獎勵學習等高級認知功能。可是為何他會患上強迫症呢?他試圖從童年留下的回憶找尋答案,童年時對狗的恐懼、六歲時的喉嚨痛、母親因中風無法抱 他、寵物兔的死亡、愛滋病的廣告等等,會不會或多或少都種下了因?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強迫症盛行率不算低,《停不下來的人》並不算是本自助書籍,不過《停不下來的人》可能為強迫症病患提供了安慰,因為他們並不孤單,以及希望,因為亞當現在好多了,還能幫助大眾瞭解這個疾病。我們的大腦雖然精密,可是出了狀況卻讓人哭笑不得和痛不欲生啊。

 

本文原刊登於The Sky of Gene

文章難易度
Gene Ng_96
295 篇文章 ・ 29 位粉絲
來自馬來西亞,畢業於台灣國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學士暨碩士班,以及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Davis)遺傳學博士班,從事果蠅演化遺傳學研究。曾於台灣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擔任博士後研究員,現任教於國立清華大學分子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從事鳥類的演化遺傳學、基因體學及演化發育生物學研究。過去曾長期擔任中文科學新聞網站「科景」(Sciscape.org)總編輯,現任台大科教中心CASE特約寫手Readmoo部落格【GENE思書軒】關鍵評論網專欄作家;個人部落格:The Sky of Gene;臉書粉絲頁:GENE思書齋

0

8
2

文字

分享

0
8
2
快!還要更快!讓國家級地震警報更好用的「都會區強震預警精進計畫」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01/21 ・2584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本文由 交通部中央氣象署 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 文/陳儀珈

從地震儀感應到地震的震動,到我們的手機響起國家級警報,大約需要多少時間?

臺灣從 1991 年開始大量增建地震測站;1999 年臺灣爆發了 921 大地震,當時的地震速報系統約在震後 102 秒完成地震定位;2014 年正式對公眾推播強震即時警報;到了 2020 年 4 月,隨著技術不斷革新,當時交通部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以下簡稱為地震中心)僅需 10 秒,就可以發出地震預警訊息!

然而,地震中心並未因此而自滿,而是持續擴建地震觀測網,開發新技術。近年來,地震中心執行前瞻基礎建設 2.0「都會區強震預警精進計畫」,預計讓臺灣的地震預警系統邁入下一個新紀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連上網路吧!用建設與技術,換取獲得地震資料的時間

「都會區強震預警精進計畫」起源於「民生公共物聯網數據應用及產業開展計畫」,該計畫致力於跨部會、跨單位合作,由 11 個執行單位共同策畫,致力於優化我國環境與防災治理,並建置資料開放平台。

看到這裡,或許你還沒反應過來地震預警系統跟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IoT)有什麼關係,嘿嘿,那可大有關係啦!

當我們將各種實體物品透過網路連結起來,建立彼此與裝置的通訊後,成為了所謂的物聯網。在我國的地震預警系統中,即是透過將地震儀的資料即時傳輸到聯網系統,並進行運算,實現了對地震活動的即時監測和預警。

地震中心在臺灣架設了 700 多個強震監測站,但能夠和地震中心即時連線的,只有其中 500 個,藉由這項計畫,地震中心將致力增加可連線的強震監測站數量,並優化原有強震監測站的聯網品質。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地震中心的評估中,可以連線的強震監測站大約可在 113 年時,從原有的 500 個增加至 600 個,並且更新現有監測站的軟體與硬體設備,藉此提升地震預警系統的效能。

由此可知,倘若地震儀沒有了聯網的功能,我們也形同完全失去了地震預警系統的一切。

把地震儀放到井下後,有什麼好處?

除了加強地震儀的聯網功能外,把地震儀「放到地下」,也是提升地震預警系統效能的關鍵做法。

為什麼要把地震儀放到地底下?用日常生活來比喻的話,就像是買屋子時,要選擇鬧中取靜的社區,才不會讓吵雜的環境影響自己在房間聆聽優美的音樂;看星星時,要選擇光害比較不嚴重的山區,才能看清楚一閃又一閃的美麗星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地表有太多、太多的環境雜訊了,因此當地震儀被安裝在地表時,想要從混亂的「噪音」之中找出關鍵的地震波,就像是在搖滾演唱會裡聽電話一樣困難,無論是電腦或研究人員,都需要花費比較多的時間,才能判讀來自地震的波形。

這些環境雜訊都是從哪裡來的?基本上,只要是你想得到的人為震動,對地震儀來說,都有可能是「噪音」!

當地震儀靠近工地或馬路時,一輛輛大卡車框啷、框啷地經過測站,是噪音;大稻埕夏日節放起絢麗的煙火,隨著煙花在天空上一個一個的炸開,也是噪音;台北捷運行經軌道的摩擦與震動,那也是噪音;有好奇的路人經過測站,推了推踢了下測站時,那也是不可忽視的噪音。

因此,井下地震儀(Borehole seismometer)的主要目的,就是盡量讓地震儀「遠離塵囂」,記錄到更清楚、雜訊更少的地震波!​無論是微震、強震,還是來自遠方的地震,井下地震儀都能提供遠比地表地震儀更高品質的訊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地震中心於 2008 年展開建置井下地震儀觀測站的行動,根據不同測站底下的地質條件,​將井下地震儀放置在深達 30~500 公尺的乾井深處。​除了地震儀外,站房內也會備有資料收錄器、網路傳輸設備、不斷電設備與電池,讓測站可以儲存、傳送資料。

既然井下地震儀這麼強大,為什麼無法大規模建造測站呢?簡單來說,這一切可以歸咎於技術和成本問題。

安裝井下地震儀需要鑽井,然而鑽井的深度、難度均會提高時間、技術與金錢成本,因此,即使井下地震儀的訊號再好,若非有國家建設計畫的支援,也難以大量建置。

人口聚集,震災好嚴重?建立「客製化」的地震預警系統!

臺灣人口主要聚集於西半部,然而此區的震源深度較淺,再加上密集的人口與建築,容易造成相當重大的災害。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許多都會區的建築老舊且密集,當屋齡超過 50 歲時,它很有可能是在沒有耐震規範的背景下建造而成的的,若是超過 25 年左右的房屋,也有可能不符合最新的耐震規範,並未具備現今標準下足夠的耐震能力。 

延伸閱讀:

在地震界有句名言「地震不會殺人,但建築物會」,因此,若建築物的結構不符合地震規範,地震發生時,在同一面積下越密集的老屋,有可能造成越多的傷亡。

因此,對於發生在都會區的直下型地震,預警時間的要求更高,需求也更迫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地震中心著手於人口密集之都會區開發「客製化」的強震預警系統,目標針對都會區直下型淺層地震,可以在「震後 7 秒內」發布地震警報,將地震預警盲區縮小為 25 公里。

111 年起,地震中心已先後完成大臺北地區、桃園市客製化作業模組,並開始上線測試,當前正致力於臺南市的模組,未來的目標為高雄市與臺中市。

永不停歇的防災宣導行動、地震預警技術研發

地震預警系統僅能在地震來臨時警示民眾避難,無法主動保護民眾的生命安全,若人民沒有搭配正確的防震防災觀念,即使地震警報再快,也無法達到有效的防災效果。

因此除了不斷革新地震預警系統的技術,地震中心也積極投入於地震的宣導活動和教育管道,經營 Facebook 粉絲專頁「報地震 – 中央氣象署」、跨部會舉辦《地震島大冒險》特展、《震守家園 — 民生公共物聯網主題展》,讓民眾了解正確的避難行為與應變作為,充分發揮地震警報的效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此外,雖然地震中心預計於 114 年將都會區的預警費時縮減為 7 秒,研發新技術的腳步不會停止;未來,他們將應用 AI 技術,持續強化地震預警系統的效能,降低地震對臺灣人民的威脅程度,保障你我生命財產安全。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196 篇文章 ・ 300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

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強迫症一族─《停不下來的人》
PanSci_96
・2015/04/21 ・2336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SR值 484 ・五年級

部分病人出現「特殊的偷竊行為,卻找不到任何理由或動機」。現在,偷竊症的案例遠少於強迫症,而相較於一般在商店中順手牽羊的小偷,偷竊症患者的年紀通常比較大,而且就像妥瑞氏症患者一樣,他們在偷竊前備感焦慮,偷竊後反而鬆了口氣。類似的疾患還有購物癖(或稱強迫購買症),它曾於一百年前短暫出現在精神醫學的教科書中。

另一項帶來極大困擾的衝動控制疾患是拔毛症。顧名思義,就是患者經常拔自己的頭髮,一旦到了東禿一塊、西禿一塊的地步,他們就會用假髮遮住。拔毛症患者所拔的通常是頭髮,但也有人偏好拔睫毛或陰毛,有些患者甚至完全沒察覺到自己的行為:一名因嚴重拔毛症而接受治療的男子,某次開車的時候低頭一看,赫然發現儀表板上竟然布滿自己的頭髮。有些患者則會吃毛髮:一名三十四歲的土耳其熟女連吃了十年的頭髮,最後醫生不得不動手術,取出塞滿她胃部的髮球。髮球一旦超過胃的負荷而被擠進腸道,就是醫師所說的「毛石腸梗阻症候群」,俗稱「長髮公主症候群」,名字源自格林童話《長髮公主》,但這個症狀可是會致命的。

還有一種疾患叫做「摳皮症」,患者不斷摳抓皮膚上的斑點、結痂等凸起或瑕疵,一天可以抓上好幾個小時,就連睡覺時也一樣。約有三分之一的摳皮症患者,甚至會吃掉自己摳下來的碎屑;部分患者還會用細針、大頭針、刮鬍刀和除針器等工具輔助。這些舉動都可能導致極為嚴重的後果。美國東部有名男子曾將患有摳皮症的妻子緊急送醫,因為他一回到家,看到妻子脖子上有個血淋淋的大傷口,看起來活像是彈孔,直覺以為她身受槍傷。

他的妻子聲稱脖子上有顆粉刺,動不動就會用指甲摳抓。那天,她拿了支鑷子來摳粉刺,甚至往皮膚下挖、深入皮下組織,最後碰到了肌肉;她用鑷子夾著自己的肉,一次又一次向下摳,差點就刺穿了頸動脈。萬一真的到了這種地步,她勢必會因失血過多而死亡。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名女子是會計師,腦筋很好又口齒伶俐,各方面都十分正常,唯一的問題就是摳皮症。她對自己的皮膚外觀十分在意,簡直到了妄想的地步。她從四十四歲開始出現摳抓的毛病,而令她備感挫折的是,所有諮詢過的醫生都不了解她;對她來說,摳抓的動機並不是要傷害自己,而是要去除皮膚上的瑕疵。她會指著自己的臉,堅稱某塊皮膚有異狀,而且不承認自己有任何誇大;事實上,她身上所有的瑕疵,全都是自己狂抓腿部、手臂和臉部所留下的傷疤。

強迫症光譜上最令人煎熬的症狀,應當是「身體畸形恐懼症」。這個症狀會讓人過度在意外表的缺陷,通常是不滿意自己的樣子,但有時候是挑剔別人的容貌(所謂的「身體畸形恐懼投射症」)。這類患者的男女比例相當,多半是在意自己臉上或頭部的瑕疵,就算是一點點皺紋,他們都能當成難看無比的畸形。他們每天會花好幾個小時,強迫執行特定的儀式,可能是反覆檢查鏡中的自己,或者刻意上好幾層妝。這些患者多半認為自己外表的缺陷會嚇到其他人,有人甚至把自己關在家裡;即使出門,也要戴上假髮、帽子、墨鏡等配件,或是走路要維持特定姿勢;有些人只要經過商家或汽車的窗戶,就一定要照一下鏡子;還有人會把家裡所有的鏡子都蓋上毛巾。大部分患者都要再三確定自己外貌正常才能安心,且約有四分之一的患者會出現自殺的念頭。

不過,這種恐懼症並不新奇。早在一八九一年,義大利精神科醫師恩里科.摩瑟利就接手過類似病例,他說:「病人在日常生活中,會忽然萌生對身體畸形的恐懼,無論是說話、讀書或吃飯到一半,隨時隨地都可能出現這種念頭。」根據統計,目前約有一%至二%的人口罹患這種疾病。但是就跟強迫症一樣,患者本身羞於啟齒,再加上醫生不夠敏銳,導致診斷出來的病例比實際上要少。身體畸形恐懼症患者往往把真正的想法藏在心裡,因為怕別人會嗤之以鼻,批評他們虛榮或自戀;在臨床上,這些患者也比強迫症患者更容易被判定為妄想,因為他們較不會認知到自己的念頭或行為有多麼荒唐。

有人會把身體畸形恐懼症和「肢體健全認同障礙」混淆。所謂的肢體健全認同障礙,指的是身體健全的人覺得多了一隻手或一隻腳,因此會要求醫師幫自己截肢;如果醫師拒絕動手術,患者就會試著用斧頭、菜刀或自製的裁切器來完成心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如果腦袋浮現的擾人念頭跟外表無關,而是跟健康有關,那就有可能是「慮病症」。就像我們會形容某人「有點強迫症的傾向」,這個症狀也已經脫離了原本的臨床定義。許多人以為,慮病症患者就是對鼻塞和咳嗽等小毛病大驚小怪,或者一頭痛就擔心長了腦瘤。

這種症狀聽起來好像不嚴重—還讓人覺得有點蠢,但是真正的慮病症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所受的煎熬,其實並不亞於強迫症患者:對罹病的焦慮轉變成執念,再用繁複冗長的強迫行為去壓抑。他們會自己量體溫、脈搏和血壓,反覆檢查自己的吞嚥能力、追蹤尿液和排便情況,並留意疑似癌症的腫塊。有些患者本來健健康康,但身體經過百般折騰後,反而出現變化或不適。他們也需要獲得別人的安撫才能放心,包括親朋好友、醫師、專家、醫院專線、網友等等。強迫症是源於內心的念頭,慮病症則沉溺在身體的感受,並將影響加以誇大。

厭食症和暴食症等飲食疾患,同樣有與強迫症明顯相同之處。重複出現的強烈念頭,迫使患者採取特定的行為模式來減少焦慮,譬如拒絕進食或吃個不停,隨之而來的就是催吐或劇烈運動等強迫行為。其中,刻意壓抑念頭似乎是關鍵所在。暴食症患者很厭惡自己的飲食習慣,努力克制卻不得要領,反而更容易出現暴食的行為。厭食症患者的執念和強迫行為則可能無關食物或體重,包括想把東西對稱排列等非理性的欲望。

t0400021 (1)本文摘自泛科學2015四月選書《停不下來的人:強迫症,與迷失在腦海中的真實人生》,究竟出版社出版。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PanSci_96
1217 篇文章 ・ 2147 位粉絲
PanSci的編輯部帳號,會發自產內容跟各種消息喔。

0

9
5

文字

分享

0
9
5
壞念頭─《停不下來的人》
PanSci_96
・2015/04/21 ・1815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SR值 482 ・五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俄國小說家托爾斯泰深知,人類的理智無法趕走不想要的念頭。他小時候會跟哥哥和妹妹玩個遊戲:世上有個叫「螞蟻兄弟會」的祕密社團,有許多美好的事物等待成員發掘,而入會的唯一條件就是必須站在房間角落,而且不能想到北極熊。但無論再怎麼努力,托爾斯泰和其他兄妹都辦不到。

忍不住一直想我嗎?source:tableatny
忍不住一直想我嗎?source:tableatny

同時代的杜斯妥也夫斯基也知道北極熊的事。他在一八六三年出版的《冬記夏日印象》中寫道:「努力讓自己不去想北極熊,北極熊卻像詛咒一般,無時無刻不在腦中。」百年後,杜斯妥也夫斯基的這段話,出現在美國雜誌《花花公子》的一篇文章中,當時還是心理系學生的丹尼爾.維格納剛好讀到。

維格納後來成了哈佛大學心理學家。二○一三年七月,他因運動神經元疾病過世。他生前負責管理哈佛大學的「心理控制實驗室」,最為人知的莫過於「白熊實驗」,足以解釋為什麼我們在騎腳踏車時,即使看到前方路面有洞,還是會騎進洞裡去,也能說明為何禁忌的愛戀總是最具快感;而足球員罰球時,為什麼越不想踢向守門員,越容易事與願違。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二○○九年,維格納在聲譽卓著的《科學》期刊上發表一篇文章,標題為〈思想、語言和行為為何沒有最壞,只有更壞〉。從重點來看,他的研究說明了擾人的念頭為什麼在侵入腦袋後就揮之不去,以及為什麼有些人特別不易擺脫這些念頭,並提及執念產生的過程。

德州聖安東尼奧市的三一大學距離阿拉莫要塞不遠,與北極熊根本八竿子打不著;不過在一九八○年代,維格納在這裡以科學方法,請部分學生重現托爾斯泰的實驗:他們必須努力不去想白熊。

學生很快就發現,要不想到白熊實在太難了;另一組學生的任務則相反,必須盡可能想著白熊,白熊也就不斷在腦海中浮現(維格納要他們按鈴,方便記錄白熊出現的次數)。讓人意想不到的是,當維格納把兩組的任務交換,原本努力不去想白熊的學生,現在完全不用刻意去想,腦袋就源源不絕地冒出白熊,次數多於原本要刻意想著白熊的那組。

經過後人多次重複實驗,都得到類似的結果。想壓抑討人厭的念頭雖然不是沒有可能,但要做到真的有夠困難;而且越用力壓抑,等到不需要壓抑時,念頭反而出現得越頻繁。心理學教科書指出,這就是壓抑念頭產生的反彈效應,許多心理學家稱為「白熊效應」:費盡心力趕走煩人的念頭,只會強化它反撲而來的力道。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套句愛爾蘭名作家王爾德的話,如果你「什麼都能抗拒,但就是抗拒不了誘惑」,就會明白要壓抑念頭根本就是難上加難;曾試過戒菸或節食的人,想必也點滴在心頭。渴求和欲望隆隆作響,就像白熊在外頭拚命拍門。

說來真是諷刺,越是壓抑想法,它越會反撲,這足以說明許多不尋常的行為。例如,最努力鞭策自己戒菸的人,通常是最難成功的那個。我們的大腦一旦被執念入侵,就會把它解讀成渴望,於是癮君子越抗拒香菸,內心的渴望也就越加倍放大。研究顯示,戒菸一再失敗的人,確實比較容易壓抑自己的想法。暴飲暴食的胖子也是一樣,他們極力抗拒巧克力或洋芋片,但對零食的欲望反而有增無減。而如果在睡前刻意壓抑某個念頭,它就很可能在夢中出現。

為什麼會這樣呢?根據大腦的理論,白熊效應主要牽涉兩種運作機制。第一種是「分神」,也就是為了不想到白熊,我們必須找個替代品,例如回憶早餐吃了什麼。但在這之前,我們要知道自己想躲開什麼念頭,所以大腦為了確定目標就是「白熊」,必須刻意想起牠,偏偏這又是我們最初想避開的。第二種是「監控」,用來確定目標已經消失,也就是腦中不再出現討厭的白熊。這種機制會在潛意識中自動執行,所以不需要耗費心力。

分神(也就是壓抑念頭)和監控是完全相反的,因為分神需要刻意為之,所以無法持續太久。心理學家認為,因為監控較不花力氣,運作時間較長,使得我們的大腦持續尋找目標。結論就是:刻意抗拒厭惡的念頭,只會讓它出現得更加頻繁。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不代表我們無法趕走侵入腦袋的想法—至少會有短暫的效果。利用別的事情分散注意力,不讓腦袋閒下來,基本上就很有用了,但問題在於:很難維持太久。德國滑雪好手馬庫斯.瓦斯邁爾頂多只能撐三分鐘—這已經足以創下世界紀錄了。

t0400021 (1)本文摘自泛科學2015四月選書《停不下來的人:強迫症,與迷失在腦海中的真實人生》,究竟出版社出版。

PanSci_96
1217 篇文章 ・ 2147 位粉絲
PanSci的編輯部帳號,會發自產內容跟各種消息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