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一段粉末與孔洞的故事:開口大小和粉末堆積的關係

黃誠熙(Sky Huang)
・2015/05/02 ・2328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SR值 553 ・八年級

source:nile
source:nile

文/黃誠熙(Sky Huang),目前為UCLA材料系博士候選人

當我們往罐子中倒入粉末,像是把奶粉灑進奶粉罐裡、把鹽倒進鹽罐裡,或是將較大的顆粒,像是把咖啡豆倒入咖啡機之中,是否有注意過這些粉末、顆粒在罐底的樣子呢?當我們稍微觀察它們,會發現這些粉末在罐子底部堆積,像沙漏一般的形成了一個小山丘。

然而,當我們把畫面放大,觀察粉末的微觀的狀況,會發現這些看似堆積得相當緊實的粉末,其實之間有非常多的空隙!如果我們把這些粉末當成成許多顆同樣大小的球,罐子就像是小朋友的球池,而我們就像高大的巨人,把球倒入球池中,就不難想像在這些小球之間存在這許許多多的空隙了。

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有時候會希望增加或減少空隙的比例:譬如說,我們把米倒入米桶中,會希望米桶可以裝的米越多越好,也就是希望空隙的比例越少越好。在工業上這些空隙的控制也就更為重要,若是空隙的比例過少,粉末就可能會產生結塊。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因此,我們可能會想知道,有什麼因素會影響空隙的比例呢?也就是說,我們會想知道如何可以讓粉末堆積得比較緊密,或是比較蓬鬆。

這種現象能以電腦模擬的方法來研究,稱為離散單元法(Discrete Element Method, DEM)[1][2][3]。這種模擬是從分子動力學模擬(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s)演進而來的。

飄下的粉末被考慮成一顆一顆性質相同的圓球,當兩顆球碰撞在一起的時候,會藉由給定的作用力互相作用,這些作用力用來模擬兩顆球碰撞之後彈開,遠離彼此,或是兩顆球表面互相摩擦而減緩彼此的速度。罐子、瓶子等容器則被模擬成一個空心的圓柱體,使用類似於圓球的作用力和撒入的球作用。藉由這種電腦模擬方法,我們可以研究使用不同撒入粉末的方法對於顆粒間緊密程度的影響。

Kang, et al., Computers and Geotechnics 39, 98 (2012) [4]
Kang, et al., Computers and Geotechnics 39, 98 (2012) [4]

可能會影響顆粒間緊密程度的其中一種因素是撒粉末的撒入口大小。想像粉末是從一個開口「流」入容器中,那開口的大小就有可能影響緊密程度。因此,我使用離散單元法,做了一系列的模擬,研究撒粉末的開口大小對於粉末堆積的緊密程度的影響。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Landry et al., PRE 67, 041303 (2003) [1]
Landry et al., PRE 67, 041303 (2003) [1]

模擬的計算是使用LAMMPS分子模擬套裝軟體進行模擬[5]。模擬情況就像上圖所示。圓柱罐子的半徑為10,而撒入的開口為一圓盤型的空間,分別使用四種不同的開口半徑r=2, 4, 6, 8撒入20000顆圓球。在此模擬中,空氣阻力造成的影響忽略不考慮。以下是實際模擬過程的影片:

r=2 (較小開口)

r=6 (較大開口)

從影片中可以發現開口變大的時候撒顆粒的速度比較快。下面一張圖為圓柱內顆粒數目隨時間的變化的圖,橫軸是時間,縱軸是數目。由於撒入的顆粒數目均為20000顆,因此四個模擬都在一樣的數目停止。然而,到達所花的時間不同:r=2噴嘴小,花的時間大約是r=8的16倍(半徑差4倍,面積差16倍),符合直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wrf

 

接著我們就可以來研究緊密程度。首先必須要定義緊密程度:在材料科學上,緊密的程度是藉由堆積因子(Packing Factor)來描述。

我們知道所有的體積=球佔有的體積+空隙的體積,因此,我們可以定義堆積因子= 球佔有的體積 / 總體積,這個堆積因子越大,球堆積的情況就越緊密。最緊密的一種堆積方式稱為最密堆積(Close Packed),其堆積因子約為0.74,堆疊方式如下圖:

維基百科圖片 [6]
維基百科圖片 [6]

下圖為噴撒結束後堆積因子隨堆疊粉末高度的變化過程,橫軸是不同的高度,從0~100顯示越來越高,縱軸是區域內的堆積因子,而四種不同顏色的線條分別代表不同大小的開口大小,左下方小圖則是放大高度0~60之間。

fgerg

首先看到堆積因子大概是在0.58左右,是合理的情況,因為粉末是隨機的堆積,因此無法達到最密堆積的緊密程度。接著發現在高度大約50的位置曲線急速下降至0,是粉末的累積的高度。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來比較不同開口半徑的堆積因子,發現開口越大緊密程度越高,例如說r=8足足比r=2大了0.02。這結果似乎蠻符合直覺的,從影片中我們可以看到,開口小的情況下掉落的顆粒會先落在中間區域失去了動能慢慢滾落旁邊區域,所以沒有足夠的穿透空隙能力;如果一次掉落很多顆粒到表面,那動能很大的球會互相穿透空隙而填滿孔洞。

模擬中沒有考慮空氣阻力影響,如果加入了空氣阻力,那小球的質量就會影響結果(註一)。加入空氣阻力之後,我們就可以研究若是開口不是垂直向下,而是有一個側向的角度時,堆疊的緊密程度的變化。

另一個相關的研究議題是所謂「巴西豆效應」。人們發現一個裝著巴西豆和麥片的罐子,若是將其上下搖動,巴西豆會慢慢地往上移動,最後上層會全部充滿巴西豆,而麥片則是會沉在底部。其原理是在輕微震盪的過程中較小的顆粒會順著大顆粒中的縫隙「沉」下去,而大顆粒就因此而浮了起來。然而,真正的機制目前科學家仍然不是完全了解。

  • 註一:在沒有空氣阻力的情況下,重力、反彈力,以及摩擦力都正比於質量,因此在模擬中作用力其實是可以互相比較,因此質量m就可以互相消掉而不是決定因素;空氣阻力則和質量沒有關係,僅和物體運動的速度有關。因此,加入空氣阻力之後質量就不能互相消掉,而成為一個因素。不同的質量會造成降落中的球體有不同的「終端速度」,而因此,使用不同顆粒質量將會大幅改變撒粉過程中觀察到的現象,以及堆疊的結果。

參考資料: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1] James W. Landry, Gary S. Grest, Leonardo E. Silbert, and Steven J. Plimpton, “Confined granular packings: Structure, stress, and forces”, Physical Review E 67, 041303 (2003)
  • [2] Leonardo E. Silbert, Deniz Ertas, Gary S. Grest, Thomas C. Halsey, Dov Levine, and Steven J. Plimpton, “Granular flow down an inclined plane: Bagnold scaling and rheology Leonardo”, Physical Review E 64, 051302 (2001)
  • [3] Leonardo E. Silbert, Deniz Ertas, Gary S. Grest, Thomas C. Halsey, and Dov Levine, “Geometry of frictionless and frictional sphere packings”, Physical Review E 65, 031304 (2002)
  • [4] Dong Hun Kang, Tae Sup Yun, Yun Man Lau, Yu Hsing Wang, “DEM simulation on soil creep and associated evolution of pore characteristics”, Computers and Geotechnics 39, 98 (2012)
  • [5]LAMMPS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or
  • [6]Cubic crystal system/ wiki
文章難易度
黃誠熙(Sky Huang)
5 篇文章 ・ 0 位粉絲
黃誠熙(Sky Huang), 目前為UCLA博士候選人。

0

9
2

文字

分享

0
9
2
快!還要更快!讓國家級地震警報更好用的「都會區強震預警精進計畫」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01/21 ・2584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本文由 交通部中央氣象署 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 文/陳儀珈

從地震儀感應到地震的震動,到我們的手機響起國家級警報,大約需要多少時間?

臺灣從 1991 年開始大量增建地震測站;1999 年臺灣爆發了 921 大地震,當時的地震速報系統約在震後 102 秒完成地震定位;2014 年正式對公眾推播強震即時警報;到了 2020 年 4 月,隨著技術不斷革新,當時交通部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以下簡稱為地震中心)僅需 10 秒,就可以發出地震預警訊息!

然而,地震中心並未因此而自滿,而是持續擴建地震觀測網,開發新技術。近年來,地震中心執行前瞻基礎建設 2.0「都會區強震預警精進計畫」,預計讓臺灣的地震預警系統邁入下一個新紀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連上網路吧!用建設與技術,換取獲得地震資料的時間

「都會區強震預警精進計畫」起源於「民生公共物聯網數據應用及產業開展計畫」,該計畫致力於跨部會、跨單位合作,由 11 個執行單位共同策畫,致力於優化我國環境與防災治理,並建置資料開放平台。

看到這裡,或許你還沒反應過來地震預警系統跟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IoT)有什麼關係,嘿嘿,那可大有關係啦!

當我們將各種實體物品透過網路連結起來,建立彼此與裝置的通訊後,成為了所謂的物聯網。在我國的地震預警系統中,即是透過將地震儀的資料即時傳輸到聯網系統,並進行運算,實現了對地震活動的即時監測和預警。

地震中心在臺灣架設了 700 多個強震監測站,但能夠和地震中心即時連線的,只有其中 500 個,藉由這項計畫,地震中心將致力增加可連線的強震監測站數量,並優化原有強震監測站的聯網品質。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地震中心的評估中,可以連線的強震監測站大約可在 113 年時,從原有的 500 個增加至 600 個,並且更新現有監測站的軟體與硬體設備,藉此提升地震預警系統的效能。

由此可知,倘若地震儀沒有了聯網的功能,我們也形同完全失去了地震預警系統的一切。

把地震儀放到井下後,有什麼好處?

除了加強地震儀的聯網功能外,把地震儀「放到地下」,也是提升地震預警系統效能的關鍵做法。

為什麼要把地震儀放到地底下?用日常生活來比喻的話,就像是買屋子時,要選擇鬧中取靜的社區,才不會讓吵雜的環境影響自己在房間聆聽優美的音樂;看星星時,要選擇光害比較不嚴重的山區,才能看清楚一閃又一閃的美麗星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地表有太多、太多的環境雜訊了,因此當地震儀被安裝在地表時,想要從混亂的「噪音」之中找出關鍵的地震波,就像是在搖滾演唱會裡聽電話一樣困難,無論是電腦或研究人員,都需要花費比較多的時間,才能判讀來自地震的波形。

這些環境雜訊都是從哪裡來的?基本上,只要是你想得到的人為震動,對地震儀來說,都有可能是「噪音」!

當地震儀靠近工地或馬路時,一輛輛大卡車框啷、框啷地經過測站,是噪音;大稻埕夏日節放起絢麗的煙火,隨著煙花在天空上一個一個的炸開,也是噪音;台北捷運行經軌道的摩擦與震動,那也是噪音;有好奇的路人經過測站,推了推踢了下測站時,那也是不可忽視的噪音。

因此,井下地震儀(Borehole seismometer)的主要目的,就是盡量讓地震儀「遠離塵囂」,記錄到更清楚、雜訊更少的地震波!​無論是微震、強震,還是來自遠方的地震,井下地震儀都能提供遠比地表地震儀更高品質的訊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地震中心於 2008 年展開建置井下地震儀觀測站的行動,根據不同測站底下的地質條件,​將井下地震儀放置在深達 30~500 公尺的乾井深處。​除了地震儀外,站房內也會備有資料收錄器、網路傳輸設備、不斷電設備與電池,讓測站可以儲存、傳送資料。

既然井下地震儀這麼強大,為什麼無法大規模建造測站呢?簡單來說,這一切可以歸咎於技術和成本問題。

安裝井下地震儀需要鑽井,然而鑽井的深度、難度均會提高時間、技術與金錢成本,因此,即使井下地震儀的訊號再好,若非有國家建設計畫的支援,也難以大量建置。

人口聚集,震災好嚴重?建立「客製化」的地震預警系統!

臺灣人口主要聚集於西半部,然而此區的震源深度較淺,再加上密集的人口與建築,容易造成相當重大的災害。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許多都會區的建築老舊且密集,當屋齡超過 50 歲時,它很有可能是在沒有耐震規範的背景下建造而成的的,若是超過 25 年左右的房屋,也有可能不符合最新的耐震規範,並未具備現今標準下足夠的耐震能力。 

延伸閱讀:

在地震界有句名言「地震不會殺人,但建築物會」,因此,若建築物的結構不符合地震規範,地震發生時,在同一面積下越密集的老屋,有可能造成越多的傷亡。

因此,對於發生在都會區的直下型地震,預警時間的要求更高,需求也更迫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地震中心著手於人口密集之都會區開發「客製化」的強震預警系統,目標針對都會區直下型淺層地震,可以在「震後 7 秒內」發布地震警報,將地震預警盲區縮小為 25 公里。

111 年起,地震中心已先後完成大臺北地區、桃園市客製化作業模組,並開始上線測試,當前正致力於臺南市的模組,未來的目標為高雄市與臺中市。

永不停歇的防災宣導行動、地震預警技術研發

地震預警系統僅能在地震來臨時警示民眾避難,無法主動保護民眾的生命安全,若人民沒有搭配正確的防震防災觀念,即使地震警報再快,也無法達到有效的防災效果。

因此除了不斷革新地震預警系統的技術,地震中心也積極投入於地震的宣導活動和教育管道,經營 Facebook 粉絲專頁「報地震 – 中央氣象署」、跨部會舉辦《地震島大冒險》特展、《震守家園 — 民生公共物聯網主題展》,讓民眾了解正確的避難行為與應變作為,充分發揮地震警報的效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此外,雖然地震中心預計於 114 年將都會區的預警費時縮減為 7 秒,研發新技術的腳步不會停止;未來,他們將應用 AI 技術,持續強化地震預警系統的效能,降低地震對臺灣人民的威脅程度,保障你我生命財產安全。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196 篇文章 ・ 300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

0

2
1

文字

分享

0
2
1
減碳新招:二氧化碳再利用!光觸媒材料可以把二氧化碳還原成工業化學原料?——專訪中研院原分所陳貴賢特聘研究員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_96
・2023/11/03 ・5793字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本文轉載自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為「中研院廣告」

  • 採訪撰文|簡克志
  • 責任編輯|簡克志
  • 美術設計|蔡宛潔

降低碳排還不夠,奈米材料幫你直接減少二氧化碳!

氣候變遷問題日益嚴重,2023 年 9 月成為全球有史以來最熱的月份,臺灣夏天飆破 38 ℃ 的頻率逐漸增加。為了避免地表升溫超過工業化前水準的 +1.5 ℃,世界各國訂出 2050 年淨零排放的目標,設法減少大氣中的溫室氣體。減碳解方除了低碳電力之外,直接減少二氧化碳也是一條路徑。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專訪院內原子與分子科學研究所陳貴賢特聘研究員,他的研究專長是奈米能源材料,我們將介紹一種複合光催化材料:硫化鋅(ZnS)/硫化銦鋅(ZnIn2S4,簡稱 ZIS),在太陽光照射下,此材料表面發生的氧化還原反應,會將二氧化碳還原成有用的工業化學原料!

為了避免全球升溫超過工業化前水準的 +1.5 ℃,我們需要減少碳排放與開發負碳技術,並盡量在 2050 年左右達到全球溫室氣體淨零排放量的目標。所謂的「工業化前水準」是指 1850-1900 年的平均溫度。
圖|iStock

地球「保冷」計畫——減碳是關鍵

我們每天排放多少二氧化碳?根據 Our World in Data 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數據,2021 年全球每人排放的二氧化碳為 4.69 噸,而燃燒 1 公升的汽油大概會產生 2.3 公斤的二氧化碳。換算一下,每人每天排放二氧化碳約為 12.8 公斤,相當於每人每天消耗 5.6 公升的汽油!

根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的特別報告「全球暖化 1.5 ℃」,人類活動排放的溫室氣體,已經讓地球表面平均溫度上升了 1 ℃。若以人類目前經濟模式發展下去,碳排放量可預期將不斷上升,大量溫室氣體將讓暖化現象與極端天氣事件更加劇。

氣候科學家警示,地球表面平均溫度需控制在 +1.5 ℃ 以內 註 1,否則將有不可逆的後果,例如生物多樣性大幅度降低的風險。因此,世界各國有了 2050 年淨零排放的共同目標,並不是說都不排碳了,而是要設法讓溫室氣體的碳排放量和碳減少量相互抵消,達到「淨零」的目標。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要達到淨零的目標,除了尋找與開發減碳電力之外,直接減少二氧化碳也是一個方法。想像一下,如果可以像植物一樣,只要照太陽光,就把二氧化碳變成有價值的碳氫化合物,聽起來不錯吧?但是二氧化碳做為燃燒後的產物已相當穩定,要如何以人工方式讓二氧化碳再次參與反應?

我們可運用「陽光」與「光催化材料」(又稱光觸媒,photocatalyst),不僅可以減碳,還能產生有價值的碳氫化合物,是一種「一舉兩得」的方法!

光觸媒(光催化)材料是什麼?

在談到光催化材料之前,先複習一下「催化劑」這個概念,催化劑不參與化學反應,但是它讓原先不可能的化學反應變得可行!陳貴賢分享,這就像過去從臺北到宜蘭需要翻過雪山,經過九彎十八拐的北宜公路;但如今有了「雪山隧道」之後,就大大降低臺北到宜蘭的時間與難度。「雪山隧道」就是臺北通往宜蘭的催化劑。

除此之外,催化劑也可以說是推進人類歷史發展的重要角色!在過去,農作物施肥只有天然氮肥可以使用,產量有限。而肥料意味著糧食增加與生產力增加,《巫師與先知》這本書就提到位於秘魯的鳥糞島嶼成為各家跨國公司必爭之地。另一方面,波斯人也在各地建造供鳥類休息的高塔,用來收集當肥料用的鳥糞。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到了近代,陳貴賢提到在 20 世紀初,德國科學家哈伯(Fritz Haber)透過催化劑,在高溫高壓的條件下,以鐵粉做為催化劑,讓氮氣和氫氣轉換成氨。這讓人工固氮成為可能,人類不用再依賴緩慢的生物固氮反應就可以合成化學氮肥,農作物產量也大幅提昇。

本文主角「光催化材料」,顧名思義就是協助光化學反應的催化劑,但光催化材料與一般催化劑不同的地方在於,其化學反應通常發生在固態的表面環境,目標反應物、光子和電子都有參與反應。

比起光催化材料,你可能更常聽到它的同義詞「光觸媒」,例如某某產品宣稱具有「奈米光觸媒消毒」的功能,其實就是照射足夠的光,讓材料表面的氧化還原反應把細菌分解。而之所以光觸媒需要做到奈米尺寸,這是因為奈米小顆粒可以改變物質的電子能量結構,且大幅增加反應的表面積,讓光催化反應更有效率。

陳貴賢:「一個高表面積的奈米粉末,它的表面積可能是薄膜的一萬倍,甚至於十萬倍。」

給你電子,還你原形!光催化材料上的氧化還原反應是怎麼發生的?

光催化材料之所以能夠減少二氧化碳,是因為照光後材料表面發生「氧化還原反應」,氧化反應會失去電子,還原反應會得到電子。陳貴賢與團隊開發的複合光催化材料:硫化鋅(ZnS)/硫化銦鋅(ZnIn2S4,簡稱 ZIS),可以讓二氧化碳還原成甲醇(CH3OH)和乙醛(CH3CHO),這兩種產物都是工業常用的化學原料。反應式如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要持續減少二氧化碳,就要持續發生上述還原反應,持續供給電子。不過,我們要怎麼讓電子快速又順利的補充到材料表面?這裡就開始涉及到半導體的核心問題:電子與電洞的產生、分離和傳輸

陳貴賢與團隊開發的複合光催化材料:ZnS/ZIS,是結合兩種奈米半導體材料,透過水熱法合成,將 0 維的 ZnS 奈米顆粒沉積在 2 維的 ZIS 奈米片之上,形成 0D-2D 結構的 ZnS/ZIS 複合物,就像製作巧克力豆餅乾,不過要複雜得多。

陳貴賢團隊將 0 維的 ZnS 奈米顆粒沉積在 2 維的 ZIS 奈米片之上,就好像做巧克力豆餅乾一樣,形成複合的異質半導體,做為光催化材料用途。左圖是示意圖,右圖是電子顯微鏡下的照片,Zn:In 比例為 1:0.46。
圖|研之有物(資料來源|Nano Energy

既然 ZnS/ZIS 是半導體,當受到光照之後,原來的價帶(valence band)電子會被光激發成導帶(conduction band)電子,原本價帶電子佔據的位置則留下一個空位,就是電洞。電子和電洞的遷移,就是半導體形成電流的原因,因此電子和電洞都稱為「載子」(charge carrier)

還記得上面的還原反應嗎?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對光催化材料來說,為了在光照環境下把二氧化碳還原成乙醛和甲醇,必須獲得穩定的電子來源,材料內部要迅速補充電子到表面,因此:

照光產生的電荷載子數量越多越好;產生的電子和電洞要傾向分離,分得越遠越好;電子和電洞越快移動到表面參與反應越好。

載子輸送要快速穩定,首先照光產生的載子要多,就有更多電子和電洞參與反應。分離載子是為了避免復合,照光產生的電子和電洞很容易復合,一旦復合,等同於減少載子。再來是載子越快移動到表面越好,可以讓每次的氧化還原反應都是最佳效率。

尋找最有效的光催化材料

陳貴賢團隊總共做了 4 種不同比例的 ZnS/ZIS 光催化材料,依照 Zn:In 比例 1:0.12、1:0.26、1:0.46 和 1:0.99,分別標記為 ZnS/ZIS-1、ZnS/ZIS-2、ZnS/ZIS-3 和 ZnS/ZIS-4。其中,ZnS/ZIS-3 的光催化效果最好,可以有效減少二氧化碳,產生最多的乙醛和甲醇(如下圖)。

水熱法製備的 ZnS/ZIS-3 光催化效果最好,可以有效減少二氧化碳,產生最多的乙醛和甲醇。最右邊是將 ZnS 和 ZIS 簡單物理混合的對照組,沒有介面效應的輔助,催化效果不佳。
圖|研之有物(資料來源|Nano Energy

為了驗證光催化材料產生有效載子的效率,陳貴賢團隊計算了 ZnS/ZIS-3 的總 AEQ 值(apparent quantum efficiency),用來評估「照到光催化材料上的每顆光子數量,產生了多少實際參與催化反應的電子數」。測量之後,ZnS/ZIS-3 的 AEQ 值為 0.8%,量子效率比單獨的 ZnS 材料提高了將近 200 倍!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也是為什麼陳貴賢團隊要使用兩種不同的材料結合,因為單一半導體材料照光產生的電子和電洞有很高的復合機率,選擇兩種不同的半導體材料組合,讓兩種材料形成特殊的「能量階梯」就可以有效分離電子和電洞,並且把電子送到它該去的材料表面。

此外,使用兩種半導體材料的好處還有「二次激發電子到更高能階」,以符合光催化反應的能量門檻,自由電子掙脫 ZnS 的束縛之後,繼續往 ZIS 跑,光的能量會繼續把電子往上送到更高能級的材料表面,還原二氧化碳的反應在此發生。

Z 字形跑比較快!控制材料之間的微應變提升氧化還原效率

關於光催化材料的二次激發,陳貴賢提到:「材料低能階,然後光子進來後,把電子激發到高能階去做反應,太陽能電池也是這樣。但是呢,有時候沒那麼剛好,例如激發後的能階不夠高,雖然激發上去了,但電子沒有辦法跟二氧化碳做反應。那我把兩個材料拼在一起,電子上去以後又下來,然後再吸收第二個光子上去,那就變得很高了,高了以後它的反應效率就提升很多。」

如果我們把光催化材料的二次激發過程畫成示意圖,如下圖所示,電子在 ZnS 束縛區受到第一次光子的激發,變成自由電子,接著經過設計完善的材料介面,先降到較低的 ZIS 束縛區,受到第二次光子的激發,再次變成自由電子,跑到光催化材料的表面,和二氧化碳發生還原反應,將二氧化碳變成可再利用的乙醛和甲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看看電子走過的路,如果向左歪著頭看,是不是就是一個 Z 字呢?科學家把這個過程稱為「直接 Z 方案」(Direct Z-scheme)。「直接」的意思是,電子從 ZnS 跑到 ZIS 的過程,不需要再經過一個中間地帶,降低電子和電洞復合的機會。

為了將二氧化碳轉換成可用化學原料,電子在材料內部能階走 Z 字路徑,過程中受到光的二次激發,最後到達材料表面。電子參與還原反應,將二氧化碳變成乙醛和甲醇。電洞參與氧化反應,將水變成氧氣。
圖|研之有物(資料來源|Nano Energy

為什麼陳貴賢團隊設計的「直接 Z 方案」光催化材料,電子可以不需要中間的「轉接站」,直接轉移到另一個材料上呢?這裡也有一個巧思:不同材料之間的「微應變」

不同材料的晶體排列規律是不一樣的,當兩種材料接在一起時,接面處會發生「晶格不匹配」,也就是兩種材料的原子會互相卡到、晶格微微變形。但是,如果我們可以控制微應變(Strain)的程度,就可以控制兩種材料「能量階梯」的相對位置,微應變可以讓材料接面自動帶有「轉接站」的功能,進而形成一個內部電場,讓電子和電洞更能快速分離,提高光催化效率。

總之,陳貴賢團隊開發的這套材料組合,是有微應變誘導的直接 Z 方案光催化材料,可做為未來量產光催化材料的研發設計參考,同時也是減碳的解方之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ZnS 奈米顆粒接在 ZIS 奈米片上,兩邊的晶格排列方式不一樣,發生「晶格不匹配」,接面處晶格會微微變形。如果控制微應變(Strain)的程度,就可以微調材料能階的相對位置,微應變可以讓接面帶有「轉接站」的功能,形成一個內部電場,讓電子和電洞更能快速分離,提高光催化效率。
圖|研之有物(資料來源|Nano Energy
ZnS 奈米顆粒接在 ZIS 奈米片上,兩邊的晶格排列方式不一樣,發生「晶格不匹配」,接面處晶格會微微變形。如果控制微應變(Strain)的程度,就可以微調材料能階的相對位置,微應變可以讓接面帶有「轉接站」的功能,形成一個內部電場,讓電子和電洞更能快速分離,提高光催化效率。
圖|研之有物(資料來源|Nano Energy

綠能趨勢——光催化材料未來可期

陳貴賢表示,目前表面科學和材料是中研院原分所的主要研究領域,他的實驗室選擇能源材料作為研究主軸,有太陽能電池和熱電材料,同時團隊也專注研究可還原二氧化碳的光催化材料,以及與燃料電池相關的催化劑。

陳貴賢看好將來能源材料的發展,因為在 2050 淨零排放之前,有愈來愈多企業紛紛加入「RE100 倡議」的行列,企業必須承諾最晚於 2030 年前使用 100% 再生能源。最著名案例是科技巨頭蘋果Google 和微軟等公司都已宣布其全球供應鏈將符合 RE100 的要求。其中,台積電為蘋果主要供應商,2020 年也加入 RE100,目前為臺灣再生能源的主要買家

可以預見,將來風能、太陽能與燃料電池的相關材料有其市場需求,而能夠減少二氧化碳的光催化材料,也將成為全球減碳的利器。陳貴賢提到,當前光催化材料還在基礎研究階段,目前的人工光合作用效率約 1%,接近大自然效率,而團隊希望提升到至少 5% 到 10% 以上,方能有其實用價值。

陳貴賢進一步強調,未來效率提高之後,能夠轉化二氧化碳的光催化材料就會有很大的經濟價值,不僅轉化後的燃料可以賣錢,處置二氧化碳原料亦可以收取負碳費用,是一種前所未有的概念。

陳貴賢強調,未來效率提高之後,能夠轉化二氧化碳的光催化材料就會有很大的經濟價值。
圖|研之有物

註解

  1. 根據 IPCC 的資料,如果要將全球暖化幅度控制在 +1.5 °C 以內,必須在 2050 年左右達到二氧化碳的淨零排放目標,同時也要大幅度降低非二氧化碳的溫室氣體排放,特別是甲烷。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_96
293 篇文章 ・ 3360 位粉絲
研之有物,取諧音自「言之有物」,出處為《周易·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恆」。探索具體研究案例、直擊研究員生活,成為串聯您與中研院的橋梁,通往博大精深的知識世界。 網頁:研之有物 臉書:研之有物@Facebook

0

2
0

文字

分享

0
2
0
黏得住還是黏不住?如何找出最適合的接著劑?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3/06/20 ・3791字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由 LOCTITE® 樂泰 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結構接合」這個詞雖然很陌生,卻存在於我們四周!

只要能將兩塊材料黏在一起,拿起來不會散掉,都能被稱作「結構接合」,像是傢俱或電器產品上,就有許多螺絲把兩塊零件固定起來,另外,工業上「複合材料」的製作,也是一種「結構接合」,像是自行車、飛機,或手機殼所使用的「碳纖維」,就是將碳纖維纏繞在塑膠上,再用接著劑固定所形成的複合材料。

簡而言之,這就是結構工程師的活兒!

結構接合的三種方法

一般來說,結構接合可以粗分為三種方法。

1. 螺栓(bolting):也就是傢俱家電上的螺絲釘,用額外零件來把兩塊材料鎖緊,這種作法是最方便的,鑽個洞、鎖進去、大功告成,但最大的問題是受到的應力,會全集中在螺絲的洞口上,就像是你撕開用釘書機釘起來的文件,輕輕一扯,訂書針附近就會裂開,文件就會脫落。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2. 焊接(welding):兩片金屬或熱塑性塑膠,可以局部加熱使材料熔化再冷卻後固定,或是用熔點較低的「焊料」加熱後直接接合,另外也有不需要加熱到熔點,透過外力敲打來接合的「鍛焊」,日本刀的刀身,是由「刀心」、「刃金」與兩塊「鐵皮」,藉由鍛焊的方式接合在一起。焊接雖然不會像螺栓一樣應力集中在洞口,但也會讓應力集中在焊接線上,此外,也不是所有材料都能用焊接加工。

日本刀的刀身結構。圖/wikipedia

3. 黏接(Bonding):用膠水、三秒膠……等「接著劑」塗在兩塊材料的表面,形成「膠體」後黏在一起,好處是不會有上面提到的應力問題,但必須考慮接著劑的適用範圍,因此接著劑有非常多的不同型號,來應對不同材料或使用情境。由於黏接的應力問題最少且使用方便,因此在工業上被大量使用,除了取代原有螺栓與焊接,在「碳纖維」等複合材料製作上,接著劑可說是唯一的解決方案。

怎麼測量接著劑的效果?

測量接著劑的效果,相當於測量膠體什麼時候會斷裂。在材料力學上,通常會討論「拉伸(Tensile)」、「擠壓(Compression)」、「剪切(Shear)」這三種行為,對材料造成的影響。

要測量上述三種情況,我們可以用機器以特定方式,對受測物整體均勻緩慢施力,直到兩片材料分離,就能得到「理論上」膠體能承受的最大力量大小。這種均勻緩慢施力的測量方式,稱為「靜態分析」。

為什麼「靜態分析」得到的結果是「理論上」呢?這是因為真實世界的受力狀況,大多都不是均勻緩慢的。像是撞車就是「非均勻且快速」的衝擊,車子受力會集中在某個點上,且作用時間很短。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而針對接著劑的真實效果,通常會著重討論「膠體被撕開」的狀況,這包含了「劈裂(Cleavage)」與「剝離(Peel)」兩種情況,「劈裂」是撕開較為堅硬的材料時遇到的狀況,而「剝離」則是較有彈性的材料,基於接著材料的彈性差異,膠體斷裂的方式會不一樣。

上圖是劈裂與剝離的示意圖,會發現無論是劈裂還是剝離,膠體的受力都不是均勻的,會全部集中在裂縫邊緣上,我們無法用「靜態分析」來評估膠體的真實狀況,因此必須使用「動態分析」來確認。

經典動態分析—夏比衝擊試驗(Charpy impact test)

動態分析就是更接近真實狀況的分析(廢話),其精隨主要是在分析方法上,靜態分析是做「力」分析,而動態分析則改做「能量」分析,那為什麼改成「能量」分析就能更容易解決真實問題呢?

我們先想一個情況,當你用槌子把釘子釘到木板上時,突然想知道自己對釘子施了多少力。這時,你有兩個方法可以得到答案:

  1. 用「力」分析:錄下槌子撞到釘子的過程,分析撞擊過程的受力狀況,包含槌子的運動軌跡、落下的角度、速度改變的過程。
  2. 用「能量」分析:透過木板的阻力係數與釘子釘進木板的長度,回推撞擊的力量大小。

大家應該都會選第二種方法來算答案吧?因為比第一種來得簡單!這就是用「能量」的好處,我們可以不用考慮施力方向或運動變化,以更簡單的方式來得到相同的結果。

在動態分析中,最經典的分析方式就是「衝擊試驗」,大家直覺想到的可能是汽車的衝擊試驗,看安全氣囊會不會正常運作或是車體結構的受損狀況,這的確也是動態分析的一種,但今天,我們會從更基礎的夏比衝擊試驗(Charpy impact test)來說起。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夏比衝擊試驗的器材。圖/wikipedia

夏比衝擊試驗會把左邊的擺錘當作衝擊力的來源,當擺錘拉高到一定高度後(h’),我們就能透過重力位能公式(Eg = mgh),知道他初始的能量是多少(Wh’),而樣本會擺在下方,之後釋放擺錘衝擊樣本。

結構圖。圖/wikipedia)

當樣本被擊破了之後,擺錘會繞到另一邊並有一定的高度(h),透過這個高度我們能知道擺錘殘餘的能量有多少 (Wh),這時只要 Wh’ – Wh,就能得到作用在樣本上的能量有多少了!

衝擊試驗的好處是,我們可以在同樣能量的情況下,透過改變樣本的形狀與撞擊點等條件,模擬出更接近真實的狀況。

LOCTITE® 樂泰:眼見為憑 – Seeing is Believing!

LOCTITE® 樂泰是全球接著劑的龍頭,自開業初期,就秉持著「眼見為憑(Seeing is Believeing)」的理念,不僅在客戶面前直接實驗演示產品效果,更創建了「移動實驗室」,巡迴各地協助客戶分析與排除接著劑的使用問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自 1964 年以來 LOCTITE® 樂泰的移動實驗室一直有效地指導客戶和培訓銷售人員 – 拍攝於 Newington, Connecticut (美國康乃狄克州的紐因頓)。

如今 60 年過去,LOCTITE® 樂泰仍秉持著「眼見為憑」的精神,為客戶解決問題。

LOCTITE® 樂泰出品的接著劑,除了有做「膠合收縮測試」,也輔以其他「動態分析」來測試產品特性,幫助客戶快速取得不同材料接合的有效數據,以下是漢高 LOCTITE 樂泰實驗室在  PIDC 塑膠中心發表複合材料的部分實驗結果。

第一部分:碳纖維複合材料的動態測試報告

實驗材料大小為 2.5 x 114.3 x 1.6 mm,材料上下表面貼上「3K 碳纖維製成的 45° 單向布」,每一層碳纖維重(FAW)為 175 g/m2,材料表面粗糙度以算術平均數(Ra)取得的數值為 50 ~ 60 𝜇m。兩片材料以水平的方式上下堆疊,並用 5 種不同的接著劑,接合上下表面。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實驗方法為試驗衝擊,使用擺錘撞擊受測物體的接合處直到材料分開,來測試接著劑的抗衝擊性能,為了數據呈現的易讀性,我們將衝擊能量(Impact Energy)的大小,化約為衝擊參數(Impact index)。

實驗結果分為上接著劑後壓緊接著,中間沒有膠體空隙(Gap 0mm)的藍色數據;以及使用 Spacer 控制,有 0.17mm 的膠體空隙的紅色數據,我們可以發現在 3 號接著劑上,有著最好的抗衝擊性能。

第二部分:可回收熱塑型複合材料的動態測試

實驗材料為長興材料的可回收熱塑型複合材料 —— TP032C – U52。

材料大小為 2.5 x 100 x 1.6 mm,複合材料外部包覆的碳纖維是台麗朗的 TC36P,包覆的碳纖維重(FAW)為 110 g/m2,共包覆 8 層,材料表面粗糙度以算術平均數(Ra)取得的數值為 50 ~ 60 𝜇m。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實驗方法為垂直撞擊,透過改變高度與負重,來控制衝擊能量大小。

實驗結果為 4 號接著劑對可回收熱塑型複合材料的效果最好,但如果我們回頭看接著劑本身的特性,會發現 4 號也許沒有那麼適合,因為 4 號接著劑的固化溫度很高,已經超過熱塑形複材的熱穩定溫度上限,這樣的溫度很可能會讓熱塑型複合材料變形,因此固化溫度較低又有一定強度的 3 號或 1 號接著劑,才會是熱塑型複合材料的首選。

最後,LOCTITE® 樂泰也做了生動有趣的影片,來演示接著劑在不同狀況下的效果。

在影片中,LOCTITE® 樂泰先是用接著劑黏接兩個治具——S45C中碳鋼的單邊,並對有接著劑的單邊進行正向力測試,發現直到 6298 公斤重,都還不會分開,但只要從沒有接著劑的部分拉扯,只要 1124 公斤重,膠體就會剝離破壞。而這也正反映到前面所說的,必須對各種使用情境去做動態分析,才能知道接著劑的真正能耐!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延伸閱讀

LOCTITE®樂泰品牌官網

歡迎加入 LOCTITE®樂泰 Fanclub 工業用接著劑交流社團 交流專業接著知識!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196 篇文章 ・ 300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