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烏干達應重新考慮其有關世界銀行資助的決定

SciDev
・2011/10/01 ・1785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SR值 557 ・八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lickr/swiss.frog

千年科學項目的資金在烏干達造就了一系列令人印象深刻的項目。政府將使其結束的決定是錯誤的。

在過去的5年中,變革之風吹過了烏干達的科學。出現了一大批項目,致力於提高該國在農業和工業領域使用科學技術的能力,從而滿足其發展需求,這些項目在很大程度上是利用世界銀行的千年科學項目(MSI)3000萬美元的貸款。

它們的多樣性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們包括從飼養尼羅河鱸魚的方法、處理香蕉(它們都是重要的蛋白質來源),再到開發瘧疾疫苗;從恢復工業研究設施到資助大學科研團隊、博士生和本科生課程。

悲哀的是,已經積累起的勢頭如今面臨威脅。根據該國政府提出並且在今年6月被國會批准的2012年預算,在今年年末該項目當前階段結束之後,烏干達不再尋求進一步的資助——儘管世界銀行發出了邀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該國這樣做的理由有一些合理性。它聲稱不願意依賴國際援助資助項目,它說這些項目應該是國家的責任。

但是由於幾乎沒有提供國內資助的跡象,烏干達科學界擔心這個決定反映了對科學的冷淡,而且擔心目前正在進行的研究項目將失去它們的救生索。

盧旺達和坦桑尼亞等許多鄰國正在朝著相反而正確的方向前進、熱衷於接受一個繁榮的知識經濟的社會經濟利益的時候,這可能對於烏干達是一場災難

「夢想成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當世界銀行對烏干達的貸款(烏干達政府本身提供了另外330萬美元)於2006年宣佈的時候,它代表了通過MSI資助科學的嶄新方式。

此前的MSI貸款,特別是給智利和其他拉美國家的貸款,曾尋求主要通過建立科研卓越中心建設科學能力。希望這類中心通過減少人才流失等問題,從而對其他科學活動產生更廣泛的積極影響。

烏干達的MSI貸款使用了一種不同的方法。它被安排成用於支持該國創新體系的所有方面,從科研訓練到把科研成果注入市場的支持機制,例如,它為烏干達工業研究所(UIRI)提供了400萬美元的升級支持。

這種方法贏得了烏干達國內和國外的科研界的支持(甚至Museveni總統本人至少在最初也支持)。UIRI的負責人Charles Kwesiga在描述MSI 資助的UIRI升級的影響力的時候說,這是「夢想成真」。[1]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氣餒

不令人吃驚的是,烏干達的科學界已經表達了對政府不尋求延長資助的氣餒。

烏干達科學技術全國理事會(UNCST)是政府資助的負責處理這些資金的機構,它對這個決定表現出了一種言不由衷,聲稱這並不必然反映了減少科學資金的舉動,而僅僅是一個關於資金應該來自何方的政治決定。

其他人就不那麼寬容。坎帕拉的Med Biotech Laboratories負責人Thomas Egwang去年在烏干達的主要報紙之一的Daily Monitor上撰文警告了這個即將到來的決定的影響。Egwang也受到了MSI的資助,用於他對一種可能的瘧疾疫苗的研究。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Egwang說,政府對科學的態度反映在了財政部內部的冷淡情緒,財政部直接控制著科學預算,而且烏干達沒有科學部。

他呼籲建立一個科學技術部。他把當前的形式描述為「烏干達科學的喪鐘」。

悲慘的浪費

如果任憑近年來通過MSI的資助獲得的收益浪費掉,這對於烏干達的發展肯定是一個慘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過去,世界銀行資助的某些項目(諸如大型水壩)受到了批判,批評的理由是它們破壞了當地社區和棲息地,而沒有滿足當地需求或履行它們的承諾。

但是烏干達的MSI項目不一樣。從一開始,它的設計者和實施者就設法確保當地需求處於所資助的一切活動的中心。而且過去5年的進展報告表明,它已經達到了其目標,即便比計劃得稍慢。

成功的項目包括從木薯褐色線條病(它是由病毒導致的,能讓根系腐爛病,導致非洲中部地區每年估計損失1億美元)到支持社區無線網絡(這些無線網是基於城市和農村的電信中心)的一個拓展項目。

MSI還證明了全面資助策略在支持科研及其應用方面優於把重點放在相互分離的項目、不考慮為它們的成果開發市場的需求的策略。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非洲科學項目的評論者已經指出,非洲有許多捐助者資助的項目的軀殼,一旦最初的捐助者的支持消失之後就因為缺乏可持續的資金而死亡了。

對於烏干達的MSI項目,問題並不是錢(這並不尋常),而是缺乏政治意願。在MSI的資金在年底用完之前,政府為了國家利益及其未來應該重新考慮它的決定。

David Dickson
科學與發展網絡(SciDev.Net)主編

參考文獻

[1] MSI: Uganda Industrial Research Institute (UIRI) (Science Initiative Group, 2010)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原發表於SciDev[2011-09-16]

文章難易度
SciDev
41 篇文章 ・ 1 位粉絲
科學與發展網絡(SciDev.net),提供有關科學、技術以及發展中國家的新聞、觀點和信息。

3

6
1

文字

分享

3
6
1
人類是 96% 的大猩猩嗎?——《生命之鑰:一場對生命奧祕的美麗探索 》
三采文化集團_96
・2021/12/03 ・1559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作者 / 保羅.納斯爵士(Sir Paul Nurse)
  • 譯者 / 邱佳皇

編按:筆者是知名遺傳學家和細胞生物學家,致力於控制細胞複製的研究工作,也就是所有生物生長和發展的基礎。於 2001 年獲頒諾貝爾生理學/醫學獎(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同時也是阿爾伯特.愛因斯坦世界科學獎、拉斯克獎與皇家學會科普利獎章的獲獎者。

在本書中,保羅.納斯用優美、詼諧的語調幫讀者上了一堂生物學簡史,引領我們思考科學家長久以來追尋的生命之謎,讓讀者彷彿身歷其境、穿梭在各個時代的實驗室裡,感受那些科學發現過程的挫敗和欣喜。並除了學術理解,更希望帶給讀者哲學性的思考能力。

許多其他生物透過在不同個體之間直接交換 DNA 序列來造成變異,這在細菌等較不複雜的生物中很常見,這些生物可以相互交換基因,也可以與更複雜的生物交換基因,這個過程稱為水平基因轉移,是使某些細菌產生抗生素抗性的基因可以在細菌、甚至是不相關的物種中擴散如此快的原因之一。水平基因轉移還使得在演化時期追溯某些世系變得更加困難,因為那表示基因的遺傳可以從一個族譜的分支,流向另一個族譜的分支。

無論遺傳變異的來源為何,要造成演化都必須在隨後的繁殖過程中持續產生這些變異,並產生出在各方面都有所不同的生物族群,這些變異包括抵抗疾病的能力、對伴侶的吸引力、飢餓的耐受力等些微差異和許多不同的各種特徵,然後天擇才能從這些有害的差異中篩選出有用的變異。

透過天擇所產生的演化有一大重點,就是所有生命都是血脈相連的。這表示當我們追溯生命之樹的起源時,分支會逐漸匯聚成更大的分支,最終匯聚成單個樹幹。因此可以得出一個結論,人類與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型態都息息相關。比方說我們和猿類的關係就很密切,因為我們的關係就如同是樹梢上兩支相鄰的樹枝那麼近,但我們和我研究的酵母關係就要遠得多,因為我們兩者只是在非常遠古的時期有所關連,相連的地方是更接近生命之樹的主幹處。

人類與大猩猩同屬於人亞科,親緣關係非常密切。圖/Pexels

當我徒步穿越潮濕而蒼翠的烏干達雨林,尋找山裡的大猩猩時,我的心中深刻感受到人類與其他生命的連結。我跟著嚮導走,突然之間我們遇到了一個大猩猩家庭。我就坐在一頭宏偉的銀背大猩猩對面,他正蹲在一棵樹下,距離我只有兩三公尺遠。我滿身大汗,但那不只是因為天氣又熱又潮濕。身為一名遺傳學家,我知道這隻大猩猩和我擁有 96% 的共同基因,但單單這個數字只是其中一部分。當我盯著那雙聰慧和深邃的棕色眼睛時,我看到了許多和人類相同的部分。那些猿類彼此之間的相處非常融洽,和我們人類的相處也是。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大猩猩的許多行為都不可避免地與我們非常類似,很明顯能看出大猩猩也具有同理心與好奇心。我和銀背大猩猩互相凝視了幾分鐘,就像在談天一般。然後那隻猩猩伸出一隻手,遞給我一根直徑五公分的小樹枝(牠是想告訴我些什麼嗎?),然後慢慢爬上樹,這期間那隻猩猩始終用透徹的目光凝視著我。這場戲劇性而動人的相遇讓我更加深刻感受到,我們與這些美麗的生物之間的關係有多緊密。這種緊密性不僅只限於和大猩猩之間,更擴展到其他猿類、哺乳動物和其他動物身上,甚至透過生命之樹更古老的分支,這種關係也延伸到植物和微生物上。對我來說,這就是人類為什麼要關心整個生物界的最佳論點。所有共享這個地球的不同生命形式,都和我們有所關連。

──本文摘自三采文化《生命之鑰:諾貝爾獎得主親撰 一場對生命奧祕的美麗探索》/ 保羅.納斯爵士,2021 年 12 月,三采

所有討論 3
三采文化集團_96
25 篇文章 ・ 8 位粉絲
閱讀在生活中不曾改變, 它讓我們看見一句話的力量,足以撼動你我的人生。而產生一本書的力量,更足以改變全世界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烏干達應重新考慮其有關世界銀行資助的決定
SciDev
・2011/10/01 ・1785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SR值 557 ・八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lickr/swiss.frog

千年科學項目的資金在烏干達造就了一系列令人印象深刻的項目。政府將使其結束的決定是錯誤的。

在過去的5年中,變革之風吹過了烏干達的科學。出現了一大批項目,致力於提高該國在農業和工業領域使用科學技術的能力,從而滿足其發展需求,這些項目在很大程度上是利用世界銀行的千年科學項目(MSI)3000萬美元的貸款。

它們的多樣性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們包括從飼養尼羅河鱸魚的方法、處理香蕉(它們都是重要的蛋白質來源),再到開發瘧疾疫苗;從恢復工業研究設施到資助大學科研團隊、博士生和本科生課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悲哀的是,已經積累起的勢頭如今面臨威脅。根據該國政府提出並且在今年6月被國會批准的2012年預算,在今年年末該項目當前階段結束之後,烏干達不再尋求進一步的資助——儘管世界銀行發出了邀請。

該國這樣做的理由有一些合理性。它聲稱不願意依賴國際援助資助項目,它說這些項目應該是國家的責任。

但是由於幾乎沒有提供國內資助的跡象,烏干達科學界擔心這個決定反映了對科學的冷淡,而且擔心目前正在進行的研究項目將失去它們的救生索。

盧旺達和坦桑尼亞等許多鄰國正在朝著相反而正確的方向前進、熱衷於接受一個繁榮的知識經濟的社會經濟利益的時候,這可能對於烏干達是一場災難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夢想成真」

當世界銀行對烏干達的貸款(烏干達政府本身提供了另外330萬美元)於2006年宣佈的時候,它代表了通過MSI資助科學的嶄新方式。

此前的MSI貸款,特別是給智利和其他拉美國家的貸款,曾尋求主要通過建立科研卓越中心建設科學能力。希望這類中心通過減少人才流失等問題,從而對其他科學活動產生更廣泛的積極影響。

烏干達的MSI貸款使用了一種不同的方法。它被安排成用於支持該國創新體系的所有方面,從科研訓練到把科研成果注入市場的支持機制,例如,它為烏干達工業研究所(UIRI)提供了400萬美元的升級支持。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種方法贏得了烏干達國內和國外的科研界的支持(甚至Museveni總統本人至少在最初也支持)。UIRI的負責人Charles Kwesiga在描述MSI 資助的UIRI升級的影響力的時候說,這是「夢想成真」。[1]

氣餒

不令人吃驚的是,烏干達的科學界已經表達了對政府不尋求延長資助的氣餒。

烏干達科學技術全國理事會(UNCST)是政府資助的負責處理這些資金的機構,它對這個決定表現出了一種言不由衷,聲稱這並不必然反映了減少科學資金的舉動,而僅僅是一個關於資金應該來自何方的政治決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其他人就不那麼寬容。坎帕拉的Med Biotech Laboratories負責人Thomas Egwang去年在烏干達的主要報紙之一的Daily Monitor上撰文警告了這個即將到來的決定的影響。Egwang也受到了MSI的資助,用於他對一種可能的瘧疾疫苗的研究。

Egwang說,政府對科學的態度反映在了財政部內部的冷淡情緒,財政部直接控制著科學預算,而且烏干達沒有科學部。

他呼籲建立一個科學技術部。他把當前的形式描述為「烏干達科學的喪鐘」。

悲慘的浪費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如果任憑近年來通過MSI的資助獲得的收益浪費掉,這對於烏干達的發展肯定是一個慘劇。

在過去,世界銀行資助的某些項目(諸如大型水壩)受到了批判,批評的理由是它們破壞了當地社區和棲息地,而沒有滿足當地需求或履行它們的承諾。

但是烏干達的MSI項目不一樣。從一開始,它的設計者和實施者就設法確保當地需求處於所資助的一切活動的中心。而且過去5年的進展報告表明,它已經達到了其目標,即便比計劃得稍慢。

成功的項目包括從木薯褐色線條病(它是由病毒導致的,能讓根系腐爛病,導致非洲中部地區每年估計損失1億美元)到支持社區無線網絡(這些無線網是基於城市和農村的電信中心)的一個拓展項目。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MSI還證明了全面資助策略在支持科研及其應用方面優於把重點放在相互分離的項目、不考慮為它們的成果開發市場的需求的策略。

非洲科學項目的評論者已經指出,非洲有許多捐助者資助的項目的軀殼,一旦最初的捐助者的支持消失之後就因為缺乏可持續的資金而死亡了。

對於烏干達的MSI項目,問題並不是錢(這並不尋常),而是缺乏政治意願。在MSI的資金在年底用完之前,政府為了國家利益及其未來應該重新考慮它的決定。

David Dickson
科學與發展網絡(SciDev.Net)主編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參考文獻

[1] MSI: Uganda Industrial Research Institute (UIRI) (Science Initiative Group, 2010)

本文原發表於SciDev[2011-09-16]

文章難易度
SciDev
41 篇文章 ・ 1 位粉絲
科學與發展網絡(SciDev.net),提供有關科學、技術以及發展中國家的新聞、觀點和信息。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SciStarter:參與科學,玩轉世界
cbug
・2012/07/24 ・1593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SR值 528 ・七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SciStarter,或許會讓你立即聯想到國外知名的創意專案網路募資平台 Kickstarter,而且從字面上看來,大概就可以猜想到,這可能就是 Kickstarter 的「科學版」。近來像這樣的群眾集資(crowdfunding)網路平台越來越多,如國外獨立製片計畫募資平台 IndieGoGo、以及台灣甫成立不久的調查報導公眾委製平台 weReport,都是運用網路進行群眾集資來完成既定目標或計畫的實際案例。在這波新興浪潮之下,就算出現了一個科學版,好像也不太讓人意外,不過,蠻有意思的是,SciStarter 的主要功用不只在於徵募資金,它更是一個讓科學人與公眾連結、對話與互動的管道。而這對於科學與科技創新來說,又可能帶來什麼樣的幫助呢?

與科學與科技創新相關的這類國外平台還有 FundaGeekTechMoolaRocketHub,以及#SciFund Challenge,雖然在這些平台進行的計畫,有些是因應國家研發經費縮減,須從民間找經費來源,所以才出現在募資平台上,不過換個角度思考,募資只是其中一種可能的面向而已,對 SciStarter 而言,集結眾人之力所能做到的事情,其實可以有更多的想像。

圖片來源:截自 SciStarter

總的來說,SciStarter 的主要任務,是將全世界的公民科學家匯集起來,邀請各方研究者、研究機構或業界在上頭提出徵募計畫,提供相關資源、產品或服務資訊,鼓勵人們透過非正式的休閒活動或正式研究成果來學習、參與並協助科學發展。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科學家也能與有興趣協助運作研究計畫或從中學習的人們相互交流,了解更多人對自己計劃的想法,並思考如何讓自己的研究與訊息更具吸引力、與人們的生活更為切身相關。更重要的是,SciStarter 也希望藉此提升公眾對科學的關注與理解,用簡單、有趣的方式吸引大家跳進來「弄髒自己的雙手」。

除此之外,SciStarter 也與重要的科學雜誌《發現》(DISCOVER)雜誌合作,希望讓這些訊息獲得更好的曝光,《發現》會定期報導 SciStarter 上頭的提案,邀請讀者關注或參與這些科學或科研計畫。《發現》雜誌主編 Corey S. Powell 指出,讀者常常告訴他們,自己對於學習與探索這個世界有很大的熱忱,但往往不知道該從何開始,SciStarter 這個平台便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管道,讓有志者或愛好者直接接觸與參與這些計畫。

舉例來說,由康乃爾大學鳥類實驗室主導、NSF 資助的一項公民科學計畫 DEVISE,就在 SciStarter 上以問卷方式廣徵眾人從事科學活動的經驗,希望從這些回饋中,建構出評估公民科學活動成果的工具,協助確保、提升往後的成果品質。

DEVISE 計畫邀請公民科學家分享從事科學活動的經驗,希望從這些經驗中萃取出評估的工具或標準。圖片來源:截自 SciStarter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leafsnap.com 提出的 Leafsnap 計畫也很有趣,隨著行動裝置的風行,他們提供免費的行動 App,邀請大家用這款 App 拍下你生活周遭的樹葉,協助這些公民科學家們辨識、定位樹種的分布,進而描繪出完整圖像,促進對世界各地生物多樣性樣貌的理解。這與先前介紹過的諾亞計畫有些相似,一人一拍匯集起來的成果想必相當可觀。另一個 The Snake Count 計畫也是基於這樣的概念而來,雖然沒有提供特定的 App,但也是希望公民協助紀錄,藉以了解北美洲蛇類的分布狀況。

目前 SciStarter 網站上已經有許多有趣好玩的計畫,你可以針對自己有興趣的類型進行搜尋。SciStarter 已經粗略地為各式各樣的科學活動預設分類,像是「地點」(適合學校、家中或戶外)、主題(自然、海洋、天文、生物等)、「對象」(適合孩子或學生)等類目,或是依據所需費用進行分類,讓你自由選擇要參與免費或需支付小額報名費的活動,端看你的興趣與需求。當然,你也可以試試看直接下關鍵字來挖寶,或許會遇到你意想不到或尋覓已久的有趣計畫也說不定!

參考資料

SciStarter – science we can do together
Crowdfunding: A New Opportunity for Science and Innovation—todaysengineer.org [2012-06-12]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cbug
22 篇文章 ・ 0 位粉絲
各位先進大家好,很高興加入PanSci。希望專欄 Nutrition Buiscuits 能如其名,跟大家分享小份量卻高營養的文章。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印度應注意而非害怕中國的科學
SciDev
・2012/04/02 ・1607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SR值 558 ・八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作者/Ved P. Kharbanda(印度國立科學、技術與發展研究所的資深科學家,從 1980 年起即開始從事印度及中國科學技術與社會政策研究 )

圖片來源:instablogs(http://0rz.tw/7bPAa)

Ved P. Kharbanda 說,印度不應陷入「中國併發症」(China Syndrome)的陷阱,而應建立並實行自己的科學技術優先事項。

當印度總理曼莫漢.辛格在 2012 年 1 月舉行的印度科學大會上,警告中國已在研發方面超過印度時,實際上是在回應其科學顧問 C. N. R. Rao 已經說了很多年的話。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印度必須在其科學開支和政策倡議上更加主動,而非陷入對中國的「恐懼精神疾病」之中。

中國飛奔 印度走路

中國龍正在迅速強化其創新能力,把研發開支從 1985 年的 26.5 億美元,提高至 2000 年的 107 億美元,更在 2010 年時達到 1044.8 億美元。這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從 1985 年的 0.71%、2000 年的 1.01%,提高至 2010 年的 1.76%。它的科學技術人力,也從 2001 年的 3380 萬人,增加至 2008 年的 4960 萬人。

相較之下,笨重的印度象正在努力達到研發開支的門檻水準,這個水準從 1985 年的 13.8 億美元,增至 2000 年的 36.8 億美元和 2007 年的 94.5 億美元。它的科學技術人力,則從 2001 年的 2140 萬人,增至 2007 年的 3140 萬人。

此外,當中國的科學論文從 1990 年的 6509 篇,增至 2007 年的 94800 篇,為原來的 15 倍時,印度的論文產出,卻只是從 1990 年的 10103 篇,增至 2007 年的 30000 篇。印度所獲得的專利數,也遠遠落後於中國。中國獲得的專利數從 2000 年的 12683 項,增至 2008 年的 93706 項,而印度則是從 2000 年的 1318 項,增至 2006 年的 7539 項。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長處和弱點

然而,就本土技術能力獲得的考量而言,這些數據並不反映了這兩國的長處和弱點。

Science Watch 的一份報告顯示,中國科研發表的品質有所不足。該報告指出,在所有領域中最常被引用論文的前百分之一,中國只佔了 0.5%。[4] 相較之下,美國的數字是 1.87%,英國是 1.53%,而德國是 1.27%。全球創新指數報告(The Global Innovation Index)把中國排在第 43 位——遠遠落後於第 11 名的美國和第 14 名的英國。[5]

印度在科學論文的品質方面領先中國,這是根據每篇論文的引用數量所決定的。在過去 5 年中,印度科學家的論文引用數量從 2 增加到了 2.7,相比之下中國科學家的引用數量是 2.2 [3]

由於 1985 年的科學技術改革,中國在核能、空間、電腦硬體、微電子、電信、儀器、重工業、機械工具、新材料、石油化工和生物基礎領域具有優勢。但是,中國缺乏受過高等教育的科學技術人力。中國如今正在從海外招募科學家和技術專家,並且透過吸引年輕科學家領導國內特定計畫/實驗室及研究機構的方式,逆轉人才流失的問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印度的優勢在於其基礎研究和科學技術人力具有強大的基礎,特別是在生物技術、化學、製藥、民用核能、資訊技術和商業管理等領域。它的弱項則主要是將科研成果轉化成創新及加值產品——中國也有這個問題。印度科學與工業研究理事會和印度理工學院正進行著很好的研究,但就是缺乏推力。

不同的政治體系

印度和中國是兩個不同的政治體系。中國由中央管控的政治體系,在計畫實行方面不容許爭議,而印度的情況,正如馬來西亞前總理馬哈蒂爾在 2011 年 12 月訪問印度時所觀察到的,則是因為「太多的民主」而出現了問題。這阻礙了決策制定的速度,特別是在很可能有爭議的領域。例如,中國的基因改造棉花種植面積從 1997 年的 3.4 萬公頃,增至 2004 年的 370 萬公頃 [2],印度則從 2002 年的 3.8 萬公頃,勉強增至 2005 年的 126 萬公頃。

投入更多  但須明智

研發預算、科學論文發表或專利數量,是衡量一個國家科學進步的重要指標,但它們不是唯一重要的東西,也不是在了解一個國家的創新進展時,足以令人滿意的指標。這端看資金利用的效率和需要投入的方向。

印度必須發展(編按:與國內發展更為相關的)技術,例如,提供乾淨用水和空氣的技術,以及教育、就業和基礎設施發展、農業、鄉村非農部門成長、鄉村地區小規模企業技術創新推廣等方面。印度的 11 億人口中,有 72% 生活在農村。科學政策決策者必須看到全景。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參考文獻

[1] Kharbanda V.P.: Academician to Entrepreneur: Impact of Globalization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licies in India and China. Journal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licy in China, 2011, 2 (1) 7 – 26
[2] Huang, Jikun; Hu, Ruifa; Pray, Carl E. and Rozelle, Scott: Genetically Modified Crops in China: A review of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 In: Agriculture: Tradition, Modern Technology and Globalization in India and China, edited by V.P.Kharbanda and Pei Guo. New Delhi; NISTADS, 2009, p79 – 108.
[3] India ahead of China in quality of scientific papers. 6 January 2012. The Hindu. (0nline) http://www.thehindu.com/news/national/article2778366.ece
[4] Which Countries Publish the Most, (2007), Science Watch (May/June)
[5] CII-INSEAD Innovation Index 2009-10, (2010), The Economic Times, 24 June, p6.

本文原發表於 SciDev [2012-02-23]

SciDev
41 篇文章 ・ 1 位粉絲
科學與發展網絡(SciDev.net),提供有關科學、技術以及發展中國家的新聞、觀點和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