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搭訕讓人更開心

哇賽心理學_96
・2015/03/26 ・1168字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SR值 475 ・五年級

cc by flickr@Stefano Campolo
cc flickr by @Stefano Campolo

文 / 黃仲平
編 / 洪群甯

“前面那個馬尾女生好可愛喲真想認識一下”

“啊~她跟我對到眼了”

“怎麼辦我到底要不要開口…….”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地球上人類是社交性最強的物種之一,平均一生擁有上千位朋友,但某些情境下這項特質卻消失無蹤……當坐在區間車上,為了避免與陌生人對到眼,我們選擇將視線遠眺欣賞窗外的景致;等待登機門開啟前,面對候機室內其他素昧平生的乘客,卻視而不見地掛起耳機沈浸在自己的小世界;對於一個渴望社交的物種來說,到底是甚麼原因促使我們在座位間隔起一道又一道的隱形屏障?

或許是場誤會

芝加哥大學心理學家尼可拉斯・艾普利(Nicholas Epley)和朱利安娜・施羅德(Juliana Schroeder)認為,會發生如此矛盾的現象可能是因人們錯誤地評估與陌生人保持距離時,比起交談會有較多正向經驗。兩位學者用了一個非常有趣的方法來探討這個現象,他們把實驗場地搬到真實的通勤火車上,並將參與者隨機分配成三組:

  • 控制組(control)只需要保持原樣繼續做自己的事即可;
  • 疏離組(solitude)坐在離陌生人稍遠的座位然後做自己的事;
  • 搭訕組(connection)參與者被要求主動與陌生乘客交談。

參與者在火車旅程開始前,被要求對接下來的情境進行想像並評估—你在旅程會得到怎樣的情緒經驗,接著各自進行小組任務;結束後參與者須回到實驗室接受後續訪談,包括這趟途中是否交談、對象為誰(身邊朋友還是陌生人)、做了哪些事情(讀書、睡覺、思考、工作)、盡可能地描述陌生人的相關資訊,以及評估執行完任務後你對這趟通勤的收穫(-3至3分)、途中心情感受(0至6分)。

途中為了防止參與者造假,實驗助理會躲在某個位置紀錄投入情況、陌生乘客種族、性別等等相關資料,以確保樣本有效。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搭訕後更愉悅

結果出乎眾人意料,搭訕組主動與陌生人交談的參與者,正向經驗與愉悅感會比其他兩組來得更高!這與在出發前以為保持距離會比較愉悅的預測大不相同,結果明顯違反一般民眾的直覺。

看到這裡或許你會有疑慮,個性內向的人是否永遠處於劣勢?答案是:並不會,在2013年Zelenski的研究告訴我們,不管是外向還是內向者,只要能表現出外向的交友方式,都能獲得相似的快樂社交經驗。

雖然我們都會有在公共運輸上想休息或獨處的時候,但不妨試著與身邊的陌生人交談,也許這會成為旅程中難忘的小插曲;下次在車上巧遇帥哥或美女時,試著主動與對方聊天吧!當然,絕對要抱持著一顆真摯的心與尊重的態度。或許在你這麼做以後,原本無趣的通勤時光會轉為幸福時刻,因為你終於在這天之後,找到願意陪你走一輩子的另一個人。

參考資料: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1. Should you should talk to strangers? Doing so increases positive experience, study shows Science Daily [July 17, 2014]

  2. Epley, N., & Schroeder, J. (2014). Mistakenly seeking solitud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143(5), 1980.
  3. Zelenski, J. M., Whelan, D. C., Nealis, L. J., Besner, C. M., Santoro, M. S., & Wynn, J. E. (2013). Personality and affective forecasting: Trait introverts underpredict the hedonic benefits of acting extraverted.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04(6), 1092.
文章難易度
哇賽心理學_96
45 篇文章 ・ 9 位粉絲
希望能讓大眾看見心理學的有趣與美,期待有更多的交流與分享,讓心理學不只存在於精神疾患診療間或學校諮商室,更能擴及到生活使之融入每一刻。

0

8
2

文字

分享

0
8
2
快!還要更快!讓國家級地震警報更好用的「都會區強震預警精進計畫」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01/21 ・2584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由 交通部中央氣象署 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 文/陳儀珈

從地震儀感應到地震的震動,到我們的手機響起國家級警報,大約需要多少時間?

臺灣從 1991 年開始大量增建地震測站;1999 年臺灣爆發了 921 大地震,當時的地震速報系統約在震後 102 秒完成地震定位;2014 年正式對公眾推播強震即時警報;到了 2020 年 4 月,隨著技術不斷革新,當時交通部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以下簡稱為地震中心)僅需 10 秒,就可以發出地震預警訊息!

然而,地震中心並未因此而自滿,而是持續擴建地震觀測網,開發新技術。近年來,地震中心執行前瞻基礎建設 2.0「都會區強震預警精進計畫」,預計讓臺灣的地震預警系統邁入下一個新紀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連上網路吧!用建設與技術,換取獲得地震資料的時間

「都會區強震預警精進計畫」起源於「民生公共物聯網數據應用及產業開展計畫」,該計畫致力於跨部會、跨單位合作,由 11 個執行單位共同策畫,致力於優化我國環境與防災治理,並建置資料開放平台。

看到這裡,或許你還沒反應過來地震預警系統跟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IoT)有什麼關係,嘿嘿,那可大有關係啦!

當我們將各種實體物品透過網路連結起來,建立彼此與裝置的通訊後,成為了所謂的物聯網。在我國的地震預警系統中,即是透過將地震儀的資料即時傳輸到聯網系統,並進行運算,實現了對地震活動的即時監測和預警。

地震中心在臺灣架設了 700 多個強震監測站,但能夠和地震中心即時連線的,只有其中 500 個,藉由這項計畫,地震中心將致力增加可連線的強震監測站數量,並優化原有強震監測站的聯網品質。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地震中心的評估中,可以連線的強震監測站大約可在 113 年時,從原有的 500 個增加至 600 個,並且更新現有監測站的軟體與硬體設備,藉此提升地震預警系統的效能。

由此可知,倘若地震儀沒有了聯網的功能,我們也形同完全失去了地震預警系統的一切。

把地震儀放到井下後,有什麼好處?

除了加強地震儀的聯網功能外,把地震儀「放到地下」,也是提升地震預警系統效能的關鍵做法。

為什麼要把地震儀放到地底下?用日常生活來比喻的話,就像是買屋子時,要選擇鬧中取靜的社區,才不會讓吵雜的環境影響自己在房間聆聽優美的音樂;看星星時,要選擇光害比較不嚴重的山區,才能看清楚一閃又一閃的美麗星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地表有太多、太多的環境雜訊了,因此當地震儀被安裝在地表時,想要從混亂的「噪音」之中找出關鍵的地震波,就像是在搖滾演唱會裡聽電話一樣困難,無論是電腦或研究人員,都需要花費比較多的時間,才能判讀來自地震的波形。

這些環境雜訊都是從哪裡來的?基本上,只要是你想得到的人為震動,對地震儀來說,都有可能是「噪音」!

當地震儀靠近工地或馬路時,一輛輛大卡車框啷、框啷地經過測站,是噪音;大稻埕夏日節放起絢麗的煙火,隨著煙花在天空上一個一個的炸開,也是噪音;台北捷運行經軌道的摩擦與震動,那也是噪音;有好奇的路人經過測站,推了推踢了下測站時,那也是不可忽視的噪音。

因此,井下地震儀(Borehole seismometer)的主要目的,就是盡量讓地震儀「遠離塵囂」,記錄到更清楚、雜訊更少的地震波!​無論是微震、強震,還是來自遠方的地震,井下地震儀都能提供遠比地表地震儀更高品質的訊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地震中心於 2008 年展開建置井下地震儀觀測站的行動,根據不同測站底下的地質條件,​將井下地震儀放置在深達 30~500 公尺的乾井深處。​除了地震儀外,站房內也會備有資料收錄器、網路傳輸設備、不斷電設備與電池,讓測站可以儲存、傳送資料。

既然井下地震儀這麼強大,為什麼無法大規模建造測站呢?簡單來說,這一切可以歸咎於技術和成本問題。

安裝井下地震儀需要鑽井,然而鑽井的深度、難度均會提高時間、技術與金錢成本,因此,即使井下地震儀的訊號再好,若非有國家建設計畫的支援,也難以大量建置。

人口聚集,震災好嚴重?建立「客製化」的地震預警系統!

臺灣人口主要聚集於西半部,然而此區的震源深度較淺,再加上密集的人口與建築,容易造成相當重大的災害。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許多都會區的建築老舊且密集,當屋齡超過 50 歲時,它很有可能是在沒有耐震規範的背景下建造而成的的,若是超過 25 年左右的房屋,也有可能不符合最新的耐震規範,並未具備現今標準下足夠的耐震能力。 

延伸閱讀:

在地震界有句名言「地震不會殺人,但建築物會」,因此,若建築物的結構不符合地震規範,地震發生時,在同一面積下越密集的老屋,有可能造成越多的傷亡。

因此,對於發生在都會區的直下型地震,預警時間的要求更高,需求也更迫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地震中心著手於人口密集之都會區開發「客製化」的強震預警系統,目標針對都會區直下型淺層地震,可以在「震後 7 秒內」發布地震警報,將地震預警盲區縮小為 25 公里。

111 年起,地震中心已先後完成大臺北地區、桃園市客製化作業模組,並開始上線測試,當前正致力於臺南市的模組,未來的目標為高雄市與臺中市。

永不停歇的防災宣導行動、地震預警技術研發

地震預警系統僅能在地震來臨時警示民眾避難,無法主動保護民眾的生命安全,若人民沒有搭配正確的防震防災觀念,即使地震警報再快,也無法達到有效的防災效果。

因此除了不斷革新地震預警系統的技術,地震中心也積極投入於地震的宣導活動和教育管道,經營 Facebook 粉絲專頁「報地震 – 中央氣象署」、跨部會舉辦《地震島大冒險》特展、《震守家園 — 民生公共物聯網主題展》,讓民眾了解正確的避難行為與應變作為,充分發揮地震警報的效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此外,雖然地震中心預計於 114 年將都會區的預警費時縮減為 7 秒,研發新技術的腳步不會停止;未來,他們將應用 AI 技術,持續強化地震預警系統的效能,降低地震對臺灣人民的威脅程度,保障你我生命財產安全。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196 篇文章 ・ 300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

3

3
0

文字

分享

3
3
0
【2022 年搞笑諾貝爾藝術史獎】浣腸也搞儀式感!藥理學家的馬雅考古
寒波_96
・2022/09/21 ・5148字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搞笑諾貝爾獎每年都是新的開始,2022 年也不例外。今年「第 32 次第一屆搞笑諾貝爾獎」一共頒發 10 個獎項,藝術史獎 2 位學者的得獎理由是:

「以跨領域手法研究古代馬雅陶器畫面的儀式性浣腸(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to Ritual Enema Scenes on Ancient Maya Pottery)」。

浣腸場景的馬雅陶器,盡在不言中。圖/取自 mayavase

2022 年,肛門或成最大贏家!

浣腸(enema)別名灌腸,就是直接向肛門注入液體,刺激排泄。灌腸也指稱香腸的作法,浣腸讀起來比較有儀式感,本文之後就採用浣腸稱呼。

今年的生物學獎也和肛門有關,肛門或成最大贏家!有種蠍子斷尾求生後,連肛門都會一起脫落,而且無法再生,再也無法排泄,最終便秘致死。好在即使屁股沒惹一半,還可以再活幾個月,完成傳宗接代的蠍生大事。

同時看到馬雅人的浣腸研究,想說能不能幫斷尾的蠍子也浣腸一下,解決便秘問題……馬上想到它們已經沒有屁股,不再有機會享受浣腸的樂趣,嗚嗚。 😭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有趣的是(疑似贅句,本文應該沒有無趣的事),2022 年受到表揚的藝術史獎來自 1986 年發表的論文,本身就很有考古精神,36 年過去,如今得獎者都老惹。

大部分搞笑諾貝爾獎頒給近幾年的研究。但是一查之下大吃一驚,穿越歲月的表揚很少,卻不算罕見:

2022 年的藝術史獎頒給 1986 年的研究,時隔 36 年。

2021 年的昆蟲學獎頒給 1971 年的研究,時隔 50 年。

2013 年的安全工程獎頒給 1972 年的研究,時隔 41 年。

2013 年的公共衛生獎頒給 1983 年的研究,時隔 30 年。

2011 年的公共安全獎頒給 1967 年的研究,時隔 44 年。

2011 年的生物學獎頒給 1983 年的研究,時隔 28 年。

2010 年的公共衛生獎頒給 1967 年的研究,時隔 43 年。

2008 年的化學獎頒給 1985 年的研究,時隔 23 年。
……

中間是考古學家地獄慕斯(Nicholas Hellmuth),右下是藥理學家德史密特(Peter A.G.M. de Smet)。圖/取自 頒獎影片

研究民族藥物的藥理學家:一個博士不夠,就再讀一個!

今年等待 36 年的 2 位得獎者,是什麼來頭呢?馬雅是個位於中美洲,有數千年歷史的文化,如今依然有數百萬馬雅人樸實地生活著,儘管不如古代輝煌。研究馬雅考古的人,應該是考古學家吧!其中一位地獄慕斯(Nicholas Hellmuth)確實符合想像,他正是探索古馬雅的考古學家。

然而,另一位德史密特(Peter A.G.M. de Smet)不是考古學家,而是藥理學家。這項探討馬雅浣腸的研究,源自他博士論文中的一部分,而且這是他的第二個博士學位。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德史密特是荷蘭人,就讀烏特勒支大學(Utrecht University),公元 1979 年取得「藥學博士(Doctor of Pharmacy)」,具有一流的藥理學專業。後來他對民族藥物,也就是各地的草藥、菸草等傳統藥物產生興趣,於是 1981 年起又深造數年,1985 年再取得一個 PhD 博士。

他的博士題目叫作《美洲的儀式性浣腸與鼻菸(Ritual enemas and snuffs in the Americas)》,這段期間他幹勁十足地完成多達 11 篇論文!這麼多素材都被整合進博士論文,後來有出書。

德史密特出版過好幾本書,有亞馬遜作者頁面。圖/取自 亞馬遜網頁

這位藥學博士在第二個博士論文中(第 13 頁),一整個理組嗆文組的 fu:

「儀式性用藥的資料中,不當使用藥理學數據,是驚人的常見錯誤。實際上這不太意外,因為這個領域中的作者,往往缺乏藥理學背景。」

初出茅廬的德史密特,整理當時藥理學、民族學、考古學的多方資訊,加上自己的實驗,探討美洲原住民在浣腸、吸菸兩項行為的材料、手法、效果,使他成為以現代科學探討民族藥理學(ethnopharmacology)的先驅。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40 年來他身兼藥理學家、民族藥物學家的雙重身份,兩個領域都頗有建樹,總共發表上百篇論文,有些引用數相當可觀。2011 年還出過一本書,由 20 世紀初的明信片討論各地的民族藥物。

出現浣腸場面的馬雅陶器畫面,中間有位睡蓮美洲豹。圖/取自 Here are the winners of the 2022 Ig Nobel Prizes

藥理學×考古學:馬雅人為什麼浣腸?

馬雅人為什麼浣腸?馬雅世界後來成為歐洲人殖民地,早在殖民時期便有紀錄,馬雅人以浣腸行醫療用途。這也是當今受過醫學訓練的醫師、護理師之基本專業。

然而,1977 年重現於世的古代陶器,上頭的浣腸畫面卻不像醫療,而是某種儀式的場景。此後累積愈來愈多證據,現在可以肯定馬雅人不只為了醫療浣腸,還會在儀式性的場子中浣腸,有搞別人屁股,也可以自己搞自己屁股,還有互相浣腸的。

馬雅浣腸是德史密特的博士論文中,少數有關考古的題材,他不懂考古學,因此找到前輩地獄慕斯助拳。地獄慕斯搜藏不少馬雅小本本(主要是 6 到 9 世紀的古典期晚期),在其協助下,德史密特能充分發揮藥理學專業,跨領域探討古代馬雅人的浣腸學問。

出現浣腸注射器的馬雅陶器畫像。馬雅人長相並不奇怪,畫面中人只是戴著面具喝酒。圖/取自〈【食慾流動】今晚我想來點中美洲烈酒

「儀式(ritual)」的目的千變萬化(很多人類學家不知道怎樣解釋就說是儀式,老套路),馬雅浣腸的目的是什麼?德史密特認為一項意義可能是「淨化」。浣腸就是人為強制排出消化道中的廢物,在淨化儀式中適合作為象徵。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有些浣腸的目是追求快感,馬雅人應該也不例外,畢竟有些浣腸儀式的畫面,看起來就是派對。在儀式中使用藥物、興奮劑助興,不論古今都很常見。馬雅浣腸多半也是令參與者愉悅的儀式。還有人浣腸的目的是保健,像是現在也有人提倡咖啡浣腸。由此推敲,浣腸儀式能達到綜合性的目的。

浣腸跨越時空。福大命大的法蘭西大皇帝「太陽王」路易十四,便以喜愛浣腸聞名,別稱「大腸王」,據說一生浣腸超過 2000 次。當時浣腸和放血一樣,是流行的醫療與保健手段,不過懂玩的路易十四,想必也從中獲得不少快感。

提醒各位讀者,浣腸未必會傷害人體,但是一定有風險。不論目的是醫療、愉悅或保健,都要審慎進行,一旦碰到狀況,快點尋求醫療協助。尤其千萬不要用屁股直接喝酒或興奮劑!肛門、腸道細胞的吸收效果好,恐怕會不知不覺地中毒。

大腸王路易十四一邊浣腸,一邊接見外賓的歷史畫面。圖/取自 wiki 公共領域

實驗精神,注入!

注入肛門的液體是浣腸關鍵,浣腸液的配方、用量大有學問。幾乎可以確定馬雅人會用酒精浣腸,畫像中便能見到稱為「balché」的含酒精發酵飲料。

一堆博士牲讀的要死要活,即使僥倖畢業,也常常像 Long COVID 後遺症般,罹患遺憾終生的 Long PhD。德史密特的博士生涯卻充滿趣味,他拿自己的屁股做實驗,測試不同濃度與用量,讓讀者也猝不及防地上車。

讓人享受快感的浣腸,要將浣腸液留在腸道一段時間,不能馬上排出,所以不能注入太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德史密特在博士論文第 57 頁寫到,現代西醫操作下,超過 200 cc 只作為刺激排泄使用。古代藝術品中,有些看起來 size 很大大大的注射器,能注入不少浣腸液,其目的看似為快速大爆射的淨化功能,而非慢慢醞釀,體驗灌腸的愉悅感。

然而,德史密特又指出,他用自己屁股做實驗發現,即使注入 500 cc 的酒精灌腸液,也能輕易地維持不會大爆射。因此不能說注射器比較大支,就一定無法享受快感。

大腸王路易十四直呼內行:這荷蘭仔,懂玩!

攻打荷蘭的太陽王路易十四畫像。圖/取自 wiki 公共領域

浣腸液除了酒精,馬雅人還有哪些素材?

酒精以外,德史密特還測試過 DMT(dimethyltryptamine,N,N-二甲基色胺)浣腸,沒什麼特別感覺,不過他謹慎使用的劑量非常低。致幻劑 DMT 可以調製死藤水(ayahuasca)等迷幻藥,吃多會出人命,千萬不要胡亂嘗試。

作為藥理學家,德史密特討論多款可能的成分,不過沒有自稱試用過。像是咖啡因、尼古丁、迷幻蘑菇(psilocybian mushroom)、毒蠅傘(fly agaric,學名 Amanita muscaria)、睡蓮(water lily)、柯拉豆屬植物的蟾毒色胺(Anadenanthera alkaloid bufotenin,巴西植物 paricá 的種子)等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德史密特認為,他探討的大部分化學物質都不適合用於浣腸液,或是有機會被馬雅人使用。稀釋的咖啡因、尼古丁溶液肯定能用來浣腸,而且效果不錯。可是沒有馬雅人使用咖啡因、尼古丁浣腸的鐵證。

還有睡蓮值得一提。有些陶器畫面上出現睡蓮,可能作為儀式用途;而某些種類的睡蓮中又含有可作為致幻劑(hallucinogen)的成分,這才懷疑到睡蓮。但是睡蓮是否用於浣腸,至今仍缺乏可靠的證據。

這些研究看似搞笑,有什麼意義呢?不少人類學家、民族學家、考古學家,歷史學家做研究時,會接觸藥物與儀式,卻時常缺乏足夠的藥學知識,對於目的、用法、用量、效果等問題無法深入探討。人類學家 David J. Minderhout 在 1987 年的書評提到,德史密特以藥理學的視角切入,能彌補人類學、民族學的不足,對藥用植物感興趣的人,這類研究頗有參考價值。

總之就是,叔叔有練過,大家不要模仿。浣腸是有風險的行為,不論出於什麼目的,都要謹慎操作。

2022 年搞笑諾貝爾獎頒獎典禮影片(藝術史獎從 47:50 開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更多有趣的研究,請到【2022 搞笑諾貝爾獎】

延伸閱讀

參考資料

  1. 2022 年搞笑諾貝爾獎得獎名單
  2. Here are the winners of the 2022 Ig Nobel Prizes
  3. 德史密特在 WHO 旗下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Traditional Medicine(ICTM)的網頁
  4. 德史密特 1985 年的博士論文《Ritual enemas and snuffs in the Americas》
  5. de Smet, P. A., & Hellmuth, N. M. (1986). 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to ritual enema scenes on ancient Maya pottery. 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16(2-3), 213-262.
  6. Minderhout, D. J. (1987). Ritual Enemas and Snuffs in the Americas. Peter AGM de Smet.

本文亦刊載於作者部落格《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匠》暨其 facebook 同名專頁

所有討論 3
寒波_96
193 篇文章 ・ 1007 位粉絲
生命科學碩士、文學與電影愛好者、戳樂黨員,主要興趣為演化,希望把好東西介紹給大家。部落格《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同名粉絲團《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

0

5
2

文字

分享

0
5
2
減壓方式百百種!和伴侶來個愛的抱抱,就能讓人壓力變小?
Bonnie_96
・2022/06/05 ・2678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想像一下,十分鐘後你有場很重要的工作面試,這將決定你能不能拿到 offer。你歷盡千辛萬苦,終於走到面試的最後一輪,但現在壓力超大的你,會怎麼幫助自己減壓、緩解情緒?

你可能會想到廁所洗把臉,或是大口深呼吸等等,但這些方法不一定有效。近期,發表在 PLOS ONE 的研究發現,有伴侶的女性只要和另一半來個「愛的抱抱」,就能減少「壓力荷爾蒙」皮質醇(cortisol)。

面對巨大的壓力你可能會想到廁所洗把臉。圖/Pexels

當看到很久沒見的家人、朋友,你會給他們一個大大的擁抱。不管是在日常生活,或是跨文化中最普遍的社交接觸形式,就是「擁抱」。它不只表現出傳達愛意、感情和友好等正向情緒,也能在安慰感到沮喪、悲傷的人。

擁抱一下,真的可以讓人減少壓力?

過去有研究發現,和擁抱其他對象相比,擁抱伴侶的人在行為和神經生理層面,都會引起更強烈的正向情緒。

擁抱產生的正向情緒,也和擁抱持續多久的時間有關。和只有短短 1 秒的擁抱相比,持續更久的擁抱會讓人感覺更愉快。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擁抱所帶來的正向情緒,也可能解釋了它和身心健康的益處有關。像是擁抱已被證明可以降低血壓、減少發炎,以及增進主觀幸福感有關。

過去有研究發現,和擁抱對象相比,擁抱伴侶的人在行為和神經生理層面,都會引起更強烈的正向情緒。圖/Pixabay

另一項研究解釋,這些健康好處可能是因為擁抱對壓力反應有「潛在緩衝作用」(potential buffering effects)有關。尤其,是在人際關係緊張的日子裡,這樣的緩衝作用會更加明顯。

在談壓力源(Stressor)時,通常會以面對到的壓力、威脅情境持續時間的長短,來進行區分。像是等待成績公布、考試、面試等,都屬於持續時間較短、能預期結束時間的「急性壓力」(acute stress)。

「慢性壓力」(chronic stres)則是持續時間長、難以預期壓力事件結束的時間。包含嚴重的經濟壓力、持續影響身心的慢性疾病等。長期暴露在壓力環境下,是憂鬱症、焦慮症和倦怠等心理疾患的主要因素。

當我們面臨壓力時,交感神經系統會釋放正腎上腺素(norepinephrine)等,導致心率、血壓和呼吸頻率增加。以及由下視丘-垂體-腎上腺軸組成的 HPA 軸(hyothalamus-pituitary-adrenal axis)也會開始運作。

這導致腎上腺皮質釋放糖皮質激素(glucocorticoids),而皮質醇就是人類主要的糖皮質激素,它在面對壓力情況時扮演重要角色,也被稱為「壓力荷爾蒙」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所以,這也是為什麼在接下來實驗裡,研究團隊會主要測量參與者的血壓和皮質醇。

直接來場實驗!但要如何創造有壓力的情境?

為了進一步了解擁抱的潛在減壓效果,德國波鴻魯爾大學 Gesa Berretz 等人,找來 76 位戀人來進行實驗,並分成擁抱組、控制組。

基本上,整個實驗流程兩組都是相似的,不同的地方在擁抱組在實驗進行前,要先和伴侶擁抱 20 秒。

一開始,兩組的人都要先填寫問卷、測量唾液中的皮質醇、血壓,以及情緒狀態的基準值。在實驗開始前,擁抱組要先和伴侶擁抱 20 秒。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接著,兩組都開始進行 SECPT(socially evaluated cold-pressor test),也就是將手放在 0 – 4°C 的冷水中最多三分鐘。當然,在過程有任何不適,參與者可以隨時將手移出。

SECPT(socially evaluated cold-pressor test)也就是將手放在 0 – 4°C 的冷水中直到無法忍受。圖/Pexels

除了有實驗前的皮質醇、血壓和情緒狀態基準值。在整個過程中,實驗當下、實驗結束後 15 和 25 分鐘,又再測量了各一次。

透過愛的抱抱,真的會讓女性的壓力減少嗎?!

值得一提的是,研究團隊在實驗結束後,讓所有參與者做了關係評估量表(Relationship Assessment Scale,RAS)來評估關係的品質。結果發現,這些參與者的關係滿意度都很高,且在男女之間沒有差異。

接著,研究團隊檢視實驗前後所測到的皮質醇濃度,有沒有差異?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他們發現在參與者的皮質醇濃度,在實驗結束後的 15、25 分鐘,都比實驗前基準線有增加的情況。整體來說,這也表示 SECPT 有成功誘發皮質醇反應。

統計分析顯示,擁抱組女性在壓力測試下的皮質醇反應低於控制組的女性。但是在男性身上,卻沒有觀察到擁抱、皮質醇反應的關聯。但是在血壓、情緒狀態上,擁抱組和控制組織間,是沒有差異的。

這些結果表示,在面對讓人感到壓力的情境,像是學校考試、工作面試或提案報告等,和伴侶有短暫擁抱的女性,都能降低皮質醇反應。但是這樣的現象,只出現在女性身上,目前在男性上並沒有觀察到。

實驗指出和伴侶有短暫擁抱的女性,都能降低皮質醇反應。但是這樣的現象,只出現在女性身上,目前在男性上並沒有觀察到。圖/Pixabay

研究團隊也解釋,可能是在擁抱後的男女性,釋放出不同濃度的催產素(oxytocin)有關。有「擁抱荷爾蒙」之稱的催產素,因為它的分子結構類似於升壓素(vasopressin)。催產素升高和升壓素的降低有關,也導致人體內皮質醇分泌減少。

一項關於情感性觸摸性別差異的後設分析研究指出,和男性相比,女性對情感性觸摸有更顯著地愉快情緒。而催產素已被證明與溫柔觸摸的愉悅感,有直接相關。

因此,研究團隊解釋擁抱後性別間有不同的壓力反應,主要是和男性相比,女性在擁抱後會引起更多的愉悅感,促使釋放更多的催產素。但研究總是有限制,在這份研究中主要測量血壓、皮質醇,就沒有進一步測量到催產素。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參考資料

  1.  Gesa Berretz, Chantal Cebula, Blanca Maria Wortelmann, Panagiota Papadopoulou, Oliver T. Wolf, Sebastian Ocklenburg, Julian Packheiser. Romantic partner embraces reduce cortisol release after acute stress induction in women but not in men. PLOS ONE, 2022; 17 (5): e0266887 DOI: 10.1371/journal.pone.0266887 
  2. Packheiser J, Berretz G, Rook N, Bahr C, Schockenhoff L, Güntürkün O, et al. Investigating real-life emotions in romantic couples: a mobile EEG study. Scientific reports. 2020; 11.
  3. Dueren AL, Vafeiadou A, Edgar C, Banissy MJ. The influence of duration, arm crossing style, gender, and emotional closeness on hugging behaviour. Acta Psychologica. 2021; 221:103441. Epub 2021/11/02. pmid:34739902.
  4. Light KC, Grewen KM, Amico JA. More frequent partner hugs and higher oxytocin levels are linked to lower blood pressure and heart rate in premenopausal women. Biological psychology. 2005; 69:5–21. pmid:15740822
  5. van Raalte LJ, Floyd K. Daily hugging predicts lower levels of two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 Wester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2020:1–20.
  6. Ocklenburg S, Malek IM, Reichart JS, Katona L, Luhmann M, Packheiser J. Give me a hug–More frequent everyday embracing is associated with better daily mood in lonely individuals. 2021.
  7. Cohen S, Janicki-Deverts D, Turner RB, Doyle WJ. Does hugging provide stress-buffering social support? A study of susceptibility to upper respiratory infection and illness.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15; 26:135–47. pmid:25526910
  8. Gimpl G, Fahrenholz F. The oxytocin receptor system: structure, function, and regulation. Physiol Rev. 2001; 81:629–83. pmid:11274341.
  9. Russo V, Ottaviani C, Spitoni GF. Affective touch: A meta-analysis on sex differences. Neuroscience & Biobehavioral Reviews. 2020; 108:445–52.
  10. Portnova GV, Proskurnina EV, Sokolova SV, Skorokhodov IV, Varlamov AA. Perceived pleasantness of gentle touch in healthy individuals is related to salivary oxytocin response and EEG markers of arousal. Experimental Brain Research. 2020; 238:2257–68. pmid:32719908
Bonnie_96
21 篇文章 ・ 32 位粉絲
喜歡以科普的方式,帶大家認識心理學,原來醬子可愛。歡迎來信✉️ lin.bonny@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