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災後重建─劫後餘生的美國穆爾

李柏昱
・2014/08/28 ・1330字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SR值 526 ・七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美國奧克拉荷馬州的穆爾(Moore)對於毀滅並不陌生,該地分別於1998、1999、2003與2010年多次發生劇烈的龍捲風災情,在2013年的5月20日又一場的嚴重龍捲風災情後,這回,穆爾的居民希望能將城市重建的更為堅固。

在2013年的災難中,龍捲風在穆爾一帶肆虐了27公里,摧毀一千多棟建築,除了遍布全城的殘骸瓦礫,居民情感上的衝擊也是重建的一大挑戰。

穆爾市在2013年5月的一場浩劫後,被龍捲風「拜訪」過的社區只剩滿地碎片(圖片來源:Wikipedia 作者:Jocelyn Augustino)
穆爾市在2013年5月的一場浩劫後,被龍捲風「拜訪」過的社區只剩滿地碎片(圖片來源:Wikipedia 作者:Jocelyn Augustino)

對於穆爾的居民而言,災後往往要經歷三個階段:最初48小時的驚恐、過渡時期的緊急處置與短期修護、以及長期的計畫重建過程。當災民們從避難處走出來,望著曾經是家的地方,開始動手撿拾滿地殘骸,希望盡早開始重建,對於某些人而言,移除殘骸往往是最難熬的一步。

2013年5月29日,政府開始進行瓦礫清除工作,整個穆爾市一共清出了17萬3000噸,相當於1萬2000卡車車次的殘骸,直到9月初殘骸清理過程才完成。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穆爾市的社區發展主任伊麗莎白(Elizabeth Jones)表示,殘骸的清除是重建過程重要的第一步,然而清除費所費不貲,「從過去清理殘骸的經驗與數據中,我們已經投入1500萬美元(約合4.52億台幣)在清除殘骸。」伊麗莎白說。

等殘骸清除完,重建工作即可往下一步邁進,不過這次穆爾市決定對建築法規進行變革,採用過去沒有人試過的方式企圖減少殘骸數量。2014年3月,穆爾市市議會無異議通過新的住宅建築標準,要求該地的住宅必須能抵禦更強的強風。按照舊的標準,住宅只需抵禦每秒40公尺的強風,相當於台灣中央氣象局使用的蒲福風級(Beaufort scale)裡的13級風,然而2013年侵襲當地的龍捲風風速高達每秒89公尺,遠超過蒲福風級最強的17級風(每秒56.1~61.2公尺)。

強化住宅建築的另一個好處,在於能大幅減少因龍捲風產生的瓦礫,當地面臨風速每秒60公尺以上的龍捲風侵襲是家常便飯,但全毀跟部分受損的建築所產生的殘骸數量相差很大。

除此之外,新的建築標準要求住宅必須加強車庫大門,從過去龍捲風的受災經驗中,車庫是建築物最先被強風破壞的地方,進而導致整棟建築的崩解。新標準要求車庫門必須能抵抗每秒60公尺以上的強風,以保障建築結構的完整。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滿目瘡痍的穆爾市,重建工作正如火如荼的進行中。2013年1087棟全毀的建築物中,已有超過一半的549棟取得建築許可,表示它們已經重建完成或是正在建築中。

對台灣而言,穆爾市重建過程有一點值得學習:災後重建並不急進,龍捲風受災戶願意等上100多天,等新的建築法規與完善的都市計劃藍圖都完成後才開始著手興建自己的新家,這對於台灣災後政府與民間團體各自為政、多頭馬車式進行的重建相當不同。此外,防災最重要的一點是從過去的災害經驗中學習,正如穆爾市決定透過制定更嚴格的建築標準進行減災,台灣不論政府或是民間,也迫切需要從過去的災害經驗中,省思面對災害新的適應方式。(本文由科技部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重大天然災害之防救災科普知識教育推廣」執行團隊撰稿/2014年/7月)

責任編輯:鄭國威│元智大學資訊社會研究所

本文原發表於行政院科技部-科技大觀園「科技新知」。歡迎大家到科技大觀園的網站看更多精彩又紮實的科學資訊,也有臉書喔!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李柏昱
81 篇文章 ・ 2 位粉絲
成大都市計劃所研究生,現為防災科普小組編輯。喜歡的領域為地球科學、交通運輸與都市規劃,對於都市面臨的災害以及如何進行防災十分感興趣。

0

1
2

文字

分享

0
1
2
九二一地震,台灣人永不忘記的傷痛——災後重建的社會與未來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_96
・2022/12/11 ・4974字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轉載自「研之有物」,為「中研院廣告」。

  • 採訪撰文|田偲妤、王怡蓁
  • 責任編輯|田偲妤
  • 美術設計|蔡宛潔

震盪整個台灣的巨響

1999 年 9 月 21 日凌晨 1 點 47 分,一場芮氏規模 7.3 強震將眾人從睡夢中驚醒。震央位於南投縣集集鎮,主因是車籠埔斷層逆向抬升導致全臺多處災情慘重,史稱九二一大地震。

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專訪院內社會學研究所林宗弘研究員,他與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國內外學者攜手合著《巨震創生:九二一震災的風險分析與制度韌性》統整臺灣 20 年來地震科學研究成果,記錄受災社區的重生故事。一起了解這場世紀強震,如何促使臺灣災害科學與政策改革向前跨出一大步!

地震災害中隱藏的風險

圖|iStock

地震可說是最致命的天災,1989 至 2019 年間,全球前 25 起死亡人數最多的災難,地震就佔了半數以上。而臺灣更是好發地震的高風險區,根據全球地震模型估計,臺灣幾乎全島都有地震風險,在全球地震危害度排行上名列前茅。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其中,九二一地震是臺灣二戰後最嚴重的震災,導致 2444 人不幸罹難、近 11 萬戶房屋全倒或半倒,財產損失超過新臺幣 3 千億。

難以預測的地震造成生命財產的一夕損失,如再加上人為缺失、制度不健全,以及社會本身的貧富差距、階級與族群不平等因素,將加劇災害的嚴重程度。

為防範悲劇再度發生,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林宗弘,與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劉季宇博士、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前主任陳亮全教授、師大環境教育研究所林冠慧教授等共同作者,參考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多篇文獻,採用包含以下 4 組風險因子的「風險函數」來評估震災隱藏的各種風險。

風險=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 (危害度 (hazard,+), 暴露度 (exposure,+), 脆弱度 (vulnerability,+), 韌性 (resilience,-),…)

究竟臺灣面臨哪些受災風險與制度缺失?人們如何走出地震陰霾?面對災難我們還可以做什麼?讓我們從 4 組風險因子出發,深入發掘問題癥結!

傷亡主因:無法承受地震的建築物倒塌

地震發生時,我們最先感受到的通常是房屋的晃動。如房屋無法承受震度而倒塌,還是地震引發火災、山崩或土壤液化等災害,都將導致民眾生命財產的損失。

「危害度」與「暴露度」是從地震造成的各種災害,探討如何減緩災害對生命財產的衝擊程度。

九二一地震發生後,全臺的死亡與重傷案例高達 87% 至 96% 是建築物倒塌所致,其中又以「集合住宅」的死傷最為嚴重。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以臺北東星大樓為例,雖然離震央遙遠,卻傳出房屋全倒,造成 73 死、138 傷、14 失蹤的嚴重災情。為何集合住宅會發生大量死傷?這跟臺灣長期落後的法規有關。

九二一地震造成臺北東星大樓倒塌,孫家兄弟受困 6 天奇蹟生還。歷經建商判刑、住戶抗爭、黑道介入等風波,終在 2009 年重建完工。
圖|Wikimedia

「很多制度改革都是被災難推著走的」,林宗弘指出問題癥結。1970 年代以前的建築規範主要沿用日治時期的法規,落後的法規趕不上日新月異的建築技術,更難以規範黑心建商,直到 1964 年白河地震發生後,才刺激政府推出新的建築規範。

然而,70、80 年代正好是臺灣經濟起飛的時期,大量湧入城市的移居人口有高度的居住需求,許多倉促興建的公寓大樓在法規不健全的情況下相對脆弱。

此外,民間還存在許多故意或無心的違法情事,例如黑心建商偷工減料、民眾因風水或生意需求而打掉樑柱等,建築結構的破壞升高了受災風險。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不幸的是,根據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等機構的初步調查,至 2022 年第 2 季,臺灣興建達 30 年以上的老屋數量已超過 460 萬戶,其中隱藏不少危老集合住宅,但礙於產權複雜、都更不易,是防災工作中急待解決卻也最棘手的問題!

如果民眾無法接受拆除危老房屋,還有其他替代方案嗎?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邱聰智博士等研究發現,「危老補強」是大樓管委會、多數民眾較能接受的折衷方案,可在房屋既有結構下進行耐震補強,費用比重建便宜許多。

可惜在建築師簽證、檢驗或補強成本無人願意承擔的情況下,立意良善且成本低廉的危老建築補強政策,尚缺乏激勵民眾參與的制度創新,是目前防災制度上相對弱勢、值得持續思索對策的一環。

創傷心靈的重建

地震不僅震垮房產,還揭露人心脆弱無助的一面,對於社會弱勢族群來說更是雪上加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風險因子之中的「脆弱度」、「韌性」帶我們檢視災民所處的社會、經濟與身心條件,探討如何發揮人際網絡相互扶持的力量,緩解社會不平等加劇的受災風險

其中,災後的心理復健長期遭到漠視,面對親友驟逝、身體傷痛、家園破滅且頓失經濟依靠等變故,災民得承受排山倒海的身心壓力,需要專業人士適時伸出援手。

臺大心理系吳英璋與陳淑惠等教授看見九二一災民的需求,成立「臺大 921 心理復健小組」,並號召其他院校的心理學家、臨床醫師與社工人員積極投入救災。

1999 年的臺灣社會仍對「災難與創傷心理學」相當陌生,小組成員抱持從做中學的精神累積經驗,開啟了臺灣災難心理衛生元年。

主要服務據點位於受災最嚴重的臺中東勢,由多位臨床心理博士開設「東勢 921 災後身心聯合門診」,也投入在地種子教師的培訓工作,傳授篩檢高危險族群、輔導孩童因應災難創傷的方法。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許多心理輔導人員更陪伴失依孤兒成長,參加孩子們的畢業典禮、婚禮,建立如同親人般堅定的情誼。

災民最常諮商的主題中,有 72% 是因震災而產生的身心症狀、家庭經濟困境,屬於創傷後壓力疾患之一。國際上對於災後心理復原有 5 項介入原則:安、靜、能、繫、望,如今已成為國內因應疫情、公安災難的主要介入策略。

大型災害心理防治的 5 大原則與目標
圖|研之有物(資料來源|Steven E. Hobfoll et al, 2007

在 5 項心理介入原則中,「能」指的是「促進效能感」,引導災民重新察覺自己有調節情緒、處理人際關係、修復財產與接受職業訓練等能力,有助災民逐步重返正常生活。

而「繫」則是指「促進聯繫感」,協助災民獲得與所愛者、社交族群的聯繫,從中找到解決問題、接納情緒、分享創傷經驗等支持管道。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研究團隊分析九二一震災村里追蹤資料後發現,東勢在震災後 20 多年間,是災區自殺率最低的鄉鎮,證實社區緊密的人際網絡、專業的心理諮商與陪伴,有助降低社會脆弱度、強化災後復原韌性。

災後重建——社區營造的集體力量

社區營造也是災民展現生命韌性的案例之一。過去有人質疑社區營造對災區重建的效益,但林宗弘等學者實際比較南投埔里 33 個里 1999 至 2012 年的家庭平均所得後發現,農村重建和社區營造補助同時投入的里,平均家戶所得明顯提升。

社區營造的目標在於發掘地方資源、發現新價值,提升社區的自信與自主性,為災後重建注入活水。而農村聚落的重建補助主要用來修復硬體設施,缺乏創造新產業價值的作為,也無法留住青壯年人口。

南投縣埔里鎮的桃米社區即是經典的災後創生案例。在九二一地震前,桃米社區是埔里鎮最窮的村里之一,震災重建後卻成為當地 33 個里中,平均家庭所得排行前 5 名的村里,擁有著名的紙教堂與生態園區,吸引每年多達 40 萬遊客造訪。

南投埔里鎮 33 個里 1999 至 2012 年家庭平均所得趨勢圖,農村重建和社區營造補助同時投入的里,平均家戶所得明顯提升。其中,社造成功的桃米里更從平均 56 萬上升至平均 87 萬,於 2010 年成為埔里收入最高的社區。
圖|研之有物(資料來源|林宗弘、李俊穎)

究竟桃米社區如何成功翻身?關鍵在於社區營造帶起的三層面連結:

內部組織由下而上動員、外部組織跨區交流合作、國際資源跨國援助

桃米社區在災後,由行政院勞工委員會「以工代賑」計畫支付基本工資,鼓勵居民投入家園重建與社區營造工作。

長期與社區合作的新故鄉基金會,也與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世新大學觀光系合組區域活化運籌團隊,協助居民學習當地生態知識、發展生態旅遊,並於 2001 年啟動生態旅遊試營運,讓「桃米生態村」日漸廣為人知。

2008 年,在新故鄉基金會廖嘉展先生等人的牽線下,日本鷹取紙教堂落腳桃米社區。這座教堂是日本名建築師坂茂為阪神大地震災民所建的精神地標,而神戶災區也在九二一地震後捐贈近千戶組合屋給南投縣。

紙教堂的移地重建不僅展現了人性普世的友愛光輝,新成立的紙教堂新故鄉見學園區,更是結合軟硬體綜效的社會基礎建設,在五年內為社區創造 1.3 億產值、近 200 個就業機會,成為九二一災後復興的象徵。

桃米社區紙教堂新故鄉見學園區
圖|柚子(數位島嶼)

社會互救!強化韌性應對未來的災難

從 4 組風險因子綜合歸納出潛在的震災風險後,再從歷史制度論分析國家與社會關係對防災制度演化的影響可知:

如果國家與公民社會皆具備動員能力,且願意化解利益分歧、共同投入防救災,將可強化制度韌性,減少下一次震災的風險。

九二一震災後各領域制度韌性之相對評估
圖|研之有物(資料來源|林宗弘)

例如在九二一地震後,政府與民間在撤離與搶救政策改革、公有基礎設施與建築補強重建方面,展現較強的制度韌性,從而推動《災害防救法》的立法,在災害發生後能較有系統、有法源依據地實施緊急應變措施,包含動員軍隊、徵用民間機具等。

林宗弘對於震災搶救過程記憶猶新,九二一地震發生時他剛好在成功嶺服役,從事救災物資的運輸補給工作。當時消防署的救災分工尚不完備,再加上許多消防單位也被震垮,屋漏偏逢連夜雨,導致最初的救災工作不是很系統化地進行。

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林宗弘研究員
圖|研之有物

九二一地震讓救災工作獲得重視,後來的桃芝颱風、莫拉克颱風也強化了風災與水災的救災經驗,臺灣現在的救災工作已提升到國際水準。國家及民間力量能在短時間內投入撤離與搶救作業,並提供緊急醫療、臨時安置、心理重建等服務。

然而,還是有一些問題是目前國家與民間都難以解決的,例如危老建築存在很高的暴露度風險,如不進行都市更新或建築補強,難保不會成為下個災難現場。

雖然中央政府有推動國土規劃政策,但都市更新是地方政府職權,需要地方行政單位的積極介入,否則將陷入民間業主與營建財團的利益衝突,使都更停頓或變質。

四面環海的臺灣位處地震帶、颱風必經路徑上,也是全球貿易與交通要衝,導致我們難逃地震、颱風、疫情三大災難的襲擊。惟有掌握各種潛在風險、了解當前的強項與弱勢,才能從國家政策與公民網絡著手,做好面對下一場災難的萬全準備!

延伸閱讀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_96
296 篇文章 ・ 3404 位粉絲
研之有物,取諧音自「言之有物」,出處為《周易·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恆」。探索具體研究案例、直擊研究員生活,成為串聯您與中研院的橋梁,通往博大精深的知識世界。 網頁:研之有物 臉書:研之有物@Facebook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防洪之都Hafen City/與水共舞的治水思維
活躍星系核_96
・2014/09/24 ・2753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SR值 546 ・八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HafenCity 航照圖(圖片來源/hafencity.com/
HafenCity 航照圖(圖片來源/hafencity.com/

文/董冠麟|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系學生

在2006年電影《不願面對的真相》中,前美國副總統高爾向全球揭漏了全球暖化及極端氣候的事實,其後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也在2007年發表了AR4的氣候變遷報告;各國除了開始持續鑽研極端氣候的研究外,各國政府也開始將極端氣候可能形成的災害作為國土空間規劃的重要課題。

台灣,作為一個災害種類多樣及受災潛勢人口比例高出全球平均的國家;如何打造兼具災害應變及富有生活意象的國土空間呢?2013年底,我與台大地理系同學們及系上林俊全老師一同前往德國、瑞士及列茲敦斯登參訪;從踏上歐洲大陸的那一刻起,我就開始期待行程最後要到訪的漢堡市Hafen City──一個兼具防洪及生活意象的新興都市。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HafenCity都市計畫簡圖(圖片來源/台北市政府公務出國報告)
HafenCity都市計畫簡圖(圖片來源/台北市政府公務出國報告)

Hafen City譯為「港口新城」,Hafen一詞在德文中是指「港口」,Hafen City位於易北河道上,為易北河道上孤立的島嶼,早期稱作Kehrwieder和Wandrahm。由於地勢相對低漥,19世紀以前,不穩定的易北河水位變化經常使這座島嶼氾濫形成沼澤,荒廢、危險的島嶼成為了早期人們放牧的場所及死刑處刑場。工業革命後,由於此區具有航運潛力,因而開始受到重視,漢堡市官方在此區開始設立船塢、造船廠、人工碼頭及鐵路車站等;到1886年時,HafenCity已成為漢堡的重要碼頭開發區。

隨著航運技術革新,貨物轉運集中裝箱化的發展,港口腹地有限的HafenCity前身失去其航運優勢;為了避免與現代化港口的競爭,漢堡市政府開始思考如何使這座城市賦予新的意義,使其再次蓬勃。

由於HafenCity四面環河,早期為重要的港口城市;因此,漢堡市政府以「Return to the city – Return of the city」(返回城市-城市的回歸)為開發願景,希望以此區的發展歷史作為都市重新開發的主軸。終於,在1999年10月,由Kees Christiaanse/ASTOC 所率領的德國團隊爭取到HafenCity的開發計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HafenCity開發計劃總面積達157公頃,總投資額高達90億歐元,並預計在2020至2030年間完工,計劃的目標包括:「制定公共空間及綠地」、「防止水患的永續都市」、「活化此區老舊區域、兼顧歷史建築的保存」、「透過住商混合達到地區發展均衡」。整個HafenCity的開發計劃中,防洪為計畫的核心目標;此外,如何能夠具兼生態及休閒等目的,也成為計劃中不可忽略的課題。

踏訪歐陸的第七天早晨,一行人從漢堡港乘著船沿著易北河往上游抵達了HafenCity,踏下船的那一刻,HafenCity的河岸景觀立刻令人感到震懾──眼前不是台灣河畔旁,將都市建物與河川劃清界線的堤防;相反地,客船直接將我們載進了這座城市,不用穿越一道厚厚的混凝土牆進城,這樣的景觀對傳統防洪工程的認知是一大衝擊。「歐洲人很喜歡接近水」,林俊全老師說著,這也許是在歐洲很少看到堤防的原因吧?我這麼想著。

但這樣的河岸到底是如何防止洪水氾濫的?柏林自由大學的地理學者Jacob Hardt帶領一行人探索HafenCity都市開發計畫的秘密。

防洪的都市設計

浮動式碼頭(圖片來源/creative-germany)
浮動式碼頭(圖片來源/creative-germany)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船運為HafenCity在尚未有軌道運輸前主要的對外交通方式,當地的深具意義的發展歷史也使HafenCity在今日仍保留著港口的城市意象。然而,為了因應潮水及易北河口水位的變化,在港口的更新過程中,HafenCity的港口被設計成漂浮型的碼頭(Floating docks),圖中黃色柱狀物為固定浮動港口水平移動的立柱,由於受到水平方向的固定,港口不會隨意移動、只會隨著水位高低變化浮動。

漫步在HafenCity河畔,會感覺到身為行人的你高出河面許多,但卻也不那麼遙遠。在HafenCity周圍的河畔,平面人行空間及自行車道等路面皆在海平面高度約4至5.5公尺處;此外,建築物與街道則必須加高至海平面7.5至8公尺之高。歐洲人生活中不能沒有河畔,也因此,克服洪水的工程技術上,他們拒絕了高聳的堤防並選擇了加高島嶼高程。

HafenCity河畔的人行道及腳踏車道規定須高於海平面4-5.5公尺;建築物與街道則須高於7.5-8公尺 (圖片來源/worldchanging)
HafenCity河畔的人行道及腳踏車道規定須高於海平面4-5.5公尺;建築物與街道則須高於7.5-8公尺 (圖片來源/worldchanging)

除此之外,HafenCity也將其河畔打造成兼具防洪及休憩的公共空間。階梯狀的設計提供了假日休閒表演最佳的展演空間,空間中的綠地也成為洪水氾濫的滯洪池,當水勢高時,綠地的土壤可吸收多餘的水,緩衝都市受洪水的衝擊。而正當我們更仔細地往街道建築物側走訪時,我們發現,HafenCity建築物的防洪秘密和都市設計時的巧思……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階梯狀的空間搭配綠地可以作為休憩空間使用及防洪之滯洪緩衝帶(圖片來源/worldchanging)
階梯狀的空間搭配綠地可以作為休憩空間使用及防洪之滯洪緩衝帶(圖片來源/worldchanging)

行走在HafenCity的建築物一樓,會發現自己能夠暢行無阻。在HafenCity的公共空間規劃時,為了考量到公共空間室內外的整體連通性,特別規定一樓的空間只能為公共通道、餐飲或咖啡廳等用途,尤其不得作為住宅使用,並且二樓以上才能有警衛管制及作私人使用。而在河畔的建築物一樓也可以觀察到每道門都是開放式的防水閘門,當河水淹到一樓街區時,可將防水閘門關起;由於一樓為公共使用空間,市政府也可減少洪水事件發生時,私人財產的損失補償等業務。

9736994_orig
在河岸邊建築物的一樓可見到每扇門都是開放式的防水閘門(作者攝於2014/01/17)

在河岸邊建築物的一樓可見到每扇門都是開放式的防水閘門(作者攝於2014/01/17)
在河岸邊建築物的一樓可見到每扇門都是開放式的防水閘門(作者攝於2014/01/17)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興建中的易北河愛樂廳(作者攝於2014/01/17)
興建中的易北河愛樂廳(作者攝於2014/01/17)

 

在HafenCity新建成的建築物中,有許多結合傳統貨櫃堆疊意象的建築物,這樣的建築特色不僅使HafenCity傳統的港口意象能夠依舊保留;二樓的向外擴建也增加了建築物的使用空間。此外,HafenCity於2007年起建立起一棟新的歌劇院,名為易北愛樂廳,建築外觀上擁有破漁網狀的造型,並直接在原先用以儲存茶葉和可可粉的港口倉庫上頭,往上加蓋成全玻璃帷幕的建築,讓新舊建築巧妙融為一體。

拜訪過HafenCity,不免讓人想到大台北都會帶的大直、三重、蘆洲以及社子島等地;這些地方都是大台北都會帶的相對低漥處,現行台灣的治水觀念是以一百年洪水頻率興建堤防、台北市則為兩百年洪水頻率;然而,2009年的莫拉克颱風在台灣許多降雨測站皆創下200年洪水紀錄,甚至有2000年洪水紀錄者;究竟未來國土空間規劃該如何因應災害發生,並兼顧都市生活空間的彈性,我想,HafenCity的城市思維,反映了與我們截然不同的人與自然關係想像,也許會是未來面對這個需要深思的議題時,可以參考的。

本文原刊於《GeogDaily‧地理眼》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活躍星系核_96
752 篇文章 ・ 122 位粉絲
活躍星系核(active galactic nucleus, AGN)是一類中央核區活動性很強的河外星系。這些星系比普通星系活躍,在從無線電波到伽瑪射線的全波段裡都發出很強的電磁輻射。 本帳號發表來自各方的投稿。附有資料出處的科學好文,都歡迎你來投稿喔。 Email: contact@pansci.asia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生存遊戲,災難贏家哀矜勿喜
李柏昱
・2014/08/28 ・1561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SR值 530 ・七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災難發生之後,不論是洪水、地震,還是恐怖攻擊,除了造成人命與財物損失,位處災區的企業更將面臨一場條件嚴峻的生存遊戲,災難如何影響災區經濟攸關災後重建的策略,也會影響災民收入所得的增減,不可輕忽!

災難對硬體設施的毀損加上人員傷亡、市場萎縮、原料供應中斷等等,再三考驗企業災後調適的能力。圖為卡崔娜過後位於災區的一間麥當勞(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作者:Gray Mark Smith)。
災難對硬體設施的毀損加上人員傷亡、市場萎縮、原料供應中斷等等,再三考驗企業災後調適的能力。圖為卡崔娜過後位於災區的一間麥當勞(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作者:Gray Mark Smith)。

災難如何影響當地企業?

災難會產生贏家與輸家,過去的理論認為企業在面對災難時,脆弱性主要來自資本、勞力、市場與原料供給者的損失;災後各種原料供應、設備服務與水電系統的中斷,以及因為消費者傷亡、搬遷或是運輸系統受損而萎縮的市場,對於災後企業求生經常造成嚴重的打擊,中小企業面臨的情況更為險峻。

此外,災難會造成災區內消費需求的改變,當地企業可能因為無法熬過這段時期而倒閉。短期改變像是營建相關產業需求增加,或是對奢侈品的需求減少;長期改變則像是居民永久搬離,或是重建後新移入居民的需求不同等等。浩劫過後災區內的企業除了軟硬體受創,更需要適應災後全然不同的社會經濟環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區域經濟越挫越勇?

上述情況皆是針對個別企業而言,然而總體經濟在災後的表現會是如何呢?雖然位於災區中央受災最慘烈的企業可能全軍覆沒,但如果放大空間尺度,大範圍的經濟活動在對付災難上其實頗具彈性,甚至在災後會有更佳的經濟表現。在較大空間範圍的研究中,災難多半只會有短期的負面影響,長期而言影響微乎其微,無論是地震、颱風、洪水還是恐怖攻擊都是如此。

這種總體與個體經濟災後表現的差異,可能原因除了研究取樣上的不同,也因為災難扮演一種「催化劑」的角色,加速淘汰市場裡本來就已經快不行的企業,這些企業倒閉後釋出的勞力與資源被更健康以及更具產能的企業所吸收,反而能提高總體經濟活動的產能。

另外,就整體經濟的角度而言,災後受益的產業所增加的收入與產值,可能會大過受害產業的損失,比方說大量的重建需求,產值便可能大於奢華珠寶銷售額的下滑,災民搬遷到未受災的地區時也會產生新的經濟機會與消費需求。

災害調適與防災準備徒勞無功?

弔詭的是,在過去的研究中,發現企業在災害調適與防災準備上的投入,卻與企業是否能熬過災難無顯著關聯。學界解釋可能因為個別企業在這在災害防備上投入的努力差異不大,導致無法證明投入越多越能抵禦災難的影響;或者因為企業過於強調硬體的堅固性,而忽略災後面對與外界中斷聯繫時的因應策略,畢竟在一片廢墟中若只有你的廠房屹立不搖,對於試圖熬過災後的營運困境恐怕也不會有什麼幫助。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然而,一般對於災後重建跟災區復原的觀點強調要「恢復災前的狀態」,就企業的經營來說,便是希望讓企業的生產力與服務回到災前水平。殘酷的是,對於某些無法適應災變後市場的企業而言,這代表了關門大吉。即便透過借貸或其他補助來試圖恢復或維持災前生產力,在多次災難的研究中也被證實是徒勞無功。

簡言之,整體經濟受災難的影響多為短期,甚至表現更佳;對於企業經營者而言,更加需要重視災後營運方針的調整,以符合環境與市場的改變,唯有如此,才有可能在這場災難帶來的生存遊戲中生存下去。(本文由科技部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重大天然災害之防救災科普知識教育推廣」執行團隊撰稿/2014年/7月)

責任編輯:鄭國威│元智大學資訊社會研究所

本文原發表於行政院科技部-科技大觀園「科技新知」。歡迎大家到科技大觀園的網站看更多精彩又紮實的科學資訊,也有臉書喔!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