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恩索現象(ENSO)有愈演愈烈嗎?

葉綠舒
・2014/08/12 ・1247字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SR值 555 ・八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所謂的恩索現象(ENSO),是聖嬰(El Niño)與南方震盪(Southern Oscillation)的合稱;早期本以為這兩個現象互不相干,但現在大部分的學者都已經認同這兩件事是互相有關連的。

在正常的狀態下,赤道風將溫暖的海水向西(亞洲、印度)吹送;而這時冷的海水會從南美洲海岸區上湧,使得鯷魚會游近海岸,讓秘魯的漁民有鯷魚可捉,海鳥有食物可吃。而亞洲、印度因為溫暖的海水而帶來季雨。

正常狀況的太平洋。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正常狀況的太平洋。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在聖嬰年時,東太平洋氣壓降低,西太平洋氣壓就上昇,使得南太平洋的東南信風減弱或甚至往相反的方向吹,造成溫暖的海水不再往西岸吹送;於是在南美洲冷的海水不上湧,鯷魚游到離岸較遠的地方,漁夫沒有鯷魚可抓、海鳥大量餓死。而這時印度也因為溫暖的海水不到來,於是季雨不降臨,鬧旱災。

聖嬰年的太平洋。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聖嬰年的太平洋。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由於這個現象最早是由秘魯的漁民發現,而且海水變暖的時間都是在聖誕節前後,所以被稱為「聖嬰」現象。而東西太平洋之間的氣壓就如蹺蹺板一樣,此高彼低、此低彼高,因此被稱為「南方震盪」。目前認為南方震盪是啟動聖嬰的關鍵。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說了這麼多,其實聖嬰年就是多災多難的年份;因此,研究ENSO的學者,無不致力於了解它究竟如何發生,以及發生的頻率,試圖從中找到一些答案。過去的研究都認為ENSO應該是在全新世(Holocene,即最近的一萬一千年左右)之後才開始的,而且有愈演愈烈的狀態。

不過,最近有一群美國、法國、秘魯的科學家們所組成的研究團隊,研究在秘魯海邊的七個地點的貝殼,發現現代ENSO的機制,其實在四萬五千年前到三萬年前就已經建立了;而過去一萬年來ENSO出現頻率的變化並不顯著。

研究團隊測定七個地點的貝殼中的碳同位素與氧同位素含量。其中碳同位素含量可以確定貝殼的年代,而氧同位素的含量可以確定在牠活著的時候的二到四周間的海水溫度。由這些數據,研究團隊可以發現並得到過去一萬年來ENSO出現的頻率。

1997年TOPEX/Poseidon衛星觀測到的聖嬰事件。南美和北美赤道區域海岸外的白色區域暗示暖水彙集。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1997年TOPEX/Poseidon衛星觀測到的聖嬰事件。南美和北美赤道區域海岸外的白色區域暗示暖水彙集。
資料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原刊載於作者部落格Miscellaneous999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參考文獻:

  1. Matthieu Carré, Julian P. Sachs, Sara Purca, Andrew J. Schauer, Pascale Braconnot, Rommel Angeles Falcón, Michèle Julien, Danièle Lavallée. 2014.Holocene history of ENSO variance and asymmetry in the eastern tropical Pacific. Science. DOI: 10.1126/science.1252220
  2. Brain Fagan. 洪水、飢饉與帝王。浙江大學出版社。
文章難易度
葉綠舒
262 篇文章 ・ 9 位粉絲
做人一定要讀書(主動學習),將來才會有出息。

0

7
2

文字

分享

0
7
2
透過花粉考古認識古代氣候!——宜蘭 2 千年前的豪雨,竟和聖嬰現象有關?
科技大觀園_96
・2021/12/13 ・3861字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宜蘭梅花湖,林淑芬採樣沉積物的地點之一。圖/林淑芬

用花粉認識古代氣候

人類從古至今都受到氣候影響,想認識古代人類,勢必要了解當時當地的環境條件。考古領域中,擅長古代氣候的專家也有一席之地,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的研究副技師林淑芬,就扮演這樣的角色。

林淑芬在臺灣大學地質科學系就讀碩士班時,專注的題材是土壤。後來因緣際會進入中研院史語所工作,接觸到考古學,因此就讀博士班時改以花粉為主題,調查宜蘭近 4,200 年來的花粉紀錄,藉此探討古代的環境及氣候,與宜蘭史前文化發展的關係。這些工作令她成為臺灣罕見以花粉研究考古的專家。

植物是環境中重要的一部分,但是植物的組織幾乎難以留存;所幸小小的花粉不但輕、數量多,而且結構堅固,有機會長期保存。花粉專家只需要普通的光學顯微鏡,多半能識別到植物「屬」的層級,再加上電子顯微鏡,可以進一步分辨出「物種」。 

電子顯微鏡下的蒿屬花粉。圖/林淑芬

然而,環境中每種植物花粉留存下來的機率不一,光憑花粉不足以重建當時的地貌;不過比較各種植物花粉組成在不同年代間的變化,推論氣候、環境在不同年代的改變,倒是十分合適的分析策略。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林淑芬主要研究宜蘭的古代花粉,她從梅花湖、龍潭湖等地點採樣,分析地層中不同年代留下的沉積物,推測當時的氣候與環境。在取得豐富成果的過程中,她曾經犯下推論錯誤,卻意外成為目前新方向的突破契機,還連結到反聖嬰現象對臺灣史前文化的影響。這其中的曲折是怎麼回事呢?

茵陳蒿的誤會:耐旱植物,反而是豪雨指標

距今約 800 年前,宜蘭有大量茵陳蒿的花粉留下。一般認為茵陳蒿是長在沙地的耐旱植物,所以沉積物中見到大量茵陳蒿花粉,表示那時氣候乾燥,有利於耐旱植物大量生長。當時的考古紀錄也出現超過百年的中斷,即沒有人類活動的紀錄,林淑芬推論那時大環境乾旱,不利於人類生存。

然而,其他資訊令林淑芬懷疑自己早期的推論。詳細考察茵陳蒿在宜蘭的生長模式以後,林淑芬驚覺真相其實完全相反:耐旱的茵陳蒿,事實上是暴雨頻繁的指標!

羅東溪上游河床上的茵陳蒿。(圖/林淑芬)

宜蘭有些河流,在雨量少的季節地表水量不足,河水往往潛入地下成為伏流。乾涸的河床佈滿礫石,不利植物生長,只有如茵陳蒿一類的耐旱植物可以生存。在雨季或颱風帶來大雨時,河床恢復為流水的河道,乾季時生長在河床的植物會被沖走;等到再度進入乾季,茵陳蒿又會再次長滿河床。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上述狀況若是一再反覆發生,花粉記錄中茵陳蒿的出現數量就會大增。假如古代狀況一樣,意謂茵陳蒿大量生長的年代,其實是豪雨頻繁發生的時期;因此當時考古紀錄中斷,其實和降雨過多有關,而非氣候乾燥。

宜蘭的環境與考古記錄

藉由花粉及其他資訊,可以重建宜蘭古代的環境、氣候變化。宜蘭地形如同口袋般,三面被高山圍繞,一面朝向太平洋。冰河時期結束後,海平面上升。距今約 14,000 年前,海水逐漸湧入宜蘭平原地區;8,000 多年前,淹沒面積達到最大,當時宜蘭平原只有現在一半大。接著,海水漸漸後退,距今 3,000 年前,海水退到距離目前海岸線西方 2 到 3 公里處。 

丸山遺址。圖/蘭陽博物館提供

宜蘭最早的考古遺址可能距今達 5,000 年。在新石器時代早期、中期,整體上遺址數量稀少,位置接近海邊;到了新石器時代晚期(以丸山文化為代表),遺址數量增加;距今 2,400 到 3,600 年間,遺址幾乎都位於內陸的丘陵地帶,或許和平原被海水入侵有關。

有趣的是,宜蘭在距今 2,000 多年前之後,幾乎不再有人類活動的記錄,要等到 1,300 年前才恢復。距今 800 到 1,300 年間,宜蘭進入鐵器時代早期(以十三行文化普洛灣類型為代表),遺址分佈於海岸附近,接著便是上述提到超過百年的中斷期。直到距今 600 年前的鐵器時代晚期開始(以十三行文化舊社類型為代表),宜蘭平原上再度留下大量遺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宜蘭地區史前遺址分布圖。圖/林淑芬

宜蘭 2000 年前頻繁豪雨,竟然和聖嬰現象有關?

為什麼距今 2,000 多年前開始,人類在宜蘭消失那麼久?氣候應該是重要因素。不論河流沖積扇或湖泊沉積物,都見證當時頻繁的豪雨,而且比距今 800 年前的規模更大。那段時期出現不少赤楊屬植物的花粉,赤楊是所謂的先驅植物,通常在植被匱乏的地區搶先生長,若它們能留下大量花粉,意謂那個時期原本的植被遭到消滅。

不過數百年的龐大雨量也改變了宜蘭的地貌,創造出更平坦、肥沃的沖積平原,彷彿「都更」一般,令宜蘭平原成為更適合人類居住的地區,才有隨後鐵器時代的興旺。

非常有趣的是,宜蘭最近數千年來降雨量最高的兩個時段,距今 800 和 2,000 多年前之後一段時期,剛好都是聖嬰—南方震盪(El Niño-Southern Oscillation,簡稱 ENSO)最頻繁發生的時候。這令林淑芬想到:莫非太平洋遠方發生的 ENSO,也影響到遙遠的宜蘭? 

宜蘭梅花湖沉積物的氾濫砂層,可與熱帶東太平洋自距今 2,000 年前開始,ENSO 活動頻繁發生的時期相對應。上方為加拉巴哥群島 El Junco 湖泊的砂級沉積物百分比,中間為宜蘭梅花湖(MHL-5A 岩心)中的砂級沉積物百分比,下方為宜蘭梅花湖(MHL-5A 岩心)中的沉積物性質變化。圖/林淑芬

東北季風與颱風,共伴效應帶來豪雨

颱風以外,宜蘭降雨主要來自秋冬季的東北季風。假如颱風經過臺灣南方,當時又有東北季風同時出現,颱風的外圍環流與東北季風交互作用,便可能導致豪雨,稱為「共伴效應」。由於牽涉東北季風,共伴效應往往在 9、10、11 月上演。此時路過的颱風有機會變成共伴颱風,即使颱風沒有靠近臺灣,仍可能引發共伴效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林淑芬由蘇澳、宜蘭、竹子湖氣象站取得 1982 到 2016 年的降雨數據,和颱風等資訊比較,判斷這 35 年間至少出現過 18 次共伴颱風。有些颱風距離臺灣數百公里遠,臺灣甚至沒有發佈颱風警報,但是它們導致的共伴效應,仍帶給宜蘭龐大雨量。

反聖嬰年,共伴颱風數目最多

ENSO 發生的地點位於太平洋東部赤道一帶,卻可能帶來世界性的影響,使某些地區出現極端氣候。根據海洋聖嬰指標的定義,假如區域內的海洋表面溫度(SSTA)連 5 個月比平均高出 0.5 度,便定義作異常溫暖的「聖嬰年」;反之,則為異常寒冷的「反聖嬰年」。1982 到 2016 年期間有 13 年為正常年,聖嬰、反聖嬰年各 11 年。

18 次共伴颱風中,13 個正常年出現 2 次,11 個聖嬰年出現 5 次,反聖嬰年最多,11 年出現 11 次。研究鎖定的 35 年間,共伴颱風在反聖嬰年出現的數量、比例都最高。例如 2010 年的梅姬颱風,就是反聖嬰年在宜蘭帶來豪雨的共伴颱風。

熱帶太平洋地區 1982-2016 年 Nino 3.4 海洋聖嬰指標(Oceanic Niño Index, ONI)隨時間變化圖。黃色菱形符號為宜蘭地區的秋季共伴颱風事件;位於紅色區塊為聖嬰年,發生 5 次,藍色區塊為反聖嬰年,發生 11 次,未填色區塊為正常年,發生 2 次。圖/修改自林淑芬,2018,《大氣科學》。

反聖嬰年為什麼有更多共伴颱風?一個可能是反聖嬰年颱風生成的位置距離臺灣比較近,路過臺灣的機率更大;另一個可能是反聖嬰年的東北季風比較強,不過仍需要更多證據。ENSO 會不會、如何影響臺灣,至今仍沒有定論。假如推論正確,表示儘管臺灣距離遙遠,至少在擁有獨特口袋地形,能突顯共伴效應的宜蘭,仍然會受到 ENSO 的影響。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林淑芬認為,在反聖嬰年,東北季風與颱風發生共伴效應的事件較多,帶給宜蘭龐大雨量。圖/何庭劭繪

不過上述研究對象是現代,該如何應用於千百年前的考古?古代 ENSO 事件沒有這麼詳細的逐年解析度,只能估計一段時間內發生的頻率;對照之下,發現古代宜蘭降雨量高的時期,ENSO 的頻率也高。假如 ENSO 透過共伴效應影響臺灣,可以想像宜蘭受到的影響最大,而考古上宜蘭人類消失的時候,周圍的臺北、新北、花蓮仍持續有人居住。 

宜蘭平原。圖/林淑芬

上百年頻繁豪雨,應該不會只有單一成因;人類活動除了氣候之外,也還受到許多因素影響。不過透過古代花粉、最近的氣象記錄,林淑芬依然找到一條很有價值的線索。倘若歷史上 ENSO 真的影響過臺灣,或許不只限於宜蘭,也在臺灣其他地區造成過不一樣的影響——這也是林淑芬接下來希望回答的問題。

即使如今科技水準遠勝古代,現代人依舊受到氣候影響。研究現在能找到認識古代的線索,了解古代也能替現在帶來指引,這是考古學研究過去,對現在的一大意義。

參考資料

  • 林淑芬,2008,聚落發展與自然環境變遷——以宜蘭地區史前為例,《臺灣史前史專論》
  • 林淑芬,2018,宜蘭地區秋季共伴豪雨與聖嬰—南方震盪的遙相關,《大氣科學》
  • 林淑芬,2019,大地脈動下的宜蘭史前先民,《地質,38卷,第4期,第66-70頁》
科技大觀園_96
82 篇文章 ・ 1124 位粉絲
為妥善保存多年來此類科普活動產出的成果,並使一般大眾能透過網際網路分享科普資源,科技部於2007年完成「科技大觀園」科普網站的建置,並於2008年1月正式上線營運。 「科技大觀園」網站為一數位整合平台,累積了大量的科普影音、科技新知、科普文章、科普演講及各類科普活動訊息,期使科學能扎根於每個人的生活與文化中。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你對釣魚台的看法是?釣魚台的重要性是什麼?」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籌備處主任柯永澤博士表示……
PanSci_96
・2012/10/11 ・3388字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SR值 521 ・七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哇!是海!」PanSci小編忍不住盯著窗外的海還有大船看。國內科學展館第三站來到位在基隆八斗子,即將進入試營運階段,擁有超級無敵海景海科館

鐵灰色現代外觀的館舍,沿著海邊山丘而建,沒有唐突的外表,很符合基隆陰鬱多雨的景象。海科館外觀和四周景物連成一片,以曲線輪廓表現「海洋」、直線和簡單的幾何表現「科技」,但這個最新的國家級科學博物館要如何呈現其實在台灣被嚴重忽略的「海洋科學」呢?海科館設在港都基隆將扮演起什麼樣的角色?這就得問問負責建館計畫忙翻天、關心且以實際行動參與社會議題的籌備處主任柯永澤博士了(如果沒意外的話正式營運之後就是館長啦!)

P:你對釣魚台的看法是?釣魚台的重要性是什麼?

柯:從最近的時事來看:南海和釣魚台爭議、中國稀土紛爭、墨西哥灣漏油、北海爭議…都和海洋有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墨西哥灣事件反映出陸上資源漸漸耗盡,於是開始轉探勘海洋資源的趨勢;加上美、日聯合控告中國壟斷稀土,這也顯示哪個國家掌握海洋資源誰就擁有優勢。英國也是個例子,北海的石化燃料資源對英國發展金融產業來說是一項很關鍵的條件。

南海、釣魚台的爭議只是反映出各國開始爭奪資源的衝突;島不是重點,爭的是海底下的資源。海洋資源可以簡單分成生物性非生物性,生物性就像是漁場,非生物性就像是潮能、礦產、燃料;擁有島嶼主權的國家就擁有這些資源。

從航海時代之後,有形或無形的海洋資源左右一個國家未來的發展。現在的「海洋國家」都具備海底探勘或者海洋工程技術,這些科技不是幾個研究單位或者小國家玩得起的,因為那都是整合性研究,像是有能力製造深海潛水艇,就表示機電、工程、海洋學等領域發展有一定的水準。而且這又是循環-有能力能探勘海底資源的強國,才有資源能再發展更多海洋技術。

P:海洋對台灣的重要性?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柯:就光是氣候變遷來說,「海洋」是關鍵。洋流左右著陸地的氣候,像是聖嬰和反聖嬰現象,只要太平洋東岸的湧升流改變,就影響了幾千公里外的太平洋西岸的降雨量。

目前颱風路徑可以相當準確預測,因為其是受大氣環流控制,可是對於雨量與強度卻無法準確預測,而僅能作觀測,因為其是受海洋可以提供多少能量所控制,而這方面的資訊不完整。原本颱風只會在太平洋赤道5度附近形成,但是暖化的關係,現在連北緯10度都能形成颱風!形成颱風的區域條件變寬,就越難預測颱風的動向。目前的氣象資料也多從大氣取得,像是衛星、雷達雲圖,海洋的資料不多,但海洋卻又影響著陸地的天氣,增加海洋測站對於精準天氣觀測來說就變得非常重要。

不只是氣候變遷下的天氣預測,海洋可能也是解決的途徑。海洋面積大,控制著溫室氣體的「收支」,還有接收來自陸上河流的碳排放。海洋中有幾百萬平方公里的海面有很豐富的營養鹽,但缺微量元素鐵,因此綠藻行光合作用效果不好,無法大量吸收二氧化碳,有科學家到特定區域灑鐵粉誘發它們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海洋中二氧化碳量下降,大氣中的二氧化碳自然會再溶入海洋,而使大氣二氧化碳含量下降,這就是一個地球工程利用海洋資源解決暖化問題的例子,這都不是陸上象徵性舉辦種樹活動能達到的效果。

潮境海洋中心,是海科館的行政中心和研究單位所在地。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P:你希望海科館對推廣海洋科學扮演什麼角色?

柯:海洋科學比較不被民眾重視,其中一個原因是學校沒有教,教科書沒有提到,老師也不懂;教學的人都不懂海洋了要怎麼教海洋?我希望海科館能介紹國內既有的海洋科技,配合館內的研究部門自己策展或者從事一些基本的海洋研究。

未來海科館有三個館區,分別為已於今年6月底開放的區域探索館(非主題探索館),預定明年6月底準備試營運的主題館(主要展館),以及BOT預定106年完工的水族館。。

四層樓的主題探索館最上面會規劃成餐廳,底下三樓介紹一些當地的海洋文化。主館保留了日據時期填海造陸興建的「北部火力發電廠」的鍋爐室,利用挑高的建築結構作為「深海展示廳」。另外還有國內最大的IMAX劇場。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園區附近也會分期發展,像是前面(指行政大樓前)這岸邊會規劃成潮間帶教育區,配合附近的漁港作浮潛觀光。不過在那之前我們得先調查附近有什麼魚種,還要讓魚群熟悉人類,敢親近人,要這麼做就是得輔導漁村轉型生態旅遊。至於附近的街景也有規劃要改造,但難度很高。

要做的事很多,還需要地方政府、民眾的理解跟支持才行。

海科館蠻強調從鄰近的海洋出發,讓民眾認識海。像海科館也一直有支持附近的軟絲復育,就是《產房》紀錄片提到的那群潛水教練,他們利用竹叢作為軟絲產卵的空間,效果很好;而且因為沒有捕捉,所以那裡的軟絲都很親近人,可以近距離觀察它們。

我們也和海洋大學合作,希望培養專業領域的學生來這服務學習,讓學生不只在學校學,也要知道怎樣推廣這些專業知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P:海科館和海生館有什麼不同,會競爭嗎?

柯:海洋領域可以分成三大類:海洋科學-包括物理、化學、生物、地質,有些國家-像是美國-還有包括聲學;工程;水產科技海洋生物雖然只是一小領域,相對來說不是關鍵技術,但為什麼容易受到重視?因為海洋生物資源貼近我們的生活,而且吸引學童,很適合作為海洋教育的切入點。

另外,海科館和海生館都隸屬教育部,但都是由民間公司負責營運,採BOT加OT的模式,雖然要自己承擔營運盈虧的壓力,但也會比較容易有創新的思維。

P:對台灣開採可燃冰或海洋能源發展的看法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柯:可燃冰是很棒的資源,很多國家都想開採,不過目前在技術上都很有困難,而且風險又很大;可燃冰主要成份是甲烷,一不小心會起火,而且如果弄不好,大量外洩到大氣中,會改變氣候,非常危險!現在有國家是明文禁止開採,當然也有國家-像是日本就積極研究。台灣的海洋研究預算遠低於鄰近的日本和韓國,沒有技術能開採可燃冰,現在只有探勘可燃冰的含量。

國內有在研究怎麼利用周遭海域的潮汐能,可是潮汐變化太大,不能穩定發電。我們的研究團隊最近發現東岸的黑潮潮汐能蠻穩定的,但是淺層的潮汐能太弱,要深一點才能有發電的潛能。其他的海洋技術研究可能要問海洋中心會比較清楚。

台灣的研究環境太強調論文發表了,很多攸關人類和國家發展的研究因為要花上很長的時間,也比較強調應用面,這些議題的研究相對比較難有漂亮的論文。在這樣的研究風氣下重要的研究就很難有科學家願意投入。

超級無敵海景辦公大樓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採訪結束後柯主任還帶小編參觀水族研究區,雖然Z編參觀過屏東海生館的後棟,海科館的水族規模小了許多,但是看到活生生的海洋動物還是忍不住多看幾眼加尖叫!

 

這些巨大的龍膽石斑是水試所提供的,當時只是小魚,現在都跟人一樣大了。(這也顯示海科館真的籌備很久…)

▲很想拿手去餵硨磲貝的P(其實是在玩弄海葵對陰影的反射動作)

這些海洋生物目前由兩位研究同仁和替代役負責照顧,也在研擬治療一些魚病的方法。

 

就期待海科館開幕後告訴我們更多海洋的故事囉~(是否該來篇海科館開箱文?)

 

延伸閱讀-PanSci小編遊台灣科學展館系列:

1. 「如果寶傑邀請你去擔任來賓,你會……?」科博館周副館長表示…

2. 「外星人如果造訪地球,是福是禍?」台北天文館資訊組徐組長表示…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天露異象,可能有戰事
陸子鈞
・2011/09/11 ・734字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SR值 602 ・九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祕魯政府和反抗軍光明之路(Shining Path)之間的緊繃情勢,在1982年爆發了流血衝突;同年,聖嬰現象(El Niño-Southern Oscillation; ENSO)在這多山的國度裡肆虐,破壞了馬鈴薯田。預言者或許看到了什麼因果關係,但科學家則努力將大規模的衝突和全球氣候變遷連結。現在,一項新的研究指出,在聖嬰現象發生的年度,出現暴動的機會是其他時間的兩倍。

「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惡劣的氣候和貧窮國家的政治暴力之間有強烈的關係。」柏克萊大學的經濟學家Edward Miguel說。

在2009年,Miguel和其他同事在《美國國家研究院院刊》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PNAS)發表一篇備受爭議的研究,他們認為突然升高的氣溫,扮演點燃非洲戰爭的關鍵角色,儘管有些科學家批評該研究中的統計方法。在哥倫比亞大學研究國家衝突和氣候科學,主導這項新研究的Solomon Hsiang認為,所有的問題指向一個關鍵-全球氣候變遷是否有導致衝突的可能?他補充說,科學家不能提高地球的溫度,然後坐在一旁看惱怒的人民起而暴動。(編註:也就是沒辦法透過實驗法得知)

雖然科學家無法控制溫度,但其實自然情況下,每幾年在聖嬰現象期間,熱帶太平洋的溫度會下降;在反聖嬰期間會上升。Hsiang和研究團隊理解到,氣候這樣間歇性的快速轉變,或許適合作為研究「氣候引起戰爭」的對象。因此,他們分析從1950年到2004年,共234件發生在政府與人民間,死亡人數超過25人的衝突事件。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結果發現,熱帶國家,像是祕魯、蘇丹或印度,在聖嬰年間發生暴力衝突的可能是其他時期的兩倍之高,從3%提高到6%,大約多出48件衝突。而聖嬰現象影響範圍以外的國家,像是美國、法國和中國,衝突發生可能只穩定維持在2%。不過聖嬰現象如何在貧窮國家搧風點火,燃起流血衝突,仍是未知。

資料來源:ScienceNow: El Niño Events May Tip Nations to War [24 August 2011]

陸子鈞
294 篇文章 ・ 4 位粉絲
Z編|台灣大學昆蟲所畢業,興趣廣泛,自認和貓一樣兼具宅氣和無窮的好奇心。喜歡在早上喝咖啡配RSS,克制不了跟別人分享生物故事的衝動,就連吃飯也會忍不住將桌上的食物作生物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