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不寂寞情人節

海苔熊
・2014/02/14 ・2957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SR值 511 ・六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1_110220134716_2

「晚上下班後要去哪裡?」右邊的同學說。

「可能抱著自己的右手,一邊吃洋芋片一邊看來自星星的你吧?」左邊的同學說。

「吃湯圓好了,最好噎死。」後面一股低氣壓過境,上個月論文被老闆定到起飛,女友又人間蒸發好多天,老實說,我們都不知道現在的他們到底還有沒有在一起。我默默收拾著看不完的paper,打開筆記本列一下待做事項,卻掉出了一張<one day>的票根,以為已經平復的情緒,又湧起酸辛。

她現在,好嗎<1>?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單身,錯了嗎?

「明天是農曆正月十五兼陽曆二月十四,情侶提燈籠,亮上加亮,雙重閃光。」Z編在情人節前一天說,語氣裡充滿各種複雜。在這樣百感交集的日子,不知道為什麼,常有一種莫名而淡淡的哀傷上身。或許,你可以用去死去死團的語氣問自己:有另一半的人過得比單身者快樂嗎?

過去單身(Singlehood)的研究結果大多莫衷一是,有些研究者發現有伴比較幸福(即使效果量通常很小),例如Florida State University的Scott R. Braithwaite和他的同事調查了1621個大學生,其中單身者占了56%。他們發現有穩定伴侶的人比單身者經歷較少的心理健康問題、較固定的性行為對象、較少肥胖或過重,不過在身體健康其他指標上則沒有顯著差異[1] <2>。

但有些研究則主張「單身的人並沒有過得比較差」。曾有長達18年的縱貫研究問了一個很多人都想知道的問題:那些結婚的人,有比他們在單身的時候幸福嗎?Richard Lucas和他的同事所得到的答案是:沒有。在剛結婚的時候,我們的幸福感(happiness)的確有小小的提升,但很快又會降回跟先前一樣[2]。

所以到底是怎樣?如果單身沒什麼不好,我們為什麼還是會感到寂寞?或許,我們應該擺問題換的角度想:會不會單身與否,根本不是寂寞的核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有個朋友單身將近二十年的時間,所以她一度想要研究單身與寂寞之間的關聯性。經過一番文獻搜索,結果她發現雖然各心理學家對於寂寞(loneliness)定義不同,但至少在親密關係中,一個有趣的觀點是:真正寂寞並不是孤單一人,而是無法跟想要的人在一起[3]

當妳愛的人並不愛妳,妳等的人已經不再等妳,讓妳日夜傷心魂牽夢縈的人已經在別人懷裡的時候,縱使有再多的陪伴、再多的朋友、再多的問候,都還是會感到一絲絲寂寞。這種寂寞感在社會心理學上稱做「情緒性寂寞」(emotional loneliness),指的是一種無法得到所愛的強烈情緒,例如在追不到、分手後、或是伴侶死亡等連帶引起的感受[4, 5]。

這樣聽起來,我們人生或多或少都是為愛而生。如果無法擁有一段感情,似乎就得承受孤單?其實不然,有些人即使抱著愛人,仍然覺得寂寞滿滿。

擁抱不了的孤單

跟一個人在一起真的會比較開心嗎?答案是不一定。過去研究顯示,並不是找一個人陪你就能幸福,而是「讓你愉快的人際關係」才能讓你幸福[6]。重要的不是身邊有沒有伴,而是他能否有效地陪伴[7, 8]。如果你難過害怕傷心的時候,他都不在你身邊,倘若你需要安慰照料的時候,他都只以冷漠相對,那麼你只是在虛假的戀愛殼裡面,一天拖過一天地自我欺騙。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一個人雖有一個人的寂寞,兩個人仍然存在兩個人的孤單[7-9]<1>。如果陪在妳身邊的他無法聽你、看你、給你關懷,甚至陪著你的時候想著她忘懷不了舊情舊傷,那麼這樣的關係裡不但得不到溫柔,還讓你感到更多無奈和寂寞[9]。

發現了嗎?真正主導我們寂寞感受的,不是一個人或兩個人,而是你覺得你現在的生活,究竟足不足夠(sufficient)如果他無法給你更多,你就得學會給自己多一點沉澱與成熟。沒錯,愛不會為誰倒退一秒,但你可以選擇空出幾個小時讓自己過得好。

你就不要想起我

與田馥甄想像得有些不同,一直寂寞寂寞下去是不會好的,長期還可能會產生無望或憂鬱的感受[4, 5, 7, 10]。所以許多學者都建議多走出去,多和朋友聚聚、向他們說說自己的情緒[11]。

這些方法有時候的確管用,可是也有時候,我們只是缺乏一些好好和自己相處的時間。撐著快崩解的身體工作、擔憂同事上司的眼光、深怕辜負父母的期待,太多太重太忙碌的生活,讓我們只為別人而活,卻忘了自己的生命該由自己掌握。只要不是一個人的地方,就得承擔兩個人的重量,說一些言不及義的話來化解尷尬,其實背負一整天的情緒,根本不想再說任何一句話。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一個人,也能感動的瞬間

走在寒風搭著要下不下的細雨,把臉頰刺得有些疼。我拐進巷口,在那家乾麵店拉了張椅子坐了下來,把手機關機。

一個熟悉的身影從裡面走了出來,在圍裙上擦了擦手,臉上堆滿笑容,什麼也沒有說,就開始忙著下麵、切菜、調醬料。趁著等待的時間,將剛剛到誠品買的《從中亞到南極》拿出來,花時間翻一翻、閉起眼睛聞一聞書間扉頁,感覺一下世界各個角落的味道。

麵端上桌,熱得我的臉都快感動地流下淚來。夾一口前夜特別滷好的豆干送進嘴裡,試著讓它停留在我的舌尖多一點,然後喝一口湯,想像一道溫泉般的淺綠色溫暖從頭頂上澆灌下來。香氣四溢的黑輪都還沒嚐,業已紅了眼眶。

多年前我們每次看完電影,都會來這裡依偎著一起吃麵,多年以來我總是抱持著哀悼的心態守著這個我們曾共同擁有過的溫暖。可是這幾個年頭,我開始發現自己不再愛當那個自願自憐的自己,而是真正喜歡這裡、也喜歡上話不多的老闆娘、以及麵條紮實的口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於是,在他離開我不知道多少天以後的今天,我終於能收拾寂寞、告別從前,並不是因為我找到了新的依戀,而是我開始嘗試體驗,一個人也能感動的瞬間。

2011042714341869

 [註解]

<1>下面提供個種身分的人情人節的服務:(1)如果你們剛分手,可以參考<找回最初的感覺>。(2)如果你們分隔兩地遠距離,卻又不確定目前的關係,可以參考<我們之間隔著的不是距離>。(3)如果還想挽回,可以參考<分開再愛>。(4)如果你們已經分開多年,你還會想起她,可以參考<在七夕之後:不存在的情人>。(5)如果,你該死的不知道要去哪約會好,可以參考<習慣了,怎麼辦?一起走出戀愛倦怠期>

<2>心理健康問題包括:飲酒、憂鬱、焦慮、藥物濫用、吃太多或吃太少、人際關係困難和壓力等等。其他討論請見暢銷書《單身,不是你想的那樣!》

<3>對寂寞感研究有興趣的人,可以讀這篇言簡意賅又專業的分析。學者SEAN S. SEEPERSAD用依戀理論(Attachment theory)的角度來詮釋寂寞,非常了得!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4>文中的統計數字與性別差異,均只描述平均值。尚須注意個別差異。

<5>本文改寫自「寂寞,寂寞好不好」。

[延伸閱讀]

  1. Braithwaite, S.R., R. Delevi, and F.D. Fincham, Romantic relationships and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of college students. Personal Relationships, 2010. 17(1): p. 1-12.
  2. DePaulo, B.M. and W.L. Morris, The unrecognized stereotyping and discrimination against singles.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06. 15(5): p. 251-254.
  3. Brehm, S.S., Intimate relationships. xviii ed. 1985, New York: Crown Publishing Group. 459.
  4. Weiss, R.S., Loneliness: The experience of emotional and social isolation. 1973, Cambridge, MA, US: The MIT Press. xxii, 236.
  5. Young, J.E., Loneliness, depression, and cognitive therapy: Theory and application, in Loneliness: A sourcebook of current theory, research, and therapy, L.A. Peplau and D. Perlman, Editors. 1982, Wiley: New York. p. 379-406.
  6. Munsey, C., Does marriage make us happy?, in Monitor on Psychology2010,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Washington, DC. p. 20-21.
  7. Segrin, C., et al., Symptoms of depression, relational quality, and loneliness in dating relationships. Personal Relationships, 2003. 10(1): p. 25-36.
  8. Flora, J. and C. Segrin, Relationship development in dating couples: Implications for relational satisfaction and loneliness.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2000. 17(6): p. 811-825.
  9. Schachner, D.A., Shaver, P. R.,Gillath, O., Attachment style and long-term singlehoo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2008. 15(4): p. 479-491.
  10. Peplau, L.A. and D. Perlman, Loneliness : a sourcebook of current theory, research, and therapy. 1982, New York: Wiley.
  11. 林月盛, 寂寞及其適應策略之探討. 諮商與輔導, 2010(300): p. 8-10+25.
文章難易度
海苔熊
70 篇文章 ・ 470 位粉絲
在多次受傷之後,我們數度懷疑自己是否失去了愛人的能力,殊不知我們真正失去的,是重新認識與接納自己的勇氣。 經歷了幾段感情,念了一些書籍,發現了解與頓悟總在分手後,希望藉由這個平台分享一些自己的想法與閱讀心得整理,幫助(?)一些跟我一樣曾經或正在感情世界迷網的夥伴,用更健康的觀點看待愛情,學著從喜歡自己開始,到敏感於周遭的重要他人,最後能用自己的雙手溫暖世界。 研究領域主要在親密關係,包括愛情風格相似性,遠距離戀愛的可能性,與不安全依戀者在網誌或書寫中所透露出的訊息。 P.s.照片中是我的設計師好友Joy et Joséphine

1

4
1

文字

分享

1
4
1
低生育率的主因並非不生孩子?——人口學家鄭雁馨談少子化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_96
・2022/02/21 ・5536字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本文轉載自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泛科學為宣傳推廣執行單位。

  • 採訪編輯|劉芝吟
  • 美術設計|林洵安

從婚育文化看臺灣的低生育率

1950 年代,臺灣每位婦女平均生育數曾高達 7 人,但近年生育率卻呈現雪崩式下滑,一再探底。為何生育率好似青春小鳥,一去不回頭?「研之有物」專訪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鄭雁馨副研究員,她透過數據與生育指標指出,臺灣生育困境並非來自年輕夫妻只生一胎,而是因為未婚人口持續上升,低生育率的背後,與東亞的家庭和婚育文化密切相關。

重視家庭、強調傳承,東亞生育率為何持續探底?

「新生兒再創新低」、「生育率全球最低」,臺灣生育率警訊年年登上新聞。多年來,政府從育嬰假、生育津貼、第二胎獎勵等各式政策輪番端上桌,但生育數據卻似乎鐵了心,一去不回頭。

年輕人為什麼不生孩子了?許多人直指低薪、高房價、工時過長,中研院社會所副研究員鄭雁馨則把焦點轉向文化與傳統價值,她直言:「經濟結構有它的影響力。但我認為,放到東亞文化脈絡來看,低生育率和家庭性別文化脫不了關係。」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美國主修社會學與人口學的鄭雁馨,五年前開始投入生育議題的量化研究。她發現過去三、四十年,臺灣的家庭模式經歷劇烈變化,晚婚日趨普遍、同居逐漸不再是禁忌,但同時許多傳統價值依然延續,例如香火傳承、孩子必須在婚姻關係中出生。

鄭雁馨運用戶政資料和社會調查進行人口研究,爬梳數據背後的婚育圖像,試圖從更廣泛的文化視角,探究低生育率的根本構成。

「臺灣與東亞各國的狀況非常相似,經濟發展已高度現代化,但父權文化和家庭主義盛行,長輩對年輕人成家仍有很強影響力。我們需要從東亞文化的角度出發,來分析生育率議題。」

鄭雁馨在美國主修人口學,她指出臺灣有許多棘手而迫切的人口學議題,但缺少專門獨立的人口學訓練系統,政府和國家機構也沒有投入大型研究,是目前亟待補強的研究領域。圖/研之有物

平平都是生育率,有什麼不一樣? 拆解 PTFR、CTFR

東亞家庭與性別文化,交織出臺灣特殊的生育圖像。一大特色是:相較於西方多數國家,臺灣的生育率持續走低,沒有「回血」的跡象。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媒體報導常提及的探底生育率,指的是「時期生育率」(Period Total Fertility Rate, PTFR)。以 2020 年為例,計算方式是:將 1971-2005 年次各年齡的女性生育率加總起來推算,如果女性依循這一系列年齡別生育率,度過可生育階段(15-49 歲)後會有幾個孩子,以此推估婦女一生的平均生育數。

這項指標方便快速,能立即呈現生育景況,不過也有盲點。由於計算方式混合了 35 個世代,一旦社會急速變遷,大量女性晚婚晚育,讓 15-30 歲的生育率明顯大幅下降, PTFR 便會被低估而失真。

「PTFR 適合用來比較全世界的生育概況,描繪出鉅觀的圖像。但是若一個社會經歷劇烈變化,要精準地分析生育狀況與診斷低生育率成因,世代生育率(CTFR)是比較可靠的指標。」

「世代生育率」 (Cohort Total Fertility Rate, CTFR )不受生育步調的影響,但必須等到女性年滿 49 歲 (或至少滿 45 歲) ,才能計算出同一世代的女性實際平均生育數。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當女性地位提升後,開始大量接受高等教育、進入職場,生育年齡因而逐步後延,會讓時期生育率(PTFR)顯著下滑⸺這是已開發國家都曾走過的路。例如, 20 世紀瑞典生育率從 3.6 到世紀末腰斬至 1.5。不過如同少部分高生育率的西方國家,瑞典 CTFR 一直維持在平穩的兩個小孩,PTFR 雖然看似下降,CTFR 卻能撐住在替代水準,主要是那些「行程 」延後的瑞典女性最後都有加入生育行列 。

這個現象來到東亞,卻明顯不存在!

比對臺灣這兩項生育率指標,自 2000 年初以來,PTFR 已近二十年低於 1.5,香港、南韓和日本同樣低迷,始終看不到生育率回補逆轉。進一步觀察 1950-1979 年出生者的 CTFR,東亞是全世界極少數持續下滑的地區。

主要原因是:15–30 歲延後未發生的大量生育率,在 30–45 歲回補力道不足,造成 PTFR 和 CTFR 雙雙下跌。其中關鍵,便在於日益增多的各年齡層未婚人口!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單看時期生育率,臺灣 1985 年已跌至 2 以下;但世代生育率一直到 1965 年世代才低於 2 人。PTFR 呈現的只是單一時點的生育概況,必須同時檢視真實世代的 CTFR,才能分析低生育率的形成主因。圖/研之有物(資料來源│鄭雁馨)

年輕夫妻不想生?低生育率關鍵:未婚人口越來越多

「 同時參照 PTFR 和 CTFR,才能掌握低生育率的真實結構,進一步分析為何臺灣或東亞生育率無法回補。 」鄭雁馨強調。

在東亞各國,未婚人口對生育率的影響異常關鍵,因為東亞的一大婚育特色是:孩子必須出生在婚姻關係中。以臺灣來說,非婚生育僅 2~4%,數十年不動如山。獨特的「婚育包裹」文化,讓不結婚幾乎等同不會生孩子,因此分析世代總生育率(CTFR)、並對照未婚率,便能拆解生育率的結構。

那麼比對數據,究竟是「誰」不生孩子了?

1965 年之後出生的女性,同一世代生育率開始低於兩人。然而,一直到近年,已婚婦女的平均生育數依舊達到兩人,世代生育率下滑,其實是因為越來越多人沒有結婚。以六年級中段班(1975 年出生)為例,世代生育率為 1.6 人,但已婚人妻平均生育兩名子女,細究來看,原因是有 20% 未婚女性。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一窩蜂只關注時期生育率(PTFR)超低,很容易陷入盲點,通通鎖定在『大家不想生孩子』。實情是,多數夫妻婚後都會生育,甚至逾七成生到兩胎以上。」

換言之,低生育率的關鍵密碼並非不生孩子,更可能是:還沒結婚。

當越來越多人不只晚婚,且最後根本沒有走入婚姻,在東亞文化背景下,也意味著關上了生育大門,西方常見的生育率延後回補,因此失靈。

翻倍增加的單身男女

1980 年代以前,「不結婚」這個人生選項鮮少出現。若三字頭還是孤家寡人,左鄰右舍、叔伯阿姨早已爭相出手牽紅線。 當時,40 歲仍未婚的比例不到 5%。

如今,大齡單身男女不再鳳毛麟角, 45-49 歲仍未婚的比例已近二成。鄭雁馨參與的國際研究團隊從模型推估,到了 2050 年,臺灣 40-49 歲男性未婚比例很可能將超過 30%、女性超過 25%。換言之,假設非婚生育仍不被主流文化接受,幾乎也就預告了生育率一路下滑的劇本。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想要打破冰凍三尺的生育率,進一步理解這些未婚者的生命狀態,至關重要。「如果因為負擔不起成家壓力,提升薪資水平、生育補助或許有效;如果多數人是不婚主義,經濟政策自然無濟於事。」

未來數十年,東亞單身人口預估會持續攀升,翻倍增加。臺灣和韓國幾乎是一路走高;日本因為工業化更早,女性婚育延遲、未婚的現象,比其他國家更早出現,因此數據預估較持平。圖/研之有物(資料來源:Demographic Change and Increasing Late Singlehood in East Asia, 2010–2050

為何她/他們還沒結婚?傳統婚育的壓力

結婚不好嗎,為什麼這麼多人選擇另一條路?他們是堅持不婚?渴望成家卻找不到另一半?受限經濟壓力不敢「婚頭」?或者,想有孩子但不想結婚?

臺灣社會變遷調查來看,越年輕的世代,越傾向不把婚姻視為人生必選題,認同「未婚也能幸福和享受生活」的比例呈上升趨勢,「敗犬」標籤慢慢被「一個人也很精采」取代。

然而,許多單身者其實並非是不婚主義者。根據 2013 年主計處調查,未婚女性裡學歷越高、結婚意願越強,而且 45-49 歲仍有兩成考慮成家。那麼,她們單身的原因又是什麼?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除了學生族群以外,「尚未遇到適婚對象」在各年齡、學歷都壓倒性勝利,尤其以大專以上最明顯。顯然,並非徹底拒絕結婚,而是難以找到共度人生的「牽手」,是不少單身女性的難題。雖然結婚和生育是兩個人的事,但弔詭的是:社會調查很少詢問男性未婚的原因,所以其生命處境是否與女性相似,仍亟待研究。

學歷越高,越不想結婚?實證調查結果恰恰相反。女性以高學歷者的結婚意願最高,但她們也是遇不到適婚對象的最大未婚族群。圖/研之有物(資料來源:鄭雁馨

「許多人傾向結婚,但沒有找到合適對象。關鍵在於社會高速發展後,新世代對婚姻、家庭角色的期待轉變,而與傳統文化發生衝突,這就形成了婚育配對的困難。」鄭雁馨分析。

半世紀以來,臺灣的政治、經濟飛躍性成長,躋身先進國家。女性的教育、就業與社會成就,不斷突破傳統限制,公領域裡女力崛起,但目光移轉至家庭與文化價值,傳統父權力道的鬆動遠不如預期。

拚兒子是其中一個例子。

在臺灣胎次越高,新生兒性別比例的失衡越嚴重。當媽媽拚到第三、四胎,經常承受非男孩不可的香火壓力,「性別篩選」成為不能說的秘密。對照 2006 年與 2016 年東亞社會調查,儘管已相隔十年,臺灣男性認為「至少要生下一個兒子來傳宗接代」,始終有堅定不移的 44% 。

家務分工是另一個東亞共同性別文化。時至今日,臺灣婦女依舊負擔近八成的家務,家事、小孩一肩扛。但即便丈夫想共同育兒,性別環境的土壤也未必足夠厚實。

北歐廣泛使用的雙親育嬰假,移植到臺灣,2017 年統計 76% 媽媽申請育嬰假,但爸爸僅 8%。除了傳統文化通常預設母親是優先照顧者,兩性的薪水差異,也讓爸爸休假帶孩子,必須同時承受經濟成本與傳統文化的雙重壓力。

「我們的性別平等改革,在教育、就業率表現很高。相對來說,文化層面的變化沒那麼明顯,包括婚育、家庭關係,這是東亞文化圈的共性。」鄭雁馨分析。

因為家庭關係緊密,長輩對下一代婚姻具有高度影響。新好媳婦除了上網「靠北婆家」,回到現實世界,多半仍得努力和長輩們磨合。這也意味,在講求孝道與家庭主義的社會,家庭內的傳統性別文化更難動搖。

種種盡在不言中的文化規範,交織出一片無形的婚育壓力,也形成兩性對婚姻家庭的期待落差。

對高社經背景的女性而言,走入家庭、養育照顧孩子,要付出比男性更高的機會成本,可能間接延緩兩性結婚的時程。

大齡女子想結婚?沒那麼容易

走入婚姻,需要直面傳統文化壓力,但單身者卻也可能被同一套價值,無情拒於門外。

鄭雁馨研究發現,二字頭的未婚男女,未來結婚的機率兩性相差不大;但若到了 35-39 歲,往後十年,女性結婚的機率就遠比男性下降許多。

研究突顯了殘酷的社會現實:

在婚姻市場裡,大齡是女性的「被扣分項」。背後不僅隱含父權文化對性別角色、形象的期待,另一個關鍵原因仍是生育——好不好生、生得好不好,經常被歸責在母親身上。

鄭雁馨直言:「十幾年來,我們的公衛體系依然不斷強調『34 歲以前是黃金生育年齡』,而且主要針對高齡女性。但現實是,整個社會有一半女性 (和男性)此時還沒有進入婚姻,但她們已經被貼上不好生的標籤。」

隨之而來,也是她們在婚姻市場上將面對的歧視與擇偶困境。事實上,高齡生育風險不僅存在女性身上,越來越多流行病學研究也指出高齡爸爸對母親生育的影響,但我們的社會選擇忽視後者而強調前者。

35 歲以上才晉升新手媽媽的比例快速竄升,2016 年已突破 25%。當晚婚、晚育成為常態,35-45 的女性勢必將成為臺灣的生育主力,這也考驗公衛與醫學體系是否能因應變遷,提供足夠的檢測照護與論述支持。圖/研之有物(資料來源:鄭雁馨

更多實證研究,更友善彈性的婚育文化

當社會結構急速轉變,家庭與文化價值變動緩慢,齒輪時不時被卡絆,凍結的人口成長有機會回溫嗎?

「我們必須認清,人口萎縮是必然的。」鄭雁馨認為,生育率下滑已非一日之秋,現階段只能減緩速度。綜觀來看,已婚夫妻的生育狀況並不悲觀,了解結婚率下滑的原因是較直接的目標。但相較於日本早已進行系統性研究,臺灣對未婚圖像的掌握始終蒼白貧乏。

「如果高生育率奠基於昔日女性必須犧牲受教和就業權,人生只有育兒持家一個選項,那當代的低生育率或許沒什麼不好。」鄭雁馨直言:「但如果很多女性想成家卻無法實現,政策應該更努力解決,包括未婚而想當父母的人,我們能否有更彈性開放的思維,達到生育自主。」

有多少人渴望成家?有多少人因為低薪高房價,不敢組成家庭?又有多少單身者只想要孩子?更多細緻的實證研究,是思考生育政策的重要基礎。

持續推動友善、支持婚育的性別平權社會,更是根本。「歐洲經驗告訴我們,家戶內的性別平等如果沒有跟上,整體生育率就很難提升。」鄭雁馨這麼說,

「育兒需要成為一整個村莊、社會、國家的事,而不是女性理所當然的天職。」

延伸閱讀:

所有討論 1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_96
296 篇文章 ・ 3415 位粉絲
研之有物,取諧音自「言之有物」,出處為《周易·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恆」。探索具體研究案例、直擊研究員生活,成為串聯您與中研院的橋梁,通往博大精深的知識世界。 網頁:研之有物 臉書:研之有物@Facebook

0

2
2

文字

分享

0
2
2
分手心理學:分手後還當朋友,怎樣才能過得好?──依附理論系列(十八)
貓心
・2020/08/05 ・5130字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SR值 484 ・五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們每個人,都和生命中重要的人們,有著不同程度的依附關係。而分手後與前任的聯繫,更是有可能剪不斷理還亂,依附系統不會那麼快就善罷甘休的!分手後如果跟前任保持互動,對於生活或情緒是好事嗎?跟依附又有怎麼的關聯呢?本篇文章就要來介紹我研究論文的主題!

在此感謝眾位填寫量表的人,以及教授們的協助,我的畢業論文終於產出來了。這一篇論文的主題,可想而知圍繞在依附理論,而且還出現了前所未見的分手後與前任依附關係的調查!

分手還保持聯繫,你說奇怪不奇怪。圖/giphy

有些人可能會直覺反應:分手後,還與前任有所聯繫,聽起來不是怪怪的嗎?別著急,在國外的文獻上早就發現,有許多人在分手之後還會和對方當朋友,甚至是繼續維持著性愛的關係。

但國內呢?很抱歉,在我做這篇研究之前,國內的資料數是 0。所以,欲知國內情況如何,請看下面敘述分解!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分手後能不能繼續聯絡,與「交往時」的逃避程度有關?

交往時的依附風格,會影響「分手後會不會持續聯繫」。我們無法鐵口直斷說事情就是這樣,只能說在研究結果上,有著這樣的傾向。

在我的研究中,用了所謂的 ANOVA,透過分手後的關係類型,來回推交往時的依附分數是否有所差異。由於我的樣本收集的緣故,因此懂研究方法的人就知道,這不能推論說交往時的依附風格會影響分手後的關係類型。用個簡單一點的比喻就是:

我今天走進一座果園,A 果園的橘子比較多,B 果園的芒果比較多,但我不能保證說,A 果園的土壤一定比較適合種橘子,B 果園的土壤比較適合種芒果。(聽不懂統計方法的就跳過這句話吧!)

總而言之就是呢,我把分手後與前任的關係分成了四種:

  • 無聯繫型:在分手之後,彼此幾乎或完全不再有聯絡。
  • 被迫聯繫型:當事人無意願繼續連繫,但因為一些外力因素(如上課、社團),使得彼此被迫有所交集。
  • 分手後友誼型(post-dissolutional friendship):在分手之後,彼此成為普通朋友。
  • 似戀關係型:分手後彼此的互動仍然和情侶很類似,例如會接吻、牽手、擁抱、做愛等等。

在我收集到的樣本裡面,有 494 人和前任毫無聯繫,87 人屬於被迫聯繫,還是朋友的高達 161 人,而似戀關係的也有 20 人。

結果呢,根據分析發現,不同分手後的類型,在交往的時候,他們的焦慮分數平均值分別是:3.45、3.36、3.43、3.78,在統計上不具有顯著的差異。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看到這邊,你或許會想問:「欸~不是應該交往的時候越焦慮,分手之後越會去跟對方勾勾迪嗎?怎麼分手後有聯繫的人,焦慮分數和沒有聯繫的一樣呢?」這是因為,你要勾勾迪,也要對方願意配合你演出啊!如果只有你單方面想跟對方保持聯絡,對方卻不想的話,那也連絡不下去啦!

至於不同分手後類型的人,在交往時的逃避分數,就有明顯的差異了:無聯繫型的平均逃避分數是 3.15,被迫聯繫型是 3.26,分手後友誼型是 2.74,似戀關係型是 2.50,很顯然的,前面兩組看起來就比後面兩組高。

聯繫或是不聯繫。圖/pixnio

如果精確一點的用事後比較來看,確實,無聯繫型跟被迫聯繫型的逃避分數,都比分手後友誼型跟似戀關係型來得更高。也就是說,老子、老娘在交往的時候就越不想跟你親近、越是逃避,分手後自然就不會想跟你做朋友或糾纏不清啦!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唉!俗話說的好,交往是兩個人的事情,分手是一個人的事情,分手後能不能聯繫下去,也得雙方都願意才行!

排除分手時間超過一年的結果:還是一樣

欸~等等,我剛剛好像忘了說一件事情,這份問卷裡面,與前任分手時間的範圍居然有 0 個月到 104 個月啊!天啊,有些人分手不到一個月,心還在淌血的寫我這份問卷,有的人分手 104 個月……那就是快 9 年了,這樣的資料真的準嗎?順便提一下平均數跟標準差吧,這群人平均分手了 24.74 個月,標準差則是 22.42 個月。

沒關係,那我就把所有分手超過 12 個月的人全部刪掉,再重新跑一次,看看結果會不會有所不同吧!

結果發現,刪掉了分手超過 12 個月的資料之後,比例上幾乎沒有變化嘛!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好,沒關係,我們再來看看分手後的關係類型跟交往時的焦慮分數與逃避分數有沒有關係呢?

分析顯示,焦慮分數還是沒有顯著差異,而逃避分數有著顯著差異。無聯繫、被迫聯繫、分手後友誼、似戀關係的平均值分別為 3.05、3.23、2.66、2.59,前三者的逃避平均差異就沒有篩選前的數據那麼顯著了,而似戀關係和前兩者則沒有顯著結果。當然,如果用嚴謹一點的統計來看,14 個人的似戀關係組,樣本過小,要顯著本來就有一定的困難度,所以參考價值也就沒有那麼高嘍。

同性戀和異性戀的差異?

啊,說到這裡,好像又該討論一件事情:樣本包含同性戀和異性戀,這兩者會不會有所差異?

在我收到的樣本之中,有 663 名異性戀,99 名同性戀(更精確的來說,應該說是前任是同性或異性)。四種類型對應到同異性戀的人數與平均數如下表: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異性 逃避平均 同性 逃避平均
無聯繫 438 3.17 56 3.02
被迫聯繫 69 3.29 18 3.15
分手友誼 136 2.78 25 2.51
似戀關係 20 2.50 0

有些謠傳認為同性戀的關係比較糾纏不清,結果事實上卻顯示:所有的似戀關係都來自於異性戀呀!

結果顯示,不同分手後關係類型,在交往時的逃避分數上有所差異;至於同性戀/異性戀,則不會影響逃避分數的差異的啦!

以後別做朋友?分手後做朋友真的會過得比較差嗎?

如果只是把研究問題放在交往時的依附關係與分手後的關係類型,這篇論文未免也太無聊。

事實上,我更好奇的是,分手之後跟對方當朋友,到底好不好?我相信這也是許多人的困惑:既然有 20% 的人在分手後和對方做了朋友,那麼周興哲苦苦相勸要我們「以後別做朋友,朋友不能牽手」不就白搭了嗎?(誤)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那就來看看,不同分手後關係類型的人,在情緒適應生活適應上的差別吧!

分手後的適應可以分為情緒適應與生活適應。圖/giphy

咦,適應就適應,還有分情緒適應跟生活適應的喔?

是阿,情緒適應指的是「經歷分手事件之後,各式負面情緒出現的頻率」,得分越高代表情緒適應越差(邏輯上應該要再做轉換,姑且讓我偷懶吧)。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生活適應指的則是「在經歷分手之後,能夠回歸日常生活、如平時一般面對日常生活的程度,或是將生活重心轉移至感情之外的其他層面的程度」,生活適應得分越低,代表在經歷分手後,在生活中適應得越好。

好吧,就讓我們來看看分手後的情緒適應吧:

人數 平均數 標準差
無聯繫 494 2.78 1.28
被迫聯繫 87 3.04 1.21
分手友誼 161 2.83 1.21
似戀關係 20 3.77 1.07

從統計結果可以看到,分手後和對方斷絕聯繫的人,情緒適應的平均分數是 2.78、被迫聯繫的人則是 3.04、分手後做朋友的人是 2.83、分手後和對方勾勾迪的人則是 3.77。很明顯的,似乎只有似戀關係的人,在情緒適應上來得比較差!在經過事後比較之後,也確實顯示了前三者的情緒適應沒有顯著差異,但前三者都比似戀關係適應得來得更好。

所以說,周興哲,你錯了!分手後也是可以好好做朋友的!

再來看看生活適應吧!生活適應呈現了同樣的結果:

人數 平均數 標準差
無聯繫 494 4.63 0.89
被迫聯繫 87 4.62 0.90
分手友誼 161 4.55 0.86
似戀關係 20 3.97 1.17

前三者的生活適應沒有顯著差異,但前三者都比似戀關係適應得來得更好。

所以,周興哲,你又錯了!分手後也可以做朋友的,只要不是曖昧不明的關係,做朋友跟斷絕聯絡可以過得一樣好的!

分手後維持聯繫,依附關係差在哪?

不過,事情沒有這麼簡單。為了針對那些分手後還有聯繫的人,與前任之間的關係品質到底如何,於是我創造出世界上第一個奇妙的名詞:「分手後依附關係」。既然依附量表可以以爸爸為對象、媽媽為對象、朋友為對象、曖昧關係為對象、伴侶為對象,那又有甚麼原因不能以「前任伴侶的現行互動狀況為對象呢?」

於是啦,我就讓這些分手後和對方仍然有聯繫的人,填了所謂的「分手後依附關係量表」,來看看他們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純友誼與似戀關係差在哪?

首先,我們先來看看,分手後純友誼跟分手後勾勾迪之間,他們的「分手後依附關係」有何差別吧!

首先先看他們在分手之後,與對方互動的焦慮程度。在那些分手後和前任是普通朋友的人身上,他們的焦慮程度只有 2.20 分,但和前任仍然類似於情侶的人,則有 3.22 分,有著顯著的差異存在。也就是說,分手後和對方維持聯繫的人,如果你在聯繫的過程中,對對方的焦慮感越高,你就越有可能跟對方糾纏不清!

比較有趣的是,還記得前面說的嗎?這些人在交往時的焦慮分數相差不大──前者是 3.43 分,後者則是 3.78 分,是沒有顯著差異的。

但是,如果把交往時的焦慮分數,與分手後的焦慮分數,丟到皮爾森相關來跑的話,卻會發現兩者之間居然高達 0.437 的相關,且相關的顯著性高達.00,也就是說,那些交往時越焦慮的人,分手後與對方維持聯繫時,也會是高焦慮的那群人!

交往時既以感受到焦慮,那麼分手仍保持聯繫,可能還會是高焦慮的族群。圖/giphy

那麼,我們再來看看交往時的逃避分數和分手後的逃避分數是否有關連性吧!如果把交往時的逃避分數,與分手後的逃避分數,丟到皮爾森相關來跑的話,會發現兩者之間居然高達 .485 的相關,且相關的顯著性高達 .00,也就是說,交往時越逃避的人,分手後若與對方維持聯繫,也恰巧會是分手後越逃避的人!

而總結上面的這些話來說,當你在分手後與對方維持聯繫,若你的焦慮越高、逃避越低,你們的聯繫就越有可能變成勾勾迪的關係;反之,則比較有可能真的當普通朋友。

分手前的依附關係,將影響你的分手適應

但是,與前任有所聯繫,到底會對分手適應造成什麼樣子的影響呢?

前面提到,如果你是屬於普通朋友的聯繫,那麼你的情緒適應跟生活適應程度,和沒有在聯繫的人相比,是沒有差別的。但是,與前任有所聯繫這件事情,其實代表著你和她之間依然存在著某種羈絆,只要有羈絆在,就一定會有依附關係。

於是,我把依附量表改寫成適合測量受試者分手後與對方的互動情形的形式,來測量他們在分手後的依附關係,是否會影響分手調適呢?或是只有交往時的依附關係,能夠預測他們的分手調適?

透過回歸分析,可以發現,如果是會和前任做朋友的人,交往時的焦慮程度會影響分手後的調適情形(β=.555,p<.001,△R2=.334),但交往時的逃避程度則不會。這代表說,交往的時候越是焦慮,分手後的情緒適應會越差。但我的研究重點並不是交往時的依附分數,而是分手後的依附情形。

分手後和對方做朋友,這真的行的通嗎?這值得我們好好的來思考。圖/giphy

根據統計結果顯示,分手後和對方做朋友的人,他們和前任互動的焦慮程度如果越高,那她們在分手後的情緒適應會越差(β=.473,p<.001),而與前任互動的逃避程度如果越高,他們的情緒適應也會越差(β=.132,p=.035),整體而言,分手後的焦慮與逃避程度,在預測分手後情緒適應的模型當中,增加了 0.181 的解釋率。

至於在分手後的生活適應上,交往時的焦慮分數,對於生活適應不具有顯著的預測力;但交往時的逃避程度越高,反而越能預測分手後的生活適應越好(β=.221,p=.011,△R2=.067)。這一點蠻有趣的,其中可能的原因是,交往的時候本來就比較獨來獨往的逃避依附,在分手之後要恢復日常作息是比較容易的;不過,我的重點依然不在這裡,而是分手後的依附情形。

迴歸分析顯示,分手後與對方互動上越是焦慮的人,他們的生活適應也會越差(β=-.288,p=.001,△R2=.070),但分手後的互動逃避程度則沒有影響,也就是說,如果妳在分手後和對方做朋友,那麼,如果你和對方的關係依然很焦慮的話,那麼你要恢復日常作息的可能性就越低。

看不懂上面的統計沒關係,總結來說就是,如果你在分手後和前任做朋友,也不一定是件壞事,而是得看你和她做朋友之後,你和她的互動關係,焦慮程度與逃避程度有多高:如果越焦慮,那你就會有比較多的負面情緒,也比較難回歸日常生活;如果越逃避,你要恢復日常生活步調的可能性也會比較低。

因此,分手後想要調適自己的心情與回歸日常生活作息,並不一定得和對方切斷關係,做朋友,也可以是一個選擇,但得看你是不是純友誼。如果是純友誼的話,那得看你的焦慮程度與逃避程度有多少,你在分手後和對方做朋友時,你們的互動關係,依然會影響到你的分手適應。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歡迎追蹤粉專 Psydetective-貓心

貓心
76 篇文章 ・ 118 位粉絲
心理作家。台大心理系學士、國北教心理與諮商所碩士。 寫作主題為「安全感」,藉由依附理論的實際應用,讓缺乏安全感的人,了解安全感構成的要素,進而找到具有安全感的對象,並學習建立具有安全感的對話。 對於安全感,許多人有一個想法:「安全感是自己給自己的。」但在實際上,安全感其實是透過成長過程中,從照顧者對自己敏感而支持的回應,逐漸內化而來的。 因此我認為,獲得安全感的兩個關鍵在於:找到相對而言具有安全感的伴侶,並透過能夠創造安全感的說話方式與對方互動,建立起一段具有安全感的關係。 個人專欄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psydetective/ 個人攝影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psyphotographer/

0

1
2

文字

分享

0
1
2
這樣聊天讓「愛情地圖」常保更新:由《我們不能是朋友》失溫的感情長跑談起
雞湯來了
・2019/09/08 ・2069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SR值 476 ・五年級

  • 文/雞湯來了蕭子喬
  • 校稿/雞湯來了張芷晴、陳世芃
  • 編輯/雞湯來了蕭子喬

「就這樣莫名奇妙分手你要我怎麼接受啊」

「我不懂他為什麼在短時間內變這麼多」

當紅偶像劇《我們不能是朋友》中,主人翁長跑多年的感情,為何都走向漸行漸遠的結局?

皓一和惟惟愛情維持三年,每天省吃儉用履行著兩人的退休計畫,但惟惟越來越覺得這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當惟惟向皓一提出分手,皓一充滿不解、不懂為何惟惟「瞬間」就變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但其實,感情變淡不是「瞬間」的事情。

皓一和惟惟的相處,一直都是皓一規劃生活規則,惟惟大多時候遵循,然而,惟惟其實並沒有那麼樂在其中,她對於一天只能花 150 元有意見但沒有明說,她其實沒那麼願意「配合」那麼多規則,卻總是生悶氣帶過;而皓一則從來沒有在做決定前和惟惟分享,為何去上海、為何增貸房子?他遇到的環境轉變她不知道,她的內心委曲和妥協他也不懂。

克桓和子媛則長跑十年卻越來越沒有交集,甚至子媛妹妹看了都說「你們這根本是放棄溝通」,當克桓跟子媛提出分手,子媛也是相當不解,甚至把矛頭指向其他人,認為是因為「別的女人」才會這樣。

但其實,感情出問題「兩個當事人」的影響性絕對大於關係外的人。

十年了,他不曾和她吵架、總是順著她,兩個人之間的事都照她的意思,但他內心很多不舒服的聲音從來沒有說出來,他的需要她不知道也不清楚,他真正要的是什麼她也不懂。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愛情失溫的共同原因:不懂另一半在想什麼

「惟惟、皓一」和「子媛、克桓」兩對情侶乍看風格不同,但追根究柢漸行漸遠的原因,其實是非常類似的:都是因為沒有時常更新彼此的心內話!這些心內話包含工作上的挑戰、心境的轉變、隱忍的小不滿…。

如果皓一在決定增貸房子、去上海而延後婚期之前,和惟惟分享自己的想法,說說自己遇到多好的機會,為何覺得非去不可,那麼惟惟就不會覺得那麼片面,也不會那麼生氣!如果惟惟可以和皓一明確地說自己需要多一些陪伴,想要生活多一些彈性,那麼皓一也會比較知道要用什麼方式去愛惟惟。

如果子媛在構思要「為了克桓好」而做公關活動之前,先跟克桓分享自己的顧慮,克桓可能比較可以理解子媛的用心。如果克桓可以早一些和子媛說明自己對「被安排好」的壓力,不會完全不知這些事情讓克桓喘不過氣。

不怕你我變了,只怕我們沒有時時更新心內話

人會改變是正常的,隨著生活歷練、遇到的人事物轉換,自然就會有些不同以往的想法,然而親密的人之間,並不會真的彷彿有讀心術一般,直接知道對方心裡在想什麼。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那這樣怎麼辦?難道只要交往久了,人變了,感情就會走向分手?

美國華盛頓大學心理系的榮譽教授 Gottman,以超過 40 年的時間,研究並觀察幾千對伴侶夫妻或伴侶怎麼吵架,還有他們怎麼和好與彌補關係,發現:幸福美滿的伴侶並非完全不會有衝突,他們在個性、興趣與價值觀可能有顯著差異,而且也會吵架,關鍵在於,他們明白兩人有差異是必然的,重點不是改變對方,而是要兩人共同找到巧妙度過難關的方法,才能使兩人的關係依舊穩定、幸福。

圖/雞湯來了

那麼,該如何巧妙度過難關呢?關鍵就在於,要在日常生活中,真實的交換意見,Gottman 因而提出「愛情地圖」的概念(例如下方的聊天清單):這張地圖是由伴侶倆的喜怒哀樂共構而成。時常走進彼此的內心深處,拓展倆人一起經歷的愛情版圖,才能不論外在環境、個人內心轉變,都保持了解彼此、心很貼近的感覺。當有了這樣貼近親密個情感,自然也就有找到共度難關的方法。

不妨試試以下的問題,和另一半、親密的人聊聊彼此的現在、未來,甚至過去!

  • 近來最開心的事情?
  • 近來最不開心的事?
  • 目前最崇拜的人?
  • 最親近的朋友?
  • 正面臨的壓力?
  • 做什麼事最能感到放鬆?
  • 人生最大的夢想?
  • 對近五年的生活想像?
  • 兒時最開心的事情?
  • 兒時最不開心的事情?

「我最想環遊的世界 ,就是你最內心的世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更多環遊彼此內心世界的方法,推薦閱讀《七個讓愛延續的方法

雞湯來了即將推出「愛情地圖桌遊版」,有興趣可見此實況

參考資料

  • Gottman, J. M., & Krokoff, L. J. (1989). Marital interaction and satisfaction: A longitudinal view.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57(1), 47.
  • 陳謙宜、沈碁恕(譯)(2016)。七個讓愛延續的方法(原作者:John M. Gottman, Nan Silver)。台北市:遠流。

本文轉載自「雞湯來了」《我們不能是朋友》愛情長跑為何一夕間說散就散? —從愛情地圖剖析內心世界

雞湯來了
51 篇文章 ・ 463 位粉絲
幸福,如何選擇?雞湯來了相信我們值得擁有更優質的家人關係。致力提供科學研究證實的家庭知識,讓您在家庭生活的日常、人生選擇的關卡,找到適合的方向。雞湯來了官網、雞湯來了F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