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賦予事情不同的意義

Desiring Clicks
・2013/04/11 ・2768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SR值 475 ・五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位在菲律賓 Butuan 城市中的銀行 Green Bank of Caraga 實行了一個戒菸儲蓄的計畫,想要戒菸的民眾可以到銀行開個戶頭,在之後的半年內每週必須將買菸的錢存入銀行,在半年後,如果戒菸者經過驗證證明這段期間沒有抽菸(驗尿),便可以將這些錢全數領回,如果失敗的話,銀行就會將錢捐給慈善機構。這個計畫最後經過評估後發現,相較於其他的戒菸方式,成功的提昇了 53% 的戒菸率

我們若將戒菸簡單分而以下情境:

  1. 屈服於吸菸的渴望,花錢後不需要忍耐,沒有痛苦,還可以享受吸菸對生理與心理帶來的紓緩與享受。
  2. 為了健康或為了省錢自發性的戒菸,需要承受生理的不適、習慣的改變。
  3. 花錢買健康,透過外力的幫助,去除戒菸的習慣,需要承受生理的不適、習慣的改變。
  4. 花錢買健康,透過外力的幫助、去除戒菸的習慣,需要承受生理的不適、習慣的改變,最後還有機會拿回所花費的錢

基本上第一個選項看起來就是一個非常值得的交易,我花了錢買到了東西,又得到了這個東西帶來的實質價值,滿足了生理與心理上的渴望與需求,就跟想要減肥但是還是忍不住買東西吃一樣,我買了東西吃,我花了錢,解除了身體的痛苦,得到了口腹上的滿足,而當下你也不會覺得這是一項昂貴的花費,而是物超所值的。

這也是為何戒菸與減肥總是如此的困難,尤其當吸菸與過於肥胖所帶來的負面效應並非即時顯而易見的,必須在多年後才會感受到對生活與健康帶來的傷害。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若是我們要抵抗上面的誘惑,我們則需要承受菸癮對於生理以及心理上造成的不適,這是一項艱鉅的任務,因為今天鬆懈了、明天鬆懈了,並不會真的對我們造成嚴重性的傷害,於是我們總會屈服,想說今天一根就好了,或是明天再開始去運動,而且相同的,正向的效益也總是要在好一段時間以後才會看到,無論是身體狀況或是節省的錢,於是日復一日,我們便失去了信心與堅持。

假設若是今天你抽了一根菸,馬上就會掉下一根頭髮, 或是今天少抽一根菸,每天早上就會多長出一根頭髮,我想戒菸就會突然變得簡單又順利。

於是我們希望透過花錢來幫忙解決,這個就稍微增加了許多動力,我們抱著的心態是,我都花了不少錢,沒做到就太浪費了,我們到時候一定會因為這樣強迫自己達成的,而且要是真的成功了,這筆錢真的是非常值得(敝人以前也是抱著這個心態,在學校重訓室繳了不少年費…結果大家應該也猜的到…我並沒有成功的練出八塊腹肌…)。

的確,若是因為我們花了這些錢,而成功地達到我們的目的的話,這筆交易也真是再值得也不過了!也很多人因為這樣的方法,成功地強迫自己持之以恆。

但是對自制能力不足的人來說,少看到了一件事情,就是無論你成功與否,這些錢早在一開始就已經花掉了,不會因為你的結果而有所改變,隨著時間的逝去,這〝因為花錢了〞的外力將會越來越小,覺得浪費的程度也將相對變少,並且出現了新的偷懶的藉口:「我前兩天都達成了,也許已經值得了吧,今天就放縱自己一下吧,要是當初沒花錢的話,可能連前兩天都沒做到呢!」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於是乎這個儲蓄戒菸的計畫,再多提供了一個誘因:「你有機會將這些錢全部領回。」

「天啊,這是多棒的計畫!我們可以順便將平常抽菸花費的錢都省了下來,成功的話還順便存了一筆原來會花掉的錢!可以當做自己的獎勵去買別的東西。」若是有健身房可以繳年費後,假設成功練出八塊腹肌就可以退還一半的錢,我就覺得這超值了,何況是全部的錢。

等等!仔細想想,這個完美的結局跟第二項我們自發性的戒菸有什麼不一樣嗎!?甚至你還多出了失去這筆金錢的可能性,並且這花費又沒得到相對應的實質價值(抽到菸、或吃到東西),並且也沒有真的多賺了什麼錢,但為什麼會覺得這個提議非常的有吸引力呢?

這個計畫給予了你兩種喜悅的期望,一個是成功的戒了菸、一個是儲蓄的達成,而這個儲蓄所獲得的金額,將會有兩倍的效益(相對於本來吸菸就存在著這筆花費,這筆錢是多出來的)。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但若是自發性的戒菸所省下來的錢,你不會特別覺得是額外〝獲得〞的,因為那本來就是你的,而且對於每天省下一點點錢來說,你可能甚至沒有特別的感覺,因為它是連續性緩慢的發生而不是瞬間的巨大差異(見衛生紙的啟示:連續與離散的影響);除此之外,它還賦予了你選擇的權力:「錢拿的拿不回來,跟我肯不肯努力有關係。」

賦予事情不同的意義與面相

我們內心都渴望變得更好,希望生活能有所改變,不過很可惜的是知易行難,通常會讓我們充滿了決心又成功地改變了某些事情時,是我們對這件事情的認知有了不同的觀念與想法,或是看到事情從來沒看過的層面時。

「原來我父親並不希望我成為他。」莫瑞斯費雪說道,如同電影《全面啟動》所闡述的概念,這種非常簡單的想法與觀感,將大大地改變一個人之後的所作所為。

「原來每天吸菸損耗著的,除了自己的健康以外還有不少的財富、以及這個財富可以帶給我額外的喜悅及快樂。」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原來購買一個 App 的錢比一杯大杯珍奶的錢還便宜。」

很多我們熟悉的認知,在加注上不同的對照以及從不同角度切入,意義就會有所不同。

父母罵著不隨手關燈的小孩:「電費很貴你知道嗎?」,所以小孩子對著用電的觀念是「電費很貴 -> 代表電是用錢就可以買到的東西」,所以只要我有足夠的錢就可以盡量使用沒有關係,這跟了解到浪費用電可能會殺死更多地球上許多可愛的動植物們(如簡單自製的環保節能貼,下圖),效果對於小孩來說自然是不一樣的。

能源本來不是有錢就可以買的到的東西,我們真正能夠開始自發的節省用電,是在於了解到能源與環境生態的重要性,而不是為了節省電費而省電。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換個思維、增加點推力,我們就有可能做出很重大的改變,很多事情透過不同的方式,讓我們看到不一樣的層面後,一切就會跟著不太一樣了,正所謂「禪機未到,雖點亦不中」,但我們也可以試著不同的手法,透過你我的服務,對著事情產生了新的想法與價值觀,讓大家和世界變得更好是吧!

參考文獻:

  • Giné, Xavier, Dean Karlan, and Jonathan Zinman. 2010. “Put Your Money Where Your Butt Is: A Commitment Contract for Smoking Cessation.” American Economic Journal: Applied Economics 2: 213-35.
  • http://www.povertyactionlab.org/evaluation/cares-commitment-savings-smoking-cessation-philippines
  • http://www.abs-cbnnews.com/lifestyle/03/05/09/trying-quit-smoking-go-bank
  •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f8c016101011gdr.html

(Image via eschipul, CC License.)

延伸閱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Desiring Clicks 是一個專門介紹使用者介面、使用者經驗、視覺設計、資訊架構和網路行為的網誌。歡迎你一起參與介面設計,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

 

 

文章難易度
Desiring Clicks
14 篇文章 ・ 1 位粉絲
Desiring Clicks(http://dclick.cc)是一個專門介紹使用者介面、使用者經驗、視覺設計、資訊架構和網路行為的網誌。我們相信任何設計、工程都必須由人的角度出發,更貼近人性與心靈,讓世界更美好!

0

8
2

文字

分享

0
8
2
快!還要更快!讓國家級地震警報更好用的「都會區強震預警精進計畫」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01/21 ・2584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由 交通部中央氣象署 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 文/陳儀珈

從地震儀感應到地震的震動,到我們的手機響起國家級警報,大約需要多少時間?

臺灣從 1991 年開始大量增建地震測站;1999 年臺灣爆發了 921 大地震,當時的地震速報系統約在震後 102 秒完成地震定位;2014 年正式對公眾推播強震即時警報;到了 2020 年 4 月,隨著技術不斷革新,當時交通部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以下簡稱為地震中心)僅需 10 秒,就可以發出地震預警訊息!

然而,地震中心並未因此而自滿,而是持續擴建地震觀測網,開發新技術。近年來,地震中心執行前瞻基礎建設 2.0「都會區強震預警精進計畫」,預計讓臺灣的地震預警系統邁入下一個新紀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連上網路吧!用建設與技術,換取獲得地震資料的時間

「都會區強震預警精進計畫」起源於「民生公共物聯網數據應用及產業開展計畫」,該計畫致力於跨部會、跨單位合作,由 11 個執行單位共同策畫,致力於優化我國環境與防災治理,並建置資料開放平台。

看到這裡,或許你還沒反應過來地震預警系統跟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IoT)有什麼關係,嘿嘿,那可大有關係啦!

當我們將各種實體物品透過網路連結起來,建立彼此與裝置的通訊後,成為了所謂的物聯網。在我國的地震預警系統中,即是透過將地震儀的資料即時傳輸到聯網系統,並進行運算,實現了對地震活動的即時監測和預警。

地震中心在臺灣架設了 700 多個強震監測站,但能夠和地震中心即時連線的,只有其中 500 個,藉由這項計畫,地震中心將致力增加可連線的強震監測站數量,並優化原有強震監測站的聯網品質。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地震中心的評估中,可以連線的強震監測站大約可在 113 年時,從原有的 500 個增加至 600 個,並且更新現有監測站的軟體與硬體設備,藉此提升地震預警系統的效能。

由此可知,倘若地震儀沒有了聯網的功能,我們也形同完全失去了地震預警系統的一切。

把地震儀放到井下後,有什麼好處?

除了加強地震儀的聯網功能外,把地震儀「放到地下」,也是提升地震預警系統效能的關鍵做法。

為什麼要把地震儀放到地底下?用日常生活來比喻的話,就像是買屋子時,要選擇鬧中取靜的社區,才不會讓吵雜的環境影響自己在房間聆聽優美的音樂;看星星時,要選擇光害比較不嚴重的山區,才能看清楚一閃又一閃的美麗星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地表有太多、太多的環境雜訊了,因此當地震儀被安裝在地表時,想要從混亂的「噪音」之中找出關鍵的地震波,就像是在搖滾演唱會裡聽電話一樣困難,無論是電腦或研究人員,都需要花費比較多的時間,才能判讀來自地震的波形。

這些環境雜訊都是從哪裡來的?基本上,只要是你想得到的人為震動,對地震儀來說,都有可能是「噪音」!

當地震儀靠近工地或馬路時,一輛輛大卡車框啷、框啷地經過測站,是噪音;大稻埕夏日節放起絢麗的煙火,隨著煙花在天空上一個一個的炸開,也是噪音;台北捷運行經軌道的摩擦與震動,那也是噪音;有好奇的路人經過測站,推了推踢了下測站時,那也是不可忽視的噪音。

因此,井下地震儀(Borehole seismometer)的主要目的,就是盡量讓地震儀「遠離塵囂」,記錄到更清楚、雜訊更少的地震波!​無論是微震、強震,還是來自遠方的地震,井下地震儀都能提供遠比地表地震儀更高品質的訊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地震中心於 2008 年展開建置井下地震儀觀測站的行動,根據不同測站底下的地質條件,​將井下地震儀放置在深達 30~500 公尺的乾井深處。​除了地震儀外,站房內也會備有資料收錄器、網路傳輸設備、不斷電設備與電池,讓測站可以儲存、傳送資料。

既然井下地震儀這麼強大,為什麼無法大規模建造測站呢?簡單來說,這一切可以歸咎於技術和成本問題。

安裝井下地震儀需要鑽井,然而鑽井的深度、難度均會提高時間、技術與金錢成本,因此,即使井下地震儀的訊號再好,若非有國家建設計畫的支援,也難以大量建置。

人口聚集,震災好嚴重?建立「客製化」的地震預警系統!

臺灣人口主要聚集於西半部,然而此區的震源深度較淺,再加上密集的人口與建築,容易造成相當重大的災害。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許多都會區的建築老舊且密集,當屋齡超過 50 歲時,它很有可能是在沒有耐震規範的背景下建造而成的的,若是超過 25 年左右的房屋,也有可能不符合最新的耐震規範,並未具備現今標準下足夠的耐震能力。 

延伸閱讀:

在地震界有句名言「地震不會殺人,但建築物會」,因此,若建築物的結構不符合地震規範,地震發生時,在同一面積下越密集的老屋,有可能造成越多的傷亡。

因此,對於發生在都會區的直下型地震,預警時間的要求更高,需求也更迫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地震中心著手於人口密集之都會區開發「客製化」的強震預警系統,目標針對都會區直下型淺層地震,可以在「震後 7 秒內」發布地震警報,將地震預警盲區縮小為 25 公里。

111 年起,地震中心已先後完成大臺北地區、桃園市客製化作業模組,並開始上線測試,當前正致力於臺南市的模組,未來的目標為高雄市與臺中市。

永不停歇的防災宣導行動、地震預警技術研發

地震預警系統僅能在地震來臨時警示民眾避難,無法主動保護民眾的生命安全,若人民沒有搭配正確的防震防災觀念,即使地震警報再快,也無法達到有效的防災效果。

因此除了不斷革新地震預警系統的技術,地震中心也積極投入於地震的宣導活動和教育管道,經營 Facebook 粉絲專頁「報地震 – 中央氣象署」、跨部會舉辦《地震島大冒險》特展、《震守家園 — 民生公共物聯網主題展》,讓民眾了解正確的避難行為與應變作為,充分發揮地震警報的效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此外,雖然地震中心預計於 114 年將都會區的預警費時縮減為 7 秒,研發新技術的腳步不會停止;未來,他們將應用 AI 技術,持續強化地震預警系統的效能,降低地震對臺灣人民的威脅程度,保障你我生命財產安全。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196 篇文章 ・ 300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設計幫我們做出好決定?評《推力:決定你的健康、財富與快樂》
洪靖 Ching Hung
・2014/11/09 ・8482字 ・閱讀時間約 17 分鐘 ・SR值 631 ・十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Nudge》 原書出版於 2008 年,副標題是 Improving Decisions About Health, Wealth and Happiness。中文初版於隔年(2009)問市,書名即為《推力:決定你的健康、財富與快樂》,2014 年再版更名為《推出你的影響力:每個人都可以影響別人、改善決策,做人生的選擇設計師》(本文標題採用初版而非再版書名,原因詳後)。此書在美國推出時,對學界與政界影響巨大,其中一位作者 Sunstein 因為此書理念被延攬進入美國歐巴馬(Obama)政府擔任重要職務,另一位作者 Thaler 也被英國首相卡麥隆(Cameron)邀請主持政策研究小組。不過,本書極富爭議,因此引發英美社會的大辯論,不論學界、政界、或是民間都有許多堅定的反對者。有趣的是,中文版在台灣雖已出版將近五年而且再版,但除了少數幾篇書評與概念引介之外[1],大致就像石頭丟到深河裡──沒有激起什麼討論的水花。有鑑於此,本文試圖在此書再版之後,提供一個比較仔細討論,也探究此書對於台灣的意義。

Nudge 原版、中文初版與再版的封面
《Nudge》原版、中文初版與再版的封面

本書用一個簡單的例子來開場:學校自助餐廳的管理人為了要讓學生吃得更健康,在不改變既定菜色的情況下,把蔬菜與低卡食物盡可能放在靠近餐臺的位置、高度也盡量與學生眼睛同高,同時把薯條之類的高卡食物放在不顯眼地方,結果學生選擇健康食物的比例大幅提高。作者把這種規劃或設計稱為 Nudge──原意是「用手肘輕推」之意,與 push(推動)和 force(強迫)不同(因此,nudge 翻譯成「輕推」會比「推力」要好,為了維持傳神的原意,本文一律採用原文 nudge)。如果管理人直接改變菜色、刪掉所有垃圾食物,那麼這不算是 nudge;或者校方直接明文禁止學生選擇垃圾食物,那麼這也不是 nudge。再舉書中一個知名例子:荷蘭 Schiphol 機場的男廁小便斗裡頭貼有一隻蒼蠅圖案,竟然有效降低男性「尿歪」的比例達高到 80%(在台灣也有類似的設計,它的原創就是荷蘭)!

Nudge 的重點在於,設計者就像是「選擇設計師」(choice architect),透過情境打造與物質安排──就像建築師設計房屋一樣──可以促進使用者做出正確的決定與舉動。作者認為,Nudge 應當成為政府思考的政策方向──如果政府希望國民生活的更健康、更快樂、有富裕的話。這也是 nudge 的背後的政治概念,作者稱之為「自由家(父)長制」(libertarian paternalism),這個詞一方面指向政府應當照顧與指引人民,另一方面也保留政府不侵犯自由選擇的底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荷蘭 Schiphol 機場男性小便斗的蒼蠅大幅提高射準。Photo credit: Vincent Lau, CC BY-SA 2.0
荷蘭 Schiphol 機場男性小便斗的蒼蠅大幅提高射準率。Photo credit: Vincent Lau, CC BY-SA 2.0

在堅定的自由經濟學派眼中,這個建議有待商榷甚至必須反對(美國尤其如此)。人類是理性的動物,知道什麼對自己最好、清楚自己的需求為何,為何需要政府越俎代庖?自由經濟市場是供需取得自然平衡的最佳法則,而政府的干預可能破壞市場平衡,甚至讓天平不公正地倒向某些群體,豈不危險?作者認為,這種傳統經濟學裡面的「理性經濟人」假設,在行為經濟學(behavioral economics)中早已站不住腳──我們多半只是一般人而已,不是什麼經濟人。就像許多心理學研究──例如《快思慢想》(Thinking, Fast and Slow)(暫時擱置翻譯不佳的爭議)與《象與騎象人》(The Happiness Hypothesis)──所示,人類其實有兩個系統在導引思考與動作,一個反應很快,有點像是直覺(名為自動系統),例如我們不假所思地躲開迎面而來的一顆球;另一個反應較慢,經過刻意地思考與計算(名為省思系統),例如我們考慮要走哪一條路去大賣場。當我們使用母語的時候,通常就是依靠自動系統,但當使用外語(如英文)的時候,則多半是省思系統主導(除非久居國外已經非常熟練當地語言)。又例如,當飛機大力搖晃時,自動系統會在腦中響起「完蛋了,我要死了」聲音,並且使你緊張盜汗,但省思系統卻會告訴你「根據統計飛機失事率極低,可以安然度過的」,讓你平靜不至於站起來尖叫。雖然自動系統可以幫助我們迅速做出反應(這在演化上具有優勢),但卻容易犯錯,尤其是當情況變得複雜的時候;而省思系統雖然可做出正確決定,卻需要大量資訊、經驗、與練習,當然也耗費很多時間。不幸的是,根據研究,在日常生活中,人類經常依靠自動系統來理解事情與做出決定。

使用外國語言聽說讀寫都會比較緩慢,因為並非自動系統主導 (Photo credit: Sarah Ross, CC BY-NC 2.0)
使用外國語言聽說讀寫都會比較緩慢,因為並非自動系統主導
(Photo credit: Sarah Ross, CC BY-NC 2.0)

書中列舉許多已被證實普遍存在的認知謬誤,本文在這裡舉例比較有趣的幾個。(1)人類對於日常生活中風險的感受,通常和對於該事件的認識印象有關。例如,我們擔心空難通常遠遠超過擔心車禍,但實際上後者死亡率遠遠高於前者,我們會這麼想只因為對前者的印象比較深刻;或者美國民眾大多相信龍捲風比氣喘更容易造成死亡,然而實際上後者致死率是前者的二十倍,而大眾之所以這樣想是因為前者造成死亡的意象比較鮮明。(2)人類常有「嫌惡損失」(loss averse)的特性。例如,班上的一半學生獲贈馬克杯,老師鼓勵這群學生將馬克杯賣給另外一半同學,可是多少錢他們才願意賣呢?平均願意出售的價格是馬克杯原價的兩倍。即使馬克杯是免費獲得的,售出可以馬上賺進本來就沒有的現金,但卻幾乎沒有學生願意這麼做,因為在心理上,失去的痛苦往往超過獲得的快樂。(3)人們的回答經常受到問題架構的影響。例如,當你選擇是否接受一個高難度手術,醫生告訴你「一百個動過這種手術的病患,五年內有九十人還活著」,跟告訴你「一百個動過這種手術的病患,五年內有十人去世」,哪一個會讓你比較願意簽署術同意書?這兩個問題內涵完全相同,但根據統計,收到第二種問題的人比較不願意進開刀房。(4)對於未來過於樂觀──其實只要看看多少工程沒有在預期時間內完工,還有我們多常想要認真運動一個星期最後還是變成看電視吃零食,就知道這個謬誤有多常見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些謬誤有時候很輕微,對生活影響不大,但問題在於,一旦這些謬誤在我們面對重要決定──例如投票給哪個人、要不要動手術、是否買保險、簽不簽器官捐贈卡──發揮作用時,那怎麼辦?我們會犯下多少錯誤?又會造成多大影響?作者用這例些子,主要是想「簡單分析人性的弱點,現代人都很忙碌,這個世界又很複雜,人們面對許多事情通常無法一一深思熟慮再做決定,於是只好採取經驗法則──有時卻會因此迷失方向。正因為太忙碌,能夠專注的範圍又有限,人們通常不會去思考同一個問題若換個方式陳述,自己得答案是否也會跟著不同。然而人是可以可輕推的,在我們看來這才是最重要的。」(頁 54)。換句話說,作者認為,如果人類不是理性的動物、如果人類有許多認知謬誤,加上客觀條件不允許人們延後決定或推遲行動(生活還是要過下去),那麼 nudge 無疑是一個理想的作法。對於本文的論證來說,人類謬誤正是「正當化」(justify) nudge 的最重要根據。

你願意簽署器官捐贈卡嗎? (Photo credit: 陳年, CC BY-NC-SA 2.0)
你願意簽署器官捐贈卡嗎?
(Photo credit: 陳年, CC BY-NC-SA 2.0)

那麼,可以如何 nudge?作者也在書中提供許多策略和建議(有些已經實行),在此本文僅列舉一二(略過金融操作的例子,因為筆者不熟悉金融事務)。(1)提供立即反饋:例如在跑步機上顯示熱量消耗表,讓我們不必等到運動三天之後站上體重機才知道結果,而是可以直接看到消耗的卡路里,這可以鼓勵我們持續運動;或者,調高電價或許可以促進用戶節能,但一個附在家中牆壁上的耗電計量器──指標是電費而不是電量──可能更有效果,畢竟電費總是要到月底收到帳單才知道。(2)避免預期錯誤:例如女性避孕藥正常來說要吃三週停一週,但是人們常常忘記,因此乾脆將避孕藥做成二十八天份──前三週是正常藥,後一週是安慰劑,讓人們可以依賴自動系統──習慣成自然──每天一顆,而不必設定鬧鐘提醒自己停藥和吃藥;或者,現在許多提款機都要提款人先取回卡片之後才吐出現金,正是因為早年都是先領錢再取卡,導致許多提款人就把卡片留在機器上,所以後來的程式設計才改變順序。(3)設定預設值(default):這個策略在軟體產業很常使用,例如安裝 Microsoft Office 的時候,假若要我們一項一項選擇什麼要裝什麼不裝,那麼我們肯定煩死或者根本不知道怎麼選,但好在有一個幫我們勾選好的「一般安裝」;或者,在公共政策上有人主張器官捐贈的預設值應該是「是」,不願意捐贈者再選擇退出(opt-out),因為根據研究,這確實能夠有效提高捐贈比率,背後的原因是,人們在面對這種比較重大的抉擇時,通常不願意做出決定或者傾向拖延(然後往往沒做決定)。不過,有論者認為預設同意過於侵犯個人意願,因此建議採用「強制選擇」:例如要求人們必須決定是否願意捐贈器官之後才可以領取駕照。但,無論是哪一種方式,其實都意在克服人類天性的缺陷,也都是一種 nudge。(4)物質限制──如果想要減重,就把家裡餐具換上小一點 size 吧!研究證實,碗盤越大,人們就會不自覺地吃得越多。

做成二十八天份的女性避孕藥,其中七天其實是安慰劑 (Photo credit: Selbe B, CC BY-NC-ND 2.0)
做成二十八天份的女性避孕藥,其中七天其實是安慰劑
(Photo credit: Selbe B, CC BY-NC-ND 2.0)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人類在決策與行動時帶有不少天性上的弱點,這在行為經濟學來說並非新鮮事。設計師透過物質安排有效引導人們行為,在設計領域來說也不是新點子。但,此書之所以引起注目,是因為結合兩者之後賦予一個普遍化的 nudge 概念,並且主張政府可以運用 nudge 作為公共政策。也正因為如此,nudge 可以說碰觸到了自由民主主義者(liberal democrats)的地雷。即使作者一再強調 nudge 的運用必須基於自由家長制的框架,也就是無論如何保持人們以極低成本選則退出的自由,但仍然無法讓自由民主主義者安心。

當然,作者面對質疑並非沒有準備,書中第十五章就試圖回應各種反駁意見。例如,有人認為一旦我們接受政府自由家長式的 nudge,政府很有可能越撈越過界,大肆干擾與指導人民生活,逐步趨近極權統治,不過,作者認為這是一種「滑坡謬誤」,其實沒有真正反駁書中提出的建議與概念。再者,有也人擔心 nudge 是否會淪為一種操縱( manipulation)──如果我們做出選擇是因為某個連我們都不知道的 nudge,難道這不是一種政府對於人民的無形控制嗎?為了因應這個問題,作者提出「透明度」原則,亦即所有 nudge 作為都需要開誠布公、揭露資訊,以便人民進行監督(這其實和民主政治無甚差異)。最後,最重要的一點,即作者認為大部分的憂慮都可以在「低成本退出 nudge」的前提下降低或消失──如果人民可以輕易選擇退出政府的政策方向,那麼其實不需要擔心政府的 nudge 成為強力的統治工具。

從書中的許多例子我們可以看到 nudge 實為相當有用的策略和工具,nudge 的概念也因為此書逐漸成為西方政府的政策重心之一。不過,本文認為,雖然作者對於各種質疑的回應在實務上算是令人滿意或至少可以接受,但在理論上其實仍待深耕。原因在於,那些焦慮其實有一個共同的根源,即是西方文化中人類對於自身 autonomy (自主、自治)的定位。哲學家康德(Kant)認為,人類最珍貴的資產就是理性,人類行為是否合宜、思考是否合理,端看我們是否能獨立地妥善運用這個理性──換句話說,我們必須也應該依據本性、不受污染地運用理性做出判斷。這種康德式(Kantian)人類主體,成為啟蒙時代以降的基礎假設,整個文化習慣與政治制度都建立在這個假設之上。

因此,「個人」成為社會的主要組成,任何對於個體 autonomy 的侵犯都須要被質疑、被檢查,而政府的設立是為了保障各種基本的個體自由,除此之外,政府對於人民干預應該越少越好,因為原則上沒有任何人能夠知道或理解另一個人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多元文化的基礎)。個人可以自主,而團體可以自治,這正是自由民主政治的核心──人民才是政府的主人,而人民必須相互尊重彼此。然而,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當行為經濟學與心理學一再證明人類其實相當脆弱(vulnerable)──不是理性的動物──的時候,關於個體 autonomy 的預設以及建立其上的理論就開始面臨瓦解。換句話說,nudge 之所以引發「不民主」的反彈聲浪(有的甚至把作者之一 Sunstein 譽為「全美最危險的男人」),正是因為大家難以接受我們並非那種康德筆下可以不受干擾、自由做出判斷的人類個體。如果作者不能積極討論 nudge 對於 autonomy 的意義,那麼反對 nudge 的聲浪就不可能停息,甚至可能越來越大〔2〕。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自由牌衛生紙:英國人對於政府管太多的諷刺 (Photo credit: rUssEll shAw hIggs, CC BY-NC-ND 2.0)
自由牌衛生紙:英國人對於政府管太多的諷刺
(Photo credit: rUssEll shAw hIggs, CC BY-NC-ND 2.0)

Nudge 不只受到英美政府的歡迎,此風近年也逐漸吹進歐洲,例如荷蘭政府就在今年(2014)舉辦 nudge 政策的討論會,當然也引起不少辯論〔3〕。相較之下,引進此書在台灣的效果可以說是平靜無波。為何如此?一旦明白 Nudge 一書在西方社會引爆爭議的原因,我們也就不難推測 nudge 在台灣缺乏辯論的原因。這可以分為學界民間兩個層面來看。台灣學界一向受到西方理論的深入影響,因此此書兩個本版的學者導讀都提出類似西方反對者的質疑。

再版導讀(政大商學院李瑞華教授撰)中「影響力愈大的『選擇設計師』,濫用其影響力的風險愈高」的文字即顯示了類似的擔憂,而初版導讀(中研院經濟所朱敬一教授撰)更是明白表達對於 nudge 的反對,認為 「比較能夠接受的輕推,是一種觀念、一種提醒,而不是一種政策主張或政治哲學。讀者若能從這個角度切入閱讀,當然就能夠避開前述的『操控』的危險。」(頁 8)〔4〕

不過,除了這兩篇之外,就很難找到學界相關討論了。原因為何?一個可能的原因是行為經濟學在台灣仍屬年輕學科,所以相關學者與學生並不太多,在網路上找得到的中文行為經濟學作品也多屬引介性質〔5〕。另一個原因,我猜測或許與台灣學界的風氣有關:我們在許多西方學說預設上的堅持有時甚至超過這些學說的原生地,這使得我們在某些議題上顯得更為「基進」──例如對自由的堅持與對權力的反抗(當然,這有其歷史淵源)〔6〕。在這樣的情況下,對於西方理論預設的挑戰反而不容易被看見,或者,有時候直接被視為無效果或無意義的反對──「普世價值有什麼好反對的?」──因此沒有必要給出立即的回應〔7〕。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民間,nudge 雖然同樣沒有什麼討論,但理由可能與學界完全相反──民間相當熟悉也習慣政府的 nudge。家(父)長制(paternalism)──nudge 的基礎之一──一直是政治學對於亞洲/中國治理文化的定位。這當然與儒家傳統極其相關,在這種體系中,在上位者有責任照顧人民、帶領人民前進,換句話說,統治者要像爸媽愛護與提攜孩子一樣對待人民。這就是為何多數民眾仍然認為鄉鎮縣市長是「地方父母官」,而即使學界普遍不認同蔣經國時代的極權治理,但民眾仍會在國家經濟與社會狀況不佳時(例如近期的食安風暴)緬懷與期待蔣經國這種政治強人。不得不說,學界與民間其實存在著某種斷裂。當學界專注探討與深耕西方理論和精神時,傳統文化仍在民間生活扮演相當吃重的角色。

這就是為何,當有孩童未注意警告標示跳進河裡戲水以至於不幸喪命,家長與輿論總是在第一時間指向政府,認為政府的警告標示不夠清楚,或者沒有安排管理人員,甚至要求任何(危險)水域都應該裝設欄杆圍籬。於是,我們可以看到,在渠道四處可見的荷蘭只有很少欄杆作為阻擋,但台灣的風景區則不乏這些「岸邊扶手」。換句話說,台灣民間並不反對政府 nudge,甚至是期待 nudge──只要這些 nudge 能夠確保民眾身家財產的安全。

荷蘭的沿岸其實看不太到欄杆或圍籬(作者拍攝於荷蘭 Almere)
荷蘭的沿岸其實看不太到欄杆或圍籬(作者拍攝於荷蘭 Almere)

姑且不論家(父)長制傳統就學理而言是好是壞,但至少目前的狀態表示 nudge 的概念在台灣大有可為。事實上,已經有一些做得不錯的設計(即使設計之初並沒有 nudge 的概念作為支撐),例如:高鐵與捷運的月台地面通常貼有排隊引導線,這些引導線並沒有強迫乘客排隊等候上車,但顯然發揮了塑造秩序的作用。相反地,臺鐵的月台很少看到這樣的排隊引導線(這倒是跟荷蘭一樣),所以臺鐵的上車狀況總是令人不敢恭維。另外,與其做盡各種宣導教育要人民減少開車以達節能減碳、遵守交通規則以維交通安全,何不減少車道寬度──台灣車道多數採用美國規格,比起歐洲一般道路大上不少──來促使民眾購買小車並且降低行駛速度?再例如,酒駕一直是台灣社會痛恨的車禍肇因,比起耗時耗力的隨處臨檢,何不讓每一輛車都安裝「酒精鎖」,讓酒精濃度超標的駕駛無法發動車輛?這個概念其實內政部在 2012 年就曾經提出,但不知為何至今似乎仍無下文。雖然這個作法不一定能完全防堵酒駕(但又有什麼方案可以?),但在技術早已可行的情況下,這無疑是個節省成本又有效果的 nudge。Nudge 在台灣有許多應用的空間與機會,也不像在西方社會──至少就民間而言──容易引起反彈,因此政府應當好好思考如何善用 nudge 來讓國民生活得更環保、更健康。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高鐵乘客守秩序排隊,多虧月台上貼的排隊引導線 (Photo credit: Yu-Cheng Chuang, CC BY-NC 2.0)
高鐵乘客守秩序排隊,多虧月台上貼的排隊引導線
(Photo credit: Yu-Cheng Chuang, CC BY-NC 2.0)

此書深入淺出、易讀易懂,能夠翻譯出版,無疑是台灣讀者的一大福音。不過,此書的中文譯名始終不讓人滿意。從前面的討論我們可以看到,整本 Nudge 其實聚焦在公共政策與政府作為,著重的是團體生活的共善,而不是個人偏好的優先──在 nudge(與行為經濟學) 的討論裡,這兩者常常是衝突的。但是,中文書名卻強調個人層次。初版的《推力:決定你的健康、財富與快樂》出現「你」字,而這在英文書名中並沒有對應字眼。再版的《推出你的影響力:每個人都可以影響別人、改善決策,做人生的選擇設計師》 更為誇張,還多了一個「每個人」,把 nudge 弱化或偏化在個人層次的互動和較勁。這種意象無疑會加深台灣學界對於設計者掌權的擔憂──「誰」是設計建築師?「誰」可以影響人們的行動?「誰」被允許這麼做?──進而忽略 nudge 對於共同生活的意涵。

總的來說,面對 nudge 及其紛爭,我們必須追問:如果我們接受法律限制人們的作為,為什麼我們需要擔心 nudge 對於個體自由的干預?如果我們認為教育是合理形塑大眾的方式,為什麼 nudge 就顯得難以接受?更符合台灣脈絡的問題是:nudge 背後的家(父)長制是我們需要擔心的嗎?nudge 是不是在台灣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與機會?如果是的話,我們可以怎麼做?唯有仔細考慮這些問題,一個極富價值的理論,才有在台灣成熟、轉化、與獲得應用的可能。

註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1. 書評有〈決定健康、財富與快樂的推力(Nudge)〉〈Nudge〉、與〈推出你的影響力:改善健康、財富、與快樂的決策方式〉;概念引介則有〈節能行為的「推力」〉〈透過推力來達成目標〉、與〈1分鐘帶你認識綠色心理學:「Nudge」〉。在台灣期刊資料庫中,幾乎找不到學術文獻。
  2. 西方關於 nudge 的討論方興未艾,只要簡單上網搜尋一下 nudge 就可以看到許多相關報導、評論、以及回文。
  3. 更多訊息請見 Nudge: The Real Ethical Debate? 一文。
  4. 不知道初版與再版的導讀不同的原因與用意為何。
  5. 例如謝明瑞(2007),〈行為經濟學理論的探討〉。《商學學報》 15: 1-46。以及陳恭平(2009),〈人非聖賢:簡介行為經濟學〉。《文社文與社會科學簡訊》10(4): 16-28。謝文中提及,行為經濟學在西方學界受到重視也是在早期開創者 Daniel Kahneman 與Vernon Smith 獲得 2002 年諾貝爾經濟學獎之後才開始;而陳文則被放在「前瞻學術議題深入報導」這個系列專題當中。當然,兩篇文章至今都是不超過十年。
  6. 朱敬一也曾為文指出經濟學界也有不少學者把芝加哥學派的「自由市場」假設奉為圭臬、基本教義化。請見〈鸚鵡是台灣經濟政策的「害蟲」〉
  7. 其實這多少也與我的個人經驗相符。在 Nudge 出版之前,我就在 2009 年的碩士論文提出「用設計導引人們從事環保行為」的看法,強調設計者必須導引使用者去做對的事情,而不能只是順應使用者偏好。雖然沒有使用 nudge 這個概念,但核心意涵其實與 nudge相去不遠。在不同場合報告這個看法,往往收到幾種回應:「精英主義」、「科技官僚統治(technocracy)」、「人們自發的環保行為才是真正的環保行為」、或者直接相應不理。關於我的論點,比較簡短的版本請見〈科技、環境與社會:重新思考綠色設計〉
洪靖 Ching Hung
5 篇文章 ・ 0 位粉絲
從原子科學轉向歷史學再跑到社會學最終棲身哲學但始終很關心技術與科學的假研究者真部落客,現職〔社技哲學〕部落格站長順便擔任荷蘭 University of Twente 技術哲學博士候選人。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Gene思書齋】明智行為的藝術
Gene Ng_96
・2013/06/28 ・1735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SR值 535 ・七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行為的藝術:52個非受迫性行為偏誤 Die Kunst des klugen Handelns: 52 Irrwege, die Sie besser anderen uberlassen

無論你讀過《思考的藝術:52 個非受迫性思考錯誤》Die Kunst des klaren Denkens: 52 Denkfehler, die Sie besser anderen uberlassen)與否(請參見〈清晰思考的藝術〉),這本《行為的藝術:52個非受迫性行為偏誤》Die Kunst des klugen Handelns: 52 Irrwege, die Sie besser anderen uberlassen)都不容錯過!

讀了《思考的藝術》和《行為的藝術》作者魯爾夫.杜伯里(Rolf Dobelli)真的是說故事的高手,先讀了《思考的藝術》,再讀這本《行為的藝術》,對他真的很佩服。他在《行為的藝術》和《思考的藝術》一樣,花了52個小章節,每個章節都只有三頁,就把許多心理學和行為經濟學的觀念解釋得非常清楚、生動、有趣!

《思考的藝術》中文版書名少了一個關鍵詞:「清晰」,《思考的藝術》的德文書名「Die Kunst des klaren Denkens」譯成中文是「清晰思考的藝術」。《行為的藝術》中文版書名也少了一個關鍵詞:「明智」,《行為的藝術》的德文書名「Die Kunst des klugen Handelns」譯成中文是「明智行動的藝術」。

杜柏里希望帶領讀者看見行為上的偏誤,讓我們能夠趁機避開它們。能夠幫助我們避開這些陷阱,不但可以清晰地思考,更可以明智地行動!《思考的藝術》和《行為的藝術》雙劍合璧,兩本書都配上詼諧十足的插圖,就像武功秘笈一樣,試圖讓我們打通思考和行為的任督二脈。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其實,杜柏里也坦承,《行為的藝術》不能教我們如何明智地行動,但他可以教我們怎麼愚蠢地行動,所以負負得正,如果我們不犯下書中教導的各種行為偏誤,我們可能就算是明智地行動了吧?《思考的藝術》和《行為的藝術》裡頭各介紹了52個非受迫性思考錯誤和行為偏誤的招數,一個禮拜練習一招非受迫性思考錯誤或行為偏誤,兩年剛好結業…

《思考的藝術》和《行為的藝術》和以下各心理學和行為經濟學大師的武學秘笈也有不少淵源,如果練好了《思考的藝術》和《行為的藝術》的基本功,再練上這些大師的入門功,使出思考錯誤和行為偏誤的招數肯定會更為精進,這是《思考的藝術》和《行為的藝術》提到的大師之功法:

  • 納西姆.尼可拉斯.塔雷伯( Nassim Nicholas Taleb)的《反脆弱:脆弱的反義詞不是堅強,是反脆弱》(Antifragile: Things That Gain from Disorder)和《黑天鵝效應》(The Black Swan: The Impact of the Highly Improbable
  • 丹.艾瑞利(Dan Ariely)的《誰說人是誠實的!》(The (Honest) Truth About Dishonesty:How We Lie to Everyone-Especially Ourselves)、《不理性的力量:掌握工作、生活與愛情的行為經濟學》(The Upside of Irrationality: The Unexpected Benefits of Defying Logic at Work and at Home)和《誰說人是理性的!:消費高手與行銷達人都要懂的行為經濟學》(Predictably Irrational: The Hidden Force That Shape Our Decisions)( 請參見〈只要有心,人人都可以獲得「不理性的力量」!〉〈蝦米!誰說人是理性的!?〉
  • 羅伯特.席爾迪尼(Robert B. Cialdini)的《就是要說服你:50個讓顧客乖乖聽話的科學方法》(Yes!: 50 Scientifically Proven Ways to Be Persuasive)和《影響力:讓人乖乖聽話的說服術》(Influence: The Psychology of Persuasion)(請參見〈讓人乖乖聽話的影響力〉
  • 克里斯.查布利斯(Christopher Chabris)和丹尼爾.西蒙斯(Daniel Simons)的《為什麼你沒看見大猩猩?:教你擺脫六大錯覺的操縱》(The Invisible Gorilla: And Other Ways Our Intuitions Deceive Us)(請參見〈六大錯覺的操縱,為什麼你沒看見大猩猩?〉
  • 傑生.史威格( Jason Zweig)的《大腦煉金術》(Your Money and Your Brain: How the New Science of Neuroeconomics Can Help Make You Rich

還有這些行為經濟學相關的秘笈:

  • 奚愷元(Christopher K. Hsee)的《別當正常的傻瓜: 避免正常人的錯誤,成為超凡的決策者(全新第2版)》(請參見 〈別當正常的傻瓜了吧!〉

 

閱讀全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明智行為的藝術

Gene Ng_96
295 篇文章 ・ 29 位粉絲
來自馬來西亞,畢業於台灣國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學士暨碩士班,以及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Davis)遺傳學博士班,從事果蠅演化遺傳學研究。曾於台灣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擔任博士後研究員,現任教於國立清華大學分子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從事鳥類的演化遺傳學、基因體學及演化發育生物學研究。過去曾長期擔任中文科學新聞網站「科景」(Sciscape.org)總編輯,現任台大科教中心CASE特約寫手Readmoo部落格【GENE思書軒】關鍵評論網專欄作家;個人部落格:The Sky of Gene;臉書粉絲頁:GENE思書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