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鐵達尼號〉悲劇會重演嗎?

陳 慈忻
・2012/12/14 ・1536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SR值 544 ・八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李安導演的〈少年PI的奇幻漂流〉最近正火紅,驚險的海上故事正從暴風雨下的船難開始。船難不只發生在電影的冒險故事裡,像是今年十月,在香港、越南、菲律賓都發生了觀光船難,因為與其他船隻相撞而造成多名旅客罹難。

歷史上最著名的船難莫非鐵達尼號事件了,這要歸功於1997年〈鐵達尼號〉這部電影,故事源自真實事件,1912年4月15號從英國橫渡大西洋的鐵達尼號(Titanic),這艘豪華輪船在前往紐約的途中撞上冰山,最後船身破裂、沉入海底,船上2,340名乘客和船員中,有1,514人遇難。

這樣的事情經過了1世紀似乎並未減少。在二十世紀的100年中,北美洲出發的船隻就有超過四十七萬艘遇難。雖然造成大量人命傷亡的船難比較罕見,但即便是最著名的鐵達尼號事件,也只是死亡人數排名第六的船難。歷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船難,是在1945年二次世界大戰中因魚雷而沉毀的德國醫療軍艦(hospital ship)。醫療軍艦主要用於戰爭期間,用來照顧傷兵、容納逃難者,國際上認定對醫療軍艦開火是戰爭罪,然而這起事件造成超過九千人死亡。

鐵達尼號的一課

事實上,鐵達尼號的災難帶給之後的造船工業、航海船員許多啟示,最明顯的是救生船數量和避難流程的精進。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鐵達尼號的文獻記載中,有許多乘客拒絕搭乘救生船。」海洋與航海學院的榮譽教授維克說,他也是鐵達尼號國際協會(Titanic International Society)的成員,「由於鐵達尼號的災難並不是在撞上冰山後立即明顯的產生,船上的燈光還亮著、暖爐也還熱著,如果留在船內相當溫暖舒適,因此很多人猶豫是否要跳上救生船,漂流在冰冷刺骨的北大西洋上。」維克說。

「如果鐵達尼號的指揮人員能夠更強勢的要求乘客登上救生船,將會有更多人獲救。」鐵達尼號歷史協會(Titanic Historical Society)的成員比希(Behe)說,他寫了許多鐵達尼號事件的著作。

「現在的造船技術進步了許多,儘管鐵達尼號的建造在1912年是相當高的標準,當時鋼鐵的雜質含量仍然很高,在冷空氣中是相當脆而易碎的。」肯尼卡說。

「如果今天海洋中又有類似的事件發生,乘客存活的機率會更高,因為船員訓練更充足、救生船更堅固,並且無線通訊科技更加發達。」維克說。現代的通訊科技相當重要,能夠幫助船隻避免撞上冰山,若真的不幸觸礁,也能夠讓搜救行動更快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海上風險重重

即便技術不斷進步,船隻在海上的風險不會消失。肯尼卡表示,現在任何一個時刻,同時在海上航行的漁船就有400萬艘,還不包含數百萬的遊艇、油輪、軍艦,以及私人船隻。

「正因為有那麼多船在海洋上,增加了船難發生的機會。」肯尼卡說,「現在航向北極和南極的船更多了,而這些船和海中的障礙物可能在地圖上還不夠精準。」

像是在2011年,有1艘俄羅斯船在南極海域撞到冰山,這艘船擱淺了將近兩個星期,船中的燃油差點外溢到重要的企鵝棲地。最後船員終於修復部分功能,讓它足以到紐西蘭停泊。

技術進步之下,人為疏失經常是航海災難的原因。1987年的重大船難中,客船不小心撞上了油輪,使得承載大量乘客的客船著火,然而它的救生措施卻不足夠讓多數乘客逃生,最後只有24人生還,死亡人數估計超過四千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鐵達尼號的100週年警示人類,在海上交通日益發達的時代,我們更需要加強航運科技來避免船難,不論是船隻相撞或是碰觸冰山。除了技術,船的操控、監控,及救難程序等人為因素也不能輕忽。

(本文原發表於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科技大觀園「科技新知」。歡迎大家到科技大觀園的網站看更多精彩又紮實的科學資訊,也有臉書喔!)

資料來源:Could the Titanic Disaster Happen Today? Science Live [11 April 2012]

文章難易度
陳 慈忻
55 篇文章 ・ 1 位粉絲
在丹麥的博士生,專長是用機器學習探索人類生活空間,正在研究都市環境變遷與人類健康的關係。曾擔任防災科普小組編輯、社會創新電子報主編。

0

1
2

文字

分享

0
1
2
原住民祖先見過明亮的南方之星?傳說是真的,而且超過一萬年!
寒波_96
・2023/11/08 ・2777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有些故事代代相傳之下,經歷非常漫長的時光。過去很久以後,五百年、三千年或一萬年,都已經是「很久很久以前」,難以判斷到底多久。2023 年發表的一項研究認為,澳洲南方的塔斯馬尼亞島,有個故事似乎能追溯到超過一萬年前。

塔斯馬尼亞的祖傳故事

大英帝國的調查隊抵達塔斯馬尼亞初期,估計島上約六千到八千位居民;原住民們統稱為「palawa」,不過又能分成多個有所區別的族群。英國人在公元 1803 年建立第一個殖民地,然後,不意外地起爭議。

走訪塔斯馬尼亞各地,留下許多紀錄的英國人魯賓遜先生(George Augustus Robinson)。圖/參考資料3

走訪塔斯馬尼亞各地,留下許多紀錄的英國人魯賓遜先生(George Augustus Robinson)。圖/參考資料3

殖民者與原住民的衝突加劇後,1823 到 1832 年間導致約兩百位殖民者及九百位原住民身亡。有些英國人希望能和平解決問題,最終勸誘加上強迫,1829 到 1835 年間將島上的原住民,都成功遷移到位於塔斯馬尼亞和澳洲之間,巴斯海峽的弗林德斯島(Flinders)。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英國人認為這是一次「友善」的轉移任務。以當時狀況而言,確實算是相對和平的收場,但是慘遭強制搬遷的原住民依然損失慘重,人口以外,他們脫離原本的家園「Lutruwita」,文化、語言幾乎喪失殆盡。

遷徙計畫中,英國人魯賓遜先生(George Augustus Robinson)可謂關鍵角色。他走訪塔斯馬尼亞各地,說服原住民搬家,也對當地風俗文化非常好奇,留下大量紀錄。

這些 1830 年代的紀錄,就像塔斯馬尼亞傳統文化的切片。後來有些原住民重返塔斯馬尼亞,試圖擺脫殖民時,英國殖民者當初搜集原汁原味的資料,也成為重建傳統的材料之一。

魯賓遜等人搜集的紀錄來自多位原住民的說法,其中一個故事相當費解,至少當年魯賓遜無法理解,新問世的論文總算揭開奧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情節湊不上,是因為發生在太久之前

祖先的遷徙故事,提到他們來自一片大陸;後來大陸被海水淹沒,當時岸邊附近有冰山漂浮。那時望向南方的天空,可以見到一顆很亮的星。

塔斯馬尼亞與澳洲之間的地形。兩地之間原本存在陸橋,海水上升後形成巴斯海峽。圖/參考資料1

塔斯馬尼亞原住民一代一代仰望星空,也建立一些自己的天文學知識,被魯賓遜忠實收錄。那顆南方大星星卻令人費解,因為星空中根本沒有符合描述的那顆星。最可能的對象是老人星(Canopus),也稱為船底座α(α Carinae)。

星空中最亮的是天狼星,第二就是老人星,顯然它非常顯眼,可是位置明顯有差。是原住民唬爛,還是魯賓遜唬爛,或是魯賓遜紀錄錯誤呢?新的分析指出,他們都是正確的,因為一萬兩千年前的星空,老人星確實處於故事中的那個位置。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首先,故事提到祖先前來的道路被大海淹沒,冰山在岸邊漂浮。對照現代科學知識,能輕易推論這講的是冰河時期結束,海平面上升,淹沒澳洲與塔斯馬尼亞之間的陸橋,形成巴斯海峽,讓塔斯馬尼亞成為一個四面環海的島。

接著是星空為什麼不同?從地球表面仰望夜空,星星的分布位置會由於「歲差」緩慢改變。回溯調整成一萬多年前的星空,老人星的確就在那兒。

地表很多位置都能見到南方明亮的老人星,不同民族、文化各有自己的想像。台灣人即使沒有親眼注意過,也肯定知道老人星,因為這就是福祿壽中的「壽星」,形象化叫作南極仙翁。

有趣的是,中文名字叫老人星,英文名字 Canopus 則來自特洛伊戰爭傳說中的一位年輕人,他是航海家,後來不幸在埃及被毒蛇咬死……所以中國想像這顆星是老人,歐洲卻想像是年輕小夥。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回溯塔斯馬尼亞 1831 年 8 月 1 日,凌晨 5 點時的星空。圖/參考資料1

難以理解的時候,先忠實紀錄

考慮到魯賓遜紀錄的日期是 1830 年代,更加深故事的真實感,因為當時英國人還不知道「冰河時期結束導致海面上升」。阿加西(Louis Agassiz)首度宣稱冰川歷史的想法要等到 1837 年,更多年後取得較多支持,十九世紀後期才廣為人知。

魯賓遜等歐洲人對聽到的故事內容難以理解,他們或許會聯想到聖經的大洪水,但是完全想像不到冰河時期。所以這些內容,大概更能免於印象或偏好影響,反映忠實的紀錄。

據此推敲,塔斯馬尼亞祖傳故事講的是:「大約 1.2 萬年前海水上升之際,明亮的老人星在那個位置」。如果推論正確,這便是傳承 1.2 萬年的口述歷史,堪稱全人類罕見的文化遺產。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有人或許會好奇,一些研究認為早在四萬年前,已經有人穿過澳洲,抵達塔斯馬尼亞。可是島上原住民的祖先故事,卻是一萬多年前?

我想可能是因為,記憶對於愈久遠的事情常常會愈壓縮,把更早發生的事情疊加到比較近期,印象很深的事件中。或許原住民的祖先很早就過去,但是海水上升淹沒陸橋令人印象太過深刻,就變成故事的素材。

另一件啟示是,世界上不知道的事情太多了,當你不太理解聽到什麼的時候,不要試著腦補,就照聽到的忠實紀錄下來!

延伸閱讀

參考資料

  1. Hamacher, D., Nunn, P., Gantevoort, M., Taylor, R., Lehman, G., Law, K. H. A., & Miles, M. (2023). The archaeology of orality: Dating Tasmanian Aboriginal oral traditions to the Late Pleistocene. 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 105819.
  2. Rising seas and a great southern star: Aboriginal oral traditions stretch back more than 12,000 years
  3. GEORGE AUGUSTUS ROBINSON
  4. 老人星名字來源神話人物 Canopus 維基百科

本文亦刊載於作者部落格《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匠》暨其 facebook 同名專頁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寒波_96
193 篇文章 ・ 1016 位粉絲
生命科學碩士、文學與電影愛好者、戳樂黨員,主要興趣為演化,希望把好東西介紹給大家。部落格《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同名粉絲團《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

3

41
3

文字

分享

3
41
3
傳統鋼鐵業是碳排大戶!綠色鋼鐵是什麼?打造零石化的永續鋼鐵有可能嗎?又有哪些挑戰需要克服?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3/09/04 ・2778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由 VOLVO 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你知道嗎?光是鋼鐵產業就佔全球碳排放量的百分之九。據國際能源署(IEA)的報告,2019 年,鋼鐵業的直接碳排放量已超過水泥和化工產業,成為碳排放的大戶。更糟糕的是,在未來的 30 年中,全球對鋼鐵的需求量預計將增加 1.5 倍。

鋼鐵產業是高耗能產業,因此會產生大量的碳排放。此外,鋼鐵生產的「原料」中也包含大量的「碳」,這使得鋼鐵產業很難完全擺脫碳排放。

然而,難題也會成為契機。如果我們能找到新的製程,開發出低碳甚至零碳的煉鋼新技術,那麼我們不就能夠一口氣減少全球大量的碳排放了嗎?

鋼鐵是各種工業的基礎,也是基礎建設的骨幹,對於鋼鐵的需求估計只會持續增加。圖/envatoelements

傳統鋼鐵如何製成?為何會產生大量的「碳」?

在探討傳統鋼鐵如何改變製程、達到減碳的目標前,我們先簡單了解一下鋼鐵的煉製過程。從地殼中開採出來的鐵礦通常含有各種鐵的氧化物,而在氧化物被還原成鐵的過程中,需要加入焦炭來把氧化物的氧拿走。在高溫下,焦炭會先變成一氧化碳,接著與熔融鐵礦中的氧化鐵進行反應,形成二氧化碳和生鐵。生鐵中含有部分的碳成分和其他雜質,需要進入轉爐中進行高溫處理,才能煉成各種鋼材。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要達到煉鋼所需的高溫,還需要燃燒大量的化石燃料,排放大量二氧化碳。在氧化鐵的還原過程中,使用焦炭也會產生額外的二氧化碳。因此,平均每產出一公噸鋼就需要排放快兩公噸的二氧化碳,相當於鋼材自身重量的兩倍。

目前,鋼鐵工業的能源依賴性仍有 75% 是煤炭,這種依賴化石燃料的現狀絕非減碳目標的好消息。國際能源署估計,為達成目前設定的減碳目標,鋼鐵產業至少需要在 2050 年之前將碳排放量砍半。

但鋼鐵是許多基礎建設的基石,對鋼鐵的需求估計只有增加、不會減少。目前全球鋼材回收率已達 90%,仍無法滿足鋼鐵不斷增長的需求;傳統製程的能源效率經過不斷地改良,也已達到技術上的極限。這該如何解決呢?

近十年來,一些鋼鐵企業開始引進碳捕捉技術,利用特殊材料吸附二氧化碳並儲存,供化工產業作為原料,或冷卻後封存到地底。如此一來,就能避免排放到大氣中。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然而,因為煉鋼廢棄的組成非常複雜,目前的碳捕捉效率也無法做到百分之百。要實現 2050 年的碳中和目標,勢必就要去思考解決煉鋼技術的創新議題。阻止全球暖化腳步刻不容緩,歐洲有幾家企業想到了新方法,運用潔淨的氫氣來煉鋼

煉鋼需要極高的溫度,因此也需要大量燃燒化石燃料。圖/envatoelements

零碳排煉鋼?氫氣的成本是挑戰

提到煉造零石化鋼鐵,就必須拋開傳統使用焦炭還原氧化鐵的方法。這種方法以氫取代焦炭作為還原劑,反應完成後,氫氣就會氧化成水蒸氣,完全不會產生二氧化碳,真正實現減低碳排的目的。

然而,氫氣要從哪裡來?目前工業上最廣泛使用的製氫方法就是從天然氣中提取,過程中不可避免的也會排出二氧化碳。因此,真正想要朝減低碳排邁進,就必須使用綠能來電解水,產出「綠氫」。

不過,綠氫煉鋼要面對的第一個現實問題就是資金投入的大量成本。由於電解水產氫的能源消耗差不多是固定的,因此綠氫的價格可以說和綠能的價格直接相關。根據歐洲議會的報告指出,現有綠氫的價格大約落在每公斤 3.6 到 5.3 歐元。相較之下,由天然氣提取氫氣的成本約每公斤 1.5 歐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雖然綠氫的價格高了兩三倍,但是在同一份報告中,歐洲議會也提到由於綠能的價格持續下修,綠氫價格已經在過去十年內已經下降了 60%,並且很有機會在未來持續下降。保守估計,綠氫價格有機會在 2030 年降至每公斤 1.8 歐元。到時候,綠氫煉鋼的成本只會比煤炭煉鋼高出不到 10%。

因此,相較於碳捕捉或其他新型態煉鋼技術,綠氫煉鋼的技術和成本皆較為樂觀,是各界目前較看好的零碳鋼鐵解決方案!而且也早就有企業著手開始設置生產計劃。

在 2016 年,位於瑞典的鋼鐵廠 SSAB、便和能源公司 Vattenfall 與鐵礦集團 LKAB 聯手開啟了 Hybrit 計畫,預計透過綠氫和綠能,完全排除化石燃料的使用,走向綠色鋼鐵的新挑戰,目標將瑞典全國的碳排放減少 10%。

在製程中,除了改用綠氫進行還原反應之外,煉鋼過程中也不再透過燃煤加熱,而是採用電弧爐,用綠能產生的電弧放電,來產生煉鋼所需的高溫。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2020 年,Hybrit 計畫設立了首間完全零化石燃料的試驗煉鋼廠,並在僅僅一年後產出了第一批零石化鋼鐵,預計在 2026 年開始進行商業規模的大量生產,可以說是領先全球的零石化程表。而且,Hybrit 計畫在 2021 年生產的首批零石化鋼鐵可不只是做出來展示用的,這批別具意義的鋼材已經交付給瑞典車廠 VOLVO,拿來打造未來的環保低碳汽車。

用氫來煉造零石化鋼鐵的第一步:氫氣要從哪裡來? 圖/envatoelements

踏出世界的第一步:VOLVO 零石化鋼材車

在汽車生產過程中,鋼鐵是碳排放的主要來源之一。依據 2021 年的資料,製造一輛 VOLVO 汽車所需鋼材產生的碳排放量佔整體製程中的約 33%。

但目前 VOLVO 旗下車款都已開始著手使用零石化鋼材,成為全球首家運用零石化煉鋼製程的汽車製造商。雖然零石化鋼材的使用率尚未達到百分之百,但 VOLVO 已簽署 SteelZero 倡議計畫,支持無石化煉鋼的製程。並承諾在 2030 年達成這項協議中,對鋼鐵採購的嚴格要求,以在 2050 年前完成採購的鋼材皆要「乾淨、零碳」為目標。

此外,VOLVO 也計畫在 2030 年達到所有車款都百分之百不使用動物皮革,降低對畜牧業的需求,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除了在工藝選材上的用心,VOLVO 也透過供應商管理、生產製程、轉型電動化等各種方式貫徹友善環境與永續經營。像自 2008 年起,VOLVO 在歐洲的所有工廠都開始使用水力發電所提供的電力。到目前為止,全球工廠已使用超過 80% 的碳中和電力。

最關鍵的是,VOLVO 產品本身的全面電氣化目標,所有車款都有電動版本可供選擇,並目標在 2030 年成為純電動汽車品牌,以達到《歐洲綠色新政》設下的 2050 淨零排放目標。

總結而言,綠色鋼鐵是實現零石化的永續鋼鐵生產的關鍵。雖然面臨著一系列挑戰,但只要政府、企業和大眾共同努力,我們有信心打造一個更加環保、永續發展的未來。VOLVO 作為汽車行業的領頭羊,將繼續挑戰永續創新,成為更環保的典範。

所有討論 3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196 篇文章 ・ 302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鐵達尼號〉悲劇會重演嗎?
陳 慈忻
・2012/12/14 ・1536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SR值 544 ・八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李安導演的〈少年PI的奇幻漂流〉最近正火紅,驚險的海上故事正從暴風雨下的船難開始。船難不只發生在電影的冒險故事裡,像是今年十月,在香港、越南、菲律賓都發生了觀光船難,因為與其他船隻相撞而造成多名旅客罹難。

歷史上最著名的船難莫非鐵達尼號事件了,這要歸功於1997年〈鐵達尼號〉這部電影,故事源自真實事件,1912年4月15號從英國橫渡大西洋的鐵達尼號(Titanic),這艘豪華輪船在前往紐約的途中撞上冰山,最後船身破裂、沉入海底,船上2,340名乘客和船員中,有1,514人遇難。

這樣的事情經過了1世紀似乎並未減少。在二十世紀的100年中,北美洲出發的船隻就有超過四十七萬艘遇難。雖然造成大量人命傷亡的船難比較罕見,但即便是最著名的鐵達尼號事件,也只是死亡人數排名第六的船難。歷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船難,是在1945年二次世界大戰中因魚雷而沉毀的德國醫療軍艦(hospital ship)。醫療軍艦主要用於戰爭期間,用來照顧傷兵、容納逃難者,國際上認定對醫療軍艦開火是戰爭罪,然而這起事件造成超過九千人死亡。

鐵達尼號的一課

事實上,鐵達尼號的災難帶給之後的造船工業、航海船員許多啟示,最明顯的是救生船數量和避難流程的精進。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鐵達尼號的文獻記載中,有許多乘客拒絕搭乘救生船。」海洋與航海學院的榮譽教授維克說,他也是鐵達尼號國際協會(Titanic International Society)的成員,「由於鐵達尼號的災難並不是在撞上冰山後立即明顯的產生,船上的燈光還亮著、暖爐也還熱著,如果留在船內相當溫暖舒適,因此很多人猶豫是否要跳上救生船,漂流在冰冷刺骨的北大西洋上。」維克說。

「如果鐵達尼號的指揮人員能夠更強勢的要求乘客登上救生船,將會有更多人獲救。」鐵達尼號歷史協會(Titanic Historical Society)的成員比希(Behe)說,他寫了許多鐵達尼號事件的著作。

「現在的造船技術進步了許多,儘管鐵達尼號的建造在1912年是相當高的標準,當時鋼鐵的雜質含量仍然很高,在冷空氣中是相當脆而易碎的。」肯尼卡說。

「如果今天海洋中又有類似的事件發生,乘客存活的機率會更高,因為船員訓練更充足、救生船更堅固,並且無線通訊科技更加發達。」維克說。現代的通訊科技相當重要,能夠幫助船隻避免撞上冰山,若真的不幸觸礁,也能夠讓搜救行動更快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海上風險重重

即便技術不斷進步,船隻在海上的風險不會消失。肯尼卡表示,現在任何一個時刻,同時在海上航行的漁船就有400萬艘,還不包含數百萬的遊艇、油輪、軍艦,以及私人船隻。

「正因為有那麼多船在海洋上,增加了船難發生的機會。」肯尼卡說,「現在航向北極和南極的船更多了,而這些船和海中的障礙物可能在地圖上還不夠精準。」

像是在2011年,有1艘俄羅斯船在南極海域撞到冰山,這艘船擱淺了將近兩個星期,船中的燃油差點外溢到重要的企鵝棲地。最後船員終於修復部分功能,讓它足以到紐西蘭停泊。

技術進步之下,人為疏失經常是航海災難的原因。1987年的重大船難中,客船不小心撞上了油輪,使得承載大量乘客的客船著火,然而它的救生措施卻不足夠讓多數乘客逃生,最後只有24人生還,死亡人數估計超過四千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鐵達尼號的100週年警示人類,在海上交通日益發達的時代,我們更需要加強航運科技來避免船難,不論是船隻相撞或是碰觸冰山。除了技術,船的操控、監控,及救難程序等人為因素也不能輕忽。

(本文原發表於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科技大觀園「科技新知」。歡迎大家到科技大觀園的網站看更多精彩又紮實的科學資訊,也有臉書喔!)

資料來源:Could the Titanic Disaster Happen Today? Science Live [11 April 2012]

文章難易度
陳 慈忻
55 篇文章 ・ 1 位粉絲
在丹麥的博士生,專長是用機器學習探索人類生活空間,正在研究都市環境變遷與人類健康的關係。曾擔任防災科普小組編輯、社會創新電子報主編。

1

4
0

文字

分享

1
4
0
華勒斯的演化論與生物地理學,源自亞馬遜的燦爛之火
寒波_96
・2023/02/22 ・3721字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公元 1823 年華勒斯在英國誕生,於 1913 年以 90 歲高壽去世,今年 2023 年是他誕生 200 年。我們懷念他是因為,他曾經和達爾文聯名發表演化觀點,以及提出解釋東南亞海島間生物分佈差異的「華勒斯線」。

Alfred Russel Wallace 在台灣常翻譯為華萊士,不過如威廉華勒斯等等 Wallace 都翻譯作華勒斯,本文就統一作華勒斯。

達爾文會提出演化論,深受他知名的小獵犬號之行影響。華勒斯的東南亞考察也給予他不少啟示,一如達爾文的加拉巴哥群島等地;然而在此之前,華勒斯已經在亞馬遜有 4 年經歷。為了紀念華勒斯兩百歲生辰,Nature 期刊 2023 年初刊登兩篇文章,緬懷他的亞馬遜之旅。

華勒斯 1860 年代的畫像,當時 40 歲左右。圖/Mondadori Portfolio via Getty

與強者朋友一起前進亞馬遜,然後分道揚鑣

和前輩達爾文相比,華勒斯的家境普通,也沒有受過正規的學術研究訓練。所幸身處文化發達的大英帝國,有志青年仍有不少學習和出人頭地的機會。何況他爸爸是學過法律的自耕農,文化資本其實不算低。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成年後喜歡生物的華勒斯在 1844 年,21 歲之際遇見小他 2 歲的貝茲(Henry Walter Bates),兩人志同道合;華勒斯也從一般愛好者,升級為有系統的標本搜集者,可謂一隻腳踏入研究領域的門檻。

1848 年,華勒斯 25 歲之際與貝茲一同航向大西洋對岸的亞馬遜。不過兩人大部分時候分開行動,貝茲在亞馬遜南部,華勒斯在北部的尼格羅河(Rio Negro)一帶。

華勒斯年輕時在談笑無鴻儒,往來皆白丁的階段,我猜朋友大概不會只有貝茲一位。不過貝茲後來提出的貝氏擬態(Batesian mimicry)沿用至今,可謂華勒斯的強者我朋友,事後諸葛的我們建構歷史敘事時,也就津津樂道兩人的友誼。

英國病人碰上船難,買保險很重要!

離家萬里的華勒斯,依然透過經紀人與國內保持聯繫,郵寄異鄉產品回英國賺錢。在亞馬遜待了 4 年後他決定返鄉,期間一直被疾病威脅生命,可謂現實意義上的英國病人(The English Patient)。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最慘的是他弟弟 1849 年遠渡重洋來照顧他,卻自己也感染黃熱病,返國途中不幸病逝。而華勒斯要等到幾個月後才收到消息。

1852 年華勒斯搭乘海倫號(Helen)貨船返國,沒想到出海三個星期後火燒船,使他漂浮在大西洋海面上,眼睜睜看著攜帶的行李大多損毀。最後他耗費 80 天返回英國,比起與貝茲的去程 29 天漫長得多。好在經紀人有買保險,讓華勒斯獲得部分補償,不至於血本無歸。

返回英國的海倫號火燒船事件後,沒有損毀的少數紀錄。圖/The Natural History Museum/Alamy

回到英國的華勒斯將近 30 歲,闖出一些名號,卻沒有受到太多重視。所幸保住生命加上幾年累積的知識,賦予他東山再起的契機。1854 年他得到前往東南亞的機會,1858 年 35 歲時就和達爾文聯名發表歷史巨作。

從亞馬遜參透生命的奧秘:生物地理學

華勒斯僅管在亞馬遜一直生病,也淬煉出不侷限於觀察的科學眼光,從船難撿回一條命回到英國後,展露學術鋒芒。1852 年 12 月 14 日,他在倫敦的動物學會發表研究亞馬遜猴子的論文,主張亞馬遜各地的猴子款式,受到大河形成的地理障礙強烈影響。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當時華勒斯受到一些批判,後來證明他的論點無誤,而且是生態分佈的普遍現象。現在我們知道更多:亞馬遜的河道歷史上改道多次,導致生物的分佈範圍持續變化。

用現代標準看,前往亞馬遜考察的 4 年差不多等同華勒斯的博士班修行,回國後發表的報告則是他的博士論文。這篇博士級論文中還觸及一個要點,所謂的「亞馬遜雨林」內部其實差異不小,他是首先有意識提及此事的研究者。

華勒斯觀察到亞馬遜的不同地區,物種組成不太一樣。他劃分 4 大區域:幾內亞、厄瓜多、秘魯、巴西,由其間的亞馬遜河、尼格羅河、馬德拉河(Madeira)這些大河分割出不同地區的地理障礙。如今所知更多,還可以切得更細。

具體是觀察到有幾條河分割出幾塊地,超乎其上普世性的生物學道理是,由於地理環境的阻隔,各地會形成不同的「特有種(endemism)」。華勒斯領悟地理障礙會影響生物分佈,可謂生物地理學的先驅。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華勒斯 1853 年出版書籍中的亞馬遜地圖。圖/Mary Evans/Natural History Museum

自學成才的英國洞觀者

現在的人可能覺得上述觀點都是些普通常識。可是華勒斯是在 1852 年提出,那時演化論尚未問世,跟他同齡的孟德爾,當時也尚未開始種植豌豆。

一百多年後的常識,首度問世時常常是驚天動地的新突破!

年輕的華勒斯沒有受過正規學術訓練,還是需要持續賣標本換錢的月光族,提出的研究成果竟有如此理論性。由此可知亞馬遜之行,確實讓華勒斯從所謂的集郵者,蛻變為具備洞察力的科學家。

法國詩人韓波(Arthur Rimbaud)認為,詩人必需是能看穿事物表面,有洞察力的洞觀者(voyant),我想這也是頂級科學家必需配備的能力,亞馬遜的神秘力量加持過後,華勒斯可謂成功通靈。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類自學成才的科學家,當時英國不只華勒斯一位。以時代來說,那時的英國社會有點厲害。後來華勒斯沈迷於「唯靈論(spiritualism )」就是另一個故事了……

華勒斯年輕的南美洲經歷,讓人聯想到更早將近一百年的洪堡(活到很老,1859 年 90 歲時去世)。身為晚輩,華勒斯讀過洪堡作品,他站在洪堡巨人的肩上,觸及到更高的思想境界。

許多人覺得遺憾,遺傳、演化並稱,但是孟德爾提出遺傳學法則後被埋沒超過 30 年,等到 1900 年代才重現於世,因此 1882 年去世的達爾文沒有機會知悉。這方面華勒斯比較幸運,他年紀比孟德爾小半歲,又一直活到 90 歲,有機會見證遺傳學的發揚光大。

華勒斯 1853 年出版書籍中提到的「黑暗中一團燦爛之火(sitting amidst the gloom, shining out like a mass of brilliant flame)」圭亞那動冠傘鳥。圖/Hein Nouwens/Getty

燦爛之火多年以後依舊燃燒

多年在亞馬遜、東南亞走跳的華勒斯,有不少接觸原住民的機會。照文字紀錄看來,他年輕時的思想應該和同時期的普通英國人差距不大,沒有特別進步或反動;不過相比於同時代人,他更尊重在地知識,這也有助於他的成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亞馬遜的生物多樣性如今依然天下第一,世界卻變化不少。尼格羅河盆地的原住民,在華勒斯時代是被觀察者,類似實驗動物的角色,現在漸漸變成主動的研究者,他們用源自不同文化的手法探索自己的世界,成為現代知識體系的一份子。

然而,曾經啟發華勒斯的尼格羅河盆地,至今仍缺乏一流的研究機構,無法培育本土的研究人才,本地學子必需離鄉背井。科學從華勒斯到現代突飛猛進,仍有不少進步空間。

上圖是華勒斯描述為「黑暗中一團燦爛之火」的圭亞那動冠傘鳥(Guianan cock-of-the-rock ,學名 Rupicola rupicola),目前沒有滅團危機,依然在華勒斯探索過的雨林中飛翔。希望燦爛之火永不熄滅,但是不要變成失控的森林大火。

延伸閱讀

參考資料

  1. Alfred Russel Wallace’s first expedition ended in flames
  2. Escaping Darwin’s shadow: how Alfred Russel Wallace inspires Indigenous researchers
  3. Evolution’s red-hot radical

本文亦刊載於作者部落格《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匠》暨其 facebook 同名專頁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所有討論 1
寒波_96
193 篇文章 ・ 1016 位粉絲
生命科學碩士、文學與電影愛好者、戳樂黨員,主要興趣為演化,希望把好東西介紹給大家。部落格《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同名粉絲團《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