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心理學解析《集合啦!動物森友會》:為什麼這款遊戲如此令人上癮?

海苔熊
・2020/05/02 ・3341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SR值 478 ・五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來這篇文章要等到我的動森機(《集合啦!動物森友會》特仕版主機的簡稱)到手之後才要開始寫;沒想到還沒到,我就受不了了,實在是被燒太大:我的朋友同學、甚至連阿嬤都從當中獲得許多療癒,y編一直想加我好友邀我去他島上玩、好基友朱家安畫了許多非常可愛的衣服,更不用說網路上面流行的鬼滅之刃、哈利波特套裝了⋯⋯好像沒玩落伍了!

而在我還沒開始玩之前,一直以為《集合啦!動物森友會》(下稱動森)是像熊大農場類型的遊戲,可能再加一點生存遊戲之類的特色;沒想到當我開始玩之後,發現這真是個毒藥啊——這個遊戲幾乎聚集了所有人類的心理需求,也滿足了各種遊戲會碰到的角落。

你今天「動森」了嗎?(上班族y編表示永遠看不到白天的小島(哭))圖\GIPHY

《集合啦!動物森友會》為什麼這麼紅?

本來想以這個小標做為文章的主標題,但類似的文章/影片已經很多了,再去一一介紹遊戲的設計和系統也沒什麼意思。在這裡,我想要著重在一個關鍵的問題上:

這個遊戲到底滿足了我們什麼?

一、買一套等於買四套:遊戲界的變形金剛

首先,根據遊戲心理學 (psychology of gaming) 的研究,遊戲可大略分為下面兩個向度(複雜程度高低 X 個人或者是社會遊戲)與四種類別1,你可以發現動森他就可以滿足所有類型的遊戲慾望。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下面這張圖是我在寫「一直死還是一直玩,《隻狼》和《血源詛咒》的玩家到底在想什麼?」這篇文章當中引用的圖,用來描述市面上所有的遊戲類型,都可以分到這四個類別裡面。

圖片中文化重製自:Granic, I., Lobel, A., & Engels, R. C. (2014). The benefits of playing video games. American Psychologist, 69(1), 66.
  • 有些時候你不想用腦,就會想要玩簡單的遊戲(例如寶石方塊或者是泡泡龍)
  • 有些時候你想要來挑戰,就會偏好複雜一點的遊戲(比方說角色扮演遊戲、太空戰士系列、隻狼或黑暗靈魂系列的遊戲)
  • 有些時候你想要耍孤僻,自己一個人玩,好好體驗遊戲的劇情、甚至建造自己的世界 (單機版本的 Minecraft)
  • 還有一些時候,你想要跟更多人互動建立連結,所以你可能會上社群網站、跟人聊天,或者是玩大型 MMORPG 。

然而,動森最厲害的地方,就是「它可以是任何一個象限的遊戲」:你可以簡單玩、可以複雜玩、可以放肆玩、可以養成玩、可以一個人玩、也可以很多人一起玩。如果你想要收集、想挑戰,這個遊戲給你一些探險和挑戰的任務;如果你想要放輕鬆、建造自己的世界,那麼你也可以閉門造車,不要讓任何人進入你的小島,然後每天玩個 5 分鐘,當休閒就好——很少有遊戲可以像變形金剛一樣,同時坐落在四個象限,而動森辦到了!

我大動森大概是這種感覺XD

二、遊戲界的出奇蛋:三個需求一次滿足!

此外,根據自我決定論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SDT) 一個人的幸福感和自信,其實來自於下面三者2——

  1. 自主的選擇 (autonomy) :你可以自由的做選擇,不會有「應該」要做什麼、或者是「必須」做什麼的負擔。其實這一點完全不需要解釋,廣告裡面就有了——因為什麼都沒有,所以什麼都辦得到!
  2. 滿足成就感 (competence) :在前面那篇「隻狼」文章有說過,滿足成就感的一個重要關鍵在於「最適合挑戰」(optimal challenge) 3——這個挑戰不可以太簡單,但也不可以太困難,要超出你的能力再多一點點,而在這樣的過程當中,你可以產生心流經驗 (Flow) 4
    在遊戲的過程當中,你可以透過一次又一次的挑戰,組合、建立、改造你的小島,而每一次小島上新的風貌、新來的動物、甚至是你新完成的任務(而且是自己給自己的任務),都可以給你帶來即時的回饋 (reward, feedback) 。
  3. 與他人建立連結 (relatedness) :「建立關係」,其實是幸福感最主要的來源(當然也可能是痛苦的來源)5。其實許多研究顯示,一個連線遊戲最能夠留住人的並不是他本身有多好玩,往往是它可以促進人與人之間的連結 6。如果是你自己拿兩台 Switch 一起玩,就可以兩台遊戲機互相倒賣大頭菜,但如果有朋友陪你一起洗,你就不會覺得自己像一顆孤單的大頭菜 (並不是 XD) 。
    在這個遊戲當中,你可以和家人一起同時用一個帳號玩樂,在你的島上奔跑(比方說我和我奶奶就是在做這件事),你也可以邀請別人到你家,看看你的佈置、讓他羨慕一下,甚至一起合作來完成一些事情——在疫情隔離我們之間的距離的同時,動森利用他的方式,連結我們彼此。
動森的遊戲設計滿足三大心理需求,並且使人產生幸福感和自信。圖\GIPHY

回到自我決定論,由於它是一個「動機」 (motivation) 的理論,換句話說,就是用來解釋「一個人為什麼會持續做一件事情」的理論;這個遊戲讓這麼多人趨之若鶩,勢必是符合了人們上述三種動機和需求,產生了某些情緒,然後讓我們可以在這個遊戲裡面「上癮」 (addiction) 。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三、遊戲界的時光機:喚醒你童稚的玩心

最後,還有一個近期的心理學很熱衷的研究項目,叫做創造力 (creativity) 與玩心 (Playfulness) 。舉個例子:在新興的心理治療取向當中,「樂高六色積木與遊戲箱」 (LEGO six bricks and playbox) 就是採用「正向心理學」 (positive psychology) 的觀點,來協助當事人看見自己的優勢能力、並且從每一次的遊戲當中獲得快樂 (joyful) 8,把你遺忘已久的童心,慢慢找回來。

想想看,當你在玩動森的時候,目光跟著裡面可愛的人物跑來跑去,自己是不是也回到那個小孩的時候,和大家一起在公園、在草地上玩耍的心情?

玩遊戲的當下,也悄悄重拾當初純稚的童心。圖\pixels

快來建造你的世界吧!

本來寫到這裡就要結尾了,可是最近我在玩沙遊 (Sand play) 9,所以不得不說一下像這種「創造一個迷你世界」的魔力。如果你目前的人生有大多是不可控制的;如果你也因為疫情,被裁員、被減薪、被放無薪價、甚至在家隔離到覺得人生無望,那麼在一切都失去掌控的時候,其實是很容易覺得憂鬱和焦慮的10

不過,像這樣的時候,幸好有動森,讓你在這個無法控制的世界裡,能夠找回自己的自主性;在疫情和景氣都未知的情況下,建立自己的島嶼,那麼光是這樣的一個小世界,或許就能夠讓你找回對生命的相信(為什麼有點傳教的感覺)、發現自己「還能做點什麼」。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沙遊 (Sand play) 是一款能自由創造自己小天地的遊戲,也滿足了自己的自主性。圖\wikipedia

對我來說,這個遊戲跟沙遊當然有很多不同,但是有一件事情很像,就是「重新調整」 (re-regulation) 我自己在沙箱 (sand box) 當中放置物件的時候,往往是以為自己已經放完了,但後來卻發現這邊要再加一點什麼,那邊要再建造一個什麼,把某個東西拆掉,再把某個東西改變一下。慢慢慢慢,形成自己現在滿意的世界——而這個世界的調整,也意味著你對世界的觀點、你對內在的世界的調整。

對我來說,在動森裡面也是一樣,當你願意捨棄某樣東西、願意在某個地方建造移動房子、願意讓什麼動物造訪你的島嶼、把某些東西丟掉,又把某些東西存起來,邀請某些人進來、禁止某些人回來,這一個又一個的動作,其實就是你在調整自己心靈世界的經過。

當你願意開啟動森的世界,當你願意進入你內在的森林,去你就會發現那些你未曾看見的自己,在島嶼的某個角落,等待著你。

參考文獻與延伸閱讀

  1. Granic, I., Lobel, A., & Engels, R. C. (2014). The benefits of playing video games. American Psychologist, 69(1), 66.
  2. Ryan, R. M., Rigby, C. S., & Przybylski, A. (2006). The motivational pull of video games: A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approach. Motivation and emotion, 30(4), 344-360.
  3. 那麼,要如何才能偵測到這種「剛剛好的困難度」呢?如果你對於動作遊戲有興趣,我會建議參考這篇滿新的文獻Kozhevnikov, M., Li, Y., Wong, S., Obana, T., & Amihai, I. (2018). Do enhanced states exist? Boosting cognitive capacities through an action video-game. Cognition, 173, 93-105.
  4. Csikszentmihalyi, M., & Csikszentmihalyi, I. S. (Eds.). (1992). Optimal experience: Psychological studies of flow in consciousnes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5. Turner, R. J. (1981). Social support as a contingency in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 357-367.
  6. Klimmt, C., & Hartmann, T. (2008). Mediated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in multiplayer video games. Mediated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309.
  7. 想測試看看自己有沒有「玩心」,可以問問看自己幾個問題,例如:「我可以在無聊的工作當中,找到自己的趣味」、「我會把玩樂的感覺,融入在工作當中,得到快樂」,量表請參考 Yue, X. (2017). Humor and Chinese culture: A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Routledge.
  8. 一言難盡,詳情請見小弟敝人在下的拙文,有興趣的專業治療者可以在這裡找到相關的做法以及治療效果的研究文獻:積木也可以這樣玩?Six Bricks 六色積木與Lego serious play樂高認真玩在自我與公司職場的應用
  9. Kalff, D. M. (2003). Sandplay: A psychotherapeutic approach to the psyche. Temenos Press.
  10. Archer, R. P. (1979). Relationships between locus of control and anxie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 43(6), 617-626.
文章難易度
海苔熊
70 篇文章 ・ 470 位粉絲
在多次受傷之後,我們數度懷疑自己是否失去了愛人的能力,殊不知我們真正失去的,是重新認識與接納自己的勇氣。 經歷了幾段感情,念了一些書籍,發現了解與頓悟總在分手後,希望藉由這個平台分享一些自己的想法與閱讀心得整理,幫助(?)一些跟我一樣曾經或正在感情世界迷網的夥伴,用更健康的觀點看待愛情,學著從喜歡自己開始,到敏感於周遭的重要他人,最後能用自己的雙手溫暖世界。 研究領域主要在親密關係,包括愛情風格相似性,遠距離戀愛的可能性,與不安全依戀者在網誌或書寫中所透露出的訊息。 P.s.照片中是我的設計師好友Joy et Joséphine

2

15
1

文字

分享

2
15
1
懶惰成癮不是一種選擇,而是一種疾病!——《墮落的人腦》
臉譜出版_96
・2021/08/07 ・3179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作者: 傑克.路易斯(Jack Lewis)
  • 譯者: 鄧子衿

沙發馬鈴薯

現代的社會中,有一類人的懶惰行為就在我們眼皮底下發生,但往往受到忽視。這種最糟糕的懶惰者往往很少出現在公共場合,他們一想到要做好自己應盡責任時便厭惡不已;除了一起生活的人之外,其他人都見不到他們。如果你剛好走進房中遇到這種人,可能會發現他們坐著不動或呆若木雞。他們極致的惰性狡詐地隱藏在看似專注的表象之下,但是可別被騙了。

審判日來臨時,這些人會受到惡魔貝爾芬格的誘惑,開始無止盡奔跑,就像被某個毫無人性的體育教師折磨一般。那些人在地球上過了有如過客一般短暫的人生,並且浪擲太多時間在追求徹底虛幻的目標,這些目標哪怕達成了,對其所處的社會也不會帶來半點價值。這些人就算保住了飯碗,也會在公車、飛機或火車的交通行進期間,也就是眾目睽睽下,眼睛死盯著螢幕。

3C用品, 上癮, 上網 的 免費圖庫相片
3C用品提供五花八門的數位娛樂,隨時都在吸引使用者的關注。圖/PEXEL

他們是科技的奴隸;是「糖果傳奇」(Candy Crush)、臉書、IG、Snapchat 和推特的狂熱粉絲與忠實奴僕,並且將空閒時每分每秒都花在螢幕上。此外還有那些把所有餘暇時光都用在大型多人線上遊戲(MMOG)上和食人鬼、矮人、機器人與太空海盜進行虛擬戰鬥的成年人。這些人當中有些還在養孩子,在小孩終於上床睡覺之後,熬夜不睡,把自己寶貴的睡眠時間花在線上賓果遊戲、在客廳中舒服坐著玩線上輪盤與樸克錦標賽。大家在這些數位娛樂上浪費了許多光陰,而這些時間本來可以用在其他有用的事情上。

Steam 這家大型線上遊戲公司會記錄玩家在各種遊戲上所花的時間,對我們這一章的討論很有幫助。在這份「可恥名單」(Wall of Shame)上的前十名,玩遊戲的時間超過五萬個小時,每年平均玩超過五千小時的遊戲。要知道,就算你每天玩八個小時遊戲,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下來,也還湊不滿三千個小時。顯然有些人生活中就只有遊戲,其他什麼事情都不管了。那些看太多網路色情影片的人腦中紋狀體的結構改變,導致人的動機也跟著改變:一心只想看色情內容,不顧其他事。同樣的,每年花許多時間投入電玩的人,腦中也會有這樣的改變。如果針對那些每年看幾千個小時網路色情片的人、猛看YouTube 上貓咪影片的人,或是拼命玩自己最愛的社群媒體的人,也都統計了類似Steam 這份可恥紀錄,那我們會發現,懶惰不只是相當嚴重的一個大罪,也是現代社會中最為普遍的。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tomgalle internet drugs social media keyboard GIF
成癮後腦中紋狀體的結構改變,變得無法自拔,不顧其他事。圖/GIPHY

消遣放鬆或懶惰沉溺

並不是每個使用這些應用程式、玩線上賭博或是有玩電玩的人,都會犯懶惰之罪。這取決於生活中其他時間裡,一個人是否有生產力,如果有,那麼他想要有限度地在空閒時間黏著手機、平板電腦或是電腦螢幕,那都是自己的選擇。甚至有愈來愈多證據指出,玩第一人稱視角的射擊遊戲的確有助於增進各種認知能力,但是有很多人最後都沉溺在這些遊戲中。由於這些數位產品和遊戲都是設計來鼓勵使用者宛如成癮般地投入其中,只有最自制的人才能控制自己的使用時間。很不幸,有許多人最後把過多時間都耗在從客觀角度看來毫無意義的數位娛樂上,也因而對整體生活品質都帶來了不良影響。

在現在這個時代,數位產業的龐大規模營造出了假象,而犯下最嚴重懶惰之罪的人就是那些每天不分晝夜,把所有可用時間都用來盯著螢幕的人。這些崇拜數位科技的重度螢幕使用者腦中的紋狀體迴路最開始往往都沒有毛病,在養成這種習慣之前多巴胺的濃度也沒有失調。其中絕大多數人都是自主選擇要揮霍自己寶貴的空閒時間,而對於世界的運作來說,他們幾乎沒有產出什麼有價值的東西。這些人正是惡魔貝爾芬格的子民。

3C用品, 一起, 上網 的 免費圖庫相片
過度沉溺數位娛樂,正是揮霍自己寶貴的空閒時間。圖/PEXEL

我們還在尋找平衡點

在現代,使用數位產品來娛樂並沒有錯,但是絕大部分人都沒有好好思考過,花那麼多時間坐在那裡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這可能是因為那些科技問世的時間都很短,出現的速度也很快,大家還沒有時間好好思考現況,或是調整行為、避免不良後果。下一代的人很可能在這方面得以找到平衡,不過現在科學和社會依然在探究數位產品對人而言的利害得失,我們這一代人就這麼不知不覺,成了範圍遍及全世界、規模巨大無比的實驗中的白老鼠。

電腦遊戲設計者得要負一些責任,可以這麼說,他們對人類報償路徑的運作,要比任何研究紋狀體的科學家還要清楚(只不過已內化而不外顯)。他們擁有的資料比任何國際合作的科學團隊還要多。他們有充分的資金來源,要盡可能讓最多的人黏著他們的產品不放。在這個地球上,沒有哪種機構比電玩產業更了解要如何打造出非藥物產生的快感體驗,讓人使用了之後想每天不斷再用,通常還讓它成為生活中優先排序最前面的活動。你可能覺得這種貶斥未免太小題大作,玩遊戲才沒有害。但事實上,遊戲已經奪去了一些人的性命。如果自戀與肥胖的死亡警訊最早是在美國出現,對世界上其他地方的人有預先示警的作用,那麼過度使用數位科技的「預言水晶球」就非東亞莫屬了,我們可以從中窺見未來的模樣。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二○○五年,一對南韓夫妻意外讓自己三個月大的孩子餓死,然而諷刺的是,他們怠忽親職竟是因為全心投入在一個照顧虛擬嬰兒的遊戲中。大型多人線上遊戲《魔獸世界》散布於世界各地的玩家會在遊戲中組隊戰鬥;二○○七年,中國的張先生在連續玩《魔獸世界》五十個小時之後死亡。二○一二年二月四日,《台北時報》(Taipei Times)報導,一位二十三歲男性在長時間值班之後,還到網咖報到,並於桌前玩了十小時遊戲後身亡。這篇報導的驚人之處,並不只是因為有人玩遊戲玩到死——在二○一二年,玩遊戲玩到這種程度在東亞來說並非不尋常——讓人意外的是,死者旁的其他顧客一直要到死者身體僵硬轉青的時候,才發現他已死去多時了。

lsd stress GIF by Challenger
過度投入虛擬世界,會影響現實生活,甚至已經奪去了一些人的性命。圖/GIPHY

成癮不是一種選擇,而是一種疾病

許多人身上原本應該用來從事其他有意義和有助益之事的時間和精力,都浪費在毫無建設性的活動上。有些人現在已經對遊戲成癮了,但沒有人一開始就成癮。在腦部變得上癮之前、在一個人因為玩遊戲能帶來愉悅而自願耽溺的時候,他的確犯下了懶惰之罪。一旦某人對於自己的愛好投入了夠多的時間——大食客變得病態肥胖,或是色情影片迷過度縱欲而對網路色情片上癮——這時就有比較多判斷上的灰色地帶。紋狀體的結構產生了變化,玩遊戲從自發轉為強迫,於是就比較難說誰是犯下了懶惰大罪者,而誰又只是個無助的成癮者。

社會上有些人對無家可歸者、長期失業者與身心症患者的態度非常嚴苛,但這些人並無法自由選擇自己的命運。懶惰罪名應該要冠在自己選擇把所有可用時間與精力浪費在瑣碎娛樂中的人頭上。

誰還去管宗教呢?應用程式商店裡盡是給大眾服用的鴉片。而在未來,虛擬實境這種數位海洛因很快就會出現在我們家中了。希望大家能在第一波矽谷的電腦革命中得到教訓,否則我們都會被吸入數位世界的懶惰黑洞中。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摘自《墮落的人腦》,2021 年 6 月,臉譜

所有討論 2
臉譜出版_96
84 篇文章 ・ 254 位粉絲
臉譜出版有著多種樣貌—商業。文學。人文。科普。藝術。生活。希望每個人都能找到他要的書,每本書都能找到讀它的人,讀書可以僅是一種樂趣,甚或一個最尋常的生活習慣。

3

112
1

文字

分享

3
112
1
《動物森友會》經濟學:今天該不該賣大頭菜?| 動森小學堂 01
雷雅淇 / y編_96
・2020/04/24 ・2938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SR值 440 ・四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大頭菜多少錢?花園澆水了沒?釣魚、抓蟲了嗎?今天有沒有流星雨?妹妹有來島嗎?這些聽來十足有情調跟我們的日常截然不同的生活,都可以在《動物森友會》這款遊戲當中體驗到。猛男不只要能撿樹枝,應該也要能回答一些跟動森有關的科學題目吧?

動森小學堂之大頭菜經濟學上課啦!source:動物森友會遊戲截圖之y編的房間

就讓我們從經濟、天文、數學、生物和歷史等不同的面向出發,不只寫寫習題,也看看《集合啦!動物森友會》裡那些有點科味的二三事。

  • 反應好的話其他題目也將會陸續推出!快點分享訂閱按小鈴鐺吧(沒這東西

動森經濟學:今天該不該賣大頭菜?

「我家小孩自從玩了動物森友會之後,週日早上再也不會賴床了呢!」——少年 Y 的媽媽欣喜地說(真人真事)。

為什麼動物森友會能有如此大的魔力讓熬夜的孩子一個個都早起了呢?當然是因為週日早上要跟曹賣買「大頭菜」然後發大財啊!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大頭菜」是在動物森友會遊戲中,可以在週日早上購買,但沒有在週六結束前賣掉便會爛掉的商品;而有趣(或者悲傷 XD )的事情是接下來的一週,大頭菜的賣價會以每半天為單位起起伏伏。

因此大頭菜也被動森的島民們當成股票在投資,能不能還完房貸就看這一波了啊。於是朋友們之間的早安晚安,變成了上下午問候你家大頭菜的價格,真的是抄作業都沒那麽認真啊~

那麼,就讓我們用大頭菜來上一堂經濟學課吧!以下關於大頭菜價格的題目,你能解答嗎?

  • 以下資料參考玩家解封包所得到的遊戲數據

~~~題目來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你在本週日跟自家島上的曹賣用 100 鈴錢的價格買了大頭菜,週一下午時賣價為 82 鈴錢,週五上午則為 49 鈴錢,期間賣價都沒有漲過。已知大頭菜有以下四種漲跌模型,其漲跌以及價格區間分別為:

  • 波型 (Random):隨機上升下降,曲線上升時賣價為 0.9~1.4 倍,下降時為 0.6~0.8 倍。
  • 三期型 (Large Spike):開盤時會在 0.85~0.9 倍,每過半天跌幅增加 3~5% ,最多連跌 3.5 天;後續暴漲暴跌的幅度在 0.4~6 倍之間。
  • 遞減型 (Decreasing):持續下跌,開盤時會在 8.5~0.9 倍,每過半天跌幅增加 3~5% 。
  • 四期型 (Small Spike):依序會經歷下跌期、上漲期然後是第二個下跌期,下跌時跌幅會在 0.4~0.9 倍,若持續下跌則每過半天跌幅增加 3~5% ,最多連跌 3.5 天;上漲時則在 1.4~2 倍之間,固定為 2.5 天;下跌期二跌幅與第一期相同。

且上週的模型會影響到本週的模型,機率如下:

上週漲跌模型影響本週漲跌模型機率表(單位:%)

 \本週
上週\
波型 三期型 遞減型 四期型
波型 20 30 15 35
三期型 50 5 20 25
遞減型 25 45 5 25
四期型 45 25 15 15

資料整理後自製表格

已知上週為三期型,請問若不想要倒賠的話,你在週五下午應該採取什麼動作呢?

  • A. 馬上賣掉
  • B. 週六下午再賣
  • C. 去朋友島上賣

雖然我們都說買大頭菜是一種「追高殺低」的股票投資,但其實這與真正的股票市場仍然是相去甚遠。大頭菜的價格是曹賣決定,買價都會在 90~110 鈴錢,那賣價呢?若真的把所有模型都拿來算,會發現它其實也只在 10~600 的區間而已,賠也賠不到哪裡去,更不會有要抵押房子、露宿街頭的時候。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但在不美麗的現實世界裡,股票價格是由市場供需決定,慘賠到一文不值、大賺到數百數千倍都是常有的事。

就算沒有漲起來也不會露宿街頭啦!source: 動物森友會遊戲截圖之謝謝動森好友支援XD

而每到週六下午過後就會爛掉的大頭菜雖然很讓人焦慮,但這只有週日能買然後最多囤一週的循環 y 編覺得這是個很好心 (?) 的設計,因為這大大地避免了「沉沒成本」的產生。

沉沒成本指的是「當人已經投入了一定的時間、金錢和資源在一項選擇時,會因此而傾向持續做這件事。」所以當我們已經開始投錢夾娃娃時,就會想一直投錢直到夾到為止;沉沒成本也時常被用來形容人們常會不理性地深陷在明明不好的選擇當中,只因為我們已經投入了成本,所以很難換工作、捨不得丟掉明明不好穿的鞋子、無法放棄那個喜歡了好久的人⋯⋯等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要鼓起勇氣「認賠殺出」何其不易,還好在動物森友會裡,只要短短一週時間就會幫你做決定,讓我們不至於持續在這個遊戲中被大頭菜期貨套牢然後必須要上天台 (X) 。

大頭菜交易天台在此!(梗圖)圖片來源:搜狐網

什麼,那你問說投入到動物森友會建設島嶼的時間是不是一種沉沒成本?那得問問你自己願不願意從明天開始就再也不玩這款遊戲了呢? XD


回到今天的題目,來對一下答案吧。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其實,我們從第一句話「你本週日跟自家島上的曹賣用 100 鈴錢的價格買了大頭菜,週一下午時賣價為 82 鈴錢,週五上午則為 49 鈴錢,期間賣價都沒有漲過。」再對照各個模型漲跌的區間,就能從在 3.5 天的區間之間都沒有上漲過,而得知本週的大頭菜趨勢為「遞減型」;要想賺錢無論如何都只能去朋友島上賣了,答案是 C

是不是很簡單呢?這題根本是 陷阱題 送分題啊!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試試看用上述模型出題目考考朋友,也可以自己算算期望值,這樣之後你就能成為不用大頭菜計算機的投資小達人囉(啾咪)。

這些遊戲數據是玩家用遊戲封包所抓出來的內容,其實有點作弊,但也可以從這些各式各樣不同的模型看得出來任天堂在設計這款遊戲時「如果可以複雜,誰想要簡單」的態度。大頭菜期貨其實並沒有要讓玩家精準算出每天的走勢,而是讓你能享受它的隨機性所帶來的驚喜和樂趣,和朋友間的交流互動。就算價錢不好⋯⋯也不過就是這一週的事情而已,很快就會過去。

更詳細的內容,歡迎大家參考數感實驗室的相關影片喔(這裡有小鈴鐺可以訂閱):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對機率感到厭倦和有點害怕了?那一定要再來追加一題!(抖S)

接下來,就讓我們跟孟德爾學學,來算算開出藍色玫瑰的機率吧!

動森小學堂,下一堂課再見囉!

參考資料:

  1. Breaking Down The Stalk Market
  2. 【攻略】大頭菜價格完全攻略(從解包數據中看菜價) @動物之森系列(動物森友會)
  3. 《集合啦!動物森友會》大頭菜炒股分析與價格預測心得
  4. 炒大頭菜,讓年輕人第一次嘗到理財的殘酷
  5. 有一種残酷,叫我在森友會裡倒賣大頭菜-果殼網唯信公眾號文章
所有討論 3
雷雅淇 / y編_96
38 篇文章 ・ 1231 位粉絲
之前是總編輯,代號是(y.),是會在每年4、7、10、1月密切追新番的那種宅。中興生技學程畢業,台師大科教所沒畢業,對科學花心的這個也喜歡那個也愛,彷徨地不知道該追誰,索性決定要不見笑的通吃,因此正在科學傳播裡打怪練功衝裝備。

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真的再打一場就好…..嗎!?電玩怎麼讓你失控上癮?
彭 琬馨
・2016/04/19 ・1798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SR值 552 ・八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children-593313_640
圖/StartupStockPhotos @ pixabay

說到電玩,多數爸媽可能馬上就會皺眉(腦中馬上浮現打電動時爸媽在旁邊碎念的場景),但大人們真的知道網路電玩有多好玩嗎?!真希望爸媽打過電玩後再來碎念。

你有沒有這樣的經驗:明明隔天早上八點就要期末考,該念的書從床頭堆到床尾,卻永遠提不起勁面對,心裡想著打完這場 LOL 就馬上奮發圖強,最後卻是一場接一場,不小心天就亮了,結果為了沒念完的書懊惱不已(會嗎?!),但下回考試前,還是一樣深陷在遊戲世界中無法自拔。

2016 年 2 月南韓政府正式將電玩成癮列入疾病管理,把它和賭博酒精等行為擺在一起。在談電玩上癮是否為疾病之前,我們得先了解電玩為什麼會讓人上癮?而我們又要如何界定一個人已經「電玩上癮」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上癮是種「失控的快樂」

從精神醫學的角度來看,上癮的核心概念跟心理層面的失控有關,從生物層面解釋的話,就是「快樂系統過度被活化, reward system(酬償系統) 發生一些和一般人不同的變化。」擁有許多臨床經驗的陽明大學腦科學研究所博士林煜軒這樣形容。

網路虛幻的遊戲世界提供玩家正向情緒的滿足,並且有機會舒緩現實生活中產生的負向情緒。長期研究網路成癮的高醫精神科醫師柯志鴻就曾撰文指出,大腦對正向經驗會產生記憶學習效果,當遊戲世界的擬真、聲光效果出現時,神經內分泌系統透過多巴胺(dopamine)的分泌,強化玩遊戲與正向情緒經驗之間的連結,讓玩家在想到遊戲時只回憶起遊戲中的快樂情緒。如果一個人在現實中經常受到挫折,卻能在遊戲裡找到滿足與快樂,要學會對遊戲自我克制,恐怕很難。

531651

遊戲即時回饋 讓你不打都不行

類似的說法也出現在傳播學領域,國內少數以電玩為研究主題的政大傳播學院副教授林日璇,自己也是個重度玩家,她認為,電玩會讓人上癮有個重要原因是即時回饋。「當你意識到投入是有回饋的,就會很 enjoy 這個過程。」相較於現實生活,念書工作可能要花一年半載、每天廢寢忘食努力,才可能有結果,玩遊戲十分鐘就可以得到報酬,不僅讓人難以抗拒、更容易深陷其中無法自拔。

林日璇也舉出娛樂媒介中知名的自我決定論(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SDT),來解釋玩家沉迷原因。自我決定論認為人類與生俱來有三種需求:自主性(Autonomy)、自我效能(Competence)、相關性(Relatedness)。簡單來說,某些線上遊戲讓你能自己決定主角的裝扮外觀,同時又能讓玩家在很有安全感的情況下,和別人互動。很多時候這些滿足感都沒辦法從生活中獲得,遊戲提供一個簡單管道讓玩家填補這些需求。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2374721045_037834471d_b
圖/threephin @ flickr

當然,每個人感到快樂的原因可能不同,有些人透過運動得到快樂、有些人從吃東西中獲得快樂(想想你明知道過年時的零嘴熱量都超高,卻一口接一口停不下來)、還有些人則是特別需要從性中得到快樂……因此上癮的範圍當然也不只侷限在電玩。林煜軒說:「從症狀學來看,沒辦法控制自己,瀕臨失控的情況就可能被界定為成癮。」

電玩成癮怎麼界定?

即便是二十一世紀今天,要界定「什麼樣的行為是成癮」還是有一定程度的困難性。網路遊戲、賭博這種行為性的成癮,不像物質成癮的因果關係(如太多酒就可能酒精上癮)那樣明確。林煜軒指出,由於電玩成癮經常和其他許多問題一併出現,「很多時候它可能不是原因,而是結果」。

本身接觸許多網路成癮社群的林煜軒,從實際經驗中觀察到,真正網路成癮的人比想像中少很多,而且大部分人都是因為在心理/社會層面沒辦法獲得滿足,才會轉而從網路世界中找尋滿足。「所以補救措施絕對不是斷網或限制上網,而是要想辦法從現實生活中的心理/社會層面提供玩家需要的滿足。」林煜軒強調,許多爸媽面對孩子沉迷網路,第一個反應通常是責罵、規定上網時間,但這種做法其實對實際狀況沒有幫助。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知名組織 TED 網站上曾出現一支說明成癮的影片,演講者 Johann Hari 深入訪談各方面專家後發現,「成癮最關鍵的核心在於你無法忍受你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你需要透過改變環境來重新找回玩家與社會間的連結。「成癮其實是很細緻的過程,它是一種心理的依賴」,即便不是從醫學角度出發,林日璇還是認為,找到替代物滿足玩家心理需求,或許才是根本解決網路成癮的有效方式。

彭 琬馨
32 篇文章 ・ 1 位粉絲
一路都念一類組,沒什麼理科頭腦,但喜歡問為什麼,喜歡默默觀察人,對生活中的事物窮追不捨。相信只要努力就會變好,相信科學是為了人而存在。 在這個記者被大多數人看不起的年代,努力做個對得起自己的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