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科學漫畫進軍聖地牙哥國際漫畫展,開創科宅新天地?

物理雙月刊_96
・2018/03/15 ・4225字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SR值 540 ・八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作者/ Eran Moore Rea
    編譯/林中一 教授
圖/SDCC 官網

走過 2017 年聖地牙哥國際漫畫展(San Diego Comic-Con International SDCC)的展覽大廳,在 130,000 位參加者中,你可能會無意間遇到神力女超人(Wonder Woman)、瑞克與莫蒂(Rick & Morty)、或是蝙蝠俠(Batman)。

在其他小出版商區域,你會遇上美國物理協會(American Physical Society,  APS),攤位上展示了漫畫集《國中物理超級英雌史霈釧的冒險》(Spectra and her adventures as a middle-school physics superhero)。

這套叢書由美國物理協會推廣部門主任 Rebecca Thompson 策劃,與不同漫畫家合作繪製而成。「史霈釧」 2010 年第一次進場聖地牙哥漫畫展時,美國物理協會發布了史霈釧第九集《音速驚奇》(Sonic Surprise)。從那之後科學漫畫開始流行,到了 2017 的國際漫畫展時「史霈釧」已經有了同伴。

史霈釧漫畫第九集封面。 圖/《物理雙月刊》提供
APS 的推廣部門主任湯普蓀在 2017 年聖地牙哥國際漫畫展的專題討論小組發言,談論漫畫書在教學上的優點。 圖/《物理雙月刊》提供

物理學家與漫畫家激起的火花:《這個世界難捉摸》

我想我應該寄個電郵給大明星布萊德彼特。

1997 年,錢姆(Jorge Cham)在史丹福大學讀機器人博士學位時,創造了漫畫《PhD》(Piled Higher and Deeper (PhD))(堆得更高更深),一部諷刺物理研究生生活的作品。最終,在任職加州理工學院講師與研究助理數年之後,錢姆決定全職投入漫畫創作,製作了兩部電影長片與幾個系列的課程影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接著在 2008 年,加州大學爾灣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的實驗高能物理學家 丹尼爾‧懷森(Daniel Whiteson)寫了封電郵給錢姆,討論合作製作科學漫畫推廣物理的可能性。

懷森聯絡錢姆,是由於讀過克勞德(Scott Cloud)描述 Google 如何開發 Chrome 瀏覽器的漫畫,他領悟到漫畫作為媒體很有潛力。

我對瀏覽器開發完全沒興趣,但是看了這本漫畫,我就能瞭解他們為什麼能夠成功。

每天都使用的 Google Chrome ,你會想知道它如何開發出來的嗎?也許你對程式碼感到頭暈,但如果用漫畫告訴你呢? 圖/Simon @Pixabay

懷森解釋說:「我對他們能用漫畫將枯燥無趣的題材表現得如此生動印象深刻。所以我想,如果他們能在瀏覽器這個題材上做到,那麼我們一定可以把『性感』的題材,像是希格斯玻色子(Higgs boson)這類題目做得更有趣。」

在嘗試自己創作漫畫後,懷森瞭解到他需要和一位有經驗的漫畫家合作。「我老婆說,為什麼不送個電郵給錢姆?……像錢姆這種大咖?我想我可能更應該寫個電郵給大明星布萊德彼特,請他拍一部有關我的電影……」懷特森說:「但是最後,錢姆還真的回覆了我寄給他的電郵。」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結果兩位搭檔為 PhD 漫畫網站做了兩部卡通動畫:一部有關暗物質,另一部則有關 2012 年發現希格斯玻色子

今年春天,錢姆和懷特森共同創作了一本圖文書:《這個世界難捉摸》(We Have No Idea);本書聚焦在物理的開放性的問題。

「用全新的角度去理解物理、探索知識的邊際,啟發了每個章節的前進。」錢姆說道

《We Have No Idea》(中譯:這個世界難捉摸)書封。 圖/《We Have No Idea》官網

錢姆感覺到他這 20 年創作 PhD 漫畫的經驗,影響了他寫作本書的方式。「我想在我們的寫作中,對於科學的確帶著些許隨性和不敬,」錢姆說:「外面有許多書籍會帶著滿滿的參考文獻來處理這些題材,裡面充滿著『喔!宇宙啊,喔!物質啊,喔!天地萬物啊……』,就好像我們所知道的科學知識就是這些,而讀者應該心懷感激地接受我們知道的這些東西。」錢姆自己的觀點則是「接觸科學無需如此嚴肅。」

至於懷森,他將物理本身的實作與有效的科學漫畫結合。「(上課時)我們已經運用漫畫解釋物理概念,那就是費曼圖(Feynman diagram)。」懷特曼說:「有時用簡單的塗鴉來說明會更精確、也比單純方程式更具說服力。」當他向學生解釋某些概念時,不使用塗鴉式的漫畫就無法幫助學生們具象化他在說的內容。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以費曼圖呈現的 β 衰變。費曼圖廣受歡迎的原因在於,利用形象化的方式描述粒子的狀態,使人更易理解這些肉眼難以觀察到的事物。  圖/wikipedia

懷森特別強調和一位有創造力的職業級專家合作的重要性。「不是所有的科學家都善於溝通,而且多數都不像錢姆具有藝術能力。所以如果能從藝術社群中找到夥伴一同創作,會真的很有幫助」懷特森說:「我想,除了漫畫之外,我們也能自其他的領域或其他媒體切入。」在他與錢姆第一次合作的《暗物質》漫畫與視頻問世之前,懷森對科學社群可能的反應十分緊張。

「當向社會大眾解說科學,就必須要做出一些簡化……但是出乎我意料之外,我們得到的反應是全面的肯定……其他的物理學家也很高興錢姆以他的方式描述他們的工作……這感覺就只能用『春風得意』來描述。」

成功的科學漫畫:孩子開始分享物理知識

當 PhD 漫畫打入研究生的圈子時,許多科學漫畫開始針對 K-12(幼稚園到國中)的閱聽群──特別是國中的讀者們。聖地牙哥國際漫畫展的一個專題討論小組中,討論到相較於傳統以教科書為基礎的學習方式,漫畫書所佔有的優勢。來自美國物理協會的 Rebecca Thompson ,特別聚焦她在創作史霈釧漫畫時的特殊經驗。

「在第六集中,史霈釧與量子力學大戰。我想了很多,我想呈現的入門級量子力學是些什麼、該如何呈現這些題材,怎樣才能盡量減少其他物理學家的冷眼,」湯普蓀說。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由於同儕間太多的要求,是從事這種事會遇到的大型障礙之一,」湯普蓀說。做為一位物理博士,她描述了自己有時需要訓練科學家在交流中調整心態:

「大家需要接受『夠好了』這個觀念。如果什麼事都要回溯到開元天寶年間,又要精確到某些物理學家所要求的細節,那麼這玩意兒就沒有人想聽了。」

 

編纂科普漫畫過程中,在科學家認知與大眾認知之間取得平衡至關重要。 圖/Free-Photos @Pixabay

湯普蓀解釋說,有時科學傳播者會被要求在基礎的說明中添字或加上方程式,以增加科學深度。

「我碰過一個我想是有許多科學傳播者都遇到過的問題是,多添一個字是可能造成災難的……我想教育其他科學家的是,重要的是大眾如何解讀,而不只是它要怎麼表達(在科學上才精確);但是這真的很困難……。當你使用一些字眼,像是『理論上』或是『百分之 98 吻合』的時候,當你開始放入符合科學的模糊語句時,忽然間,大眾的解讀會和你所想表達的會完全不同,」湯普蓀說。

舉例來說,當物理學家使用「理論上」或「98 趴吻合」時,他們在使用科技語言,反映了儀器與數學上的極限與歸類。但這兩個詞也是日常生活中常會使用的非科技用語,往往帶有「猜測」甚或「八卦」的意味。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由於史霈釧漫畫是特別為中學生製作的,她發現如果她把一本這個漫畫給了一個科學家的孩子之後,「這個孩子就會隨意的、非常聰明的開始向他們的爸媽解釋雷射是怎麼一回事,」湯普蓀說:「真的很有效,很容易可以從孩子們的表現看出來,他們看過史霈釧漫畫後得到了更多的知識。」

圖畫間的科學:《科學漫畫》系列

美國物理協會並非是唯一為中學生創作科學漫畫的組織;當幼稚園到高中的圖書館書架上添加了越來越多的繪本小說時,教育上的科學漫畫市場就開始成長。

麥克米蘭公司(Macmillan Inc.)旗下的繪本小說出版社「第一秒圖書」(First Second Books)出版了漫畫系列《科學漫畫》(Science Comics)。這個系列出版於 2016 年,包含了三本大約 100 頁厚的教育/娛樂性繪本小說,書名分別是《恐龍》、 《珊瑚礁》、和《火山》(Dinosaurs, Coral Reefs, and Volcanoes)。2017 年 5 月《科學漫畫》踏入了物理與工程領域,出版了一本報導飛行史的小說《飛行機器》(Flying Machines)。

飛行史的小說《飛行機器》(Flying Machines)封面 圖/macmillan

該小說的作者威格絲(Alison Wilgus)靠著團隊完成本書;她有紐約大學(NYU)的「影片與電視」(film-and-television)學位,她在創作她自己的網路漫畫與科學小說的同時,也為「卡通電視網」(Cartoon Network)以及其他電視頻道工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威格絲的計算,《飛行機器》書中說明了至少七個與物理有關的觀念,包括機翼為什麼和如何必須是曲線狀才能產生浮力,以及螺旋槳是如何產生動力的。

她說,為了這個方案,她費了洪荒之力在沒有預先知識輔助之下做了一堆研究。「我知道的東西越少,我就越不容易被搞混,也越不會因為不小心而摻入錯誤的資訊,」威格絲說。她也強調儘量使用最簡單的語言的重要性。有一次,她用到了「拋物線的」去描述機身形狀的弧線,她與「第一秒圖書」的事實查核編輯稍後發現,其實應該用「曲線的」才對,因為,威格絲說:「『拋物線的』描述的是一種非常特定的東西。」威格絲在漫畫展的專題小組討論時提到,一些批評科學漫畫的人傾向專注於字詞卻忽略了繪圖,有許多評論漫畫書的人其實主要只讀文字書。

威格絲在專題討論時說道:「這些人在看漫畫時只在讀文字(對話框),而很少看圖畫的部分,但並非所有的人都這樣看漫畫書,尤其是年輕人。」

「反而是年輕人,」威格絲說:「 年輕人真的認真的在看圖畫。而且在許多的科學/技術漫畫裡,特別是那些蘊含大量資訊、經過大力研究過資訊的漫畫,若是用文字來說明,那就得要花很長的時間才講得清楚的那些資訊,圖畫在文裡行間字提供了更多的內涵。圖畫與文字攜手合作的結果,就為讀者們提供了更完整的圖像。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科學漫畫圖文並茂的形式,開啟了更多人對科學的興趣,尤其是年輕學子們。 圖/sasint @Pixabay

注解:

  • 本文作者 Eran Moore Rea 係居住在美國明尼蘇打州明尼阿波里斯市(Minneapolis, Minnesota)的自由作家。
  • 本文感謝 APS NEWS(美國物理學會)同意以中文形式翻譯轉載,原文刊登於 APS NEWS 網站
文章難易度
物理雙月刊_96
54 篇文章 ・ 13 位粉絲
《物理雙月刊》為中華民國物理學會旗下之免費物理科普電子雜誌。透過國內物理各領域專家、學者的筆,為我們的讀者帶來許多有趣、重要以及貼近生活的物理知識,並帶領讀者一探這些物理知識的來龍去脈。透過文字、圖片、影片的呈現帶領讀者走進物理的世界,探尋物理之美。《物理雙月刊》努力的首要目標為吸引台灣群眾的閱讀興趣,進而邁向國際化,成為華人世界中重要的物理科普雜誌。

0

8
2

文字

分享

0
8
2
快!還要更快!讓國家級地震警報更好用的「都會區強震預警精進計畫」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01/21 ・2584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本文由 交通部中央氣象署 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 文/陳儀珈

從地震儀感應到地震的震動,到我們的手機響起國家級警報,大約需要多少時間?

臺灣從 1991 年開始大量增建地震測站;1999 年臺灣爆發了 921 大地震,當時的地震速報系統約在震後 102 秒完成地震定位;2014 年正式對公眾推播強震即時警報;到了 2020 年 4 月,隨著技術不斷革新,當時交通部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以下簡稱為地震中心)僅需 10 秒,就可以發出地震預警訊息!

然而,地震中心並未因此而自滿,而是持續擴建地震觀測網,開發新技術。近年來,地震中心執行前瞻基礎建設 2.0「都會區強震預警精進計畫」,預計讓臺灣的地震預警系統邁入下一個新紀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連上網路吧!用建設與技術,換取獲得地震資料的時間

「都會區強震預警精進計畫」起源於「民生公共物聯網數據應用及產業開展計畫」,該計畫致力於跨部會、跨單位合作,由 11 個執行單位共同策畫,致力於優化我國環境與防災治理,並建置資料開放平台。

看到這裡,或許你還沒反應過來地震預警系統跟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IoT)有什麼關係,嘿嘿,那可大有關係啦!

當我們將各種實體物品透過網路連結起來,建立彼此與裝置的通訊後,成為了所謂的物聯網。在我國的地震預警系統中,即是透過將地震儀的資料即時傳輸到聯網系統,並進行運算,實現了對地震活動的即時監測和預警。

地震中心在臺灣架設了 700 多個強震監測站,但能夠和地震中心即時連線的,只有其中 500 個,藉由這項計畫,地震中心將致力增加可連線的強震監測站數量,並優化原有強震監測站的聯網品質。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地震中心的評估中,可以連線的強震監測站大約可在 113 年時,從原有的 500 個增加至 600 個,並且更新現有監測站的軟體與硬體設備,藉此提升地震預警系統的效能。

由此可知,倘若地震儀沒有了聯網的功能,我們也形同完全失去了地震預警系統的一切。

把地震儀放到井下後,有什麼好處?

除了加強地震儀的聯網功能外,把地震儀「放到地下」,也是提升地震預警系統效能的關鍵做法。

為什麼要把地震儀放到地底下?用日常生活來比喻的話,就像是買屋子時,要選擇鬧中取靜的社區,才不會讓吵雜的環境影響自己在房間聆聽優美的音樂;看星星時,要選擇光害比較不嚴重的山區,才能看清楚一閃又一閃的美麗星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地表有太多、太多的環境雜訊了,因此當地震儀被安裝在地表時,想要從混亂的「噪音」之中找出關鍵的地震波,就像是在搖滾演唱會裡聽電話一樣困難,無論是電腦或研究人員,都需要花費比較多的時間,才能判讀來自地震的波形。

這些環境雜訊都是從哪裡來的?基本上,只要是你想得到的人為震動,對地震儀來說,都有可能是「噪音」!

當地震儀靠近工地或馬路時,一輛輛大卡車框啷、框啷地經過測站,是噪音;大稻埕夏日節放起絢麗的煙火,隨著煙花在天空上一個一個的炸開,也是噪音;台北捷運行經軌道的摩擦與震動,那也是噪音;有好奇的路人經過測站,推了推踢了下測站時,那也是不可忽視的噪音。

因此,井下地震儀(Borehole seismometer)的主要目的,就是盡量讓地震儀「遠離塵囂」,記錄到更清楚、雜訊更少的地震波!​無論是微震、強震,還是來自遠方的地震,井下地震儀都能提供遠比地表地震儀更高品質的訊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地震中心於 2008 年展開建置井下地震儀觀測站的行動,根據不同測站底下的地質條件,​將井下地震儀放置在深達 30~500 公尺的乾井深處。​除了地震儀外,站房內也會備有資料收錄器、網路傳輸設備、不斷電設備與電池,讓測站可以儲存、傳送資料。

既然井下地震儀這麼強大,為什麼無法大規模建造測站呢?簡單來說,這一切可以歸咎於技術和成本問題。

安裝井下地震儀需要鑽井,然而鑽井的深度、難度均會提高時間、技術與金錢成本,因此,即使井下地震儀的訊號再好,若非有國家建設計畫的支援,也難以大量建置。

人口聚集,震災好嚴重?建立「客製化」的地震預警系統!

臺灣人口主要聚集於西半部,然而此區的震源深度較淺,再加上密集的人口與建築,容易造成相當重大的災害。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許多都會區的建築老舊且密集,當屋齡超過 50 歲時,它很有可能是在沒有耐震規範的背景下建造而成的的,若是超過 25 年左右的房屋,也有可能不符合最新的耐震規範,並未具備現今標準下足夠的耐震能力。 

延伸閱讀:

在地震界有句名言「地震不會殺人,但建築物會」,因此,若建築物的結構不符合地震規範,地震發生時,在同一面積下越密集的老屋,有可能造成越多的傷亡。

因此,對於發生在都會區的直下型地震,預警時間的要求更高,需求也更迫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地震中心著手於人口密集之都會區開發「客製化」的強震預警系統,目標針對都會區直下型淺層地震,可以在「震後 7 秒內」發布地震警報,將地震預警盲區縮小為 25 公里。

111 年起,地震中心已先後完成大臺北地區、桃園市客製化作業模組,並開始上線測試,當前正致力於臺南市的模組,未來的目標為高雄市與臺中市。

永不停歇的防災宣導行動、地震預警技術研發

地震預警系統僅能在地震來臨時警示民眾避難,無法主動保護民眾的生命安全,若人民沒有搭配正確的防震防災觀念,即使地震警報再快,也無法達到有效的防災效果。

因此除了不斷革新地震預警系統的技術,地震中心也積極投入於地震的宣導活動和教育管道,經營 Facebook 粉絲專頁「報地震 – 中央氣象署」、跨部會舉辦《地震島大冒險》特展、《震守家園 — 民生公共物聯網主題展》,讓民眾了解正確的避難行為與應變作為,充分發揮地震警報的效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此外,雖然地震中心預計於 114 年將都會區的預警費時縮減為 7 秒,研發新技術的腳步不會停止;未來,他們將應用 AI 技術,持續強化地震預警系統的效能,降低地震對臺灣人民的威脅程度,保障你我生命財產安全。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195 篇文章 ・ 299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寫文章搞科普有什麼用!還不是輸給 youtuber?──2019泛知識節
泛知識節
・2019/05/15 ・4395字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SR值 535 ・七年級

前有唐綺陽國師,後有理科太太,在知識傳播上,這些「明星」總是一浪接一浪地帶來超高流量,將無數的泛科作者打趴在沙灘上──可‧‧‧‧‧‧可惡,說什麼「我們的流量總和輸給一個 youtuber」、「沒流量為什麼還要一直寫文章」或是「為什麼這群寫字的不是 youtuber」未免也太小看人了吧!你以為這就是全部了嗎?

本次知識節特地邀請了十六位講者,各以 100 秒的超短時間回答主持人辛辣且意圖使人入坑的問題──既留下自己的科普心法,也大吐 youtube 時代對知識經濟的苦水(?),到底最後這些作者是不是留下一句:「真香!」呢?

讓泛科作者們來跟你聊聊知識經濟和 youtuber 趨勢吧!

你是誰?怎麼不當 youtuber?有賺到「知識經濟」嗎?

程威銓:科的層面、普的實踐,兩者的距離值得玩味

近期「理科旋風」橫掃科普圈,先發登場的科普心理作家海苔熊(程威銓)認為,有別於泛科作者多將重點擺在「科」的層面,理科太太更在意的是「普」的實踐,而由市場給予的反饋可知,在兩種策略之間,勢必還有更多值得玩味之處。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當主持人廖英凱問道,程威銓其實相當早期便開始經營臉書粉專,同時也跟唐國師合作過,在傳播科學文章時有沒有經營需要注意之處,或者另有秘訣呢?對此,程威銓認為:最重要的莫過於「你相信什麼價值觀?」這也包含了科學的價值觀在內。雖然價值觀會隨著時間變遷,但作者自己要知道自己在做些什麼?作品是否與受眾產生關聯?否則便容易侷限在自己的世界內。

黃貞祥:「科」是文章的核心概念

身為清華大學助理教授的黃貞祥老師笑稱,自己的夢想便是複製侏儸紀公園,而現在正在路上呢!至於為什麼不當 youtuber 呢?老師則是自謙顏質不高,且製作影片相當耗時、成功者也少──不過當主持人提議如果另有團隊能協助處理影片,作者只要解說自己的想法就可以時,老師卻相當爽快地答應了!

話雖如此,但在老師眼中「影片」與「文章」仍是取向截然不同的媒材,難以說換便換。以影片而言,「普」是其重心所在,需要同時兼顧娛樂;但就文章來說,「科」才是核心概念,娛樂反而是輔助了。

曾文宣:即時回饋,讓作者更有感覺

號稱「視覺系科普作家」的曾文宣,自述從開始寫文章之後,顏質與身材便漸漸走樣。而由於他的興趣在動物生殖學,所以外號又稱「陰莖王」、「乳頭王」──這別緻的稱號倒引起眾人好奇,這些知識都從哪裡來的?曾文宣解釋,其實學校所學跟科普內容關係較少,更多的是靠自己的興趣鑽研網路資源而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而同時經營臉書社團、粉絲專頁與在泛科學都有產出的曾文宣,免不了遭主持人提問經營三者有何不同?曾文宣笑說,作為科普寫手,當「文章出不去」的時候最是痛苦了,因此泛科學較長的編輯與審理時間較容易讓人卻步,而在臉書發表文章則有人提供即時回應,會比較有感覺。至於粉專與社團的部分,則是一個發表鱷魚相關內容,另一邊則提供演化文章分享。

如果能獲得即時回饋,對於作者來說會很有感。圖/Giphy

陳俊堯:希望科學家成為 youtuber 的後盾

慈濟大學生科系最近才剛出版《細菌好朋友》一書的陳俊堯老師,被問及此書時直言:「細菌很可愛,請大家愛上細菌!」

至於為什麼是用寫書,而非當一個 youtuber 呢?陳俊堯則戲稱自己的臉不夠好看、也不夠好笑,而且製作影片會花上許多時間。陳俊堯老師認為,youtube 影片需要很多資訊,身為科學家應該成為 youtuber 的後勤,提供資訊來讓他們轉換。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林大利:龜毛,是科學寫作的美德

林大利以三句話簡潔地「科普」了一下自己──在特生中心當助理研究員、在澳洲當博士生、家裡開漫畫店。林大利認為,做科普最重要的就是龜毛,這也是科學寫作的美德,有任何不妥的地方都應該修正過來;至於 youtuber… 則因為自己有全職工作,還有兩個小孩要帶,也就沒有時間與金錢來當 youtuber 了。

同時在翻譯方面也有所長的林大利被問及,與翻譯相比,自己創作需要的能力是否有差別?哪一種比較累呢?林大利解釋,寫作需要對知識的全面理解才能寫,翻譯則只需要傳達意思就好──但後者其實也經常發現作者的錯誤。

作答尾聲時被問到「對碩士生而言,既有文獻閱讀能力又有寫作能力,應該先接觸科普寫作還是翻譯呢?」林大利妙答:「先拿到畢業證書。」

各位,請先好好畢業好嗎~圖/Pixabay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寒波:更喜歡文字的表達方式

經營粉絲專頁與同名部落格《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的寒波,對於為什麼不做 youtuber 的問題倒是回答得相當直接,除了技術方面的問題之外,實際上由於文字與影音表達的方式不同,自己較為習慣前者,因此對於 youtuber 這條路興趣缺缺。

張瑞棋:想用喜劇做科普,大家快一起加入!

今天張瑞棋顯然是有備而來,被問到為什麼不當 youtuber 時竟然隨口就來上一段 rap,與主持人站在了同一個立場,力推眾作者跳坑。

而就在這段精彩的 rap 表演後,主持人打蛇隨棍上地問道,以 rap 當作科普媒介在國外早有先例,張瑞棋有想過要這樣做嗎?張瑞棋馬上答覆道:「這樣格局太小了。」比起做 rap 科普,他更希望弄一個情境喜劇,在其中就能夠涵蓋許多表演形式;至於自己呢?比較希望當製作人或者編劇,希望大家能一起加入!

江松樺:想成功跨域?多爬文、多提問

江松樺不僅經營臉書粉專《遠古巨獸與他們的傳奇》,也博曉許多古生物知識,但幾乎沒有人知道他原是心理學研究出身,是後來接觸到許多喜歡恐龍的小朋友,從而開始研究恐龍,才走上了古脊椎生物的領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但跨了這麼大一個領域是怎麼成功的?江松樺答道,其實研究的方法及概念是差不多的,至於生物相關的知識則要靠自己慢慢爬文,此外,與專業人士當朋友、多請教,慢慢就知道了。但為什麼小朋友會喜歡恐龍呢?江松樺想,可能小朋友喜歡新奇事物,對日常沒接觸過的東西會抱有好奇心吧。

小朋友最愛的恐龍,只要有心也能學起來。圖/Pixabay

林希陶:想要自在,不扛偶包

作為心理師的林希陶一上來便先回答了剛剛江松樺遇到的問題──為什麼小朋友會喜歡恐龍呢?其實有些小朋友喜歡特別的分類或動物構造,這些小孩可能有一些亞斯特質,但感興趣的也未必是恐龍,例如有些人可能喜歡陰莖跟奶頭(?)

當提到為什麼不當 youtuber 的時候,林希陶則說,考量到背後所需要付出的心力,自己本身也另有正職,再加上還要帶小孩;同時也希望自己可以自在一點,沒有公眾人物的包袱,因此就暫不考慮當 youtuber 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林宇軒:「科」不成問題,「普」較需練習

林宇軒說到,自從某次跟泛科學合作之後,便開始寫食安與農藥相關的文章了。會想要從事科學傳播的原因,主要是自己沒有那麼愛做實驗,科普傳播做起來開心許多。

不過,科普還是會遇到讀者沒有點開網站、沒有點讚等問題,同時,要推廣給許多人也有一定難度──對於科學背景的人而言,「科」不成問題,反倒是「普」較需要練習。至於不當 youtuber 的原因,還是因為自己不愛拋頭露面、比較喜歡在幕後,更希望某日可以當上編劇。

蔣維倫:沒人沒錢沒時間,與 youtuber 真無緣

說起要不要當 youtuber 這件事,蔣維倫表示因為沒人沒錢,後製剪接還需要大量時間;除此之外,就算是直播,有些東西如醫學史或醫學相關內容,沒有畫面也很難呈現,因此暫無計畫。

有趣的是,蔣維倫本身供稿的單位相當多元,為什麼會出沒在如此多的媒體呢?蔣維倫表示,一開始進入泛科學也是單純翻譯國外的新聞稿或者論文,後來覺得這樣做好無聊,因此想要來寫自己的東西,況且自己感興趣的事物在中文世界往往沒有出現過呢。除此之外,像是《鳴人堂》則是朱家安找上門來;而自己對某些社會議題看不慣,也就有投稿發表。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Shark: 策展是趨勢,實際來展場聊聊吧!

身為作者中少數具策展經驗的 Shark,談起從事科普的契機是源於 2016 年的知識節,自那時起入坑寫作,寫著寫著便有人找上門來邀請策展。倒不是說是因為寫作而策展,而是因為自己本身便有在做數學藝術品,剛好藉著寫作得到這麼一個策展機會。此外,Shark 去年也剛申請到了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的經費參展。

在台灣做科學藝術展覽算是小眾嗎?Shark 表示,其實科學藝術展覽並不少見,在文章中也多有提及。另一方面,自己也是因為寫過論文,感到單純用寫的好像有點無聊,因此才把它實際做出來。林家妤也認為,現在策展是一種趨勢,自己更偏好正面對決,邀請大家實際到展場來聊聊。

想要好好溝通數學,不妨在展場直球對決!圖/Pixabay

潘昌志:想突破文字同溫層?或許可試試影像和漫畫

不落張瑞棋後的他,一上台便開始唱起歌來。

經營粉絲專頁《震識:那些你想知道的震事》的潘昌志,自己本身是寫地球科學為主,而現在多著墨在地震方面的文章。雖然說從前不曾有過當 youtuber 的構想,但近年來確實有在考慮:如何可以讓科普傳播有更多效果?

潘昌志認為,寫字的時候會將個人的性格隱藏起來,在影像、歌唱或純文字的表現形式比對裡,雖然沒有特別的數據支持,不過影像與漫畫可以穿透文字的同溫層,接觸到不同的人。

廖英凱:單純與人講話,容易得多

麥克風終於交回到主持人手上,富有廣播經驗的廖英凱面對「為什麼不當 youtuber」的問題答道,自己可能沒辦法做到像是啾啾鞋或者理科太太的程度,因為看著鏡頭對自己來說比較困難;相反的,單純與人講話還容易得多。

至於許多創作者都會面臨到的「業配」問題,廖英凱說,撰稿與主持會有相應費用,至於業配則需要看內容物才能斷定,不希望自己在賣弄科學招牌。要如何像理科太太一般有個說故事的手法,既能獲得生意,又能不違背科學,還是有學問在的。

雷雅淇:想讓科普平台更穩定,推動創作者前行

身為泛科學的總編輯,面對「理科旋風」則有不同的看法。雷雅淇認為,單一、兩個人走紅確實有些象徵意涵,但個人發現這件事可行的做法,應該是讓這個平台更加穩定,因此,她想要做的事是去「推」這些創作者,而不是當衝在最前面的人。

而說泛科學看似沒有搭上這波風潮,倒也不那麼完全。過去兩年泛科學確實持續有在開直播、做動畫,不過在商業、推廣與科學間的界線,要抓得好也沒有那麼容易便是。

身為泛科學的總編輯,雷雅淇更希望能推著大家前行。

余海峯:乘風而行,未嘗不好

從香港遠道而來的余海峯老師自然是逃不過主持人的麥克風了。余海峯老師過去在臉書、部落格都發表過文章,對於科學傳播要改以 youtube、唱歌或漫畫之類的其他方式,認為比起文章會有更多人看、能接觸到更廣泛的族群。雖然這些媒材未必跟科普有關係,但要是能順風搭上也很好呢。

泛知識節
24 篇文章 ・ 4 位粉絲
從「科學太重要了,所以不能只交給科學家」,到「科學家太重要了,所以不能只懂科學」,再到「知識太重要了,所以不能讓它關在牆裡」,「泛知識節」為泛科知識召集之年度大型活動,承繼 PanSci 泛科學年會的精神與架構,邀請「科學」「科技」「娛樂」「旅行」四個領域的專家與耕耘者,一同談說、分享、攻錯。 這是一個大型的舞台,我們在此治茶拂席,虛位以待,請你上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