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
0

文字

分享

0
2
0

關於科學寫作的那些事:如何用文字駕馭繁瑣的科學知識?

活躍星系核_96
・2018/02/02 ・4416字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SR值 550 ・八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作者 / 楊雅如
    曾擔任環保基金會研究員,目前是斜槓主婦,網路寫作者。
準備好要開始寫作了嗎?圖/Pexels @pixabay

前科學生涯 (Science Careers) 雜誌編輯吉姆・奧斯丁(Jim Austin) 寫過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鼓勵科學家轉行寫作。他說,科學家已經具備了閱讀和理解科學文獻的能力,至於寫作嘛,大家都多少會一點。全職作家不僅工作時間自由,又能兼顧生活與家庭,還不受地域限制,多好!

話是這麼說沒錯,但你心裡可能還是會想:「這聽起來很不靠譜啊……」

——你的直覺沒錯。這其實只是開篇的小幽默,奧斯丁在後續文章中明白地指出科學寫作並不像大家以為的那般容易:正如其他寫作類別一樣,科學寫作也需要長期磨練,需要專注、決心、勇氣、甚至天份,而且競爭激烈。對於受過科學訓練的人來說,門檻也許稍低一些,他們比一般人更容易弄懂要寫的內容,並且能獨立進行科學項目的調研。儘管如此,寫作者仍然需要持續研讀最新論文,參與學術研會,不斷自我訓練,跟上科技發展最前沿的腳步。

當然,以上嚴格標準是針對以科學寫作為職業目標者;一般的科學研究隨筆、科普短文也並非高不可攀,其實只要有興趣、並且掌握基本原則,中學生就可以開始練習寫了。

科學寫作:就從身旁的電器開始吧!

「寫作是付諸文字的思維。只要你想得清楚,就能寫得清楚。」——威廉・津瑟

可以先從最簡單的練習開始,例如描述一樣家電用品是如何運作的,透過書寫的過程,把已經知道的整團概念整理成清晰的邏輯演繹。中途如果遇到模糊不清的部分時,可以翻閱電器說明書、問人、或者上網查,務必弄清楚了再繼續寫。盡量採用線性敘述,一句接著一句、每一句都往前拓展一步,然後一路走下去,如此一來再複雜的電器也難不倒你。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習慣創意文學的人,要特別留意避免寫出雕飾華麗的句子或晦澀的隱喻,虛實交錯會擾亂讀者的理解過程,直接而淺白則有助於專注。反覆練習,直到你能自然運用這種筆法,即可進入下一階段——科學散文。

正式開始寫作前必須思考自己的目標觀眾(target audience)。圖/Alexas_Fotos@pixabay

在這之前我想先談談「目標讀者」分析。為了抓準內容的難度與風格,下筆之前要先揣摩不同年齡、教育程度者吸收知識的能力,如果目標讀者是普羅大眾,實務上可以將難度設定在高中三年級左右,高三學生經過將近六年的中學自然科教育,大致能掌握科學領域中的基礎詞彙,寫作者不用一邊介紹最新的天文發現,還要一邊忙著解釋什麼是萬有引力和大氣壓力。

初寫者常常把讀者想像成不懂事的小孩,而不經意用上高姿態說話,這種語氣很容易令人感到厭煩,誰喜歡聽長輩說個沒完呢?不論內容如何簡化,千萬不可以輕視讀者,要把他們預設為跟你一樣擁有聰明而好奇的心靈,如此寫來才能真誠而有趣。

現在,你正準備好要開始寫一篇科學散文

散文與論文最大的不同在於文學性,也就是對於細節的處理方式。學術論文發展至今已經形成固定格式,所呈現的內容過度簡化了研究者在實驗中的摸索歷程,以致於有許多重要訊息難以被表現出來,使讀者誤以為從提問、假設、 實驗到得出結果的方向總是必然,而高估其研究結果,或是忽略某些會干擾結果的外在變因。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巧的是那些被捨棄的細節恰恰是科普作家最感興趣的部分——錯誤、糾結、困境與掙扎,這之中所揭示的是科學真相在複雜世界中更完整的脈絡。因此高明的科普文章有時候比正式論⽂文更有價值,畢竟真實世界本來就是一張張相互交織的網。

再大的知識,都得從一個狹窄的事實寫起,不要第一句話就把人趕跑。這個狹窄的事實必定是讀者已經知道的,比如日常⽣生活中的一個現象或體驗,最好跟⼈人有關,可以是你自己,也可以是另一個人,這麼一來就有了說故事的元素,以推動故事前進的技巧把整個來龍去脈鋪展開來。

科學散文的表現形式多變,其中美國醫學作家柏頓・盧薛 (Berton Rouech)以「偵探小說」的方式為人所知。圖/bluebudgie@pixabay

美國醫學作家柏頓・盧薛 (Berton Rouech) 就擅長以偵探小說的手法寫艱深的醫學知識,他的故事通常從某個人患了了不知名的病開始,循線追蹤神秘病因,最終真相大白。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其中一篇文章的開頭:

”1944年年9月25日,星期一早上大約8點鐘,一位衣衫襤褸、漫無目的的好人倒在了哈德遜車站附近的人行道上。一定有很多人注意到了他,但他獨自躺在那裡好幾分鐘,神智不清。他由於腹部痙攣而蜷縮者身子,痛苦地發出嘔吐聲。

之後一名警察出現了,若不是彎腰仔細打量這位老人,警察還以為意碰上一個醉漢。大早上在這個區域遇見醉倒的離浪漢是常事。但是他的這個想法並沒有持續,這位老人的鼻子、嘴唇、耳朵還有手指都是天藍色的。“——摘錄自《醫學神探・十一個藍人》

一個尋常的日子,出現一件不尋常的事——變成藍色的人,盧薛運用敘事的懸疑性技巧,在文章一開始就緊緊吸引住讀者,之後故事要再講下去就不是難事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另外有些作家會以第一人稱描述的手法撰寫文章、讓自己親自參與其中,例如科學記者喬許.佛爾 (Joshua  Foer)在2012年出版的《記憶人人hold得住:從平凡人到記憶冠軍的真實故事》這本書,即以他自己參加記憶大賽奪得冠軍的真實故事為主軸,帶領讀者探究人類大腦的記憶之謎。

科學記者喬許.佛爾 (Joshua  Foer)則是擅長以第一人稱描述,引人入勝。圖/By Christopher Michel @flickr

許多精神醫學方面的科普著作也都以親身經歷寫成,像是英國作家大衛·亞當  (David  Adam)《停不下來的人:強迫症自救指南》、美國作家史考特.史塔索(Scott Stossel)《我的焦慮歲月》等, 兩本故事的精彩程度都不輸小說。

  • 筆者曾經懷疑自己有強迫症和焦慮症,讀完之後豁然開朗,比起這兩位傑出作家,我的症狀太輕微了,他們都能把人生過得精彩,我還怕什什麼呢。如果你也有相同煩惱,不妨可以試著閱讀看看。

親身經歷的書寫可以拉近與讀者的距離,但是也不能只單純地放任自己的情感,還是要有所節制、維持理性風度。人的回憶會隨時間而扭曲,有些忽略了、有些放大了、有些甚至記錯,以第一人稱寫作尤其容易被影響,所以需要謹慎評估記憶材料的忠實性。

資料收集很重要

我試著講述能讓人們從甲地到乙地的故事,我不是指故事要有頭有尾,而是指讓他們可以瞭解某個主題。——喬許.佛爾

即使是單篇散文,也要幫助讀者在認知上前進,哪怕只是一小步,這也是科學寫作最重要的任務。當甲地到乙地所跨越的距離遙遠時,作者需要調度更多資源,首先會面臨的就是大量的文獻。目前科學界最普及的語言仍是英語,最新的研究報告都是用英語寫成的,科學作家必須能獨立閱讀英文,甚至以英文說、寫,才能順利展開調研工作。就拿我寫這篇小文章為例,如果只看中文,那材料真是太少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閱讀文獻之外,長篇著作也經常涉及訪談,或與相關機構的聯繫,這些工作都必須在寫作之前規劃妥當。資料收集得越豐富,寫作時越能更好地發揮,然而時間和預算都有限制,不能無止盡發散,從收集資料到內容撰寫都要收斂範圍,一方面節省精力,另方面則有助於聚焦主題,把那些互搶風頭的精彩片段留給下一本書吧!

科學寫作,不是現在才出現的

當你終於進入科學寫作的疆界,正從山腳下一路摸索往上爬,也許你會想看看這片土地的歷史全景,在連綿起伏的地勢中尋找前人留下的山峰與低谷。

科學給人一種創新和未來感,讓人理所當然地以為科學寫作是屬於現代世界的活動;但事實上,這是一派歷時悠久、高度成熟的文體。科學寫作最早可以追溯至西元前三世紀的希臘文化,當時人類掌握的科學知識還不多,所以科學著作的目標讀者是所有識字的人——雖然可能也沒幾個,但凡只要是能識字的人,都應該能讀懂歐幾里得所寫的《幾何原本》,不需要特別去想「普及」這件事。

1660年英國皇家學會在啓蒙運動的核心之地——倫敦成立,當時人類所累積的科學知識已經相當豐富了,但在皇家學會裡的科學家們仍不滿足於此、盡可能的想辦法理解有關於自然萬物的「所有」知識;包含羅伯特・波以耳 (Robert Boyle)、艾薩克・牛頓 (Isaac Newton)等等。為了幫助科學家們彼此交流,皇家學會鼓勵他們將研究結果以較為淺顯易懂的方式寫出來,發表於學會期刊(這份期刊一直延續至今)。科學寫作在這一階段的普及目標是不分領域、所有受過訓練的科學家。

英國皇家學會成為科學寫作在啟蒙時期的重要推手,鼓勵學著們將研究結果以較為淺顯易易懂的方式寫出來。圖/@wikimedia

二次大戰前後,美國主流雜誌開始出現以描述自然或科學內容為主體的散文,瑞秋.卡森(Rachel Louise Carson) 的第一本書《海風之下》出版於1941年,以極富文學技巧的敘事風格描寫海洋生物活動。而後在美國新聞潮流影響下,科學寫作逐漸向報導文學靠近,積極關注社會議題,甚至影響經濟與政治決策,卡森的最後著作《寂靜的春天》亦為代表作品之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十九世紀末,法國昆蟲學家法布爾 (Jean-Henri Casimir Fabre) 前後耗費四十多年寫出巨作《昆蟲記》,一共十冊,直到今天都還是科普類的暢銷書,啓發無數人對自然與昆蟲的熱愛。

  • 筆者特別推薦第五冊:螳螂的愛情,看看母螳螂如何在完成人生大事後一口吃掉公螳螂。
法國昆蟲學家法布爾 (Jean-Henri Casimir Fabre)的郵票。

來到二十一世紀的現在,人類所發現的科學知識已如宇宙般浩瀚,再聰明的人也難以一己之力悠遊其中,我們比任何時代都需要優秀的科普作家來為我們轉述、解讀萬物。此外,教育的普及也讓人們更習慣、也更期望以科學的視野觀看世界,我們想知道大腦如何運作影響情緒、病毒感染的機制是什麼、氣候變遷的原因和後果,還有社會現象背後的統計數據等等。

科學觸角已經進入幾乎所有非虛構主題,不論你寫什麼,都無法避免引用科學知識,採用科學邏輯與方法進行推論,更要有本事不落入偽科學的陷阱。科學逐漸成為所有非虛構作者必備的素養,這種素養還包括對科學侷限的認知。以「生命」這一主題為例,除了生物學上的探索外,我們還需要兼及哲學、宗教、人類學等多方面的理解,才能更接近真實全貌。科學知識幫助我們解讀複雜的世界,但也絕不是全部。

延伸閱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瑞秋.卡森 《海風之下》、法布爾《昆蟲記》
  • 柏頓・盧薛《醫學神探》
  • 大衛·亞當《停不下來的人 : 強迫症自救指南》史考特.史塔索《我的焦慮歲月》
  • 喬許.佛爾《記憶人人hold得住》

參考資料:

  • 威廉・津瑟《寫作法寶:非虛構寫作指南》
  • Deborah B., Mary K., Robin M. H. 「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cience Writers’ Field Guide for Science Writers.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SA, 2005.
  • Jim Austin “Science Writing and Editing” *Science*, 2011.
  • Ian T. “Science writing: how do you make complex issues accessible and readable?” *The Guardian*, 2012.
  • llana Y. “From the Editor: 83.1 Evolution of Science Writing.” *Yale Scientific Magazine*, 2010.
文章難易度
活躍星系核_96
752 篇文章 ・ 122 位粉絲
活躍星系核(active galactic nucleus, AGN)是一類中央核區活動性很強的河外星系。這些星系比普通星系活躍,在從無線電波到伽瑪射線的全波段裡都發出很強的電磁輻射。 本帳號發表來自各方的投稿。附有資料出處的科學好文,都歡迎你來投稿喔。 Email: contact@pansci.asia

0

1
3

文字

分享

0
1
3
差點震垮葡萄牙的里斯本大地震,震出地震研究的新視角——《愛因斯坦冰箱》
商周出版_96
・2019/08/21 ・2372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SR值 559 ・八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生長在臺灣的我們對地震向來不陌生,歷史上哪一次地震對人類文明影響最大呢?恐怕非 1755 年里斯本大地震莫屬,那一次的地震不僅差點震垮葡萄牙這個老牌的殖民帝國,引發了最早的地震學研究,更讓方興未艾的啟蒙運動得到一個施力點,撼動西歐傳統宗教道德合一的傳統。

特別是這場大地震深深地吸引了一位年輕普魯士學者的目光,我們依稀可以在幾十年後他精心完成的哲學體系中聽到這場大地震的餘音。

1755 年的銅雕,表示里斯本大地震後,所發生的火災及被海嘯摧毀的船隻。圖/wikimedia

1755 年 11 月 1 日早上 9 點 40 分左右,一場劇烈的搖晃持續了 3~6 分鐘,許多房屋應聲而倒。這天是天主教的諸聖日,所有的信徒必須到教會參加彌撒,所以當天教堂裡擠滿了信徒。這場驚天地動里斯本市中心被震出了一條約五公尺寬的巨大裂縫,但可怕的災難尚未結束。

大地震後約四十分鐘後,接續三波的大海嘯席捲里斯本,摧毀了碼頭和市中心;禍不單行的是,地震引發的大火延續了五天才被撲滅。而整個南葡萄牙也都遭到非常嚴重的破壞,連大西洋沿岸如北非、英國、愛爾蘭都遭到海嘯的襲擊。光是里斯本的死亡人數就可能高達九萬人(當時里斯本人口約二十七萬),里斯本 85% 的建築物被毀,很多珍貴的資料也被大火焚毀,最可惜的莫過於達伽馬的詳細航海記錄。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國王若澤一世(Jose I)以及皇室成員在日出舉行彌撒後就離開了里斯本,逃過了一劫。被國王視之為股肱之臣的梅羅(後來受封為龐巴爾侯爵)聘請很多建築物和工程師來重建里斯本,不到一年,里斯本就恢復了盎然生機,而這些新建物特別注重防震的設計。

現在里斯本的市中心龐巴爾下城是抗震建築的最早實例之一,建築的特徵就是龐巴爾籠(gaiola pombalina),它是一種對稱的木格框架,可以分散地震力量;此外還有高過屋頂的牆,可以遏止火災蔓延。龐巴爾侯爵曾讓軍隊在周圍遊行,以模擬地震來測試建築物。里斯本市中心的廣場現在還矗立著若澤一世的騎馬銅像,俯瞰著重建的里斯本城。

若昂一世銅像。圖/wikimedia

龐巴爾侯爵是個富有科學精神的人,除了進行重建外,還照著順序,一個一個教區地進行諮詢;他的問題包括:地震持續了多久?地震後出現了多少次餘震?地震如何產生破壞?動物的表現有否不正常?水井內有什麼現象發生等。

這些問題的答案現在還存放於「葡萄牙國家檔案館」(National Archive of Torre do Tombo)。藉著這些資料,現在的地震學家估計里斯本大地震的規模達到 9,震央位於聖維森特角(Cabo de Sao Vicente)之西南偏西方約 200 公里的大西洋中。這算得上是現代地震學的濫觴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場大地震影響的不只是葡萄牙,而是整個歐洲的知識界。對後世影響最大的首推英國的約翰.米歇爾牧師在地震之後所寫的論文:《關於地震成因以及地震現象的觀察》(Conjectures concerning the Cause and Observations upon the Phaenomena of Earthquakes)1一文。他在這篇論文中提出地震會擴散,就像水波在池塘擴散一般,是一種波動現象。而且他還主張地震的波動在遇到地層的斷層時,波傳播的方面會隨著改變。

米歇爾甚至嘗試尋找震央,並且認定震央在大西洋,所以他懷疑地震後的海嘯是由於地震引起的。但是談論到地震的成因,他可就錯得離譜了,他認為是地殼的水與地心的火相遇形成高壓的氣體所造成的。

現代地震學直到十九世紀的愛爾蘭科學家羅伯特.馬萊(Robert Mallet)在 1862 出版的《1857 年拿坡里大地震:觀測地震學的第一原則》(Great Neapolitan earthquake of 1857: the first principles of observational seismology)才算是真正成為一門科學。

馬萊用實驗以及收集的資料推測 1857 年發生在義大利拿波里地震的震央在地表下九哩。地震學這個英文字「seismology」正是馬萊所創造的。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地震波與芮氏地震規模

地震:岩體受到黑色箭頭的力,開始在黑框區域內變形累積能量,並且變形。累積能量超過岩體強度,岩體沿著箭頭方向作相對位移,釋放累積能量。圖/商周出版提供

十九世紀末,德國物理學家埃米爾.約翰.維舍特(Emil Johann Wiechert) 發現地球表面的岩石密度和地球平均密度之間存在著一定差異,隨即提出地球有一個質量極大的鐵核的結論,他也是史上首位地球物理學教授。而他的理論被他的學生賓諾.古登堡(Beno Gutenberg)發揚光大。古登堡在 1914 年提出了地球有三個分層的結論。

維舍特的另一個學生宙依皮瑞茲(Karl Bernhard Zoeppritz)提出的 Zoeppritz 方程式是連結 P 波(primary wave)與 S 波(次波,secondary wave)的重要關鍵。

P 波意指首波或是壓力波(pressure wave)。在所有地震波中,P 波傳遞速度最快,因此發生地震時,P 波會最早抵達測站並被地震儀記錄下來,這也是 P 波名稱的由來。P 波的 P 也代表壓力(pressure),來自於其震動傳遞類似聲波,屬於縱波的一種(或疏密波),傳遞時介質的震動方向與震波能量的傳播方向平行。

S 波的速度僅次於 P 波。S 波的 S 也可以代表剪切波(shear wave),因為 S 波是一種橫波,地球內部粒子的震動方向與震波能量傳遞方向是垂直的。S 波與 P 波不同的是,S 波無法穿越外地核,所以 S 波的陰影區正對著地震的震源。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至於地震的成因,則是直到 1906 年舊金山大地震後,美國科學家哈里.菲爾丁.芮德(Henry Fielding Reid)提出彈性回跳理論(elastic-rebound theory)才有具體的答案。因為地殼為彈性體,受到應力行為時,會不斷地變形並且累積應變能量,當應變能量累積到超過岩體中弱面強度時,岩體就會沿著此弱面滑動造成地震震波。

芮氏地震規模最早則是在 1935 年由兩位來自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地震學家芮克特(Charles Francis Richter)和古登堡共同制定的。規模相差 1,代表振幅相差 10 倍,而所釋出的能量則相差約 32 倍。人類對地震的了解隨著物理學的發展而不斷增加,但是直到今天,我們還是無法準確地預測地震。

注釋

  1. 出處: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li. 1760

——本文摘自泛科學 2019 年 8 月選書《愛因斯坦冰箱》,2019 年 7 月,商周出版。

商周出版_96
119 篇文章 ・ 360 位粉絲
閱讀商周,一手掌握趨勢,感受愜意生活!商周出版為專業的商業書籍出版公司,期望為社會推動基礎商業知識和教育。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寫文章搞科普有什麼用!還不是輸給 youtuber?──2019泛知識節
泛知識節
・2019/05/15 ・4395字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SR值 535 ・七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前有唐綺陽國師,後有理科太太,在知識傳播上,這些「明星」總是一浪接一浪地帶來超高流量,將無數的泛科作者打趴在沙灘上──可‧‧‧‧‧‧可惡,說什麼「我們的流量總和輸給一個 youtuber」、「沒流量為什麼還要一直寫文章」或是「為什麼這群寫字的不是 youtuber」未免也太小看人了吧!你以為這就是全部了嗎?

本次知識節特地邀請了十六位講者,各以 100 秒的超短時間回答主持人辛辣且意圖使人入坑的問題──既留下自己的科普心法,也大吐 youtube 時代對知識經濟的苦水(?),到底最後這些作者是不是留下一句:「真香!」呢?

讓泛科作者們來跟你聊聊知識經濟和 youtuber 趨勢吧!

你是誰?怎麼不當 youtuber?有賺到「知識經濟」嗎?

程威銓:科的層面、普的實踐,兩者的距離值得玩味

近期「理科旋風」橫掃科普圈,先發登場的科普心理作家海苔熊(程威銓)認為,有別於泛科作者多將重點擺在「科」的層面,理科太太更在意的是「普」的實踐,而由市場給予的反饋可知,在兩種策略之間,勢必還有更多值得玩味之處。

當主持人廖英凱問道,程威銓其實相當早期便開始經營臉書粉專,同時也跟唐國師合作過,在傳播科學文章時有沒有經營需要注意之處,或者另有秘訣呢?對此,程威銓認為:最重要的莫過於「你相信什麼價值觀?」這也包含了科學的價值觀在內。雖然價值觀會隨著時間變遷,但作者自己要知道自己在做些什麼?作品是否與受眾產生關聯?否則便容易侷限在自己的世界內。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黃貞祥:「科」是文章的核心概念

身為清華大學助理教授的黃貞祥老師笑稱,自己的夢想便是複製侏儸紀公園,而現在正在路上呢!至於為什麼不當 youtuber 呢?老師則是自謙顏質不高,且製作影片相當耗時、成功者也少──不過當主持人提議如果另有團隊能協助處理影片,作者只要解說自己的想法就可以時,老師卻相當爽快地答應了!

話雖如此,但在老師眼中「影片」與「文章」仍是取向截然不同的媒材,難以說換便換。以影片而言,「普」是其重心所在,需要同時兼顧娛樂;但就文章來說,「科」才是核心概念,娛樂反而是輔助了。

曾文宣:即時回饋,讓作者更有感覺

號稱「視覺系科普作家」的曾文宣,自述從開始寫文章之後,顏質與身材便漸漸走樣。而由於他的興趣在動物生殖學,所以外號又稱「陰莖王」、「乳頭王」──這別緻的稱號倒引起眾人好奇,這些知識都從哪裡來的?曾文宣解釋,其實學校所學跟科普內容關係較少,更多的是靠自己的興趣鑽研網路資源而來。

而同時經營臉書社團、粉絲專頁與在泛科學都有產出的曾文宣,免不了遭主持人提問經營三者有何不同?曾文宣笑說,作為科普寫手,當「文章出不去」的時候最是痛苦了,因此泛科學較長的編輯與審理時間較容易讓人卻步,而在臉書發表文章則有人提供即時回應,會比較有感覺。至於粉專與社團的部分,則是一個發表鱷魚相關內容,另一邊則提供演化文章分享。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如果能獲得即時回饋,對於作者來說會很有感。圖/Giphy

陳俊堯:希望科學家成為 youtuber 的後盾

慈濟大學生科系最近才剛出版《細菌好朋友》一書的陳俊堯老師,被問及此書時直言:「細菌很可愛,請大家愛上細菌!」

至於為什麼是用寫書,而非當一個 youtuber 呢?陳俊堯則戲稱自己的臉不夠好看、也不夠好笑,而且製作影片會花上許多時間。陳俊堯老師認為,youtube 影片需要很多資訊,身為科學家應該成為 youtuber 的後勤,提供資訊來讓他們轉換。

林大利:龜毛,是科學寫作的美德

林大利以三句話簡潔地「科普」了一下自己──在特生中心當助理研究員、在澳洲當博士生、家裡開漫畫店。林大利認為,做科普最重要的就是龜毛,這也是科學寫作的美德,有任何不妥的地方都應該修正過來;至於 youtuber… 則因為自己有全職工作,還有兩個小孩要帶,也就沒有時間與金錢來當 youtuber 了。

同時在翻譯方面也有所長的林大利被問及,與翻譯相比,自己創作需要的能力是否有差別?哪一種比較累呢?林大利解釋,寫作需要對知識的全面理解才能寫,翻譯則只需要傳達意思就好──但後者其實也經常發現作者的錯誤。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作答尾聲時被問到「對碩士生而言,既有文獻閱讀能力又有寫作能力,應該先接觸科普寫作還是翻譯呢?」林大利妙答:「先拿到畢業證書。」

各位,請先好好畢業好嗎~圖/Pixabay

寒波:更喜歡文字的表達方式

經營粉絲專頁與同名部落格《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的寒波,對於為什麼不做 youtuber 的問題倒是回答得相當直接,除了技術方面的問題之外,實際上由於文字與影音表達的方式不同,自己較為習慣前者,因此對於 youtuber 這條路興趣缺缺。

張瑞棋:想用喜劇做科普,大家快一起加入!

今天張瑞棋顯然是有備而來,被問到為什麼不當 youtuber 時竟然隨口就來上一段 rap,與主持人站在了同一個立場,力推眾作者跳坑。

而就在這段精彩的 rap 表演後,主持人打蛇隨棍上地問道,以 rap 當作科普媒介在國外早有先例,張瑞棋有想過要這樣做嗎?張瑞棋馬上答覆道:「這樣格局太小了。」比起做 rap 科普,他更希望弄一個情境喜劇,在其中就能夠涵蓋許多表演形式;至於自己呢?比較希望當製作人或者編劇,希望大家能一起加入!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江松樺:想成功跨域?多爬文、多提問

江松樺不僅經營臉書粉專《遠古巨獸與他們的傳奇》,也博曉許多古生物知識,但幾乎沒有人知道他原是心理學研究出身,是後來接觸到許多喜歡恐龍的小朋友,從而開始研究恐龍,才走上了古脊椎生物的領域。

但跨了這麼大一個領域是怎麼成功的?江松樺答道,其實研究的方法及概念是差不多的,至於生物相關的知識則要靠自己慢慢爬文,此外,與專業人士當朋友、多請教,慢慢就知道了。但為什麼小朋友會喜歡恐龍呢?江松樺想,可能小朋友喜歡新奇事物,對日常沒接觸過的東西會抱有好奇心吧。

小朋友最愛的恐龍,只要有心也能學起來。圖/Pixabay

林希陶:想要自在,不扛偶包

作為心理師的林希陶一上來便先回答了剛剛江松樺遇到的問題──為什麼小朋友會喜歡恐龍呢?其實有些小朋友喜歡特別的分類或動物構造,這些小孩可能有一些亞斯特質,但感興趣的也未必是恐龍,例如有些人可能喜歡陰莖跟奶頭(?)

當提到為什麼不當 youtuber 的時候,林希陶則說,考量到背後所需要付出的心力,自己本身也另有正職,再加上還要帶小孩;同時也希望自己可以自在一點,沒有公眾人物的包袱,因此就暫不考慮當 youtuber 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林宇軒:「科」不成問題,「普」較需練習

林宇軒說到,自從某次跟泛科學合作之後,便開始寫食安與農藥相關的文章了。會想要從事科學傳播的原因,主要是自己沒有那麼愛做實驗,科普傳播做起來開心許多。

不過,科普還是會遇到讀者沒有點開網站、沒有點讚等問題,同時,要推廣給許多人也有一定難度──對於科學背景的人而言,「科」不成問題,反倒是「普」較需要練習。至於不當 youtuber 的原因,還是因為自己不愛拋頭露面、比較喜歡在幕後,更希望某日可以當上編劇。

蔣維倫:沒人沒錢沒時間,與 youtuber 真無緣

說起要不要當 youtuber 這件事,蔣維倫表示因為沒人沒錢,後製剪接還需要大量時間;除此之外,就算是直播,有些東西如醫學史或醫學相關內容,沒有畫面也很難呈現,因此暫無計畫。

有趣的是,蔣維倫本身供稿的單位相當多元,為什麼會出沒在如此多的媒體呢?蔣維倫表示,一開始進入泛科學也是單純翻譯國外的新聞稿或者論文,後來覺得這樣做好無聊,因此想要來寫自己的東西,況且自己感興趣的事物在中文世界往往沒有出現過呢。除此之外,像是《鳴人堂》則是朱家安找上門來;而自己對某些社會議題看不慣,也就有投稿發表。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Shark: 策展是趨勢,實際來展場聊聊吧!

身為作者中少數具策展經驗的 Shark,談起從事科普的契機是源於 2016 年的知識節,自那時起入坑寫作,寫著寫著便有人找上門來邀請策展。倒不是說是因為寫作而策展,而是因為自己本身便有在做數學藝術品,剛好藉著寫作得到這麼一個策展機會。此外,Shark 去年也剛申請到了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的經費參展。

在台灣做科學藝術展覽算是小眾嗎?Shark 表示,其實科學藝術展覽並不少見,在文章中也多有提及。另一方面,自己也是因為寫過論文,感到單純用寫的好像有點無聊,因此才把它實際做出來。林家妤也認為,現在策展是一種趨勢,自己更偏好正面對決,邀請大家實際到展場來聊聊。

想要好好溝通數學,不妨在展場直球對決!圖/Pixabay

潘昌志:想突破文字同溫層?或許可試試影像和漫畫

不落張瑞棋後的他,一上台便開始唱起歌來。

經營粉絲專頁《震識:那些你想知道的震事》的潘昌志,自己本身是寫地球科學為主,而現在多著墨在地震方面的文章。雖然說從前不曾有過當 youtuber 的構想,但近年來確實有在考慮:如何可以讓科普傳播有更多效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潘昌志認為,寫字的時候會將個人的性格隱藏起來,在影像、歌唱或純文字的表現形式比對裡,雖然沒有特別的數據支持,不過影像與漫畫可以穿透文字的同溫層,接觸到不同的人。

廖英凱:單純與人講話,容易得多

麥克風終於交回到主持人手上,富有廣播經驗的廖英凱面對「為什麼不當 youtuber」的問題答道,自己可能沒辦法做到像是啾啾鞋或者理科太太的程度,因為看著鏡頭對自己來說比較困難;相反的,單純與人講話還容易得多。

至於許多創作者都會面臨到的「業配」問題,廖英凱說,撰稿與主持會有相應費用,至於業配則需要看內容物才能斷定,不希望自己在賣弄科學招牌。要如何像理科太太一般有個說故事的手法,既能獲得生意,又能不違背科學,還是有學問在的。

雷雅淇:想讓科普平台更穩定,推動創作者前行

身為泛科學的總編輯,面對「理科旋風」則有不同的看法。雷雅淇認為,單一、兩個人走紅確實有些象徵意涵,但個人發現這件事可行的做法,應該是讓這個平台更加穩定,因此,她想要做的事是去「推」這些創作者,而不是當衝在最前面的人。

而說泛科學看似沒有搭上這波風潮,倒也不那麼完全。過去兩年泛科學確實持續有在開直播、做動畫,不過在商業、推廣與科學間的界線,要抓得好也沒有那麼容易便是。

身為泛科學的總編輯,雷雅淇更希望能推著大家前行。

余海峯:乘風而行,未嘗不好

從香港遠道而來的余海峯老師自然是逃不過主持人的麥克風了。余海峯老師過去在臉書、部落格都發表過文章,對於科學傳播要改以 youtube、唱歌或漫畫之類的其他方式,認為比起文章會有更多人看、能接觸到更廣泛的族群。雖然這些媒材未必跟科普有關係,但要是能順風搭上也很好呢。

泛知識節
24 篇文章 ・ 4 位粉絲
從「科學太重要了,所以不能只交給科學家」,到「科學家太重要了,所以不能只懂科學」,再到「知識太重要了,所以不能讓它關在牆裡」,「泛知識節」為泛科知識召集之年度大型活動,承繼 PanSci 泛科學年會的精神與架構,邀請「科學」「科技」「娛樂」「旅行」四個領域的專家與耕耘者,一同談說、分享、攻錯。 這是一個大型的舞台,我們在此治茶拂席,虛位以待,請你上座。

0

2
0

文字

分享

0
2
0
關於科學寫作的那些事:如何用文字駕馭繁瑣的科學知識?
活躍星系核_96
・2018/02/02 ・4416字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SR值 550 ・八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作者 / 楊雅如
    曾擔任環保基金會研究員,目前是斜槓主婦,網路寫作者。
準備好要開始寫作了嗎?圖/Pexels @pixabay

前科學生涯 (Science Careers) 雜誌編輯吉姆・奧斯丁(Jim Austin) 寫過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鼓勵科學家轉行寫作。他說,科學家已經具備了閱讀和理解科學文獻的能力,至於寫作嘛,大家都多少會一點。全職作家不僅工作時間自由,又能兼顧生活與家庭,還不受地域限制,多好!

話是這麼說沒錯,但你心裡可能還是會想:「這聽起來很不靠譜啊……」

——你的直覺沒錯。這其實只是開篇的小幽默,奧斯丁在後續文章中明白地指出科學寫作並不像大家以為的那般容易:正如其他寫作類別一樣,科學寫作也需要長期磨練,需要專注、決心、勇氣、甚至天份,而且競爭激烈。對於受過科學訓練的人來說,門檻也許稍低一些,他們比一般人更容易弄懂要寫的內容,並且能獨立進行科學項目的調研。儘管如此,寫作者仍然需要持續研讀最新論文,參與學術研會,不斷自我訓練,跟上科技發展最前沿的腳步。

當然,以上嚴格標準是針對以科學寫作為職業目標者;一般的科學研究隨筆、科普短文也並非高不可攀,其實只要有興趣、並且掌握基本原則,中學生就可以開始練習寫了。

科學寫作:就從身旁的電器開始吧!

「寫作是付諸文字的思維。只要你想得清楚,就能寫得清楚。」——威廉・津瑟

可以先從最簡單的練習開始,例如描述一樣家電用品是如何運作的,透過書寫的過程,把已經知道的整團概念整理成清晰的邏輯演繹。中途如果遇到模糊不清的部分時,可以翻閱電器說明書、問人、或者上網查,務必弄清楚了再繼續寫。盡量採用線性敘述,一句接著一句、每一句都往前拓展一步,然後一路走下去,如此一來再複雜的電器也難不倒你。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習慣創意文學的人,要特別留意避免寫出雕飾華麗的句子或晦澀的隱喻,虛實交錯會擾亂讀者的理解過程,直接而淺白則有助於專注。反覆練習,直到你能自然運用這種筆法,即可進入下一階段——科學散文。

正式開始寫作前必須思考自己的目標觀眾(target audience)。圖/Alexas_Fotos@pixabay

在這之前我想先談談「目標讀者」分析。為了抓準內容的難度與風格,下筆之前要先揣摩不同年齡、教育程度者吸收知識的能力,如果目標讀者是普羅大眾,實務上可以將難度設定在高中三年級左右,高三學生經過將近六年的中學自然科教育,大致能掌握科學領域中的基礎詞彙,寫作者不用一邊介紹最新的天文發現,還要一邊忙著解釋什麼是萬有引力和大氣壓力。

初寫者常常把讀者想像成不懂事的小孩,而不經意用上高姿態說話,這種語氣很容易令人感到厭煩,誰喜歡聽長輩說個沒完呢?不論內容如何簡化,千萬不可以輕視讀者,要把他們預設為跟你一樣擁有聰明而好奇的心靈,如此寫來才能真誠而有趣。

現在,你正準備好要開始寫一篇科學散文

散文與論文最大的不同在於文學性,也就是對於細節的處理方式。學術論文發展至今已經形成固定格式,所呈現的內容過度簡化了研究者在實驗中的摸索歷程,以致於有許多重要訊息難以被表現出來,使讀者誤以為從提問、假設、 實驗到得出結果的方向總是必然,而高估其研究結果,或是忽略某些會干擾結果的外在變因。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巧的是那些被捨棄的細節恰恰是科普作家最感興趣的部分——錯誤、糾結、困境與掙扎,這之中所揭示的是科學真相在複雜世界中更完整的脈絡。因此高明的科普文章有時候比正式論⽂文更有價值,畢竟真實世界本來就是一張張相互交織的網。

再大的知識,都得從一個狹窄的事實寫起,不要第一句話就把人趕跑。這個狹窄的事實必定是讀者已經知道的,比如日常⽣生活中的一個現象或體驗,最好跟⼈人有關,可以是你自己,也可以是另一個人,這麼一來就有了說故事的元素,以推動故事前進的技巧把整個來龍去脈鋪展開來。

科學散文的表現形式多變,其中美國醫學作家柏頓・盧薛 (Berton Rouech)以「偵探小說」的方式為人所知。圖/bluebudgie@pixabay

美國醫學作家柏頓・盧薛 (Berton Rouech) 就擅長以偵探小說的手法寫艱深的醫學知識,他的故事通常從某個人患了了不知名的病開始,循線追蹤神秘病因,最終真相大白。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其中一篇文章的開頭:

”1944年年9月25日,星期一早上大約8點鐘,一位衣衫襤褸、漫無目的的好人倒在了哈德遜車站附近的人行道上。一定有很多人注意到了他,但他獨自躺在那裡好幾分鐘,神智不清。他由於腹部痙攣而蜷縮者身子,痛苦地發出嘔吐聲。

之後一名警察出現了,若不是彎腰仔細打量這位老人,警察還以為意碰上一個醉漢。大早上在這個區域遇見醉倒的離浪漢是常事。但是他的這個想法並沒有持續,這位老人的鼻子、嘴唇、耳朵還有手指都是天藍色的。“——摘錄自《醫學神探・十一個藍人》

一個尋常的日子,出現一件不尋常的事——變成藍色的人,盧薛運用敘事的懸疑性技巧,在文章一開始就緊緊吸引住讀者,之後故事要再講下去就不是難事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另外有些作家會以第一人稱描述的手法撰寫文章、讓自己親自參與其中,例如科學記者喬許.佛爾 (Joshua  Foer)在2012年出版的《記憶人人hold得住:從平凡人到記憶冠軍的真實故事》這本書,即以他自己參加記憶大賽奪得冠軍的真實故事為主軸,帶領讀者探究人類大腦的記憶之謎。

科學記者喬許.佛爾 (Joshua  Foer)則是擅長以第一人稱描述,引人入勝。圖/By Christopher Michel @flickr

許多精神醫學方面的科普著作也都以親身經歷寫成,像是英國作家大衛·亞當  (David  Adam)《停不下來的人:強迫症自救指南》、美國作家史考特.史塔索(Scott Stossel)《我的焦慮歲月》等, 兩本故事的精彩程度都不輸小說。

  • 筆者曾經懷疑自己有強迫症和焦慮症,讀完之後豁然開朗,比起這兩位傑出作家,我的症狀太輕微了,他們都能把人生過得精彩,我還怕什什麼呢。如果你也有相同煩惱,不妨可以試著閱讀看看。

親身經歷的書寫可以拉近與讀者的距離,但是也不能只單純地放任自己的情感,還是要有所節制、維持理性風度。人的回憶會隨時間而扭曲,有些忽略了、有些放大了、有些甚至記錯,以第一人稱寫作尤其容易被影響,所以需要謹慎評估記憶材料的忠實性。

資料收集很重要

我試著講述能讓人們從甲地到乙地的故事,我不是指故事要有頭有尾,而是指讓他們可以瞭解某個主題。——喬許.佛爾

即使是單篇散文,也要幫助讀者在認知上前進,哪怕只是一小步,這也是科學寫作最重要的任務。當甲地到乙地所跨越的距離遙遠時,作者需要調度更多資源,首先會面臨的就是大量的文獻。目前科學界最普及的語言仍是英語,最新的研究報告都是用英語寫成的,科學作家必須能獨立閱讀英文,甚至以英文說、寫,才能順利展開調研工作。就拿我寫這篇小文章為例,如果只看中文,那材料真是太少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閱讀文獻之外,長篇著作也經常涉及訪談,或與相關機構的聯繫,這些工作都必須在寫作之前規劃妥當。資料收集得越豐富,寫作時越能更好地發揮,然而時間和預算都有限制,不能無止盡發散,從收集資料到內容撰寫都要收斂範圍,一方面節省精力,另方面則有助於聚焦主題,把那些互搶風頭的精彩片段留給下一本書吧!

科學寫作,不是現在才出現的

當你終於進入科學寫作的疆界,正從山腳下一路摸索往上爬,也許你會想看看這片土地的歷史全景,在連綿起伏的地勢中尋找前人留下的山峰與低谷。

科學給人一種創新和未來感,讓人理所當然地以為科學寫作是屬於現代世界的活動;但事實上,這是一派歷時悠久、高度成熟的文體。科學寫作最早可以追溯至西元前三世紀的希臘文化,當時人類掌握的科學知識還不多,所以科學著作的目標讀者是所有識字的人——雖然可能也沒幾個,但凡只要是能識字的人,都應該能讀懂歐幾里得所寫的《幾何原本》,不需要特別去想「普及」這件事。

1660年英國皇家學會在啓蒙運動的核心之地——倫敦成立,當時人類所累積的科學知識已經相當豐富了,但在皇家學會裡的科學家們仍不滿足於此、盡可能的想辦法理解有關於自然萬物的「所有」知識;包含羅伯特・波以耳 (Robert Boyle)、艾薩克・牛頓 (Isaac Newton)等等。為了幫助科學家們彼此交流,皇家學會鼓勵他們將研究結果以較為淺顯易懂的方式寫出來,發表於學會期刊(這份期刊一直延續至今)。科學寫作在這一階段的普及目標是不分領域、所有受過訓練的科學家。

英國皇家學會成為科學寫作在啟蒙時期的重要推手,鼓勵學著們將研究結果以較為淺顯易易懂的方式寫出來。圖/@wikimedia

二次大戰前後,美國主流雜誌開始出現以描述自然或科學內容為主體的散文,瑞秋.卡森(Rachel Louise Carson) 的第一本書《海風之下》出版於1941年,以極富文學技巧的敘事風格描寫海洋生物活動。而後在美國新聞潮流影響下,科學寫作逐漸向報導文學靠近,積極關注社會議題,甚至影響經濟與政治決策,卡森的最後著作《寂靜的春天》亦為代表作品之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十九世紀末,法國昆蟲學家法布爾 (Jean-Henri Casimir Fabre) 前後耗費四十多年寫出巨作《昆蟲記》,一共十冊,直到今天都還是科普類的暢銷書,啓發無數人對自然與昆蟲的熱愛。

  • 筆者特別推薦第五冊:螳螂的愛情,看看母螳螂如何在完成人生大事後一口吃掉公螳螂。
法國昆蟲學家法布爾 (Jean-Henri Casimir Fabre)的郵票。

來到二十一世紀的現在,人類所發現的科學知識已如宇宙般浩瀚,再聰明的人也難以一己之力悠遊其中,我們比任何時代都需要優秀的科普作家來為我們轉述、解讀萬物。此外,教育的普及也讓人們更習慣、也更期望以科學的視野觀看世界,我們想知道大腦如何運作影響情緒、病毒感染的機制是什麼、氣候變遷的原因和後果,還有社會現象背後的統計數據等等。

科學觸角已經進入幾乎所有非虛構主題,不論你寫什麼,都無法避免引用科學知識,採用科學邏輯與方法進行推論,更要有本事不落入偽科學的陷阱。科學逐漸成為所有非虛構作者必備的素養,這種素養還包括對科學侷限的認知。以「生命」這一主題為例,除了生物學上的探索外,我們還需要兼及哲學、宗教、人類學等多方面的理解,才能更接近真實全貌。科學知識幫助我們解讀複雜的世界,但也絕不是全部。

延伸閱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瑞秋.卡森 《海風之下》、法布爾《昆蟲記》
  • 柏頓・盧薛《醫學神探》
  • 大衛·亞當《停不下來的人 : 強迫症自救指南》史考特.史塔索《我的焦慮歲月》
  • 喬許.佛爾《記憶人人hold得住》

參考資料:

  • 威廉・津瑟《寫作法寶:非虛構寫作指南》
  • Deborah B., Mary K., Robin M. H. 「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cience Writers’ Field Guide for Science Writers.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SA, 2005.
  • Jim Austin “Science Writing and Editing” *Science*, 2011.
  • Ian T. “Science writing: how do you make complex issues accessible and readable?” *The Guardian*, 2012.
  • llana Y. “From the Editor: 83.1 Evolution of Science Writing.” *Yale Scientific Magazine*, 2010.
文章難易度
活躍星系核_96
752 篇文章 ・ 122 位粉絲
活躍星系核(active galactic nucleus, AGN)是一類中央核區活動性很強的河外星系。這些星系比普通星系活躍,在從無線電波到伽瑪射線的全波段裡都發出很強的電磁輻射。 本帳號發表來自各方的投稿。附有資料出處的科學好文,都歡迎你來投稿喔。 Email: contact@pansci.asia

0

0
1

文字

分享

0
0
1
「訓練有素」的科學人,請多講點廢話!揭密科普寫作三大心法──2019泛知識節
旻諭_96
・2019/05/06 ・2903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SR值 469 ・五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你想分享很多有趣的科學知識嗎?

你可能是自然組高中生、念自然科學相關科系的大學生、研究生,總是想告訴大家科學有多好玩,卻發現別人都聽不懂自己在說什麼QQ

科學知識這麼複雜又難懂,怎樣才能用淺顯文字好好傳播、讓讚數多多呢?《2019 泛知識節》邀請到慈濟大學生命科學系,江湖上人稱「細菌人」的陳俊堯教授,來聊聊寫科學故事的三大心法,講個「非專業人士願意聽的科學故事」。

從前從前,與科普文的初相見

科普文章這麼難寫,怎麼有傻瓜要做這種事?根據陳俊堯的觀察,總結了以下幾種接觸科普文的起點:

1. 老闆交代的任務:「阿就單位要做科普推廣,長官想要發新聞稿,打知名度,所以被要求的。」(無奈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2. 想分享所學:聽到有趣好玩的新知,想把所學跟別人分享。「我覺得這東西太棒了,我想要全世界的人都知道!」

3. 做筆記反思自爽:還有一種人,是為了做筆記反思用的。像是創部落格來記錄自己的學習筆記,除了怕十年後的自己忘記之外,也為了「逼迫自己搞懂」。當真的自己思考、重組過後,才是真的懂了,也才有辦法講一個完整的故事給別人聽。「我寫東西是為了讓自己更懂,你們看不看跟我沒有關係!」

「因此,我們得證,大學生、研究生都應該交科普文當各科作業,占百分之五十不然就全部當掉!」(陳俊堯,2019)

好了各位,沒交科普文的就當掉喔!圖/Pixabay

什麼科學故事才吸眼球?把握說故事的 4C 原則!

不管你是被老闆推下坑,或是想告訴全天下你的新發現,還是為了反芻筆記寫爽的,要怎麼寫吸引人的科學故事呢?請參照寫故事的 4C 原則:

  1. Causality(因果關係)
  2. Conflict(衝突)
  3. Complication(複雜難題)
  4. Character (主角)

仔細想想,一篇科學研究論文就包含其中三個奧義:有清楚的因果關係,有要解決的研究問題(故事中的「衝突點」),也有研究意料之外的發展(複雜難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你看,研究論文裡,好故事的條件四項有三項都符合!你不覺得這就是天生最好的素材可以讓你練習寫科普文嗎!」陳俊堯老師眼睛閃閃發亮地說。可是,研究論文中有一大堆專有名詞,一個研究裡面又有好多複雜概念,該怎麼起筆才好呢?

今天就要來公開科普寫作的三大秘辛:話不能省、料不能多、深埋爆點。

話不能省:訓練有素的科學家們,請多講點廢話

陳俊堯分享,科學家過去的科學訓練總是要求「精簡」,但是寫科普文時,是要寫給非專業人士看的,為了預防讀者腦子轉不過來,勢必要把事情解釋清楚。「任何別人可能會不知道的背景科學知識都要講清楚。不要只講重點、不要只講結論,過程描述清楚,那才是吸引人的地方。」陳俊堯說。

除了避免過於精簡,科學家更要避免掉進「專有名詞的詛咒」。進行科學寫作時,留下和科學故事最相關的專有名詞,把它還原成一般人的語言,好好解釋,至於不重要的名詞,就跳過它吧!

舉例來說,如果你想說:「Bacteroides thetaiotaomicron 屬於腸道裡的優勢菌群,可在大腸分解食物裡的多醣,如纖維素。」

不如改成:「Bacteroides thetaiotaomicron 是我們腸子裡最多的細菌,我們先叫它 Bt 菌。我們吃的菜裡有不能被消化的纖維。Bt 菌本事高強,可以吃這些纖維長大。」

當專有名詞被轉換之後,讀者認知上的負擔就減少了!如果能再跟生活結合:「纖維就是你昨天吃的那個菜裡面,咬不爛的東西。」那讀者對於科學新知的恐懼感就會下降。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別用專有名詞,把困難概念簡單說。圖/flickr

同樣的,我們也可以「善用比喻」來消滅專有名詞。舉例來說:「運用次世代 DNA 定序技術對土壤樣本進行大量平行定序。」就可以用「幫泥土裡的細菌點名」來類比。

最後,陳俊堯在批改科學家文稿的過程中發現:科學家們看了很多研究論文,寫出來的文章就容易變成「英文文法的中文」。因此寫科普文章時,切記不要被英文綁架了不要倒裝、不要雙重否定、砍掉贅字

料不能多:太多想講的重點,讀者會拉肚子的!

雖說寫科普文章時,話不能省、廢話多說一些,但一定要記得「料不能多」,別給讀者太多硬科學知識,若是用知識淹死讀者,可是會嚇跑人的!萬一想說的重點一集講不完,還可以有續集嘛~

為了讓一集科學故事的知識份量剛剛好,陳俊堯建議科學家使用「派大星揮一拳結構」:「試試看每個故事只上三道菜,也就是破題之後只講三件事情。第一和第二件事是為了鋪陳第三個重點,資訊量不用太多;第三個才是超級無敵大重點,要仔細、認真講!」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想要文章精簡有趣?試試「派大星貓一拳」結構吧!圖/講者ppt

另外,包裝「料1、料2、料3」的破題跟收尾要怎麼寫呢?陳俊堯說:「破題是把讀者從人間拐進來」也就是先聊生活上的例子,讓讀者知道接下來要講的科學知識跟他們的生活有什麼關係。收尾也要記得把讀者送回人間,就算真的跟生活很無關,不管怎麼樣一定都要牽拖到,讓讀者感覺到回到人間。

而若要將讀者送回人間,可別忘記來點「調味」、加一點人的味道,試著放入能夠引起讀者情緒的內容,像是自己的生活經驗。「有人味的科普文章,人家才會想讀!」

深埋爆點:把驚奇埋在最後引爆

我們說,每個故事只上三道菜,第一和第二道菜,是為了第三道料理的出現。也就是說,寫科普文章時,要慢慢引導大家去嚐嚐第三道菜──就是你深埋在最後的爆點!

那要怎麼做呢?陳俊堯說,「讀者是被拉著走的,他唯一接受到的訊息是你給的文字。請用文字去引導讀者,先把問號塞進讀者腦袋裡,讓讀者在心中產生疑問,最後再把謎底揭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另外,科普寫作也可以耍點小心機!為了要抓住讀者的注意力,也可以在文章前段刻意誤導讀者,給讀者很多歪掉的資訊,文末再拉回來解釋到底正確答案是什麼,將正解深埋在最後引爆。

在文章最後請 set 一個爆、點 (boom!) 圖/giphy

教練,我想寫科普文!別急,熟悉主題、設定觀眾再開始

「話不能省、料不能多、深埋爆點」,領會科普寫作的三大秘訣之後,今天回家就可以動筆開寫科普文啦!不過在打開 Word 檔之前,陳俊堯老師還有幾點想提醒大家。

首先,在動筆之前,請先設定對象,想想「你想對誰講故事?」是高中自然組學生、國中生、還是小學五年級的小朋友?

設定好觀眾群之後,記得針對讀者們的知識背景來調整用字,用他們懂的、覺得有興趣的梗來舉例或比喻。萬一忘了針對讀者群調整用字,讀者可能會覺得:「會用這個字一定是老人家,我才不要看這個東西!」因此動筆之前,試著想想自己想要吸引怎樣的人來看文章,寫作的時候,時時把這群人的形象放在心裡。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再者,寫特定主題的科普文章之前,必須確定自己已經完全搞懂這個主題。「就像各大內容農場或媒體翻譯的科學報導,在對該主題一知半解的情況下,可能會寫出很奇怪的東西。」

如果你都已經準備好了,那就快接受陳俊堯的推坑吧:「今天回家就可以把一篇研究論文寫成 1000 字上下的科普文了!」

旻諭_96
14 篇文章 ・ 2 位粉絲
大學主修生科,研所跳槽科學教育,目前正努力想要聰明又科學的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