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1

文字

分享

0
0
1

當你凝視深淵,深淵也呼喚著你:在高處為何會想往下跳?

莊 霈淳
・2017/06/25 ・3961字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SR值 572 ・九年級

「本篇文章部分內容仍在討論,經調整之後會在重整推出。」2017.09.26 P.M.12:36

編譯/莊霈淳|成功大學心理系學生,PanX 實習生

source:Gregg Scott

人的知覺現象真的非常奇妙,有時候甚至根本自相矛盾。就如懼高症總好發於走在斷崖時,面對腳下隔不到幾步路的無望深淵,想到自己粉身碎骨就暈眩,只希望這個可怕的路程趕快結束。只是當我們終於爬上山麓頂端,心中充滿成就感,前一秒還怕得要死,此刻竟然閃過一個念頭:

「好想跳下去啊,不知道會是什麼感覺呢?」

別偷笑,因為你八成也曾經這麼幻想過吧!這種「來自深淵的呼喚」原自於法文 L’Appel du Vide。關於平衡、恐懼和認知功能的科學研究指出,「深淵的聲音」既是真實又有影響的;研究指出,我們對高度的感知並不全然如你所想的那麼單純、只是懼高而已。

這樣的焦慮哪裡來?其實是來自於知覺的適應

研究極端恐懼症反應的理論包含對於看到高處、蛇、或血的恐慌、情緒問題、負面思考、焦慮狀態、過去的創傷。以突破性的懼高症研究著名的心理學家卡洛斯·柯爾荷(Carlos Coelho)教授對於恐懼症的解釋是:我們害怕是因為焦慮,或是我們沒有對應機制去處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身在高處的情況下,人的心理活動不只是會感到焦慮而已,還結合了知覺、身體動力學和我們的精神狀態。猶他大學認知神經科學中心(Cognition and Neural Science at the University of Utah)的珍妮·史蒂芬努西(Jeanine Stefanucci)教授研究情緒、年齡、物理狀況的改變會如何影響我們對空間,特別是垂直空間的感知。

她的研究駁斥了我們常見「眼見為憑」的觀念:恐懼可以解釋為什麼人類對於垂直的感知敏銳程度不如水平方向。想像一下,我們站在欄杆附近的陽台高處,然後開始後退直到欄杆離你遠去,試著去評估所在位置的垂直和水平距離是否相同;你會發現這其實很容易判斷錯誤。

在研究中受試者會高估垂直方向的距離,平均比實際高度多了三分之一到一倍之多(也高太多了吧囧),但人們對於判斷水平方向的距離基本上沒有問題。由於垂直方向的過度感知偏見,對某些人來說高處似乎更加令人害怕了。而越懼高的人越會認為垂直方向的高度比起真實來得高,如此他們的恐懼感疊加,形成一種回饋機制迴路。史蒂芬努西教授說:「許多人問我們為什麼高估高度是件好事,我說因為這是適應的現象。」

圖/Pixabay

而柯爾荷的假設則是,高處形成的峭壁也會讓我們的產生類似暈車的感受,也叫做動暈症(motion sickness)。因為視覺系統和與平衡感相關的前庭系統之間的感知有所牴觸。比方說暈船的時候,當我們的身體隨著船搖晃時,雖然前庭系統知道我們在移動,但是我們坐船當下看起來是靜止不動的,這樣的牴觸感知造成了暈眩噁心的狀態;所以當我們眼睛閉上時可以降低不適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對倚賴視覺移動的人來說,在移動時保持平衡更困難,這讓他們在失去深度判斷視力的時候更加怕高;雖然有些人可能是因為天生比較不擅長姿勢控制的影響。柯爾荷教授在他的實驗室裡使用阮柏氏測試(Romberg test)測量姿勢控制,這需要肌肉骨骼的力量和敏捷性。這個測驗有點像測酒駕那樣,請你走一直線,不過更困難的實驗室版本是這樣的:赤腳把腳踮起來,左腳在右腳前方,雙手放在胸前,閉上眼睛,維持這個姿勢兩分鐘。聽起來很容易吧?但其實許多人只能維持幾秒鐘。 柯爾荷實驗室測出的平均數據約為 40 秒。有幾個特別厲害,能維持兩分鐘的幾個受試者,是最不怕高的。

倚賴視覺移動的人來說,在移動時保持平衡更困難,這讓他們在失去深度判斷視力的時候更加怕高。圖/flickr

這些影響所呈現的種種困難:錯誤的視覺感知、身體控制不良、前庭信號衰弱、過度估算高度等等症狀的綜合,讓懼高症成為世界上最常見的恐慌症之一,平均 20 人中的就有 1 人如此。但不像對蛇、蜘蛛的恐懼,懼高症卻會讓我們產生一種怪異的反直覺效果:屈服於恐懼的根源,以及想跳下去的衝動。

想跳下去不代表真的想死

我們對高度的恐懼比我們想像中更加複雜。聖母大學(University of Notre Dame)臨床心理學哈密斯(Jennifer Hames)教授專門進行自殺行為的研究,她把我們往下跳的衝動命名為「高處現象」(High Place Phenomenon)。

在她們研究團隊於 2012 年的論文中,431 位受試者當中,有一半沒想過自殺,不過他們確實曾經有過從高處電梯跳下的念頭;而想過自殺的受試者中,想往下跳的人則是佔百分之 75。哈密絲教授給出的理論是,這樣的衝動也許來自於身體防衛機制發送給意識大腦的訊號誤解。我們的恐懼迴路(fear circuitry)包含杏仁核和其他快速潛意識的腦區,可能會向前額葉皮層發出警報以進行判斷。你的意識處理比恐懼迴路的速度運行來得慢,它辨識得出報警訊號,但可能不知道為什麼發送。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高處現象」往下跳的衝動。圖/pxhere

簡單地說,當一個人站在高處時,是正在面臨會掉下去的潛在危險的。此時在他腦中的恐懼迴路會發送像是:「後退!你可能會掉下去!」之類的快速訊號。這種訊號是為了保護我們擺脫危險的先天生理機制,好讓人們可以快速遠離危險源。直到心情平復,且不處在危險的情況時,我們較慢的感知系統才會啟動,去理解剛才發生的事,接著我們可能會將這種訊號(「太靠近了,退後!」)引導到跟死亡的念頭有關,導致誤解。所以你可能事後會這樣想:「為什麼我要後退?我又不可能掉下去,而且那邊也有欄杆啊,我覺得想跳下去看看。」

另外,那些不考慮自殺的人事實上也會經歷更多的焦慮,包括更關注自己的身體反應。 這些感覺包括出汗、心悸、眩暈和搖搖欲墜的膝蓋,這些都是對高處的常見反應。那些從來沒有想過自殺的受試者,對高處現象焦慮的經驗反映了焦慮敏感度較高,對一般的感覺線索更為敏感,因此更可能將安全訊號誤導為「跳躍的衝動」。

恐懼迴路會發送像是:「後退!你可能會掉下去!」之類的快速訊號。圖/Flickr

當然也有一種可能是原本就愛好高處。而這樣的興奮狀態跟那種「我快要死了」之類的觸發恐慌情緒的區別是什麼呢? 柯爾荷教授說:「這些現象的解釋很主觀,特別是前庭系統的訊號。」在知覺的詮釋性來說,前庭系統比起視力來說,更加取決於你個人的主觀解釋,因為它在意識之外運作。那些最有可能感受到跳下去衝動的人也往往更加擔心其他生活問題,包括害怕自己變成瘋子。

不過,這種焦慮與哈密斯教授研究中的曾經有過自殺念頭的受試者感受的跳躍衝動無關,他們的興奮慾望是反映出實際想死的願望或只是一個曲解的安全信號還不清楚,這是值得進一步研究的方向。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醒醒吧!其實你沒有危險了

康乃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認知神經科學家亞當·安德森(Adam Anderson)提供了另一種跳躍衝動的理論,他使用腦成像為行為和情緒成像。他認為「高處現象」源自人類面臨巨大風險的冒險傾向。 他說:「當自身情況不好時,人們傾向不去冒險。」

在高處的情況下,跳躍的舉動就像孤注一擲的賭注。安德森教授說:「對於自己在高處的躁動,我感覺地面有種拉力,就像那裏很安全一樣;當然跳下去會死,但我們內在偏見包括時間折價(temporal discounting,指潛在報酬讓人感受到的價值會隨時間而減少)和負增強(negative reinforcement,在過程中藉由減少或取消增強物以增強某種預期行為),告訴我們避免現在損失的發生,比未來收益更有價值。」安德森解釋。

另外,由德國奧斯納布魯克大學(Osnabrück University)的心理學家和馬克斯·普朗克生物控制論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Biological Cybernetics)共同執行的存在神經科學(Existential Neuroscience)大腦成像研究中,觀察人們對死亡可能性的間接和延遲處理。17 名男性大學生的功能性磁振造影(fMRI)掃描中,他們發現與預期死亡觸發的腦區跟預期焦慮的腦區有相關,而不是與實際上經歷焦慮的腦區相關。換句話說,我們的大腦在情感上擁有死亡的想法。

預期死亡觸發的腦區跟預期焦慮的腦區有相關。圖/flickr

這些理論相同之處在於他們對於活下去的意志。高處現象是非常多人的經歷;事實上,這種現象可能是一種以反直覺的角度去反向肯定一個人的求生意志,就如美國社會心理學家蘇利文(Harry Stack Sullivan)於1953年所說:「對自殺幻想是一種非直覺的目標,研究了危險、個人主觀對概率的認知。個體沒有意識到幻想自殺是在防止這種自我毀滅的行為。」所以說,深淵或高度本身在某種程度上對我們有吸引力,可以見得人的天性就是喜歡冒險又害怕危險吧。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深淵或高度本身在某種程度上對我們有吸引力,可以見得人的天性就是喜歡冒險又害怕危險吧!圖/Army.mil
  • y編按:應該推薦《空之境界》看看這篇,多想三秒鐘啊Q
《空之境界–俯瞰風景》官方宣傳圖。

參考資料:

文章難易度
莊 霈淳
3 篇文章 ・ 0 位粉絲
PanX 實習編輯。 左手文、右手理,舉頭三尺想社會。不擅長二元對立,解決問題需要理性與感性並用。

2

0
1

文字

分享

2
0
1
皮質醇能阻斷恐懼
陸子鈞
・2011/03/30 ・787字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SR值 572 ・九年級

有懼高症的人常常做出誇張的舉動,比方為了避免坐飛機,而選擇長途巴士,或避免駕駛經過很高的橋,而花費好幾個小時繞路。新的研究發現,人類的皮質醇(cortisol)或許有助於克服懼高症的行為療程。

目前標準的行為療程,包括將求診者在安全環境中,藉由視覺虛擬實境,模擬害怕的因子,像是高度、蛇或者其他恐怖的事物。療程中,當然沒有壞事發生,而求診者就會漸漸以安全的印象,取代過去的恐懼。

然而,這樣的療程需要重複許多次,而且過程中可能會感到不舒服,所以有時求診者會中途放棄。一些科學家已經開始尋找藥物輔助,希望能加速標準的行為療程。其中一種能幫助新記憶生成的物質,環絲胺酸(D-cycloserine),已經於恐懼症的臨床治療中測試。此外,在動物及人類的研究中,壓力荷爾蒙除了能加速產生「安全印象」,還能抑制害怕的記憶。

瑞典的神經生物學家Dominique de Quervain領導的研究團隊,在40名有懼高症的受測者,進行療程前,給予皮質醇藥丸,或安慰劑。療程中,受測者會在虛擬實境中,「搭乘」很高的電梯,或者之類的情境。「這真的很可怕,如果你怕高的話。我去體驗過;我只有一點怕高,而他也能讓我害怕。」de Quervain說。

療程前及開始一個月後,受測者都必須填寫一份問卷;問卷將恐懼程度分為120個等級。結果有服用皮質醇的受測者,害怕等級從58降到24;而服用安慰劑的對照組,則平均只從59降到35。除了問卷,若療程一個月後,讓受測者再進入虛擬實境,並記錄其電生理反應,和對照組相比,只有五分之一的受測者會有激動的反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de Quervain認為,理論上,這項技術也能應用在其他恐懼症上,像是社交恐懼、強迫症或者創傷症候群。但因為專一的恐懼症(對高、蜘蛛…等感到恐懼)較容易建立療程,未來對於其他恐懼的治療,仍需要更多的研究。

資料來源:ScienceNow: Damping Down Fear With Cortisol [28 March 2011]

所有討論 2
陸子鈞
294 篇文章 ・ 4 位粉絲
Z編|台灣大學昆蟲所畢業,興趣廣泛,自認和貓一樣兼具宅氣和無窮的好奇心。喜歡在早上喝咖啡配RSS,克制不了跟別人分享生物故事的衝動,就連吃飯也會忍不住將桌上的食物作生物分類。